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498)
2023(5167)
2022(4058)
2021(3877)
2020(3176)
2019(7344)
2018(6964)
2017(13748)
2016(7450)
2015(8386)
2014(8296)
2013(7991)
2012(7311)
2011(6448)
2010(6542)
2009(6312)
2008(6886)
2007(6150)
2006(5460)
2005(5311)
作者
(20042)
(16816)
(16711)
(15927)
(11159)
(8110)
(7557)
(6443)
(6309)
(6067)
(5719)
(5611)
(5461)
(5336)
(5335)
(5174)
(5018)
(5006)
(4956)
(4696)
(4257)
(4135)
(4071)
(4011)
(3884)
(3818)
(3617)
(3539)
(3482)
(3433)
学科
(33087)
(32814)
经济(32747)
(32315)
企业(32315)
管理(32071)
方法(17350)
(16545)
(14213)
财务(14207)
财务管理(14189)
数学(13990)
数学方法(13901)
企业财务(13854)
业经(8754)
(8383)
(7358)
理论(7196)
(7088)
中国(6690)
(6353)
体制(6074)
公司(5619)
(5239)
(5131)
(5009)
农业(4890)
(4562)
金融(4561)
(4222)
机构
大学(113954)
学院(112140)
管理(46945)
(45456)
经济(44570)
理学(40800)
理学院(40434)
管理学(40006)
管理学院(39782)
研究(32370)
(26499)
中国(26417)
(23154)
财经(21067)
(19240)
科学(17126)
财经大学(16046)
(15507)
(15442)
北京(14638)
商学(14536)
商学院(14430)
中心(14208)
经济学(13696)
(13480)
师范(13387)
研究所(13362)
(12696)
(12539)
业大(12206)
基金
项目(67887)
科学(55410)
基金(52371)
研究(50253)
(44275)
国家(43880)
科学基金(39347)
社会(34121)
社会科(32305)
社会科学(32294)
基金项目(27471)
自然(25476)
自然科(24934)
自然科学(24928)
自然科学基金(24534)
(24392)
教育(23966)
资助(21133)
(20760)
编号(19979)
成果(16934)
(16341)
重点(14964)
教育部(14899)
人文(14450)
(13933)
国家社会(13881)
(13866)
(13777)
大学(13318)
期刊
(52597)
经济(52597)
研究(34412)
(25517)
中国(19327)
管理(19185)
学报(14557)
科学(14130)
大学(11912)
财经(11874)
(11575)
金融(11575)
(11508)
学学(11227)
教育(10781)
(9969)
财会(8531)
技术(8152)
经济研究(8072)
业经(7903)
会计(7859)
农业(7728)
问题(6425)
通讯(5726)
会通(5702)
现代(5622)
(5525)
技术经济(5280)
商业(5177)
理论(4976)
共检索到1661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沈洪涛  沈艺峰  
全球的公司治理模式简要分为两类:股东模式和相关利益者模式。以最大化股东利益为目标的股东模式在董事会、大股东和公司控制权市场这些内部和外部治理机制上都存在明显的缺陷或失败。相关利益者理论的发展导致了公司治理理论的现代演变。相关利益者理论认为,公司治理从本质上说是各相关利益者之间制衡关系的有机整合,其目标是最大化整个公司的财富创造。相关利益者公司治理成为可替代股东模式的公司治理形式。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陈玮  
利益相关者利益最大化的财务目标观点,理论基础来源于利益相关者理论。它摒弃了传统财务目标研究中单目标函数的思维方式,转而从多目标函数的角度来考虑,并注重以实务为导向,因而与具有明显经济学特征的传统财务目标观点在研究方法及思维方式上有着很大差异。本文从概念的界定入手,指出当前对于利益相关者利益最大化财务目标认识上的一些偏差,并运用耗散结构论与协同学作为分析的框架与工具,通过对经理可协调与不可协调冲突的分析,得出应采用利益相关者利益最大化作为公司财务目标的结论。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王强  周丽丽  
本文立足于利益相关者理论,认为企业绩效应以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为目标,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企业价值最大化绩效评价的框架和评价指标,以期为企业绩效的研究与应用提供参考。
[期刊] 改革  [作者] 张祖群  王波  
从企业、企业目标、企业环境伦理等概念入手,对股东利益最大化与相关者利益最大化两种不同企业目标进行判别,构建中西不同语境下的企业目标与企业环境伦理分析逻辑。股东利益最大化与相关者利益最大化直接关系到到底是以股东利益为导向,还是以社会责任、环境责任为导向,从而形成经济利益至上还是顾客-环境至上的两种不同的企业环境伦理分析体系。利益相关者"财富"最大化可能成为未来中西不同语境下企业目标的最大趋同。我国企业要想在改革转型时期做到经济责任与环境伦理导向双赢,就必须加强企业环境伦理建设,同时实现企业与环境双赢。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朱武祥  杜丽虹  
本文比较分析了业务发展策略、投资行为和红利政策截然不同的2家同行企业上市以来,短期及长期股票投资收益,长期经营业绩和行业竞争地位。在短期投机交易获利偏好主导股票市场的环境下,佛山照明坚持基于增强主业产品市场持续竞争优势的业务发展策略和高派现政策,嘉宝集团采取迎合股票市场短期投机交易偏好的业务发展策略及高股票股利政策。分析结果表明,佛山照明没有给部分短期投机交易的A股股东创造资本高收益,但为大多数长期股东创造了价值。嘉宝集团则相反。本文进一步讨论了“股东价值最大化”在实践中面临的问题。我们认为,股票市场投资者及上市公司控股股东的价值取向都会多样化,股东价值最大化是股东细分市场上的目标股东价值最大...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刘俊海  
自本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大多数州的公司法陆续经历了一次革命性变迁,通过了保护非股东的其他利害关系人的立法,认为股东只不过是各类公司利害关系人中的一类,要求公司经营者不仅要为公司股东谋取利益,也要顾及其他公司利害关系人的利益。说它是一次革命性的变迁,是因为这些立法首次在公司立法史上对于一元化股东利益最大化的传统理念提出了挑战,尽管挑战的领域、力度在美各州有所不同。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张先治  甄红线  
公司治理是一个多角度、多层次的概念,从公司创造价值和价值实现角度看,基于价值的公司治理是公司治理的核心。本文研究了当前居于主流地位的基于股东价值的公司治理和基于利益相关者价值的公司治理两种模式,笔者认为两种治理模式都有其理论上的支撑和实践上的依据,二者的分歧多源于对基本理念、概念和范畴理解上的差异。针对我国当前国企改革的实践,我国公司治理如果完全采用基于股东价值的公司治理模式,需要与之配套的成熟公司控制权市场、经理人市场以及比较健全的法制环境,即相对完善的公司外部治理机制。在我国目前外部治理机制不成熟情况下,国有公司治理应借鉴基于利益相关者价值的治理模式,在公司治理中发挥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和相...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陆庆平  
企业拥有众多的利益主体,企业管理目标应该与企业利益主体有关,各个利益主体的目标都可以折衷为企业长期稳定发展和企业总价值的不断增长。企业的经营绩效应以最大限度地实现各利益主体的目标为已任, 企业绩效评价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为核心符合现代企业管理方向。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李伟  
企业所有权安排有两种不同的理论流派:“股东至上”理论和利益相关者理论。公司中的利益相关者应分为资本所有者和其他利益相关者两类,只有资本所有者才是企业所有权的主体。因此,两大理论并不是绝对对立和冲突的,在企业所有权安排上,都统一于“资本”这个概念,都是基于资本治理理论下的企业所有权安排问题。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所有者在企业所有权中的最优配置份额,取决于各个资本的谈判力。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都应纳入“企业治理”范畴,不能强调一方而忽视另一方,并根据资本作用的不同,对不同企业实施分类治理,合理地安排企业所有权,以实现资本所有者利益最大化。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吴忠培  施树  
企业理论是关于企业为什么会在市场中存在 ,以及企业的边界应该怎样确定的经济理论 ,自科斯对新古典的企业理论提出诘难并提出了企业是对市场的替代这一企业的契约理论以来 ,经济学家沿着交易费用的主线探究了企业与市场的关系 ,又沿着产权的主线探讨了企业内部的权利关系。随着现代企业中所有权和控制权的分离 ,企业理论的研究越来越注重对企业的利益相关者的作用的探讨。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巴曙松  张晓龙  朱元倩  
探讨在现行的资本充足率和杠杆率的双重监管体系下,以股东利益最大化为首要目标的商业银行管理者应当如何处理好股东权益与资本充足率、杠杆率等之间的关系。通过对资本充足率、杠杆率和股东权益收益率之间数量关系的分析,认为在同时满足资本和杠杆合规的前提下,扩大资产规模、提高边际资产收益率是商业银行追求最优股东权益的主要途径,而面对不同的平均风险权重、转化系数和表内外资产比例,资本充足率和杠杆率的监管有效性会有所不同。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杨林  易可君  
从博弈论来看 ,传统的价值取向是股东利益最大化 ,实现股东赢 ;在我国上市公司治理中股东赢却演变和扭曲为“大股东赢和内部人赢”。因此 ,重塑上市公司价值观、构建公司与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制度 ,使之形成一个利益共同体 ,实现利益相关者共赢。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中国工商银行专项课题组  钱毅  
利益相关者理论的产生和发展利益相关者理论概述及发展在现代公司治理理论研究中,利益相关者已经成为公司治理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人们越来越意识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与企业休戚与共的利益相关者。如何从利益相关者角度出发完善公司治理,已经成为包括银行在内现代企业的一个重要而现实的课题。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葛丽君  
利益相关者理论强调公司不仅仅追求股东利益的最大化,还应当关注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它集中体现了对公司本质的新认识、对人力资本价值的重视,符合经济民主化的要求,对完善我国公司治理结构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公司应当推行职工参与制度,有效吸收职工参与公司内部治理;作为主债权人的银行应该有限地参与公司内部治理;但供应商、消费者、社区与政府却不宜介入公司的内部治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