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769)
- 2023(5806)
- 2022(5002)
- 2021(4912)
- 2020(4196)
- 2019(9895)
- 2018(9562)
- 2017(20081)
- 2016(10599)
- 2015(11783)
- 2014(11567)
- 2013(11085)
- 2012(9913)
- 2011(8616)
- 2010(8983)
- 2009(8191)
- 2008(8289)
- 2007(7328)
- 2006(6330)
- 2005(5892)
- 学科
- 济(45767)
- 经济(45719)
- 业(38364)
- 管理(38287)
- 企(35841)
- 企业(35841)
- 方法(27074)
- 数学(24958)
- 数学方法(24478)
- 财(19005)
- 务(15540)
- 财务(15512)
- 财务管理(15485)
- 企业财务(15049)
- 制(10357)
- 农(9461)
- 业经(9026)
- 中国(8929)
- 体(8471)
- 体制(7330)
- 理论(7006)
- 学(6718)
- 划(6599)
- 融(6089)
- 金融(6089)
- 产业(6032)
- 地方(5984)
- 银(5981)
- 银行(5974)
- 环境(5945)
- 机构
- 学院(146762)
- 大学(145895)
- 管理(61937)
- 济(61282)
- 经济(60212)
- 理学(54288)
- 理学院(53846)
- 管理学(52750)
- 管理学院(52503)
- 研究(42194)
- 中国(34716)
- 财(32529)
- 京(29364)
- 财经(25854)
- 科学(23717)
- 经(23672)
- 所(20184)
- 江(19942)
- 财经大学(19702)
- 中心(19420)
- 经济学(18884)
- 北京(18574)
- 业大(18274)
- 研究所(17823)
- 商学(17748)
- 商学院(17609)
- 农(17532)
- 经济学院(17051)
- 州(16286)
- 经济管理(15581)
- 基金
- 项目(96418)
- 科学(77794)
- 基金(72991)
- 研究(68832)
- 家(62704)
- 国家(62270)
- 科学基金(55713)
- 社会(45296)
- 社会科(43246)
- 社会科学(43235)
- 基金项目(37996)
- 自然(37483)
- 自然科(36682)
- 自然科学(36677)
- 省(36632)
- 自然科学基金(36056)
- 教育(33081)
- 资助(31829)
- 划(30826)
- 编号(27063)
- 部(22165)
- 重点(21729)
- 成果(21242)
- 创(20147)
- 教育部(19769)
- 人文(19246)
- 创新(18896)
- 科研(18746)
- 国家社会(18687)
- 发(18638)
共检索到2082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赖丹 蔡晓凤 罗翔
屡见不鲜的大股东减持行为,已成为股权分置改革后影响中国资本市场稳定发展的重要因素。文章利用2011-2018年间1 743家A股上市公司的3 330个大股东减持事件样本,实证检验了公司治理结构、债务期限与大股东减持规模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大股东减持规模与股权集中度和高管持股比例显著负相关;与董事会规模正相关、与独立董事比例负相关,但两者均未表现出显著相关性;短期债务占比越大,债务期限越短,大股东减持规模越小。在此基础上,结合公司治理结构和债务期限视角,就如何规范大股东减持行为以及保护中小股东和债权人利益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关键词:
公司治理 债务期限 大股东减持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池睿 陈震
为了检验企业的债务期限结构是大股东掠夺债权人的手段还是债权人监督大股东的方式,利用上市公司2005—2013年的非平衡面板数据,对上市公司债务期限结构与股权结构的相互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中国上市公司的债务期限与控股股东现金流权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与控股股东两权分离度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这说明中国上市公司以短期债务为主的期限结构特征是债权人对大股东掠夺行为发挥监督治理作用的体现。据此进一步从企业是否处于财务困境、企业信息不对称程度以及其他大股东监督能力这三个方面对债务期限结构的大股东掠夺效应和债权人监督治理机制进行分类分析,结果表明在大股东掠夺激励较强的情况下,债权人可通过提供更短的债务...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李毅 王飙
以2010—2014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平衡面板数据为样本,探讨大股东持股对公司债务期限结构选择的非线性影响。实证分析表明,大股东持股与公司债务期限结构的关系之间呈现"倒U形"关系。并且两者之间的关系受到流动性风险阈值的影响。当公司流动性风险低于该阈值时,公司债务期限与大股东持股比例显著负相关;当公司流动性风险高于这一阈值时,公司债务期限与大股东持股比例显著正相关。流动性风险这一门槛变量的存在,使得两者之间呈现不同的影响方向和影响程度,利用门槛回归能够更好地解释大股东持股与公司债务期限结构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
债务期限结构 大股东持股 流动性风险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新民 孙田田 王垒
以2010—2016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终极控制人与大股东竞合关系对公司债务期限结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终极超额控制与公司债务期限存在正"U"型关系;大股东和终极控制人形成的竞争力与公司债务期限结构负相关,大股东联合短期债权人对终极控制人自利行为进行约束,但这种约束力在终极控制人是政府股东及终极控制人是绝对控股股东时显著减弱;第二大股东与终极控制人股权性质一致与公司债务期限结构正相关,此时大股东和终极控制人更容易形成"合谋"关系。进一步研究发现,当第二大股东为信托股东时,更容易充当"旁观者"的角色,对公司债务期限的影响效应减弱,不再显著。而当第二大股东为受益股东时,和终极控制人形成了明显的"竞争"关系,对公司债务期限的影响效应增强。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肖作平 廖理
本文在控制相关变量下,从代理成本视角经验检查在中国债权人法律保护较弱的背景中,大股东是否影响公司债务期限结构选择。本文提供的经验证据表明,大股东确实影响公司债务期限结构选择。具体而言:(1)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公司债务期限显著负相关;(2)第一大股东的产权性质显著影响公司债务期限结构选择,第一大股东为国家股的公司具有相对高的长期债务水平;(3)少数大股东持股集中度与公司债务期限显著正相关;(4)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和少数大股东持股集中度的交互项与公司债务期限显著正相关,表明少数大股东持股集中度的提高能削减第一大股东和公司债务期限之间的负相关关系。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蔡海静 汪祥耀 谭超
大股东利用"高送转"达到减持目的,已成为当前资本市场的"乱象"之一。本文以2010-2015年推出"高送转"方案并且发生大股东减持的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研究了"高送转"对大股东减持规模的影响,并进一步考察了财务业绩对二者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1)在发生大股东减持的全部上市公司中,相较于未"高送转"的公司,"高送转"公司大股东减持的比例更高;(2)"高送转"强度越大,大股东减持规模越大;(3)好的财务业绩状况可以抑制"高送转"与大股东减持规模之间的正向关系,相反的,差的财务业绩状况则会加剧二者的正向关
关键词:
高送转 大股东减持 财务业绩 盈余管理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陆位忠 林川
以2007—2010年间沪深A股的568家公司的2383个减持事件为样本,实证检验现金股利分配倾向、公司业绩与大股东减持规模间的关系。研究发现:相较之不分配现金股利的公司,分配现金股利的公司中大股东减持规模更小;而较之业绩较差的公司,业绩良好的公司中大股东减持规模也更小;进一步,现金股利分配倾向与大股东减持的关系会依赖于公司业绩,在分配与不分配现金股利的公司中,随着公司业绩的提升,大股东减持行为的变化会明显不同。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大勇 傅利平
随着全流通进程的加快,限售股解禁和大股东减持行为成为当前资本市场关注的重点和焦点问题。而股权结构与公司价值对大股东的减持行为起着决定性影响作用。在对大股东减持的动机和截止到2009年11月30日沪深A股312家股份全流通公司的减持数据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实证研究得出了全流通后,公司的托宾Q值、公司在同行业上市公司中所处的估值水平对大股东的减持数量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公司在整个市场中所处的估值水平越高,大股东的减持数量越大;限售股解禁数量、控股股东持股比例和前五大股东的持股比例对大股东的减持数量具有显著的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艳花
主持人的话:2015年7月8日,为应对股市异常波动期间的市场非理性下跌,证监会发布第18号公告,规定自当日起的6个月内,上市公司大股东及董事、监事、高管(以下简称"董监高")不得通过二级市场减持本公司股份。面对2016年1月8日即将到来的解禁期,市场普遍预期负面,并形成股市下跌压力。1月7日,证监会出台了《上市公司大股东、董监高减持股份的若干规定》(以下简称"减持新规"),以期疏解减持压力、稳定市场预期。原本作为市场上正常的交易行为,大股东及董监高的减持却一直是令A股市场困扰的问题。尤其是在A股从异常波动逐步趋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曹国华 林川
大股东减持行为具有明显的行业特征,不同行业的上市公司大股东减持行为存在显著差异,这种差异并非由个别行业的异常值引起,而在行业间普遍存在,行业差异对于大股东减持行为具有稳定的解释力度。导致大股东减持行为出现行业差异的因素,包括行业前期减持水平、行业前期生命周期及行业前期现金股利水平,若上市公司所处行业前期减持力度越大或其属于成熟性行业或衰退性行业,或者上市公司前期发放现金股利水平越高,那么当前大股东减持的力度越小。在目前上市公司内部治理机制并不十分健全、投资者保护有待进一步完善的情形下,监管部门在确定重点监管行业时,只有根据各行业的具体情况实施有差别的监管措施,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汪平 张志
在公司财务实践中,债务资本成本不仅仅取决于投资风险的大小,还会受到大股东性质以及股权集中度的影响。尤其是在中国公司中,由于特定的社会政治背景,国有控股及其控股比例会对公司风险、公司治理等产生极大的影响,进而影响到债务资本成本的高低及其波动。数据显示,国有控股有助于中国公司债务资本成本水平的下降,且国有大股东的持股比例与债务资本成本之间呈现U型变化。数据没有显示中国上市公司存在严重的债务资本成本"高企"现象。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曹国华 林川
通过构建单个股东和多个股东侵占模型,分析大股东减持问题,发现影响大股东减持的因素包括大股东持股比例、大股东属性、外部法律保护程度、减持价格、投资收益率分离度及股权制衡程度;再通过实证检验,发现大股东持股比例及股东属性对大股东减持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股权制衡程度对大股东减持产生负向影响,而外部法律保护程度、减持价格及投资收益分离度与大股东减持的关系则并不显著。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文芳 醋卫华
大股东是公司治理的重要参与主体,但大股东行为未必都是理性的。本文以大股东增持为研究的切入点,研究了大股东过度自信行为对公司治理有效性的影响。结果发现,大股东过度自信行为对公司治理有效性有显著的负面影响,而公司外部治理环境的完善对其具有矫正作用。即使剔除政府救市因素对大股东增持的影响,上述研究结论也依然成立。本文认为,在公司治理机制构建中对参与主体非理性因素的考虑,是提高公司治理机制有效性的重要前提。
关键词:
过度自信 增持股份 公司价值 大股东
[期刊] 改革
[作者]
曹廷求 刘呼声
大股东的存在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内公司治理必须承认和面对的现实问题 ,大股东在公司治理中已经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对大股东治理的主要机制及其对公司治理效率的正反两方面影响等有关问题进行了研究 ,并分析了这一问题对中国公司治理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耿志民
本文对机构股东治理的机制及其对公司治理效率的影响进行了系统分析,指出机构投资者作为大股东在“内部控制”和“公司控制权市场”公司治理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机构投资者的积极行为及其对公司治理结构模式改革趋同的推动,将使公司所有权和控制权在分离基础上实现局部的统一,机构投资者因此成为解决公司控制权难题的制度解。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