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186)
2023(7585)
2022(6334)
2021(5954)
2020(5087)
2019(11243)
2018(10860)
2017(21367)
2016(11756)
2015(12979)
2014(12887)
2013(12730)
2012(11643)
2011(9937)
2010(10250)
2009(9692)
2008(10233)
2007(9143)
2006(8094)
2005(7657)
作者
(30893)
(25798)
(25608)
(24810)
(16393)
(12172)
(11642)
(9761)
(9673)
(9363)
(8750)
(8597)
(8484)
(8434)
(8246)
(7798)
(7706)
(7493)
(7400)
(7296)
(6521)
(6190)
(6155)
(5863)
(5863)
(5779)
(5775)
(5575)
(5086)
(5059)
学科
管理(51277)
(44908)
(43441)
经济(43349)
(41912)
企业(41912)
(35043)
(20529)
财务(20512)
财务管理(20456)
企业财务(19706)
(18503)
方法(18070)
数学(15511)
数学方法(15416)
(13788)
财政(13612)
中国(12540)
体制(12405)
(11041)
业经(11013)
(10857)
(9176)
银行(9165)
(8510)
(8113)
金融(8111)
(8037)
(7921)
(7700)
机构
大学(161512)
学院(160874)
(69406)
经济(68072)
管理(62766)
理学(53714)
理学院(53228)
管理学(52644)
管理学院(52333)
研究(51113)
(48108)
中国(42264)
财经(33343)
(32657)
(30109)
科学(26846)
(25057)
(24937)
财经大学(24592)
中心(23106)
经济学(22365)
研究所(21325)
北京(20486)
经济学院(20138)
(19994)
(18931)
(18758)
业大(18727)
商学(18611)
商学院(18469)
基金
项目(100597)
科学(80757)
研究(75824)
基金(75723)
(64234)
国家(63732)
科学基金(56270)
社会(51339)
社会科(48814)
社会科学(48803)
基金项目(39745)
(38028)
教育(34903)
自然(34602)
自然科(33789)
自然科学(33781)
自然科学基金(33231)
(31427)
资助(30591)
编号(29336)
(26096)
成果(25591)
(23972)
重点(22906)
国家社会(21861)
(21577)
教育部(21480)
(21185)
人文(20638)
课题(20501)
期刊
(80620)
经济(80620)
研究(54247)
(47131)
中国(34315)
管理(25669)
学报(21959)
科学(20078)
(18453)
(18404)
金融(18404)
财经(18373)
大学(18204)
学学(17466)
(15573)
经济研究(13457)
财会(13269)
会计(12864)
教育(12466)
技术(11692)
农业(11568)
业经(11152)
问题(10236)
(9442)
通讯(9046)
会通(9030)
(8804)
财政(8804)
(8197)
(8139)
共检索到25507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赵丽芳  
随着旨在改进和完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独立董事制度在我国上市公司中的引进,它一方面为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提供了一条新路子,另一方面又产生了新的矛盾,即包括财务控制权在内的公司治理中的监督控制职权同属于监事和独立董事两个不同身份的人。这一问题如果不加以解决,以独立董事设立为标志的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的改革措施的目标将难以实现。鉴于此,在本文中,笔者在厘清公司治理结构与财务控制的关系,分析现行公司治理法律规范对财务控制制度安排的影响及其矛盾的基础上,提出了公司财务控制模式的选择方案。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陈奕强  
本文从财务控制权的内涵及上市公司财务治理结构的基本框架出发,探讨了上市公司财务治理结构与财务控制权的关系,发现上市公司财务治理结构的核心是财务控制权的配置,上市公司财务控制权配置的基础是资源,并对上市公司财务控制权的配置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王永海  
公司治理结构是现代企业制度中为消除委托人和代理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契约不完全和责任不对等而设计的一种制度安排 ,是建立企业内部财务控制制度的基础。委托人通过市场对公司的外部财务控制是健全公司治理结构的基本内容 ,因而是完善公司内部财务控制制度的前提。我国国有或国有控股企业目前的内部财务控制制度基本上是代理人主导型的 ,完善我国国有或国有控股企业内部财务控制制度的基本途径是 ,将代理人主导型的内部财务控制制度转变为委托人和代理人均衡制约型的内部财务控制制度。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敏  林爱梅  魏麟欣  
自委托代理理论出现之后,为了提高企业的财务绩效,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逐渐得到重视,本文选取2009-2014年沪深两市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内部控制、公司治理、企业财务绩效三者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内部控制水平、公司治理水平都与企业财务绩效显著正相关,不同股权性质并没有显著的区别,说明,不管是国有企业还是非国有企业,只要能够合理的确定企业的公司治理结构,提高企业的内部控制水平,都能够提高企业的财务绩效水平,为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李璐  
本文通过研究2011年至2015年上市公司中被首次实施特别处理的公司以及与其配对的正常公司样本,探讨公司内部控制缺陷、公司治理结构与财务困境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内部控制缺陷正向影响财务困境,对于公司治理结构,其中股权制衡度、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兼任现象会正向影响财务困境,而控制人性质、股权集中度、董事会会议频率和高管薪酬与财务困境之间负相关,但是董事会规模、独立董事比例与财务困境之间的相关关系并不明显,内部控制缺陷的存在则会加强公司治理结构与财务困境的关系。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敏  林爱梅  魏麟欣  
自委托代理理论出现之后,为了提高企业的财务绩效,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逐渐得到重视,本文选取2009-2014年沪深两市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内部控制、公司治理、企业财务绩效三者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内部控制水平、公司治理水平都与企业财务绩效显著正相关,不同股权性质并没有显著的区别,说明,不管是国有企业还是非国有企业,只要能够合理的确定企业的公司治理结构,提高企业的内部控制水平,都能够提高企业的财务绩效水平,为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叶陈刚  裘丽  张立娟  
以2007—2014年中国A股上市的2176家公司13310个观测值为样本,实证研究公司治理结构、内部控制质量与企业绩效的关系。研究发现,公司治理结构对企业财务绩效具有显著正相关关系,且这种影响在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中没有明显区别。总体来看,内部控制对企业绩效也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但按照股权性质进行分组回归的检验结果表明,内部控制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因股权性质的不同而表现出显著差异。民营企业的内部控制质量对企业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在国有企业样本中,内部控制质量与企业绩效之间不存在显著相关关系。这说明虽然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在形式上都开展了内部控制建设,但国有企业的内部控制活动效果不显著,而民营企业...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张先治  袁克利  
本文着重分析公司的各种财务契约关系中索取权人之间的利益冲突,以及这些契约解决经济主体之间的利益冲突的主要机制。从财务控制的角度,分析不同的索取权人对公司实施投资控制、筹资控制和分配控制的主要机制和控制要点。从契约和控制的角度分析了现行公司治理结构的成因,探讨了财务控制权的配置问题。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王永海  
公司治理结构在企业财务控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健全的财务控制制度应该能够保证财务信息的可信性 ,可以弥补财务契约的不完全性和财务责任的不对等性。在国有企业内部建立健全财务控制制度的最重要方式是将代理人主导型的内部财务制度转变为委托人和代理人均衡制约的内部财务制度。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杨清香  
企业财务控制权配置与财务治理结构是近年来颇受学术界关注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根据利益相关者理论,笔者认为,企业财务控制权配置要平等地对待各利益相关者,企业财务治理模式要采取共同治理模式,这是现代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目前我国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财务治理结构的创新必须突破"股东至上"的思维定式,建立共同治理与相机治理相结合的治理模式。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杨淑娥  王冬年  
本文从公司财务治理的角度来研究财务控制,首先对财务控制的概念进行了重新界定。其次剖析了财务治理、财务控制两者的关系。从静态看,财务治理的关键是财务控制权的有效配置,而财务控制主体对财务控制权的实施是财务控制的核心;从动态看,伴随着公司财权的配置和再配置,公司财务控制权将发生转移,从而导致财务控制的动态变化。财权的配置和再配置直接影响着财务控制权实施的效率。最后,提出财务控制的方式是财务战略控制。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廖亮亮  
公司治理与财务控制有着紧密的内在联系,克服财务控制的局限性不能仅仅局限于财务视角,以免导致在财务控制建设中忽视公司治理的影响,或者在构建公司治理时忽视财务控制的重要性。本文从公司治理与财务控制二者良性互动的可能性和必要性着手,在对当前我国公司治理结构缺陷与财务控制乏力的各种理论元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基于治理—控制的制度架构及路径选择。只有站在系统管理的高度,通过健全公司治理和加强内部管理,才能使财务控制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进而形成公司治理与财务控制双向互动、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实现公司可持续发展。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杨懿丁  
本文通过对2014-2016年国内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相关数据的分析,对公司终极控制人以及外部治理环境对财务困境的影响关系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上市公司陷入财务困境概率受终极控制人影响显著,国有企业终极控制人层级与陷入财务困境概率呈负相关关系,公司外部治理环境水平与陷入财务困境概率呈负相关关系,国有企业外部治理环境对财务困境的负相关性较民营企业更明显。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剑民  
母子公司财务控制模式表面上是集权与分权之间持续的动态平衡,但这个动态过程中,实质上是财务控制内在机制的匹配。现代企业母子公司科层结构下财务控制机制的作用机理,是权威财务控制机制,该机制是母子公司财务活动基本控制形式。此外,非权威财务控制机制是由于科层制度下的权威财务控制机制的不足所产生的具有替代作用的机制,是对权威财务控制机制的改进。非权威控制机制对权威控制机制的改进决定了财务控制的效果。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刘剑民  蒋尧明  
母子公司财务控制力度体现为母子公司多种具体财务控制方式的均衡过程,而母子公司财务控制方式结构化安排的动因在于一种特殊能力——母子公司潜在财务控制能力的实现。本文以动力能力观的企业成长理论为基础,认为母子公司财务控制结构的改进是为了尽可能多地实现潜在财务控制能力,是母子公司财务控制结构的改进机理。我国母子公司财务控制结构现状要求现阶段对子公司的财务控制主要应探索分权的财务控制方式的改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