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183)
2023(10653)
2022(9672)
2021(9443)
2020(7690)
2019(18219)
2018(17818)
2017(33839)
2016(18448)
2015(20945)
2014(20813)
2013(20405)
2012(18580)
2011(16636)
2010(16289)
2009(15012)
2008(14706)
2007(12298)
2006(10734)
2005(9475)
作者
(51481)
(42611)
(42184)
(40227)
(27189)
(20375)
(19306)
(16872)
(16143)
(15048)
(14756)
(14066)
(13412)
(13284)
(13075)
(12885)
(12767)
(12654)
(12133)
(12101)
(10446)
(10329)
(10170)
(9598)
(9502)
(9446)
(9403)
(9374)
(8509)
(8287)
学科
(70462)
经济(70380)
管理(57564)
(54910)
(48453)
企业(48453)
方法(34741)
数学(29824)
数学方法(29511)
(21370)
中国(17885)
(17835)
业经(16411)
(15623)
财务(15562)
财务管理(15533)
(15195)
企业财务(14883)
地方(13699)
(12894)
(12815)
贸易(12808)
(12444)
理论(12334)
(12329)
农业(11599)
技术(11502)
环境(10919)
(10567)
教育(9990)
机构
大学(256394)
学院(252901)
管理(107121)
(97315)
经济(95165)
理学(93615)
理学院(92620)
管理学(91145)
管理学院(90688)
研究(82281)
中国(61324)
(54721)
科学(50977)
(45087)
(40147)
中心(37713)
业大(36766)
研究所(36642)
财经(36533)
(36524)
北京(34736)
(34302)
(33583)
(33414)
师范(33326)
(30293)
(28896)
农业(28413)
商学(27791)
财经大学(27614)
基金
项目(178312)
科学(140788)
研究(131351)
基金(130408)
(112866)
国家(111932)
科学基金(97220)
社会(81954)
社会科(77497)
社会科学(77477)
基金项目(70413)
(68384)
自然(64361)
自然科(62854)
自然科学(62843)
自然科学基金(61708)
教育(60082)
(58007)
编号(54203)
资助(53134)
成果(43684)
(39523)
重点(39312)
(37224)
(36487)
课题(36070)
创新(34600)
项目编号(34283)
科研(34231)
教育部(34202)
期刊
(103622)
经济(103622)
研究(74236)
中国(45576)
学报(39663)
管理(38918)
科学(36753)
(34949)
(32603)
大学(30166)
教育(28832)
学学(28049)
农业(23472)
技术(21358)
(19597)
金融(19597)
财经(17172)
业经(16759)
图书(16446)
经济研究(16407)
(14388)
理论(14298)
实践(13368)
(13368)
问题(12809)
科技(12619)
(11992)
技术经济(11970)
情报(11846)
(11599)
共检索到3649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李维安  郝臣  崔光耀  郑敏娜  孟乾坤  
近40年来学术界对公司治理的研究日益深入,公司治理从一个研究问题演化成一个研究领域,并最终成为一个学科。本文采用文献计量方法,基于1978—2018年公开发表的总计968篇公司治理领域的国内外研究文献进行了综述,以揭示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和未来趋势。本文首先对公司治理问题的产生进行了溯源;其次,对公司治理领域国内外相关综述文献进行了梳理,明确了本文的写作思路;之后,对国外公司治理研究文献从主题和关键词两个方面进行了概括性分析;再次,手工整理了《经济研究》《管理世界》《南开管理评论》三种代表性期刊在1978—2018年发表的所有公司治理文献,对这些文献的数量、作者单位、关键词、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进行了大样本的计量分析,并从内部治理、外部治理和其他主题研究三个方面进行了评述;最后,对公司治理研究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范柏乃   盛中华  
颠覆性数字技术正成为重塑世界产业体系的新质生产力。这场全球数字革命在带来历史新机遇的同时,也引发一系列数字风险与挑战。数字风险治理作为研究风险发生规律和风险控制技术的新兴科学,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基于69本国内外跨学科顶尖期刊、6大中西智库及科研机构的1114篇文献,结合VOSviewer知识图谱分析,将数字风险治理研究划分为孕育起步、成长探索、快速发展和迭代升级4个阶段。采用动态过程视角,构建“数字风险识别—数字风险分析—数字风险评估—数字风险处置—数字风险预防”的理论框架。其中,数字风险识别研究是整个风险治理的逻辑起点,并从个体、组织、国家等3个维度进行数字风险溯因分析。在此基础上,通过数字风险评估研究,研判风险发生的概率及大小,界定风险等级排序。根据风险等级分布,进行数字风险处置或风险预防。运用CiteSpace突变词分析,提炼前沿热点问题,重点从关注人工智能与数字基础设施风险、开展跨层风险分析、强化数据流动安全审计、引导数字敏捷治理、深化供应链网络安全投资等方面,提出未来展望。本研究基于数字技术视角和流行病学模型识别数字风险的内涵特征,构建结构化、系统化的理论框架以增进学术对话,为我国数字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理论指引。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曾昊  陈春花  乐国林  
组织文化是一个包容多种研究视角和范式的富有生命力的特殊领域。组织文化认知的简单化、混沌甚至偏差,已经成为制约组织文化研究发展的主要障碍。本文从探究组织文化与多个学科的渊源关系入手,在文献梳理的基础上厘清了组织文化研究的脉络,从而揭示了组织文化研究领域应有的基本面貌,最后针对我国的研究现状,对未来的研究发展进行了展望。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赵峰  马光明  
近年来政治关联对企业运营所产生的影响成为国内外学者关注的热点。目前相关研究主要体现在政治关联内涵的界定、政治关联与法律制度替代关系的探讨、政治关联如何影响企业价值和财务活动、政治关联对民营企业的影响作用等方面,但对这些问题的研究在深度与广度上均需要进一步加强。本文认为,政治关联不同于政治干预和腐败贿赂,它在法律层面上是合法的,能够给处于落后制度约束下的企业带来诸如融资便利、税率优惠、政府救助等正面效应,但同时也可能会给整个社会带来诸如扭曲市场资源配置机制、滋长官员腐败等负面效应。目前,如何准确地度量政治关联、从实证角度考察政治关联与法律制度的关系、政治关联对权益资本及企业投资产生的影响,将成为...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怀超  范建红  
本文以组织场域为研究对象,比较了理性选择制度主义和组织制度主义;厘清了组织场域的内涵和类型,对比分析了新兴场域和成熟场域;并依据组织场域固化和演化的视角,将场域成员分为制度遵从者和制度创业者的基础上,通过被动制度同构和主动制度创业两种制度逻辑对相关研究进行了梳理。固化视角的制度同构回答了"组织为什么会相似"的问题,实现了场域的同质性;演化视角的制度创业伴随着制度从无到有以及从旧到新的变迁,回答了"制度从哪里来"的问题,实现了场域的异质性。进一步地,从制度逻辑和研究层次对组织场域的研究进行了展望,未来可以考虑制度同构和制度创业的情境和整合研究,可以考虑场域中临时成员、亚场域、跨场域和跨国公司所处...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贾雷  周星  朱晓倩  
不信任是指个体基于对他人缺乏能力、善意或不负责任的预期而保护自己不受伤害的状态。随着不信任作为一个独立的概念从信任中分离出来,不信任逐渐成为学者们研究的另一热点问题。本文从不信任的概念演进,不信任的类型、维度及作用机理,不信任的影响因素以及不信任的影响效应等方面对现有不信任研究成果进行了评介,并在分析现有研究不足的基础上指出了未来的相关研究方向。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李欣欣  滕五晓  
“乌卡”时代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吸引了学界的注意力,作为技术发展和数字时代出现的新的治理模式,敏捷治理成为应对“乌卡”时代的可能回应。基于国内外文献数据库数据,运用CiteSpace对敏捷治理的文献进行研究趋势和研究热点分析,从概念溯源、技术视角和组织视角厘清敏捷治理研究的演变,并探讨了敏捷治理运用于应急管理领域研究的启示。研究发现,敏捷治理的研究领域从软件开发拓展到企业管理、公共管理等多学科,在公共管理的研究中处于初步发展阶段,研究视角从局部的技术视角转变为整体的组织视角。此外,敏捷治理已用于分析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响应过程,但仍需要更多的实证研究进一步探索敏捷治理在广义应急管理中的研究前景。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洪欢  周立军  郑素丽  杨静  
基于Web of Science-SSCI/SCI数据库对1998—2017年国际上关于标准化与治理的346篇文献进行量化分析,利用CiteSpace软件分别从微观和中观角度剖析相关学者和机构的社会关系,对关键词和学科领域进行共现分析得到研究热点,厘清研究演化脉络。研究结果表明:国际上标准化与治理研究热度不断增高,2006—2015年是该学科跨越式发展的时期,成果丰富;但该主题的研究内容较为分散、学科交叉特性明显,学者和机构的合作均较少,中国学者贡献较少;标准能够在治理中发挥成效主要通过管理活动实现,近年来标准化与治理的研究视角已上升至组织、政府、企业乃至国际层面,涉及公司治理、市场治理、政府治理、城市治理、跨国治理、社会管理等主要方面。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方政  徐向艺  
本文在文献梳理的基础上,先从积极治理效应内生和外生以及消极治理效应内生和外生四个视角对现有的母子公司单向治理研究进行了述评;然后,在剖析了单项治理研究不足之后,通过引入行为经济学的参照点契约理论,即放松子公司作为行为主体不能讨价还价的假设,对母子公司双向治理研究的现状进行了述评,最后对后续双向治理研究进行了简要展望。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杨忠泰  
本文在梳理总结改革开放40年科技创新演进脉络的基础上,提出科技创新战略进路要以树立创新是引领发展第一动力的思想为指导,依靠科技创新支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从"后发优势"向"先发优势"的战略转变;以科技惠民论的思想为导向,实现依靠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是"以人为本"的发展和为了人的发展;以坚持"国家为主导、地方为支撑、企业为主体"系统推进的思想为指导,调整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和区域创新体系,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以创新驱动实质是人才驱动的思想为导向,建立更加开放包容宽松的创新型生态系统,使他们"名利双收";以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为方向,做好科技创新供给侧改革,切实加强原始创新;以科技体制改革是科技创新新引擎"点火系"的思想为指导,突破体制机制藩篱,促进科技与经济协调发展。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陈丽萍   陈莹   王冠  
混合创业是个体在保留他雇有偿工作的同时进行创业的现象。近年来,随着混合创业群体的不断壮大,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混合创业,混合创业逐渐成为研究热点。但是现有的混合创业文献较为零散且缺乏系统性的整理,尤其当前国内关于混合创业的研究较为稀少。基于此,采用系统性文献综述法梳理相关文献,全面回顾了混合创业领域的相关研究成果。首先,辨析混合创业的内涵以及混合创业者与兼职创业者、月光者、学术创业者和多元职业者概念的异同;其次,在“前因—过程—结果”框架基础上,提炼出混合创业的驱动因素研究、混合创业发展的演化研究、混合创业的双重角色平衡研究和混合创业对工作—创业的影响研究四个核心议题;再次,系统梳理和归纳混合创业不同议题中涉及的理论基础;最后,基于对混合创业现有研究的回顾与思考,从混合创业的驱动机制、过程机制、结果机制三方面提出了潜在的研究方向,为推进中国情境下混合创业的相关研究提供新方向。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陈勇兵  康吉红  王艳  
加入了企业异质性的"新"新经济地理学着重从微观企业层面解释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本文阐述了"新"新经济地理学的理论渊源,介绍了"新"新经济地理学的基准模型和分析框架,对"新"新经济地理学经验研究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从中发掘未来的研究方向:研究视角的拓展、理论框架和模型方法的完善以及与相关研究领域的融合等。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李维安  邱艾超  阎大颖  
以企业政治关系为基础的公司治理机制存在收益和风险不断演化和共生的可能性。本文以企业政治关系及其制度诱因理论为依据,从关系渠道入手,把企业政治关系研究归纳为收益观、风险观、综合观三个视角;然后在对各种观点进行综合分析评价的基础上,从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层面对政治关系视角下的公司治理研究进行了展望,以期推动国内相关研究的开展,为研究以强政治关系为特点的我国行政制度环境问题提供借鉴。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于法稳  
中国生态经济研究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初,是许涤新先生倡导下的社会科学界与自然科学界学者的一次完美合作。此后成立了全球第一个研究生态经济的学术团体,创立了全球第一份研究生态经济的学术期刊,搭建了全球第一个专门从事生态经济研究的学术机构,推动了中国生态经济的研究及学科建设。可以将中国生态经济研究40年的发展历程划分为四个阶段:生态平衡理论阶段(1981—1983年)、生态经济协调理论阶段(1984—1991年)、可持续发展理论阶段(1992—2000年)以及绿色发展理论阶段(2001年至今)。同时,在对中国生态经济研究发展历史脉络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对每个阶段的主要理论进行了阐述,并从五个方面展望了中国生态经济研究的重点领域。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涂红伟  夏俊俊  郭功星  
消费者困惑是消费者在特定消费环境下产生的疑惑和不安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主要来源于产品相似性、信息超载、信息模糊等因素,且会导致消费者在信息处理过程中出现判断错误或做出次优选择。近年来,承载着大量消费信息的互联网成为消费者信息搜索的主要渠道,由此引起的消费者困惑问题日益严重。而且,困惑的消费者会表现出一系列不利于企业的心理或行为,如放弃(或延迟)购买、信任和满意度下降、负面口碑传播等。鉴于此,近年来国外越来越多的文献开始围绕消费者困惑展开研究。本文通过对现有文献的梳理,首先阐述了消费者困惑的概念内涵和结构维度,然后归纳和总结了消费者困惑的前因变量和结果变量,继而在现有实证结论的基础上构建了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