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612)
2023(10162)
2022(8143)
2021(7360)
2020(6207)
2019(13591)
2018(13184)
2017(25810)
2016(13988)
2015(15522)
2014(15390)
2013(15124)
2012(13548)
2011(11745)
2010(12129)
2009(11965)
2008(12481)
2007(11512)
2006(10349)
2005(9898)
作者
(38044)
(31874)
(31760)
(30055)
(20448)
(14886)
(14307)
(12097)
(11896)
(11493)
(10838)
(10613)
(10532)
(10098)
(10068)
(9462)
(9400)
(9315)
(9124)
(9007)
(7848)
(7764)
(7752)
(7356)
(7269)
(7169)
(7107)
(6885)
(6214)
(6200)
学科
(85681)
(82176)
企业(82176)
管理(71787)
(61907)
经济(61778)
(31811)
业经(27558)
(25794)
财务(25778)
财务管理(25751)
方法(25416)
企业财务(24616)
(22557)
(19995)
数学(17453)
数学方法(17372)
农业(16222)
技术(16122)
(15986)
(14877)
体制(14324)
(14323)
中国(13242)
企业经济(12637)
经营(12570)
(12521)
理论(12024)
技术管理(10989)
决策(10011)
机构
学院(208619)
大学(202207)
(90219)
管理(89073)
经济(88620)
理学(76005)
理学院(75443)
管理学(74833)
管理学院(74440)
研究(59231)
中国(50837)
(49815)
(40734)
财经(38300)
(34626)
(32906)
科学(30276)
(30181)
财经大学(28177)
(27973)
中心(27485)
商学(26904)
商学院(26676)
经济学(26676)
业大(25618)
(25409)
北京(25146)
研究所(24050)
经济学院(24010)
经济管理(23296)
基金
项目(127368)
科学(103654)
研究(98705)
基金(95287)
(79497)
国家(78712)
科学基金(71340)
社会(66453)
社会科(62978)
社会科学(62962)
基金项目(50246)
(50037)
教育(44422)
自然(43836)
自然科(42828)
自然科学(42819)
自然科学基金(42166)
(39750)
编号(39548)
资助(37386)
(32420)
(32324)
成果(31982)
(30442)
(29300)
重点(27784)
国家社会(27657)
创新(27439)
(27004)
课题(26479)
期刊
(110058)
经济(110058)
研究(62852)
(46635)
中国(40572)
管理(40154)
(30696)
科学(24943)
学报(22989)
(22002)
金融(22002)
农业(20761)
财经(20376)
业经(20179)
大学(19806)
技术(19394)
学学(19135)
(17416)
经济研究(16193)
教育(15793)
财会(15510)
问题(13868)
会计(13221)
(12824)
技术经济(12423)
现代(11719)
世界(10815)
通讯(10557)
会通(10543)
(10487)
共检索到3205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建良  
本文沿着委托代理理论和不完全合同理论这一分析框架 ,探讨了企业改制的任务和若干指导原则 ,并着重指出 :(1 )现行公司治理理论的逻辑框架是不完整的 ;(2 )控制权格局的设计是企业改制的首要任务和逻辑起点 ;(3)不只国有企业 ,民营企业也需要改制 ;(4 )“现代企业制度”是指企业治理的静态和动态逻辑 ,而不是指某种具体的治理模式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姜付秀  王莹  
公司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微观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作为顶层设计的国家治理理念对于微观层面国有企业的公司治理改革具有指导和引领作用。借鉴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思想,本文指出现阶段国有企业公司治理改革的目标应为"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国有企业公司治理制度,推进国有企业公司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了有助于实现这一宏伟目标,本文就中国特色的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理论进行了一定的构想,进而分析和探讨了国有企业公司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具体体现和实现路径。本文在丰富公司治理理论的同时,对新时代国有企业公司治理改革实践亦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罗喜英   谢任依   郭伟  
算法向善是算法规制的价值追求,实现算法向善对于我国数字经济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但目前关于如何推进算法向善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亟待学术界和实务界深入探索。企业数字责任与算法向善相辅相成的关系以及制度的根本保障作用是企业数字责任制度出场的内在逻辑,因此,本文基于企业数字责任制度视角,对如何推进算法向善进行一系列创新性探讨。首先阐明算法向善与企业数字责任之间的内在逻辑,其次论述企业数字责任制度的基本内容,最后对制度实施主体、实施条件和实施范畴进行剖析,形成企业数字责任制度的实现路径,以制度创新的方式推进算法向善,实现数字经济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侯水平  
企业社会责任(CSR)是指社会规范对企业从事经营活动,不损害或增加各种利益相关者福利的规制。相关者的多元性和利益关系的复杂性,决定了与CSR相适应的规制应具有复合弹性特征。完善的CSR体现了法律规制、道德约束和行业等自律的内在统一。法律责任维护的是CSR的底线;道德责任反映了CSR的价值追求;自律责任强化了CSR的实现机制。经济责任不是社会规制层面的概念,而只是CSR规制体系下的具体内容之一。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张明  
建立职业企业家市场的内在逻辑张明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确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模式,其中重要的也是关键的一条就是重塑社会主义微观经济基础,即建立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理论界视此为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最后一招,可见其份量...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赵劲松  
任何企业的构成可以从里到外分为四个逻辑层次:产品层、商业模式层、管理层、经营层。解读企业要先读懂产品、再读懂商业模式、再读懂管理体系。企业的基本矛盾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分析任何一个事物都要抓住这个事物的基本矛盾。分析企业也要从企业的基本矛盾入手。如果把企业放在社会的大环境中,企业的基本矛盾就是市场需求与企业满足市场需求的能力之间的矛盾;如果只考虑企业本身,则企业的基本矛盾就是产品生产(按时按质按量)与生产成本之间的矛盾。任何企业,无论是服务业还是制造业,都是围绕上述两对矛盾来运作。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杨瑞龙  周业安  
现实的改革思路基本上遵循所谓“股东至上”逻辑,该逻辑既违背了制度变迁过程中的“路径依赖”原则,又过于简化,甚至扭曲了现代公司的制度特征。本文力图摆脱“股东至上”逻辑,提出国有企业改革必须遵循“利益相关者合作”逻辑,使国有企业原有的“单边治理”过渡到“共同治理”,通过每个产权全体平等地参与企业决策,并平等地相互监督,以提高国有企业治理结构的效率。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张建宇  
学术界对于企业创新的研究大多集中在技术创新层面上,无论是单纯技术推动的自主创新还是需求推动的自主创新都有其自身不足。创新资产和增值性资本是企业获取创新收益的重要途径,也是获取创新自主性的必要条件。持续竞争战略导向下的企业自主创新是企业未来的努力方向。企业需要的是系统创新能力,不仅要考虑到内部条件、外部市场,还要整体考虑到竞争对手的竞争态势。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江剑平  何召鹏  刘长庚  
习近平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思想紧紧围绕新时代为何坚持和发展国有企业、发展什么样的国有企业、怎样发展国有企业等重大问题,形成了一套以新时代国有企业的地位和作用、改革发展方向、改革发展目标、改革发展重点、改革发展主体、改革发展方法论、改革发展方针等为核心的科学理论体系,对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国有企业制度、做强做优做大国企国资、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具有重要的理论贡献和实践价值。深入理解习近平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思想的内在逻辑,有利于更准确地把握国有企业改革发展规律、增强改革发展定力、凝聚改革发展共识、形成改革发展合力。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李春雷   申玉琢   王刚毅  
[目的] 探讨我国猪价波动治理的制度经验是猪价波动治理的重要短期经验支撑,也是建立生猪产业长效性支持政策的长期经验依据。文章探索了我国猪价波动治理的制度经验,并总结制度演变的内在逻辑。[方法] 对历史资料进行梳理,使用规范分析法归纳猪价波动治理的制度经验与制度演变逻辑。[结果] 我国猪价波动治理制度建设历经制度探索期(1985—2006年)、制度建设期(2007—2013年)和制度丰富与完善时期(2014年至今)后,现已逐步建立起相对完善的猪价波动治理制度体系。从制度演变逻辑来看,我国从稳价和稳产两个维度建设猪价波动治理体系。其中稳价类制度建设注重生猪市场自由和有为政府的平衡;稳产类制度遵循保障组织模式发展和金融制度供给两手抓的制度建设逻辑。[结论] 猪价波动治理要平衡好生猪市场自由与有为政府、协同推动组织模式和金融工具的应用以及推动金融工具的深度应用。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王洪才  
大学自治是大学治理的内在逻辑,也是大学治理的原型。大学自治在近代化过程中逐渐演变成国家主导型、专业中介型和社会参与型三种治理模式。二战后,美国大学开始领导世界高等教育发展潮流,其大学治理模式也逐渐成为大学治理的典范而被其他国家所效仿。美国大学的成功就在于大学自治与市场机制的有机结合,在大学治理上凸显了社会参与、专业自主、政府引导、公共选择与大学自治相结合的特色,形成了一种多元治理结构。对于我国大学而言,社会参与治理是遏制大学行政化趋势蔓延的一种有效选择。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代明  刘佳  张杭  
自主创新能力薄弱是制约中国绝大多数企业无法成功实现转型升级的重要问题,在导致中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薄弱的诸多因素中基于市场失灵引发的技术创新投入不足起到关键作用。通过对科技创新市场失灵界定的基础上,从内源性及外源性角度对创新市场供需双方进行剖析,指出创新失灵治理可通过扩大创新企业的引致需求和引导风险资本流向两方面着手;市场失灵需要政策工具的扶持,然而为避免政府失灵发生,本文将对策分析置入四种创新模式下进行,政策选择上会有所倾斜,以期达到有限社会资源分配的边际效益最大化。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李维安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中央企业公司制改制工作实施方案》,要求在2017年底前将按照《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登记的中央"企业"全部改制为按照《公司法》注册的"公司"。虽然有些姗姗来迟,但它标志着国资委监管的全部央企将完成从"企业"到"公司"的历史转变,再次说明深化企业改革的根本逻辑在于真正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加快形成有效的公司治理和灵活的市场化经营机制。但近来我们的调研发现,相关企业对这一逻辑的认识尚不一致;如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刘洪海  
环境审计以"环境治理"为其逻辑起点,以生态文明为最终目标。因而,环境审计蕴含着生态文明的追求,影响着环境治理政策的目标和执行。本文通过确定环境治理与环境审计在政策过程中的和谐统一,探究现代环境治理的发展趋向,研究环境审计助力生态文明建设,寻找环境审计价值实现的有效途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