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270)
- 2023(4740)
- 2022(3817)
- 2021(3707)
- 2020(2812)
- 2019(6648)
- 2018(6439)
- 2017(12550)
- 2016(6926)
- 2015(7568)
- 2014(7383)
- 2013(7024)
- 2012(6493)
- 2011(5638)
- 2010(5886)
- 2009(5412)
- 2008(5677)
- 2007(4987)
- 2006(4436)
- 2005(4222)
- 学科
- 济(28023)
- 经济(27978)
- 管理(25811)
- 业(25161)
- 企(24627)
- 企业(24627)
- 财(13781)
- 方法(13496)
- 务(11141)
- 财务(11140)
- 财务管理(11123)
- 企业财务(10841)
- 数学(10788)
- 数学方法(10705)
- 制(7802)
- 理论(7474)
- 业经(7201)
- 体(6775)
- 中国(6757)
- 农(6085)
- 学(5967)
- 体制(5930)
- 产业(5288)
- 公司(5250)
- 结构(5146)
- 和(4479)
- 划(4427)
- 融(4264)
- 金融(4264)
- 银(4117)
- 机构
- 大学(96786)
- 学院(95881)
- 济(39036)
- 经济(38241)
- 管理(37621)
- 理学(32763)
- 理学院(32454)
- 管理学(32037)
- 管理学院(31856)
- 研究(28789)
- 中国(23284)
- 财(21903)
- 京(19764)
- 财经(17324)
- 经(15831)
- 科学(15250)
- 江(14112)
- 所(13228)
- 财经大学(13197)
- 中心(12946)
- 经济学(12656)
- 北京(12455)
- 范(12181)
- 师范(12035)
- 研究所(11647)
- 州(11471)
- 商学(11459)
- 商学院(11384)
- 经济学院(11332)
- 院(10809)
- 基金
- 项目(60237)
- 科学(48158)
- 研究(46672)
- 基金(44301)
- 家(37506)
- 国家(37170)
- 科学基金(32946)
- 社会(30403)
- 社会科(28777)
- 社会科学(28770)
- 教育(23293)
- 基金项目(23127)
- 省(22839)
- 自然(20126)
- 自然科(19623)
- 自然科学(19618)
- 自然科学基金(19317)
- 划(18962)
- 编号(18899)
- 资助(17878)
- 成果(16341)
- 部(14418)
- 重点(14096)
- 课题(13292)
- 教育部(13146)
- 创(12755)
- 性(12719)
- 国家社会(12678)
- 人文(12348)
- 项目编号(12194)
共检索到1429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黄磊
本文探讨了现代企业治理结构的构成要素及其特征、作用和缺陷 ,评述了相关的理论文献和具体的改革实践。在此基础上 ,指出了适应国有企业特别是上市公司的最优治理结构是激励机制与内外部约束机制及其各要素间的均衡搭配
关键词:
公司治理 委托代理 激励机制 约束机制
[期刊] 清华金融评论
[作者]
王蕾 薛杨阳
"宝万之争"引发社会对于公司治理话题的关注和热议。完善的公司治理不仅能促进微观主体经营业绩的提高和股东利益的保护,还有利于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提高市场透明度和效率。本专题与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上市公司研究中心合作,探求公司治理的理论溯源及国际实践,并对完善中国上市公司治理、促进资本市场公平公正提出了相关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楚金桥,李建华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于东智 王化成
独立董事在董事会成员中所占的比例数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公司董事会的独立性特征。有观点认为 ,独立董事制度为公司的权益资本和管理雇佣契约提供了更为安全的治理措施。经验分析表明 ,目前实行的独立董事制度并没有发挥真正的效用。政策制订部门的当务之急就是协调监事与独立董事之间的功能冲突 ;同时 ,注意治理机制的互补作用 ,打造独立董事市场 ,发挥声誉机制的作用 ,并强化立法的质量与增大执法的力度。
关键词:
独立董事 公司治理 公司绩效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杨华
“公司治理框架应保护股东的权利”,这是OECD《公司治理结构原则》最核心的思想。作为全体股东的受托人,董事会的素质直接关系到股东切身利益能否得到有效保护。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邱国栋
本文主要探讨公司股权结构差异与公司治理之间的内在联系。从政府规制角度分析股权结构的差异性及成因;从股权的集中和分散程度,以及大股东不同身份的角度分析股权结构差异与公司治理方式之间的内在联系;从成熟市场经济和转轨经济两方面的理论、实践的差异探讨了股权结构与公司治理效率之间的联系;进而提出有关与中国企业改革相关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股权结构 公司治理
[期刊] 清华金融评论
[作者]
田静
公司治理不仅仅事关微观主体经营业绩及公司股东利益,还已经影响到整个经济效率和市场机制完善。本文回顾了公司治理的理论溯源,以及公司治理运动的兴起与发展,从而揭示了公司治理的核心问题。2016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美国经济学家奥利弗·哈特与本特·霍姆斯特朗,表彰他们对契约理论的贡献,哈特与格罗斯曼、穆尔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秦之垚
公司治理是为了解决股东和经理人之间的代理问题,使股东的投资得到合理回报,因此,股东是公司治理的主体。然而,另一种颇有影响的理论认为利益相关者和公司互相影响、利益相关,公司的经营目标和治理结构都应将利益相关者纳入其中。企业应该承担对利益相关者的责任,但不应采取共同治理的模式。利益相关者治理是对公司治理本质的否定,同时,在实践中也并不能实现其目的。
关键词:
公司治理 利益相关者 公司目标 社会责任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魏贤运
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制度的设计是否可以为公司管理层的雇佣契约和权益资本提供更为安全的治理措施,这一结论尚未得到充分的证实和肯定。文章以我国A股上市公司2007—2011年间的经验分析表明,我国股改后实施的股权激励制度发挥了一定的治理效用,且该种治理作用在国有上市公司及股权相对集中的上市公司中表现得更为明显,为进一步认识股权激励的公司治理功效提供了新的解释和支持性证据。政策制定部门应注意治理机制的互补作用,为股权激励制度作用的实施提供更好的环境。
关键词:
上市公司 股权激励 公司治理 公司业绩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蔡建春 ,王勇 ,李汉铃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刘人怀 叶向阳
公司治理问题是当代市场经济国家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本文通过探析公司治理的内涵争议、归结和评述历史形成的几种典型公司治理模式 ,综合阐释了公司治理的理论演进 ,在此基础上 ,展望了公司治理实践发展的趋势 :公司治理模式趋同化 ;机构投资者日益发挥出积极作用 ;银行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发生变化 ;董事会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开始增强。
关键词:
公司治理 演进 发展 趋势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田中禾 马小军 张程
伊斯兰银行业公司治理由于其自身不同的经营特点而与传统银行业治理存在较大的差异,其治理结构、代理关系较为复杂,成为英美、德日模式之外较具代表性的一种模式。本文从伊斯兰银行的治理结构及其复杂的委托代理关系出发,论述了其面临的代理问题,并就其代理问题介绍了伊斯兰银行业的公司治理实践,以期为我国的银行业治理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
伊斯兰银行 公司治理 代理问题 治理结构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刘燕
法人治理理论、多中心治理理论、委托代理理论为高等职业教育治理结构改革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依法保障并落实高职院校的办学自主权、积极吸纳利益相关者参与以及推进学术权力回归,是高等职业教育治理结构改革过程中必须遵守的价值取向。为了激发高职院校的治理活力,实现高等职业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以现代高职院校制度建设作为核心载体。通过制度化的确权、集权与放权,保障高等职业教育权力体系的有序运转;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为高职院校办学自主权提供法理保障;推进高等职业教育组织变革,从传统封闭式的行政控制走向现代开放化的合作共治;完善高职院校章程,理顺高职院校内部权力结构;形成崇尚学术的治理价值观,推...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丁灿
2001年以来,以全国首家农信社改制组建农商行为标志,江苏辖内农商行借鉴先进银行的公司治理模式,率先开始了以公司治理为核心的股份制改革,引入现代治理理念,按照"职责清晰、分工明确、有效制衡、科学决策"的原则,在实践中不断深化农商行治理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杜明峰 范勇 史自词
学校治理是教育治理在学校层面的具体实践,它表达了多主体参与和协商共治,改变学校的等级化格局,以及消解学校中核心与边缘、形式与实质的区隔化模式的理论意图。基于这些主张,并结合学校治理的国家逻辑,可以确立影响学校治理改革的"国家权力介入"和"学校事务参与"两个变量。以这两个维度为标准,可以明确学校治理改革的"服务型"、"专业型"、"均衡型"和"松散型"四种进路,它们都意味着学校从"他律"向"自律"的治理转型。在中国语境下,推进学校治理改革不但有政治和教育上的迫切性,而且具备现实的可能性,同时也面临着制度和机制上的困难。
关键词:
学校治理 去权威 网络化参与 改革模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