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905)
- 2023(11744)
- 2022(10162)
- 2021(9733)
- 2020(8096)
- 2019(19080)
- 2018(19058)
- 2017(37701)
- 2016(20481)
- 2015(23168)
- 2014(23213)
- 2013(22609)
- 2012(20264)
- 2011(18062)
- 2010(18060)
- 2009(16452)
- 2008(15973)
- 2007(13776)
- 2006(11962)
- 2005(10409)
- 学科
- 济(80046)
- 经济(79955)
- 管理(64049)
- 业(61002)
- 企(53895)
- 企业(53895)
- 方法(42542)
- 数学(37363)
- 数学方法(36689)
- 财(23038)
- 农(19800)
- 中国(18640)
- 业经(17856)
- 务(16882)
- 财务(16808)
- 财务管理(16777)
- 学(16531)
- 企业财务(16034)
- 理论(15012)
- 地方(14439)
- 制(13937)
- 和(13270)
- 农业(12902)
- 技术(12799)
- 贸(12711)
- 贸易(12703)
- 易(12326)
- 环境(12259)
- 划(11965)
- 教育(10548)
- 机构
- 大学(285677)
- 学院(284490)
- 管理(119816)
- 济(107566)
- 理学(105221)
- 经济(105148)
- 理学院(104170)
- 管理学(102142)
- 管理学院(101654)
- 研究(87204)
- 中国(64445)
- 京(60436)
- 科学(54964)
- 财(49695)
- 所(42461)
- 业大(41966)
- 财经(40742)
- 农(40596)
- 中心(39681)
- 江(38936)
- 研究所(38801)
- 北京(38023)
- 经(37105)
- 范(36558)
- 师范(36252)
- 州(32537)
- 院(32102)
- 农业(31664)
- 商学(31058)
- 经济学(30866)
- 基金
- 项目(199541)
- 科学(157253)
- 研究(145899)
- 基金(145053)
- 家(125493)
- 国家(124468)
- 科学基金(108394)
- 社会(90415)
- 社会科(85665)
- 社会科学(85640)
- 省(77804)
- 基金项目(77277)
- 自然(72338)
- 自然科(70681)
- 自然科学(70668)
- 自然科学基金(69366)
- 教育(68203)
- 划(65462)
- 资助(60916)
- 编号(60384)
- 成果(48335)
- 重点(43996)
- 部(43928)
- 创(41492)
- 课题(40785)
- 发(40623)
- 创新(38567)
- 科研(38290)
- 教育部(38070)
- 项目编号(37893)
- 期刊
- 济(112226)
- 经济(112226)
- 研究(79743)
- 中国(48244)
- 管理(43875)
- 学报(43128)
- 科学(40326)
- 财(38522)
- 农(36362)
- 大学(33246)
- 教育(32691)
- 学学(31272)
- 技术(25990)
- 农业(25914)
- 融(20676)
- 金融(20676)
- 财经(19100)
- 业经(18896)
- 经济研究(17841)
- 经(16011)
- 图书(15237)
- 理论(14257)
- 问题(14112)
- 技术经济(14016)
- 科技(13869)
- 业(13277)
- 实践(13243)
- 践(13243)
- 版(13023)
- 统计(12877)
共检索到3959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艳荣 杨善林
公司治理目标模式是用以处理不同利益集团,即股东、债权人、经营者、员工和社区等之间利益格局关系,实现一定经济目标的制度安排。公司治理目标模式不仅在于确定公司治理的目标,即公司治理为谁服务,而且还在于它直接决定了公司治理的主体、公司治理的结构、公司治理的机制等。本文分析批判了流行的两种公司治理目标模式,即股东至上模式和利益相关者模式,并在此基础上设计出了一种S-O-E公司治理目标模式。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蔡清而 容莉
公司治理的实质是规制 ,选择适宜的公司治理目标模式是我国当前经济改革和发展所必须解决的一个紧迫问题 ,我国的渐进式改革促成了政府规制型、法人规制型、家族规制型三种公司治理模式的形成。综观国内外公司治理发展趋势和我国国情 ,应选择法人规制型公司治理模式作为我国公司治理的目标模式并通过深化改革确立其地位。
关键词:
规制 渐进式改革 公司治理 目标模式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过聚荣
什么是公司治理的应有之义?公司治理因何而来?公司治理又应达成何种目标?有无最佳的治理模式?这一系列问题是公司治理理论与实践探讨的焦点。通过近期公司治理文献中对这一问题的观点考察,从对这些模式的特征及其产生原因的探讨中,可以得到融资结构是公司治理模式的基础等许多有益启示。
[期刊] 财会通讯(理财版)
[作者]
晋自力
公司治理框架有一个不断扩展的边界。在此过程中,治理主体经历了如下扩展路径:股东一元治理→股东、经营者联合治理→股东、经营者、公司员工的共同治理→全体利益相关者共同
[期刊] 财会通讯(理财版)
[作者]
张西征
公司治理结构的本质在于提高运转效率和均衡利益相关者利益,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在于通过合理经营,增强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从而满足各利益相关者的要求。我国企业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过程中,必须正确把握公司治理结构的内涵,实现公司治理结构的创新,并根据环境变化调整财务管理目标。一、公司治理结构的两种模式第一,“股权至上”公司治理模式。传统产权理论认为:股东作为物质资本所有者,承担了企业的全部剩余风险,因而也应享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温素彬
公司本质上是利益相关者缔结的一项契约 ,公司目标是利益相关者目标的耦合 ,表现为综合经济利益。应建立与此目标相适应的公司治理——共同治理模式 ,并确立与此相一致的财务管理目标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徐承
公司治理是指通过一系列法律和制度安排,明确公司利益主体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以期达到利益最大化的目标。公司治理结构是现代企业制度中不可或缺的组织架构,是资本市场三个基本组成部分之一。结合我国国情,选择适合我国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既是维护资本市场健康的重要保障,也是完善直接融资模式、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严若森
西方公司治理结构体现为市场主导型与组织控制型两种典型的不同导向;在这两种不同导向的公司治理结构模式之下,其代理人约束机制各自偏重不同的内容,其代理人激励机制在激励形式与效果上存在明显差异;基于一定制度支持体系的混合治理模式,是当前中国公司治理结构的理性选择。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陶 李汉铃 方淑芬
本文主要研究了香港公司治理的英美模式、家族控制模式、香港中资企业模式,论述了其特点及存在的问题,并对这些特点和问题做了比较分析。这些内容,不仅对运行在香港市场经济制度和自由经济政策下的香港中资企业有借鉴意义,而且对我国内地公司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
公司治理模式 股权结构 香港中资企业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林黎 叶燕萍
公司治理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从内部审计的发展新趋势入手,对其职能和作用进行了重新思考和定位,阐述了内部审计与公司治理的互动关系,并在分析比较国外典型内部审计模式的基础上,对如何构建我国新型内部审计模式进行了探讨,以期为完善我国公司治理结构提供参考。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谢金玉
本文简述了世界上三种代表性公司治理模式,即家族治理、内部治理和外部治理模式。在此基础上,以现代公司治理理论为指导,并结合我国实际,提出我国近期比较合理的保险公司治理模式,应该是以内部治理为主、外部治理作为重要补充的治理模式。而从长远看,未来合理的保险公司治理模式应该是内部治理与外部治理并重的公司治理模式。构建我国保险公司治理模式的具体思路是:优化保险公司股权结构、建设好保险公司董事会和监事会、深化股票市场对保险公司的治理功能、培育保险经理市场和保险劳动力市场、完善保险商品市场、健全外部监管和加强社会公众的监督等。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马静涛 胡旺阳 杨锡怀
董事会治理已经成为公司治理的核心。对董事会的治理直接关系到公司创造良好的业绩,为股东带来的回报和公司的市场价值。董事会治理的目的就是要提高董事会全部职能综合运行效率。本文分析了管理型和治理型两种公司治理模式,提出了治理型公司治理模式下董事会治理模型,并对治理型公司治理模式下的董事会治理作了初步的研究。
关键词:
董事会 公司治理模式 非执行董事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发清
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把发达国家的公司治理模式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以外部市场控制为主体的外部治理模式——英美模式,所推崇是股东至上的治理逻辑;另一类是以内部控制为主的内部治理模式——德日模式,所推崇的是多边共同治理模式。在通过这两种治理模式的国际比较。能够使我们借鉴国际经验,结合中国国情,推动我国公司治理模式更加趋于科学化。
关键词:
公司治理 英美模式 德日模式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葛开明
基于不同的法律、市场和经济制度,西方国家的公司治理形成了市场主导型的英美模式和银行机构主导型的德日模式。本文比较了两种模式在指导思想、治理目标、治理主角、治理结构、控制手段和激励方式方面的显著的差异,并讨论了当前中国上市公司治理中存在的主要的问题,提出了强化监督、制衡机制;完善市场环境等措施。
关键词:
上市公司 公司治理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柯娟娟 袁祥勇
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已成为经济永续发展的重要课题之一,文章研究在现代财务会计制度框架下,对社会和环境负责的行为转化为货币计量,结合会计学、经济学、环境学理念,在市场导向的经济活动中,通过碳会计、碳足迹核算、碳标签的研究,企业进行经济交易活动时,透过商品或服务中货币价值转移与碳足迹转移同步的概念,结合现行的会计制度与碳会计,扩展财务会计系统并提出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
关键词:
绿色发展 碳达峰 碳中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