- 年份
- 2024(2647)
- 2023(3985)
- 2022(3422)
- 2021(3200)
- 2020(2792)
- 2019(6687)
- 2018(6187)
- 2017(12828)
- 2016(6686)
- 2015(7021)
- 2014(6573)
- 2013(6550)
- 2012(5987)
- 2011(5311)
- 2010(5506)
- 2009(5089)
- 2008(5200)
- 2007(4672)
- 2006(4348)
- 2005(4153)
- 学科
- 济(29777)
- 经济(29743)
- 管理(24641)
- 业(24557)
- 企(23306)
- 企业(23306)
- 财(13867)
- 方法(12939)
- 数学(11106)
- 务(11022)
- 财务(11011)
- 数学方法(10997)
- 财务管理(10992)
- 企业财务(10725)
- 制(7851)
- 中国(7096)
- 体(6903)
- 农(6406)
- 业经(6279)
- 体制(6035)
- 公司(5250)
- 结构(5181)
- 学(5172)
- 地方(5025)
- 产业(5001)
- 划(4243)
- 理论(4099)
- 融(4058)
- 金融(4058)
- 策(3951)
- 机构
- 大学(91925)
- 学院(89693)
- 济(39337)
- 经济(38705)
- 管理(35831)
- 理学(31011)
- 理学院(30721)
- 研究(30446)
- 管理学(30268)
- 管理学院(30089)
- 中国(24273)
- 财(21642)
- 京(19275)
- 财经(16805)
- 科学(15967)
- 经(15343)
- 所(14832)
- 江(13388)
- 中心(13163)
- 研究所(13008)
- 财经大学(12682)
- 北京(12308)
- 经济学(12297)
- 农(12103)
- 院(11320)
- 经济学院(11047)
- 商学(10970)
- 商学院(10899)
- 业大(10834)
- 范(10720)
- 基金
- 项目(57323)
- 科学(46273)
- 基金(43814)
- 研究(42151)
- 家(37937)
- 国家(37650)
- 科学基金(32987)
- 社会(28883)
- 社会科(27511)
- 社会科学(27502)
- 基金项目(22966)
- 省(20879)
- 自然(20731)
- 自然科(20274)
- 自然科学(20268)
- 自然科学基金(19930)
- 教育(19680)
- 资助(17898)
- 划(17764)
- 编号(15785)
- 部(13824)
- 成果(13638)
- 重点(13339)
- 国家社会(12416)
- 教育部(12392)
- 人文(11777)
- 创(11730)
- 发(11572)
- 性(11457)
- 制(11314)
共检索到14087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王信
实际上,“一股独大”不过是公司股权结构的一种现象,而不是公司治理结构问题的成因。问题的核心在于股东保护法制不健全,才导致企业所有权集中,企业普遍存在控股股东。不从根本上完善法制,试图分散公司所有权是难以奏效的。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李孔岳 罗必良
公司治理结构理论发展至今,涉及的问题很多,主要体现在三方面:(1)公司治理结构概念的探讨;(2)公司治理结构理论研究线索:内部治理与外部治理;(3)公司目标:效率抑或控制权。
关键词:
公司治理结构 公司产权 公司目标 控制权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肖作平
本文采用Logit模型实证检验了中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对资本结构类型的影响。本研究的实证结论支持了当治理水平高时,管理者受到更严格的监督,更少的管理者壕沟效应,控股股东的机会主义行为受到限制,公司更可能使用高的负债的论点。
关键词:
公司治理 资本结构 Logi t 模型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郑红亮 王凤彬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洪敏 黄小勇
内部控制制度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展历程,并形成了一定的理论体系。本文从产权主体角度剖析内部控制误区问题,主要有产权主体的集体合谋舞弊行为、财务舞弊产权主体的各种谎言、内部控制制度的缺陷、内部控制制度执行力度较低、制度和产权主体不协调。并对A分公司内部控制失效的案例进行了论证。
关键词:
产权主体 内部控制 误区 例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张立君
已有的比较公司治理研究仅从物质资本所有者角度展开分析是不够全面的,应该从一个新的视角,即从利益相关者的角度对各国的公司治理结构进行比较。据此框架可以得出,各国的公司治理结构大体上分为“资本雇佣劳动”式单边治理和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两种模式,且表现出向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模式趋同的迹象。
关键词:
公司治理结构 比较公司治理 利益相关者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魏秀丽
本文就有限责任公司治理的五个阶段:(1)一人股东阶段;(2)多个创始人、股东都参与经营管理阶段;(3)多个创始人、股东骋请职业经理人阶段;(4)引进新的自然人股东阶段;(5)引入机构或法人股东阶段进行了分析,并利用PAPA方格图对有限责任公司治理的四种状态,即“傀儡公司”;“漂浮公司”;“合伙公司”;“自主公司”的股东会和董事会的关系特点以及有限责任公司治理五阶段进行了讨论。基于上述分析,作者指出,有限责任公司治理的发展轨迹呈现出从股东会向董事会转移的过程,符合以董事会为核心的公司治理模式的发展趋势;董事的职责和角色是随着公司治理演进的阶段和状态而不断变化的;董事长和总经理两职合一现象,对于有...
关键词:
有限责任公司 公司治理 演进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施丽芳 丁德明 廖飞
公司的性质发生变化,公司治理的范围因此扩大到企业内部治理,治理工作不再仅仅是监督和激励高层管理者,也应包括监督和激励企业里的关键员工。相应地,我们对公司治理的研究也应该进一步深入到公司内部,关注企业内部委托代理关系中的监督和激励,这就有必要将"认知"引入公司内部治理研究之中。本文提出了一个描述性模型,从认知视角对公司内部治理研究作一个综述和探讨。籍此,我们希望本文能有助于管理者与研究者对公司内部治理有一个更加全面、深入的理解。
关键词:
公司内部治理 认知 激励 绩效测量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张宇 徐向阳
文章首先综述了国内外各种机构和学者对公司治理的各种定义,指出了公司治理研究的分歧所在。在此基础上给出了公司治理的概念,指出公司治理是包括内外部治理体系的一个综合概念,而治理目标的界限取决于组织本身行为所带来的外部性程度。最后简单探讨了公司治理和公司治理机制的关系。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薛有志
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是现代公司制的核心。但目前人们对公司治理结构在认识上却存在着误区。 误区之一:“公司治理结构的本质是控制内部人控制。”目前国内经济学界有一种主流观点认为,在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情况下,公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孙少岩 齐平茹
国有公司治理结构不能用委托代理论分析,原因在于全民与国家之间的关系不是委托代理关系。国有公司治理结构中行政权力授予关系是基本的,市场合约关系是辅助的。产权决定论认定国有企业的改革只要进行产权制度改革就会搞好,论据并不充分。明晰界定产权是建立有效公司治理结构的前提和基础,但并不能自动带来企业的有效治理和高效率。国有企业只有从依赖政府转向市场竞争,不懈地追求管理控制,才能使企业组织发生变化,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
关键词:
公司治理结构 委托代理论 产权决定论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向凯
公司治理结构是通过一套包括正式或非正式的、内部或外部的制度或机制来协调公司与公司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关系,以确保少数股东收到有关公司价值和经理与大股东没有欺骗他们投资价值的信息和促进经理最大化企业价值(Bushman和Smith,2004)。会计信息披露是解决会计信息生产者与需求者(即管理层和外部股
[期刊] 会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陈冬华 范从来 徐巍
宏观层面持续之经济增长,必有其微观层面公司治理结构的有效支持。遗憾的是,无论在实践层面还是理论层面,当前中国公司治理在认识上似乎处于一种含混模棱的状态。实践中的形似而神不似,理论上的神似而形不似,构成了当前中国公司治理研究的困境与挑战。文章致力于提出一种新的公司治理论点——中国社会关系结构下之隐性契约解释,试图为破解上述困境尽微薄之力。公司治理是不同利益相关者的契约集合,任一社会的契约内容及形式都嵌入在交易各方所处的社会结构。离开了对契约的理解,就难以理解公司治理;同样,离开了对社会关系结构的理解,也难以理解契约。文章从历史分析视角,远承中国儒家道德哲学,近袭梁漱溟关于中国文化及陶孟和、费孝通、翟学伟等社会学先生之发明创见,勾勒当下社会所赖以建构的基础逻辑,分析契约内容及形式背后之社会决定,辨明东西方契约形式之关键差异,提出隐性契约在中国社会中形成的文化及伦理源起,厘清隐性契约的特征、利弊及所适,阐释构筑于隐性契约之上的中国公司治理的分析及框架模式,包括隐性契约之交易成本节约的缘由,及其在中国社会关系结构中的实施机制,对已有实证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和解释,最后分析了隐性契约对交易的激发作用,从契约激发交易促进经济增长,于从一新侧面理解科斯定理亦有启发。文章提出的隐性契约视角,区别于英美模式下的显性契约视角,是内窥和展析中国历史传统下公司治理机制的有效路径,亦合于中国式现代化“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展现了不同于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新图景”的要求,以及应奋力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有所创新之精神。文章不排斥西方公司治理理论的既有逻辑,但更强调结合中国的制度社会文化背景,对不同的契约形式和适应情境进行深入分析和拓展。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吴先明
跨国公司组织边界的扩展引发了一系列公司治理问题。跨国公司日趋紧密的一体化,导致了母子公司界限的模糊化。这使得国际法律体系在确定跨国公司责任时面临种种冲突,其结果是公众舆论和公司信誉成为促进母公司承担子公司责任的驱动力量。跨国公司扩大了利益相关者群体,为了更好地处理与合资伙伴、联盟合作者、供应商以及东道国雇员之间的关系,跨国公司需要对组织结构进行谨慎抉择,并不断创新公司治理机制。
关键词:
跨国公司 公司治理 边界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朱科敏
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角度和中国股市投资者结构看,目前投资者教育的内容和程度把握尺度有待矫正。特别是带有政府色彩的投资者教育如果处理不当,容易将政府拉入股民投资的泥潭。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