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104)
2023(7093)
2022(5865)
2021(5401)
2020(4437)
2019(10082)
2018(9796)
2017(19003)
2016(10365)
2015(11669)
2014(11589)
2013(11165)
2012(10188)
2011(9189)
2010(9407)
2009(9196)
2008(9523)
2007(8597)
2006(7759)
2005(7382)
作者
(28334)
(23817)
(23699)
(22552)
(15225)
(11244)
(10661)
(9056)
(8985)
(8514)
(8065)
(7932)
(7698)
(7683)
(7677)
(7242)
(7038)
(6906)
(6902)
(6747)
(6023)
(5735)
(5696)
(5475)
(5434)
(5284)
(5249)
(5098)
(4768)
(4551)
学科
管理(44402)
(40683)
经济(40587)
(39586)
(37626)
企业(37626)
(20067)
方法(17611)
(14906)
(14630)
财务(14609)
财务管理(14584)
企业财务(14085)
数学(14016)
数学方法(13862)
业经(11340)
(11139)
中国(10285)
体制(9697)
(9445)
理论(8467)
(8086)
(7934)
(7666)
银行(7659)
(7385)
金融(7383)
(7238)
(6764)
环境(6693)
机构
大学(155260)
学院(152506)
(64378)
经济(63079)
管理(61025)
理学(52544)
理学院(52050)
管理学(51441)
管理学院(51148)
研究(47932)
中国(38251)
(37215)
(31806)
财经(28537)
(25836)
科学(25234)
(22763)
(22719)
中心(21447)
财经大学(21441)
经济学(20481)
北京(19962)
研究所(19837)
(18209)
经济学院(18201)
师范(18059)
商学(17861)
(17813)
业大(17730)
(17721)
基金
项目(95932)
科学(77546)
研究(72648)
基金(72441)
(61543)
国家(61051)
科学基金(53959)
社会(49315)
社会科(46704)
社会科学(46694)
基金项目(37812)
(35559)
教育(34084)
自然(33240)
自然科(32440)
自然科学(32432)
自然科学基金(31901)
(29938)
资助(28730)
编号(28511)
(24923)
成果(24912)
(22863)
重点(21762)
国家社会(20812)
教育部(20614)
(20293)
(19938)
人文(19906)
课题(19787)
期刊
(74821)
经济(74821)
研究(48640)
(33510)
中国(30711)
管理(25368)
学报(20294)
科学(19849)
大学(16897)
(16762)
学学(15983)
(15787)
金融(15787)
教育(15731)
财经(15682)
(13330)
技术(11634)
经济研究(11458)
业经(10607)
农业(10537)
财会(9677)
问题(9600)
会计(9263)
(7629)
(7442)
现代(7127)
理论(7038)
技术经济(6652)
通讯(6579)
国际(6571)
共检索到2336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褚仁凤  
本文认为,由于契约的不完备性导致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的存在,使得公司治理成为必要。理论上公司治理是剩余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要有对应的企业制度安排;实践中公司治理是指董事会等结构安排,包括独立董事、内部审计的任命、授权,以及恰当的股权结构安排等。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赵相昌  
公司法人制度赋予公司以独立的人格,一方面使公司股东在经济活动中承担有限责任,降低了股东投资风险,调动了投资者的积极性,大大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由于股东承担有限责任,也为股东利用公司法人资格、规避法律、逃避契约义务、损害债权人利益提供了可乘之机。因此,从理论上探讨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的内涵、特征、适用情形和条件,在实务中结合我国现实条件,提出构建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的建言,将有利于完善我国的公司法人制度,推动现代企业制度的顺利确立。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张燕  
由职工参与公司经营管理与决策是当代各国公司法普遍关注的问题。认真研究职工参与公司决策制度的理论基础 ,不仅关系到这一制度的合法性及其实施效果 ,对于建构有效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保障劳动者权益、完善经济民主、建立和谐的劳资关系、维护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也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笔者认为 ,职工参与公司决策制度根植于人力资本所有权理论、经济民主理论和公司社会责任理论 ,并围绕三大理论的形成与职工参与公司决策制度的确立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作一些理论分析与阐发。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杨家兴  
本文集中探讨在线教学相关的理论基础和制度规划问题,首先对影响在线教学的几种主要教学理论基础作出说明,然后从六个方面分析在线教学制度的规划问题。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黄磊  闫存岩  孟宪伟  
现代企业制度的发展提出了公司制企业"两权分离"的著名命题。而新制度经济学家通过对公司产权的分解与剖析,指出应当通过剩余控制权分配从而实现对公司治理结构进行事前的制度安排。基于信息经济学的委托—代理理论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发展,使得理论界对公司治理问题的本质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从现代企业理论、产权理论、委托—代理理论以及利益相关者理论的角度出发,对现代公司治理的发展渊源及理论基础进行简要回顾和分析,进而说明治理结构与机制的设计则重在对各利益相关者做出相关制度安排,以在不同利益集团之间寻求利益均衡。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阎星宇  吕春成  
规制问题是产业经济学的核心内容之一 ,对其正式进行研究是从 19世纪美国对具有自然垄断特征的铁路运输规制开始的。一百多年以来 ,经历了从规制到放松规制的变迁 ,二者在不同的历史背景下均有明显的经济绩效。遵循规制的发展轨迹 :前规制———放松规制———再规则 ,可以探寻规制制度变迁的理论基础。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李建华  张相斌  
生产许可证制度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后出现的新事物,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生产许可证制度正在不断完善和发展。实践证明,它是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管理制度,对促进我国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生产许可证制度现已引起国家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一、生产许可证制度的理论与实践基础国务院于1984年颁布《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试行条例》,决定对重要工业产品实施生产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晏维龙  吴明忠  
学分制是为学生提供学习自由的制度环境、维护其受教育选择权的有效保障。学分制不仅通过引入教学服务市场竞争机制,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而且由于其尊重学生教育主体地位,符合拔尖创造人才成长规律。学分制是把更多学生培养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的必由之路。推进高校学分制改革,需要构建专业注册、课程选修、教师导学和书院管理等配套制度予以保障。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胡宇辰  周巍  
以安然为始的系列财务丑闻曝光后,股票期权激励制度受到了许多人的质疑。本文从人力资本理论和委托代理理论两个角度阐述了股票期权激励制度的理论基础,并结合美国公司法改革,对股票期权激励制度的有效运行环境做了全面系统分析。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冯俏彬  
中国证监会于2001年8月发布《关于在上市公司中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的指导意见》,近一年来各界关于独立董事的诸多讨论至此算是有了一个结果。但与此同时,我们注意到,有关独立董事制度的理论分析并不充分。本文通过对两权分离理论的细化分析,认为独立董事作为董事会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其产生与发展的基础在于实现董事会监督和决策的职责,它既是公司治理发展的必然需要,也是董事会自身发展的结果。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熊波  
一、发行地方债的理论基础地方债是地方政府依据信用原则,从社会上吸收资金来满足地方公共支出需要的一种形式,是市场经济中政府债务体系的重要构成部分。地方债包括地方公债和市政债券两个组成部分,地方公债通常指完全纳入地方财政预算的债务收入,市政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孙卫平  董仁忠  
构建现代高职院校制度,是未来十年高职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趋势。公共选择理论、公共产品理论和委托代理理论为构建现代高职院校制度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借鉴这三个理论的相关观点,应准确把握高职教育的准公共产品属性,重新定位政府在高职教育中的功能;对高职教育进行市场化改造,推动高职院校产权制度改革;建立多元主体参与高职教育决策的长效机制,提高政府的职业教育行政效率。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吕炜  
一、若干假定1.制度的内涵和外延本文作为一种尝试,在开始着手分析前,先对制度及制度运行过程作一些假定和探讨无疑是有益的。关于制度,我在此将其简单归纳为习惯和规则,所谓习惯,是指人们处理所熟悉环境中的问题时所遵循的有效行为准则,而规则则是某一群体中成员所必须共同遵守的准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邓伟  
税收法律关系债务说凸显了税收确定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将税收确定定性为一项权利有比较充分的理由。税收确定权主体包括纳税人和税务机关,其效力包括确定力、约束力、执行力,该权利配置存在四种模式。税收确定权在外延上与现有制度和理论也是自洽的。据此,对我国《税收征管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进行分析,发现《草案》仅将税收确定权视为税务机关的权利,且税收确认并非法定程序,如此将导致纳税申报与税收确认关系不清,并可能造成纳税人缴税的依据逻辑混乱。为此,需要根据税收确定权的基础理论,对《草案》部分条文进行修改,以实现法律内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易 纲  汤 弦  
为了克服传统的蒙代尔不可能三角对汇率制度选择问题的分析局限,本文提出子扩展三角这个可供检验的假说,从而使得对此问题的全面分析成为可能。基于此假说,我们先建立了一个由政府主导时的汇率制度选择模型。模型解的结果表明,决定汇率制度选择的主要参数与最优货币区标准是大致相符的,此时没有哪一种汇率制度对所有国家以及所有时期都适用。金融衍生产品的发展,既为规避汇率风险提供了工具,也使大规模投机攻击则成为可能。在此市场主导的新环境下,由于中间汇率制度试图提供免费的汇率风险保险而导致的公众道德风险行为,以及中间汇率制度作为一种行政部门的相机政策而非立法部门所制定的法律,所导致的公众对政府承诺的信任危机,从而内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