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245)
- 2023(8893)
- 2022(7426)
- 2021(7056)
- 2020(6008)
- 2019(13592)
- 2018(13259)
- 2017(26100)
- 2016(14277)
- 2015(15883)
- 2014(15708)
- 2013(15154)
- 2012(13906)
- 2011(12274)
- 2010(12531)
- 2009(12044)
- 2008(12686)
- 2007(11345)
- 2006(9987)
- 2005(9342)
- 学科
- 管理(54979)
- 济(50307)
- 经济(50198)
- 业(49271)
- 企(45008)
- 企业(45008)
- 财(26325)
- 方法(21198)
- 务(19809)
- 财务(19781)
- 财务管理(19740)
- 企业财务(18849)
- 制(17887)
- 数学(17716)
- 数学方法(17472)
- 业经(13923)
- 体(13224)
- 中国(12987)
- 农(12686)
- 学(12314)
- 体制(11595)
- 银(9977)
- 银行(9958)
- 融(9397)
- 金融(9395)
- 行(9132)
- 划(8810)
- 产业(8781)
- 理论(8646)
- 环境(8254)
- 机构
- 大学(202027)
- 学院(199515)
- 济(80475)
- 管理(79598)
- 经济(78826)
- 理学(67783)
- 理学院(67097)
- 管理学(66232)
- 管理学院(65830)
- 研究(63824)
- 中国(51659)
- 财(47917)
- 京(42451)
- 财经(36126)
- 科学(35920)
- 经(32549)
- 所(31698)
- 江(30775)
- 中心(29794)
- 研究所(27561)
- 农(27221)
- 北京(26875)
- 财经大学(26721)
- 业大(26276)
- 经济学(24732)
- 院(24161)
- 州(23903)
- 范(23879)
- 师范(23639)
- 商学(22476)
- 基金
- 项目(128489)
- 科学(102238)
- 研究(95638)
- 基金(95548)
- 家(82847)
- 国家(82205)
- 科学基金(71346)
- 社会(62345)
- 社会科(59138)
- 社会科学(59123)
- 基金项目(50266)
- 省(48124)
- 自然(45321)
- 自然科(44238)
- 自然科学(44229)
- 教育(43807)
- 自然科学基金(43527)
- 划(40615)
- 资助(38778)
- 编号(38632)
- 成果(33910)
- 制(29707)
- 部(29615)
- 重点(29138)
- 国家社会(26371)
- 创(26213)
- 教育部(26076)
- 课题(25772)
- 性(25735)
- 发(25696)
共检索到3092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冯均科 丁梅
由于“桂林集琦”在披露2000年中报中故意虚增利润(金额达7210万元)、隐瞒其为控股子公司(南宁集琦荣高事业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集琦荣高”)担保贷款(截止到2000年6月30日,贷款余额为7960万元),2002年4月8日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了“关于桂林集琦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及相关人员违反证券法规行为的处罚决定”。担任“桂林集琦”2000年中报审计的大信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却出具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大信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的签字注册会计师吴××、蔡×被认为“对此负有直接责任”。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孙天琦 李德赛
伦敦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LIBOR)曾是全球使用最广泛的利率基准。2005年起,数家大型金融机构参与LIBOR价格操纵,从中获取不当利益,广泛影响了场外掉期、场内利率期货和期权合约等数百万亿美元利率产品定价,严重侵害了全球金融市场参与者信心、同业拆借市场有效性及参与者利益。美欧监管部门自2008年起对LIBOR操纵案开展调查,目前已对巴克莱、瑞银、苏格兰皇家银行等10家金融机构处以超过70亿美元罚款。我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邹海峰
以“桂林集琦”为案例,以此来了解一些公司的治理情况,以及其对企业经营的一些重大影响。与国外成熟资本市场不同的是,我国非流通股和国有股的特殊制度背景,恶化了大小股东之间的利益冲突。大股东通过股权融资、占用资金、现金股利、资产交易、担保等多种方式攫取利益。
关键词:
公司治理 利益侵占 非流通股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陈建文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茁 王欣欣
公司治理一直是研究热点,本文回顾了近年来国内外在该领域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董事会和审计委员会与会计信息之间的关系,分析了经验研究成果对于现实的意义,并指出了未来研究方向。
关键词:
会计信息 公司治理 综述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侯旭华 许闲
增加保险运行透明度、规范信息披露制度已成为当今保险业运行与监管的重要问题。本文通过对国外保险会计信息披露的文献综述以及对美国、欧盟国家、日本、新加坡、澳大利亚保险会计信息披露规范的比较研究,对我国保险会计信息披露制度的完善作出理论上的阐释,提出现实的构想与设计。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程乃琳
会计的根本任务是提供决策有用的会计信息,但会计信息的提供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既有技术上的原因,也有制度上的原因,两者相比,制度上的原因更多一些,也更难以解决。 一、引起会计信息制度性失真的原因 1.我国市场经济转轨时期的公司上市先天不足 由于我国上市公司的先天不足,许多首次发行股票的上市公司,特别是剥离劣质资产上市的公司,由于经过大规模的上市改组,其前三年的业绩与实际业绩相差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陈庆杰 李补喜
本文以我国证券市场上披露虚假会计信息而遭到证监会或财政部处罚的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运用Logistic 回归分析方法研究了上市公司的领导结构、上市公司经理人员职业素质与虚假信息披露的相关性。本文发现,公司领导结构影响着经理职业素质与会计信息质量的相关关系:在董事长和经理人两职合一的情况下,会计信息虚假与经理人的受教育程度呈显著负相关,即经理人受教育程度越高,其造假的可能性越低,会计信息质量越高;在两职分离的情况下,会计信息质量与经理人受教育程度的相关性不显著。由此提出了从人本角度进行会计信息舞弊治理的建议。
关键词:
领导结构 经理职业素质 会计信息质量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王乔 章卫东
本文通过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操纵行为的动机分析的基础上,剖析了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操纵行为的手法,主要有:(1)上市公司通过过度剥离来优化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2)利用资产重组和关联交易操纵会计信息;(3)利用会计政策选择和变更操纵会计信息。从而提出了治理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操纵行为的措施。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米晓文
近年来,美国财政部海外资产控制办公室(OFAC)为维护美国国家安全和国家利益,对被认定违反美国经济制裁政策的美国企业及非美国企业频繁进行民事处罚。2017年3月7日,OFAC首次对我国企业进行重罚。随着我国企业"走出去"步伐不断加快,在中美贸易摩擦加剧的形势下,我国企业被OFAC处罚的可能性也在加大。本文分析了2009~2018年OFAC经济制裁处罚情况,并提出我国应对金融制裁的建议。
关键词:
美国 金融制裁 经济处罚 启示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聂彤彤 刘红军 苏永强
产权、公司治理结构与会计信息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内在逻辑关系,高质量的会计信息必须以合理的产权关系和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为基础。而我国现阶段产权关系与公司治理结构的诸多弊端正是会计信息失真的根源。只有从治理弊端入手,才能标本兼治,从根本上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骆方金
桂林是中国著名风景游览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而厦门是中国最早设立的经济特区之一,是中国重要的旅游城市。上述两个城市在城市性质、规模等方面具有明显的相似性,因而,具有较强的可比性。将桂林市与厦门市进行比较,找出桂林城市经济发展的优势和劣势。这对于桂林的城市功能定位,制定合理有效的经济发展战略,促进桂林城市经济的发展无疑具有参考价值和现实意义。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加灿 许慧
信息风险是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重要衡量指标之一。本文从理论上分析了制度环境与公司治理对公司信息风险影响的方式与程度均不相同,并运用我国沪深上市公司1999-2006年的数据进行了多元回归分析等实证检验。实证发现:控股股东持股比例与信息风险的关系为先降后升的U型曲线趋势;董事会规模与信息风险负相关;信息风险分为固有信息风险和可操纵信息风险后,公司治理对固有信息风险的影响不显著,而对可操纵信息风险的影响显著;政府干预高的地区,内部公司治理效果更显著,即与信息风险的关系更为显著等。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张雅静
本文通过对博弈论中小偷与守卫模型进行分析得到启示,提出治理会计信息失真的重要举措是加大对审计部门及人员的惩处力度,并对当前我国惩处不力的现状、原因进行阐述,就如何加强对审计部门及人员的惩处力度也提出了一些参考性建议。
关键词:
博弈 信息失真 惩处力度 法律责任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朱锐 刘梦婷
基于新《环保法》的准自然实验,运用双重差分法和倾向得分匹配法,考量新法实施前后地方环境治理动机变化对企业环境违规处罚力度的影响。结果显示,新法实施前,政治关联对企业环境违规处罚力度具有“庇护”效应;新法实施后,“庇护”效应被削弱。其中,官员型政治关联和市场化水平较低地区的“庇护”效应削弱程度更大。结果表明,治理动机不足是以往环境治理失灵的重要成因。应着力完善正负激励互补的激励结构,强化地方政府环境治理动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