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835)
- 2023(4185)
- 2022(3588)
- 2021(3352)
- 2020(2757)
- 2019(6297)
- 2018(5970)
- 2017(11627)
- 2016(6636)
- 2015(7574)
- 2014(7227)
- 2013(7023)
- 2012(6591)
- 2011(5877)
- 2010(5928)
- 2009(5469)
- 2008(5594)
- 2007(5073)
- 2006(4585)
- 2005(4334)
- 学科
- 管理(24763)
- 业(24745)
- 济(23522)
- 经济(23476)
- 企(22987)
- 企业(22987)
- 财(13190)
- 方法(11901)
- 务(10642)
- 财务(10641)
- 财务管理(10617)
- 企业财务(10354)
- 数学(10230)
- 数学方法(10145)
- 制(6712)
- 农(6295)
- 中国(5757)
- 业经(5732)
- 学(5603)
- 体(5543)
- 公司(5221)
- 体制(4711)
- 划(4168)
- 农业(3966)
- 理论(3769)
- 融(3758)
- 金融(3758)
- 策(3707)
- 人事(3632)
- 人事管理(3632)
- 机构
- 大学(94779)
- 学院(92477)
- 济(36407)
- 经济(35694)
- 研究(34509)
- 管理(34065)
- 理学(29335)
- 理学院(29043)
- 管理学(28603)
- 管理学院(28451)
- 中国(26330)
- 京(20483)
- 科学(20422)
- 财(20110)
- 所(18442)
- 农(17705)
- 研究所(16544)
- 财经(15641)
- 中心(14978)
- 经(14433)
- 农业(14147)
- 业大(13966)
- 江(13927)
- 北京(13050)
- 院(12799)
- 财经大学(12065)
- 经济学(11260)
- 范(11046)
- 师范(10834)
- 州(10708)
- 基金
- 项目(60459)
- 科学(47371)
- 基金(44908)
- 研究(42069)
- 家(40691)
- 国家(40355)
- 科学基金(33836)
- 社会(26758)
- 社会科(25256)
- 社会科学(25247)
- 基金项目(23221)
- 自然(23029)
- 自然科(22479)
- 自然科学(22468)
- 省(22368)
- 自然科学基金(22095)
- 划(20150)
- 教育(19996)
- 资助(19100)
- 编号(15505)
- 部(14495)
- 重点(14412)
- 成果(13495)
- 创(12536)
- 教育部(12352)
- 发(12230)
- 科研(12130)
- 创新(11763)
- 课题(11637)
- 计划(11575)
共检索到1441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黄亚南
由于对公司治理本质和形式的认识混淆,在公司治理实践过程中出现追求形式的现象。本文通过对日本企业的公司治理变革的分析,阐述区分公司治理的本质和形式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公司治理应该有多种形式,而且这些形式不会向某种特定的模式收敛。区分了公司治理的本质和形式,才能使企业能够根据各国、各种文化的特征,寻找出一种合适自身发展的公司治理方法。
关键词:
公司治理 日本 经验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王晓蓉
导致日本战后经济成功的创新体制为什么要对近年来日本国际竞争力的不断下降负有重要责任 ?本文认为 ,日本创新体制在以工艺创新为主的渐进创新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但由于日本目前在灵活生产方式、产业信息化和创造新产业方面所遭遇的严重困难 ,这种优势难以发挥。特别是 ,由于基础研究和大学体制等方面的落后 ,日本创新体制无法适应激进创新的要求 ,从而未能抓住跨越式科技发展的机遇。本文还通过日美比较和德美赶超英国经验的总结 ,扼要讨论了日本的经验教训对我国“科教兴国”战略所提供的重要启示。
关键词:
日本 创新 渐进 科教兴国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智佳佳
一是通过制定"国民收入倍增计划",提高国民生产积极性,拉动内需,促进消费。日本"国民收入倍增计划"指出:本计划的最终目的是极大地提高国民生活水准和达到完全就业;"十年后我国按人口平均计算的国民收入为20.8万日元,约达到现在2倍的水平"。计划不仅深刻论述提高国民生活水平问题,还详细描绘实现计划后的国民生活状况,并列有提高程度的详细数字,让人们觉得经济政策与自己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曹均伟
综合商社最早产生于19世纪70年代的日本,发展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在本世纪六七十年代进入黄金时期。70年代以来,一些新兴工业化国家或地区移植和模仿日式的综合商社,用以解决扩大出口和实现进口替代向出口导向工业化的战略转移。90年代初,中国也开始探索综...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王飞
20世纪的90年代被称为日本经济"失去的10年"。毋庸多说,"失去10年"的原因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后期的泡沫经济的发生期间。泡沫经济时期企业和居民相信土地价格永远上涨的"土地神话",结果资产负债表中资产和负债同时膨胀,土地神话的破灭使得资产和负债情况严重受损,地价的下跌直接打击了信用风险最集中的银行部门,动摇和破坏了日本经济信用体系的根基。资产和负债的严重受损、信用体系的破坏是日本经济低迷的原因。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周泽红
本文通过对日本金融制度从发展到劣化和危机的演变过程的历史考察 ,试图找出日本金融制度变迁的经验教训 ,这些经验教训对我国正在进行中的金融改革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金融管制 道德风险 银行租金 放松管制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文婧
日本是亚洲国家中第一个进入人口老龄化的国家,虽然真正进入人口老龄化是70年代,但是他们从60年代开始就已经着手布局社会保障体系和养老服务体系的构建,不可谓不高瞻远瞩。经过半个多世纪的经营和发展,日本已经成功构建并不断改进和完善自己的养老服务模式,从机构养老到居家社区养老与机构养老相结合,再到社区综合照护体系,力图让老年人在自己习惯居住的社区,有尊严地走完生命的最后历程。我们可以学习日本的成功经验并吸取他们失败的教训,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养老服务模式。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唐煌
日本的情况表明:1.依靠降息来增加货币供给和刺激需求的政策作用有限;2.扩大投资需求的财政政策要防止陷入债务扩张的陷阱;3.对多重政策目标要有审时度势的权衡取舍;4.阶段性的“特别减税”做法有参考价值;5.加大新型社会公共基础设施投资力度的思路具有积极意义;6.扩大内需应纳入中长期战略,并加强对生产领域的调整。
关键词:
扩大内需 多重政策 调整结构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王大贤 马丁
本文剖析了日元升值过程中汇率的变化过程及特点、日本采取的应对措施,客观分析了日元汇率升值过程中的经验教训,以期对我国人民币升值压力下宏观经济政策特别是外汇管理政策调整起到一定的启示作用。
关键词:
汇率 升值 宏观经济政策 外汇管理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高铁生 刘文 张旭宏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逐步深入,市场机制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与此同时,由于改革前积累下来的隐性通货膨胀逐步释放以及经济体制的转换和经济高速增长所伴生的各种矛盾和问题更加突出,1985年、1988~1989年和1993~1994年连续三次出现明显的通货膨胀,影响了经济的发展、改革的深入以及社会的安定。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苏启林
韩国最大30家商社都是家族控股的,这些家族性商社在韩国经济腾飞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但是家族性商社由于控股权的过度集中,也带来了相当负面的影响,本文主要分析韩国以金融危机为契机治理家族性商社的过程与经验教训。
关键词:
家族 商社 公司治理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陈其末
本文首先依循日本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历史主线,分阶段论述了日本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突出特征,即二战前的国家掌控和财阀垄断,二战期间的突出的军事性和严厉的统制性,二战之后的经济民主化和高速增长。接着提出了走出经济困境应该解决的问题,并指出发展中国家应借鉴日本经济发展的经验教训以实现经济稳步高速增长。坚持改革开放、发展市场经济;充分利用法人相互持股制度建立巨型企业联盟,提高国际竞争实力;政府对企业重协调,重监控,重效率,重创新,少干预,多扶持,少保护;大刀阔斧地对国企、民企实行公司制、股份制改造,通过建立健全资本
关键词:
市场经济 日本经济 经济发展 规模效应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余永跃 樊奇
20世纪50、60年代日本的环境问题十分严重,经过长期努力,现在日本已是闻名于世的"花园国家"。借鉴日本治理环境问题的经验和教训对于中国的绿色发展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文章从日本环境污染、环境治理史、有代表性的环境策略和政策等方面阐述了日本环境治理的经验教训,从中得出对我国绿色发展的有益启示。
关键词:
日本 环境治理 绿色发展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郭冬乐 卢中原
在过去10年间,很少有几个国家和地区能取得象泰国自1987年以来那样的高速增长成就。泰国已被称为继“亚洲四小龙”之后的又一准新兴工业化国家(有人甚至称之为新兴工业化国家)。在迅速的工业化进程中,泰国保持了高经济增长率和低通货膨胀率,出口结构改善,资本净流入增加,外国直接投资踊跃。经济实力的显著增强,使泰国雄心勃勃地要成为东南亚的贸易和金融中心。同时,在高速经济增长中泰国未能幸免“发展病”——出现诸多卡脖子环节。考察一下泰国经济高速增长的成功经验和教训,这对我国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将会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与借鉴。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郭冬乐 卢中原
在过去10年间,很少有几个国家和地区能取得像泰国自1987年以来那样的高速增长。泰国已被称为继“亚洲四小”之后的又一新兴工业化国家(有人甚至称之为新兴工业化国家)。在迅速的工业化进程中,泰国保持了高经济增长率和低通货膨胀率,出口结构改善,资本净流入增加,外国直接投资踊跃。经济实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