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401)
- 2023(9406)
- 2022(8221)
- 2021(7654)
- 2020(6822)
- 2019(15807)
- 2018(15344)
- 2017(30478)
- 2016(16605)
- 2015(18654)
- 2014(18772)
- 2013(18708)
- 2012(17418)
- 2011(15798)
- 2010(16096)
- 2009(15028)
- 2008(15188)
- 2007(13966)
- 2006(12041)
- 2005(11059)
- 学科
- 济(69844)
- 经济(69767)
- 管理(51414)
- 业(51053)
- 企(43680)
- 企业(43680)
- 方法(35011)
- 数学(30607)
- 数学方法(30294)
- 财(23423)
- 农(17865)
- 务(16792)
- 财务(16758)
- 财务管理(16723)
- 中国(16427)
- 企业财务(16083)
- 学(15921)
- 制(14785)
- 业经(13717)
- 地方(12188)
- 贸(12014)
- 贸易(12005)
- 易(11641)
- 农业(11452)
- 银(10770)
- 理论(10747)
- 银行(10737)
- 体(10371)
- 和(10325)
- 融(10319)
- 机构
- 大学(244831)
- 学院(241021)
- 济(97278)
- 经济(95191)
- 管理(92010)
- 研究(82244)
- 理学(79325)
- 理学院(78442)
- 管理学(76986)
- 管理学院(76535)
- 中国(62938)
- 京(52286)
- 科学(51092)
- 财(48112)
- 农(44127)
- 所(42739)
- 研究所(38709)
- 中心(38225)
- 财经(38143)
- 业大(37673)
- 江(36558)
- 农业(34855)
- 经(34631)
- 北京(32895)
- 范(30543)
- 师范(30164)
- 经济学(29891)
- 院(29348)
- 州(28976)
- 财经大学(28563)
- 基金
- 项目(158973)
- 科学(124342)
- 基金(116399)
- 研究(112210)
- 家(102829)
- 国家(102018)
- 科学基金(86349)
- 社会(70942)
- 社会科(67249)
- 社会科学(67227)
- 基金项目(61641)
- 省(61029)
- 自然(57322)
- 自然科(55978)
- 自然科学(55957)
- 自然科学基金(54989)
- 教育(52474)
- 划(52220)
- 资助(48398)
- 编号(44523)
- 成果(37272)
- 重点(36676)
- 部(36168)
- 发(32931)
- 创(32541)
- 科研(31385)
- 教育部(30755)
- 课题(30668)
- 创新(30443)
- 性(30190)
- 期刊
- 济(104171)
- 经济(104171)
- 研究(68790)
- 中国(46759)
- 学报(42940)
- 财(41217)
- 农(38970)
- 科学(37288)
- 管理(33407)
- 大学(32068)
- 学学(30173)
- 农业(25812)
- 教育(23355)
- 融(22405)
- 金融(22405)
- 技术(20485)
- 财经(19559)
- 经济研究(17076)
- 经(16708)
- 业经(15889)
- 业(14567)
- 问题(14121)
- 版(13196)
- 技术经济(12132)
- 财会(12075)
- 贸(11911)
- 统计(11581)
- 理论(11298)
- 会计(11093)
- 图书(11018)
共检索到3573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张文强 肇先 韩玮红
公司作为与市场相替代的一种产权交易制度,只有注入合理的治理结构,充分响应交易各方的利益,才能在降低交易费用方面比市场更具优势,公司才具有稳定性。公司治理的本质就是通过特定的产权交易制度安排来协调交易各方的利益,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交易效率。同时,作为内生于社会经济契约系统中的一个子契约,公司治理结构的选择依赖于制度、行业特征以及公司自身属性等因素,并在与这些因素的相互作用中动态演进。
关键词:
公司治理 内生化 系统依赖性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超
专项治理具有非常规化、非制度化和非专业化特点,常常被认为不适应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要求。然而,不同治理情境下专项治理的实践逻辑和治理技术可能有所不同。以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行动的案例研究,探讨了弱治理情境下专项治理的实践逻辑和治理技术,分析了其融入现代化的可能路径。研究发现,在弱治理情境下,专项治理仍然保留了一定的行政权威、官员意志和压制性程序,但更倾向于采取专家治理、制度治理和技术治理的策略,从而增加专项治理的现代化价值内涵,并可以通过人、技术和制度的多重维度融入现代化进程。
关键词:
弱治理 专项治理 实践逻辑 技术治理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龙小海 田存志 段万春
随着经营者与所有者的分离,公司所有者将公司的经营管理权委托给不持有公司股票但却实际控制着公司财产的职业经理,并由此形成一系列契约。由于信息不对称和契约的不完备性,管理者可能编制虚假会计报告,谎报经营业绩。为有效防止企业经营者利用财务会计报告虚报业绩,使所有者设计的以经营业绩为机制的激励机制得到有效实施,就需要聘请独立的第三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李明辉
在全球化背景下,各国(地区)出于提高治理效率以提高竞争力的目的,纷纷对其公司治理加以改革,并表现出一定程度的趋同现象;但是,公司治理具有路径依赖特征,一国公司治理的变迁必然受到其原先路径的影响。因此,即便在全球化的推动下,不同国家(地区)的公司治理也不会发生完全的趋同;公司治理的差异化将是一个长期的现象。
关键词:
路径依赖 公司治理趋同 制度变迁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何建宇
中国社团研究一直为公民社会、合作主义等国家与社会关系理论视角所主导,对社团发展的制约因素有比较充分的分析,但对于推动社团发展的社会经济动力因素分析不足。文章在文献梳理的基础上,从比较政治经济学的视角,结合历史分析,提出了一个新的分析框架,认为将现代化、市场转型与政策波动三者相结合能更好地解释社团在不同时空中的发展差异,并提出了有待进一步验证的三条理论假设。
关键词:
社团 公民社会 现代化 市场转型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向凯
公司治理结构是通过一套包括正式或非正式的、内部或外部的制度或机制来协调公司与公司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关系,以确保少数股东收到有关公司价值和经理与大股东没有欺骗他们投资价值的信息和促进经理最大化企业价值(Bushman和Smith,2004)。会计信息披露是解决会计信息生产者与需求者(即管理层和外部股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魏海丽
现代公司中的两权分离产生了代理问题,公司治理是最小化代理问题的控制机制,也是对经营者行为制衡的一种机制。会计信息具有治理作用,从决定经营者报酬水平和作为更换经营者时的一种参考标准两个维度对经营者行为进行制衡。
关键词:
公司治理 会计信息 监督 激励
[期刊] 改革
[作者]
吴炯
围绕现代公司制度,存在着两次公司革命、两类公司治理问题和两对制度特征。这种关系揭示出,一个理想化的公司在其制度安排上,既要体现变革的思想,又要能建立有效的纠错机制。而所谓公司治理就是企业制度进化的纠错机制。结合现代公司制度的这层内涵,建立基于理想公司的公司治理分析架构,它为公司治理的研究确定了一个参照系和一个形式化的研究模型。
关键词:
公司制度 公司治理 分析框架
[期刊]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
[作者]
吴清华
基于现代企业治理环境变迁与内部审计功能拓展的互动关系,从一般的代理理论角度分析了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所扮演的治理角色,并以集团公司为例,系统地探讨了内部审计的制度安排问题,即内部审计的领导形式、组织结构、行权安排、治理边界等,以期为我国企业内部审计体制改革提供一个指引框架。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陈仕华 郑文全
公司治理领域近些年来的最新进展呈现出三个新趋势:研究对象由发达国家扩展到发展中国家,研究视角由原来的企业层面转移到企业间层面,研究层面由微观和中观层面上升至宏观层面。这些新趋势为公司治理领域勾勒出一个由企业层面(股权结构、公司治理)、企业间层面(大型联合企业、企业集团)和社会层面(法律、政治、文化、历史、政府行为及其他)构成的新的分析框架。本文正是基于此框架梳理了公司治理领域的最新文献,并向读者简单介绍了这一领域的3篇经典英文文献综述,以及这3篇文献与分析框架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
公司治理 最新进展 分析框架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郑志刚
如何逻辑一致地解读2015年以来发生在我国资本市场上的种种公司治理"乱象"和"怪象"?在提出既相互独立又相互交叉的三条逻辑主线的基础上,本文试图构建理解中国公司治理现实困境的一个统一逻辑分析框架。我们看到,一方面是我国资本市场进入股权分散时代,"野蛮人频繁撞门"和隐身在各种金字塔控股结构之后的金融大鳄的"兴风作浪";另一方面,则是中国式内部人控制问题的存在。当野蛮人遭遇"中国式"内部人,中国公司治理的现实困境出现了。我国需要从监管和公司治理政策两方面积极应对,如推行双层股权结构,制定税收政策减少金字塔控股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李哲 权一章 吴建南
社区治理数字化转型是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的路径,但数字化转型的结果却不尽相同。基于技术执行框架和合供理论,构建社区治理数字化转型的整合性分析框架,包括客观技术、制度安排、利益相关者、合供和结果。将整合性分析框架应用于上海市S社区治理的双案例分析,解释数字化转型结果差异的原因,并进一步对框架的适用性进行讨论。该整合性框架对社区治理数字化转型具有理论和实践启示。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朱万春 罗久红
文章研究了公司管理者的短期成本决策是否具有成本粘性特征。结果显示,公司的长期决策将影响到公司的成本结构,这一成本结构将决定公司短期内可调控成本的空间,进而造成公司成本与公司经营活动不成比例的变化,而成本变化这一固有特征将影响到Anderson et Al.对数模型研究结论的稳健性。针对这一问题,文章给出了可能的改进方法。实证结果显示,成本结构的确影响到了成本粘性假说的一般性。在调整公司固定成本影响的情况下,不同样本回归分析的结果差异较大,从而现有文献关于成本粘性的研究结论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样本的选择。研究表明,如果不能有效控制公司长期决策对公司短期决策的约束,将不能有效地阐述公司短期决策行为的...
关键词:
成本粘性 成本结构 管理层决策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魏艳骄 张慧艳 朱晶
本文基于市场供需主体相互依赖的视角,利用1996-2020年大豆贸易数据,将中国对大豆国际市场的依赖性与主要大豆出口国对中国大豆进口需求市场的依赖性同时纳入测算体系,考察中国大豆进口依赖性风险。结果显示,中国大豆进口依赖性风险主要来源于美国和巴西,中国对美国和巴西大豆市场的依赖性水平高于美国和巴西对中国大豆进口需求市场的依赖性水平,相比而言,中国从阿根廷和加拿大进口大豆不存在进口依赖性风险。在此基础上,从防范与化解大豆进口依赖性风险出发,本文采用区分进口来源的动态ECM-AIDS模型,考察中国大豆进口来源国的市场关系。研究显示,中国大豆进口来源国之间存在显著的替代关系,大豆进口市场呈现明显的竞争性。本文进一步以世界各国的大豆生产资源禀赋作为评判大豆进口可获性的依据,确定大豆进口市场多元化布局的地理区域,并采用非线性规划方法,通过最小化大豆进口风险,测算可从各来源国进口大豆的最优进口量,分析大豆进口市场多元化布局的具体方案。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张新
“新农村建设”已成为我国“十一五”规划的重要内容,然而当前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困境已成为实现这一战略目标的最大障碍。本文通过构建一个地方公共物品的理论框架,结合现行财政体制和农村消费主体的特点,并在一定的实证分析基础上,重新定位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中地方财政的地位与职能,同时提出改革途径的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