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381)
- 2023(5117)
- 2022(4498)
- 2021(4447)
- 2020(3868)
- 2019(8817)
- 2018(8620)
- 2017(17459)
- 2016(9884)
- 2015(11083)
- 2014(11157)
- 2013(10977)
- 2012(10451)
- 2011(9166)
- 2010(9541)
- 2009(9087)
- 2008(9743)
- 2007(8990)
- 2006(8138)
- 2005(7762)
- 学科
- 济(39356)
- 经济(39279)
- 管理(37830)
- 业(36747)
- 企(34203)
- 企业(34203)
- 财(18835)
- 方法(18502)
- 数学(15420)
- 数学方法(15135)
- 务(14814)
- 财务(14791)
- 财务管理(14756)
- 企业财务(14256)
- 制(11848)
- 农(10350)
- 中国(9956)
- 体(9055)
- 业经(9007)
- 学(8606)
- 体制(7685)
- 银(6781)
- 银行(6768)
- 理论(6748)
- 贸(6540)
- 贸易(6534)
- 易(6352)
- 行(6304)
- 融(6203)
- 金融(6203)
- 机构
- 大学(144029)
- 学院(142766)
- 济(55650)
- 管理(55114)
- 经济(54346)
- 理学(46681)
- 理学院(46196)
- 研究(45804)
- 管理学(45329)
- 管理学院(45069)
- 中国(38353)
- 财(31710)
- 京(30822)
- 科学(27066)
- 财经(24277)
- 所(24081)
- 江(22438)
- 农(21904)
- 经(21897)
- 中心(21388)
- 研究所(20910)
- 北京(20033)
- 业大(18721)
- 州(18043)
- 财经大学(18003)
- 范(17955)
- 师范(17742)
- 农业(16751)
- 经济学(16285)
- 院(16218)
- 基金
- 项目(84364)
- 科学(66502)
- 基金(62307)
- 研究(60813)
- 家(53645)
- 国家(53174)
- 科学基金(46014)
- 社会(38774)
- 社会科(36652)
- 社会科学(36636)
- 基金项目(32553)
- 省(31881)
- 自然(30526)
- 自然科(29841)
- 自然科学(29835)
- 自然科学基金(29322)
- 教育(28759)
- 资助(26945)
- 划(26765)
- 编号(24368)
- 成果(21757)
- 部(19541)
- 重点(18982)
- 教育部(17054)
- 课题(16880)
- 性(16533)
- 创(16373)
- 人文(16245)
- 发(16229)
- 大学(16180)
共检索到2274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周小川
本文认为,股份制改革是中国企业改革的方向,公司治理是股份制改革最核心的内容,而公司治理原则中不可缺少的一项就是利益相关者的安排问题,即他们的权利、作用及保护问题。职工持股从国际经验来看,主要是考虑三方面的因素:一是职工特别是高素质人才的积极性调动问题;二是充分利用职工在参与管理方面的能力及优势;三是充分发挥职工对于整个公司管理层在合规性、防止出现舞弊和恶性事件等方面所能够起到的监督和报警的作用。在我国,员工的地位和员工参与管理的程度应该能够做得更好。解决好利益相关者问题,有利于和谐增长,特别会有利于科技型企业、人才密集型企业和以知识为基础的企业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
公司治理 利益相关者 股份制 职工持股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约翰·凯奥伯利·西尔伯斯通
关于“利益相关者”的争论——公司的治理结构约翰·凯奥伯利·西尔伯斯通导言由于公司高级经理们的贪婪,使得公司治理结构这一问题曾一度成为报纸上沸沸扬扬的标题。公司高级管理人员的薪金增长速度大大快于公司收益的增加。他们可以选择是否在将来的某一时日按现时的...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秦之垚
公司治理是为了解决股东和经理人之间的代理问题,使股东的投资得到合理回报,因此,股东是公司治理的主体。然而,另一种颇有影响的理论认为利益相关者和公司互相影响、利益相关,公司的经营目标和治理结构都应将利益相关者纳入其中。企业应该承担对利益相关者的责任,但不应采取共同治理的模式。利益相关者治理是对公司治理本质的否定,同时,在实践中也并不能实现其目的。
关键词:
公司治理 利益相关者 公司目标 社会责任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卢小珠
公司治理评价指标体系是公司治理状况的“晴雨表”、“温度计”,公司治理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是公司治理机制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通过借鉴现有的公司治理评价体系研究成果,结合中国上市公司治理环境的特点,构建出一个包括8个一级指标、22个二级指标、108个观测点的评价指标体系,用于评价各种不同类型公司的治理结构对利益相关者保护情况。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项杨 任健 翁恺宁
本文在描述从股东治理到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变化的内在逻辑和动因的基础上 ,论证了虚拟企业治理结构的实质是利益相关者的共同治理这一命题 ,指出了虚拟企业共同治理的几个重要特征。围绕上述讨论 ,作者提出了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架构下虚拟企业管理策略调整及管理方法创新基本思路。
关键词:
虚拟企业 利益相关者 共同治理 管理创新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黄瑛
国有控股公司在产权制度改革时,依“股东主权”逻辑采取的单边治理模式并不能解决其固有的所有者缺位难题。本文提出,应采取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模式构造符合中国国情以及各公司不同融资结构下的公司治理模式。共同治理模式的构建一方面体现在外部治理结构的相机抉择上,另一方面体现在内部治理结构中最高权力机构和董事会建立的共同治理机制上。其中特别探讨了最高权力机构的重建问题。
关键词:
企业所有权 利益相关者 共同治理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中国工商银行专项课题组 钱毅
利益相关者理论的产生和发展利益相关者理论概述及发展在现代公司治理理论研究中,利益相关者已经成为公司治理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人们越来越意识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与企业休戚与共的利益相关者。如何从利益相关者角度出发完善公司治理,已经成为包括银行在内现代企业的一个重要而现实的课题。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陈昆玉
公司治理模式是一套治理公司交易关系的制度安排。传统的公司治理理论遵循“股东至上”的逻辑。随着公司的发展演变,“股东至上”的治理模式开始受到人们的诘责,“利益相关者”治理模式开始为人们所青睐。“利益相关者”治理模式的理论基础在于对传统“股东至上”逻辑的质疑;其实践常见于德国与日本的公司治理中;“利益相关者”治理模式是公司长期发展演变的产物,它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也面临着进一步演变的挑战。
关键词:
公司治理 利益相关者 股东至上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葛丽君
利益相关者理论强调公司不仅仅追求股东利益的最大化,还应当关注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它集中体现了对公司本质的新认识、对人力资本价值的重视,符合经济民主化的要求,对完善我国公司治理结构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公司应当推行职工参与制度,有效吸收职工参与公司内部治理;作为主债权人的银行应该有限地参与公司内部治理;但供应商、消费者、社区与政府却不宜介入公司的内部治理。
关键词:
利益相关者 人力资本 经济民主 公司治理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任熹真 郭凌晨
本文认为,目前我国公司结构中普遍存在的“合谋偏好”、“股权分置”状态严重制约着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也严重损害着中小投资者的正当权益。文章指出,必须对我国现行的“关键人主导型”公司结构进行治理,构建一种使各方利益主体均等,权力相互制衡,多方博弈的机制,使“合谋”的动机和“关键人”滥用权力的机会减少或消除,使弱势群体———小股东的利益切实得到保护。为此,应尽快实施“全流通”和“国有股、法人股减持”;构建均衡的利益格局,建立代表小股东利益的监督委托人机制,强化决策与监督职能,完善信息披露制度,提高中小投资者的话语权。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李维安 唐跃军
有鉴于利益相关者的相关问题已成为现行公司治理框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本文设置利益相关者治理评价指标考察中国上市公司利益相关者参与公司治理和利益相关者权益的保护状况并得出利益相关者治理指数(CCGINKSTH)。进一步的实证研究表明,利益相关者治理指数对每股收益(EPS)、净资产收益率(ROE)、股本扩张能力(NAPS)均有显著的正面影响,这表明上市公司良好的利益相关者治理机制和较高的利益相关者治理水平有助于增强公司的盈利能力,进而提升包括股本扩张能力在内的企业成长与发展潜力。同时,利益相关者治理机制所涉及的5个方面对企业业绩和企业价值也存在重要影响。因此,建议在公司治理中考虑利益相关者的权益,...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李传军
利益相关者理论认为职工、经营者、供应商和用户与股东一样,都对企业进行了专用性资产投资,都承担了风险,所不同的只是股东投入的是物质资本,而职工和经营者投入的是人力资本。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刘美玉
20世纪80年代以前,股东主权至上和私人财产神圣不可侵犯是市场经济的黄金定律,股东拥有公司治理独一无二、至高无上的地位。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股东至上"理论受到了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强烈挑战。本文旨在突破传统公司治理强调股东利益最大化的局限,以利益相关者理论为基础,针对我国保险公司治理的特殊性及存在的主要弊端,构建保险公司利益相关者的共同治理机制,探索我国保险公司共同治理的思路和对策。
关键词:
利益相关者 股东权益 公司治理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唐跃军 李维安
利益相关者问题事关公司和谐,其在现行公司治理框架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本文设置包括利益相关者参与、和谐这两大部分的利益相关者治理评价指标体系,考察中国上市公司利益相关者参与公司治理和利益相关者和谐程度,得出利益相关者治理指数(CCGISNTKH)。随后的实证研究表明,利益相关者治理指数(CCGISNTKH)对净资产收益率、股本扩张能力、每股收益、主营业务利润率、总资产增长率均有显著的正面影响,这表明上市公司良好的利益相关者治理机制和较高的利益相关者治理水平有助于公司的和谐发展,增强公司的盈利能力,提升企业成长与发展潜力。同时,利益相关者治理机制所涉及到的各个方面对公司业绩也存在重要影响。因此,建...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易平良
公司治理是财务管理和会计活动的重要环境因素,公司治理状况直接影响财务管理水平和会计信息质量。利益相关者概念的引入深刻影响了公司治理、财务管理和会计报告的发展。本文重新定义了利益相关者,并立足转型经济的现实,深入探讨了我国政府充当的不同利益相关者角色及其对公司治理的影响。在此基础上,从政府角色转变的角度提出了具体的改善公司治理现状的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