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559)
2023(16511)
2022(13306)
2021(12464)
2020(10636)
2019(24073)
2018(23791)
2017(47004)
2016(25125)
2015(27872)
2014(27471)
2013(26790)
2012(24201)
2011(21055)
2010(21353)
2009(19995)
2008(20088)
2007(17991)
2006(15849)
2005(14682)
作者
(68070)
(56660)
(56375)
(53697)
(36299)
(26722)
(25699)
(21855)
(21474)
(20274)
(19091)
(19027)
(17857)
(17791)
(17340)
(17324)
(16932)
(16575)
(16348)
(16218)
(13949)
(13795)
(13599)
(13065)
(12788)
(12676)
(12564)
(12333)
(11206)
(10991)
学科
(110171)
经济(110050)
(101990)
(91911)
企业(91911)
管理(89609)
方法(51446)
数学(42478)
数学方法(42085)
(38227)
业经(33379)
(32998)
中国(29701)
(28622)
财务(28577)
财务管理(28534)
企业财务(27282)
(24539)
农业(22345)
技术(20153)
(19119)
贸易(19105)
(18740)
(18636)
(18016)
(18001)
(17883)
(17356)
银行(17337)
理论(17121)
机构
学院(356935)
大学(353468)
(156530)
经济(153777)
管理(148271)
理学(127245)
理学院(126124)
管理学(124454)
管理学院(123772)
研究(108793)
中国(89654)
(77468)
(72862)
财经(61941)
科学(59792)
(56366)
(52575)
(52093)
中心(51365)
(51118)
经济学(48333)
业大(46332)
财经大学(46122)
研究所(46093)
北京(45584)
经济学院(43804)
商学(41995)
商学院(41634)
(41551)
(40487)
基金
项目(229909)
科学(185164)
研究(172160)
基金(171979)
(147432)
国家(145953)
科学基金(128759)
社会(113704)
社会科(108063)
社会科学(108034)
基金项目(90649)
(87938)
自然(81414)
自然科(79623)
自然科学(79604)
教育(78518)
自然科学基金(78267)
(72957)
资助(69686)
编号(69361)
成果(55403)
(52296)
重点(50701)
(50324)
(48728)
国家社会(48080)
创新(46364)
教育部(46174)
人文(45722)
课题(45561)
期刊
(173452)
经济(173452)
研究(105669)
(65122)
中国(62492)
管理(61072)
(47192)
科学(45493)
学报(44831)
(38265)
金融(38265)
大学(36589)
学学(34785)
技术(32994)
农业(32246)
财经(32015)
业经(29944)
教育(28274)
经济研究(27710)
(27488)
问题(23661)
技术经济(19931)
(19288)
财会(18889)
(18876)
商业(17961)
理论(17955)
现代(17839)
统计(17353)
世界(16929)
共检索到5328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陈国民  王渺熠  陈立杰  
以2014—2015年我国A股IPO上市的342家企业为研究对象,对照上市企业IPO前后共四年的盈利能力、成长能力、营运能力和偿债能力,发现我国A股市场存在IPO业绩变脸现象。随后从公司治理结构的视角探究IPO业绩变脸的内在因素。研究发现,董事会规模、监事会规模与IPO业绩变脸显著正相关,高管人员持股比例和S指数对IPO业绩变脸显著负相关,市场化程度在一定范围内调节了公司治理结构与IPO业绩变脸的关系。研究结论为有效发挥公司治理结构在IPO业绩变脸中的作用提供了企业治理启示。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罗爱华  范利民  郑志远  
文章以2011—2016年创业板和中小板IPO民营企业为样本,从企业内外两个视角分别研究了政治关联和市场化程度对企业IPO业绩变脸的影响,并进一步研究了市场化程度在政治关联与IPO企业业绩变脸二者中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在我国民营企业中,存在政治关联的企业在IPO后业绩变脸现象更加严重;而在市场化程度高的地区,IPO企业业绩变脸现象得到了缓解,且在高市场化程度的地区,政治关联对IPO企业业绩变脸的负面影响被弱化了。文章揭示了市场化程度这一外部变量对于抑制政府干预,保护企业成长有着重要的作用,为继续推进市场化建设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支撑。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刘新亮  
上市后业绩变脸在中国股市里屡见不鲜,上市公司业绩大变脸无疑给资本市场添多了一分疑虑。因此,我们有必要对上市公司业绩变脸问题进行深入探讨。本文首先以C公司为例,阐释和剖析了其业绩变脸所产生的消极影响和成因,然后从制度建设和监督两个层面对治理公司业绩变脸问题提出对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周琳  
近几年上市公司IPO之后的业绩变脸现象愈加严重,其最直接的原因还是由于企业上市前对利润的过度包装所致。基于年度、所属行业、所属区域、市场类型、所有权性质、是否发生资金超募方面对上市公司IPO当年业绩变脸现象的详尽描述,对引起上市公司IPO当年业绩变脸的直接原因和深层次原因给予了分析,并给出做空新股抑高价、定额发行堵超募、业绩变脸停止解禁等政策建议。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徐虹  林钟高  彭圆圆  
以2008—2014年中小板和2009—2014年创业板IPO公司为样本,秉承风险投资的经典治理假说,考察风险投资治理对IPO公司业绩变脸的影响及内部控制在其间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风险投资参与的企业IPO普遍存在业绩变脸现象,而且参与比例越高,业绩变脸程度越严重。进一步研究发现,高质量内部控制可以弱化风险投资对企业IPO后业绩变脸现象的负面影响,且参与程度越高(风投持股比例越大、参与董事会治理)的公司,抑制作用越明显。研究表明,我国风险投资制度体系发展尚未成熟,风险投资行为表现出明显的"逐名动机",监管部门要进一步完善风险投资制度体系,强化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真正实现风险投资的认证监督与创造价值增值目标。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徐虹  林钟高  彭圆圆  
以2008—2014年中小板和2009—2014年创业板IPO公司为样本,秉承风险投资的经典治理假说,考察风险投资治理对IPO公司业绩变脸的影响及内部控制在其间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风险投资参与的企业IPO普遍存在业绩变脸现象,而且参与比例越高,业绩变脸程度越严重。进一步研究发现,高质量内部控制可以弱化风险投资对企业IPO后业绩变脸现象的负面影响,且参与程度越高(风投持股比例越大、参与董事会治理)的公司,抑制作用越明显。研究表明,我国风险投资制度体系发展尚未成熟,风险投资行为表现出明显的"逐名动机",监管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何亚伟   徐虹  
本文以我国中小板和创业板2008—2019年制造业IPO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企业数字化转型对于IPO业绩变脸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企业数字化转型显著抑制了IPO业绩变脸现象,采用工具变量法处理可能的内生性问题以及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这一结论依然成立。机制检验发现,数字技术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深度应用为“业财融合”的实现提供了技术基础,数字化转型通过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和改善企业盈余质量双重路径促使IPO企业有效抑制业绩变脸。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化转型对IPO业绩变脸的抑制作用在我国东部地区和管理者能力较高的上市公司中更加显著。本文的研究揭示了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公司绩效提升的作用机理,为数字化转型助力上市公司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和启示。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熊艳  杨晶  
鉴于我国IPO业绩变脸问题频发而治理对策缺失,本文首次从甄别、传导、治理层面考察了媒体监督在IPO业绩甄别中的角色及效果。本文研究发现,媒体仅止步于业绩甄别与信息传导之效,媒体负面报道预判了IPO公司业绩变脸,与IPO公司上市后业绩亏损和业绩下滑的概率正相关;媒体甄别IPO公司意愿存在阈值,只对业绩下滑严重的公司进行负面报道;媒体的IPO业绩甄别具有信息含量,将提高新股上市首日破发概率及新股上市后破发速度。但是,媒体未打通中介机构监督机制的路径,即未能提升中介机构对IPO财务包装的监督之效,因而媒体未产生实质性的治理之效。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熊艳  杨晶  
鉴于我国IPO业绩变脸问题频发而治理对策缺失,本文首次从甄别、传导、治理层面考察了媒体监督在IPO业绩甄别中的角色及效果。本文研究发现,媒体仅止步于业绩甄别与信息传导之效,媒体负面报道预判了IPO公司业绩变脸,与IPO公司上市后业绩亏损和业绩下滑的概率正相关;媒体甄别IPO公司意愿存在阈值,只对业绩下滑严重的公司进行负面报道;媒体的IPO业绩甄别具有信息含量,将提高新股上市首日破发概率及新股上市后破发速度。但是,媒体未打通中介机构监督机制的路径,即未能提升中介机构对IPO财务包装的监督之效,因而媒体未产生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杨敏  陈晓红  贺正楚  
以机构投资者网下认购新股的超额认购倍数衡量机构投资者对IPO新股的需求,研究了机构投资者是否能识别业绩变脸IPO公司的问题。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能事前识别上市后业绩变脸的公司,对于上市后营业利润大幅下降的公司,机构投资者网下申购的数量较少,超额认购倍数较小。这表明机构投资者能区分IPO公司质量,激励机构投资者在IPO询价阶段真实报价能达到提高新股定价效率的目的。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姜月运  
本文以我国2004~2008年中小企业板上市的267家公司为研究对象,以主营业务利润率和净资产收益率两个指标为代表,研究了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IPO前后的业绩变化是否具有显著性,并从股权特征角度设计变量对其经营业绩变化进行了回归分析。
[期刊] 会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李晓霞  罗党论  王碧彤  
文章以1997—2016年A股IPO公司为样本,实证分析以发明专利为主的实质性创新和以非发明专利为主的策略性创新的经济后果,以及政府和市场对两种创新的识别能力。研究发现:(1)专利能够为IPO公司带来更多的税收优惠,但是政府无法识别不同专利类型之间的价值差异。(2)市场认可IPO公司拥有的专利数量,可以有效识别不同类型专利之间的价值差异;发明专利越多的公司,IPO后的累计超额收益率越高,而其他类型专利对公司的IPO市场表现没有贡献。结果表明,在识别专利价值和激励上市公司专利产出上,市场优于政府。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贺炎林  张浩森  莫建明  
中国东部和西部地区的市场化程度存在显著差异,这为研究市场化程度对IPO抑价率的影响提供了难得的天然环境。笔者以1998年~2007年间来自于东部和西部地区的580个IPO为研究样本,实证分析了市场化程度在IPO抑价率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得出研究结论:市场化程度对IPO抑价率产生了负向的显著影响,该研究结论具有稳健性。依据该结论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胡玉玲  
作为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创业板在完善投融资体系和促进经济繁荣上发挥着重要作用,但也饱受上市公司业绩变脸现象的困扰。其中,IPO审计质量不足就是创业板公司IPO前后业绩变脸的重要影响因素。基于此,本文首先简略介绍了IPO业绩变脸公司审计相关方的特征,再深入分析深冷股份业绩变脸情况及审计风险的识别与处理,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改善IPO审计的建议对策。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孟庆蛟  孙曰瑶  
教育类企业具有轻资产性、服务滞后性、产品同质性三项特质,这些特质一方面导致了企业缺乏上市募集资金的动机,另一方面又促使企业上市以解决同消费者信息不对称的难题,降低消费者选择成本,提升企业财务绩效。研究发现:上市行为本身具有的品牌效应产生的正面作用,可以抵减盈余管理带来的负面作用,使得教育类企业新三板上市后业绩不再变脸。而将这一品牌效应剥离后发现,企业依然会出现业绩变脸,从而发展了基于盈余管理的IPO效应理论。进一步将教育类企业分成强弱特质两类,发现强特质教育类企业的上市行为可以更有效地促进财务绩效的提升,从而为延伸到其他具有教育类企业特质的行业提供了可能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