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429)
2023(7867)
2022(6915)
2021(6481)
2020(5647)
2019(13221)
2018(13017)
2017(25865)
2016(14377)
2015(16457)
2014(16717)
2013(16716)
2012(15835)
2011(14414)
2010(14613)
2009(13904)
2008(14427)
2007(13167)
2006(11512)
2005(10600)
作者
(42635)
(35792)
(35727)
(34296)
(23155)
(17385)
(16575)
(13922)
(13473)
(12863)
(12095)
(12061)
(11496)
(11478)
(11403)
(11200)
(11010)
(10554)
(10530)
(10424)
(8906)
(8853)
(8809)
(8249)
(8094)
(8056)
(7985)
(7840)
(7362)
(7195)
学科
(64751)
经济(64665)
(45649)
管理(45583)
(39554)
企业(39554)
方法(32824)
数学(28161)
数学方法(27898)
(21508)
(16601)
(15147)
财务(15132)
财务管理(15095)
中国(14643)
企业财务(14475)
(14465)
业经(13404)
(13194)
地方(11957)
(11165)
贸易(11161)
理论(10970)
(10781)
农业(10774)
(10325)
(9387)
(9287)
金融(9285)
(9229)
机构
大学(221101)
学院(216923)
(90578)
经济(88737)
管理(83961)
研究(72435)
理学(72434)
理学院(71624)
管理学(70562)
管理学院(70137)
中国(55274)
(46458)
(44750)
科学(43335)
(37337)
(36266)
财经(35587)
研究所(33724)
中心(33041)
(32890)
(32204)
业大(31284)
北京(29265)
农业(28584)
经济学(28514)
(28402)
师范(28125)
财经大学(26501)
(25982)
经济学院(25798)
基金
项目(137584)
科学(107741)
研究(100294)
基金(100187)
(87062)
国家(86339)
科学基金(73260)
社会(63757)
社会科(60312)
社会科学(60294)
基金项目(53106)
(52612)
自然(46984)
教育(46976)
自然科(45862)
自然科学(45846)
自然科学基金(45037)
(44971)
资助(41582)
编号(40818)
成果(34698)
(32088)
重点(31513)
(28978)
(28179)
课题(27825)
教育部(27653)
科研(26806)
人文(26490)
创新(26344)
期刊
(99509)
经济(99509)
研究(64208)
中国(39122)
(37962)
学报(34478)
(32204)
科学(30837)
管理(29531)
大学(25819)
学学(24254)
教育(21715)
农业(21158)
(19469)
金融(19469)
财经(18485)
技术(17370)
(15830)
经济研究(15614)
业经(14970)
问题(13904)
(12035)
技术经济(11110)
(11032)
财会(11016)
(10978)
理论(10470)
统计(10333)
会计(9926)
商业(9820)
共检索到3205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剧锦文  
作为"舶来品"的公司治理理论,近年来在中国学术界获得了巨大发展,俨然成为一门显学。在前期对国外各种公司治理理论的引进中,国内学者注重了对各种不同理论的专门介绍,学术界尚未展开对这些理论的更深入研究,比如对不同公司治理理论的对比分析依然显得比较薄弱。本文通过比较不同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刘金石  王贵  
本文以不同的经济学分析框架为划分依据,在探究不同公司治理理论的源头、评介其共性与个性特征的基础之上,对三种主要的公司治理理论——"股东至上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与"组织控制理论"进行比较分析,并结合当前金融危机的时代背景,进一步思考了金融危机对公司治理理论研究的启示。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黄磊  闫存岩  孟宪伟  
现代企业制度的发展提出了公司制企业"两权分离"的著名命题。而新制度经济学家通过对公司产权的分解与剖析,指出应当通过剩余控制权分配从而实现对公司治理结构进行事前的制度安排。基于信息经济学的委托—代理理论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发展,使得理论界对公司治理问题的本质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从现代企业理论、产权理论、委托—代理理论以及利益相关者理论的角度出发,对现代公司治理的发展渊源及理论基础进行简要回顾和分析,进而说明治理结构与机制的设计则重在对各利益相关者做出相关制度安排,以在不同利益集团之间寻求利益均衡。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杨胜刚  
在合同和信息不完全的情况下 ,如何协调公司经理人员与股份持有人的利润诱因和动机 ,使其趋向一致 ,并在企业的所有权和管理权分离的条件下 ,实现有效的监督控制和问责 ,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热点。世界银行在网站上开辟了专门的公司治理论坛 ,OECD则制定了公司治理的国际性基准 ,其目的是在公司治理方面加强全球和地区性的对话和信息沟通 ,分享经验 ,形成共识 ,加强协调 ,一致行动 ,世界上许多重要的证券交易所也越来越关注公司治理 ,对上市公司的监管内容不仅包括信息披露 ,而且开始重视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问题 ,这也是证券市场进一步规范发展的内在要求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杨晓丽  
商业银行由于其相对薄弱的治理体系而面对更大的治理风险,商业银行治理风险具有集聚性、放大性和外部性特点。股权结构不合理、总分行制管理链条过长、高负债经营而偏好高风险决策以及内控机制不完善是导致国有商业银行治理风险的主要成因。因此,可以通过合理配置股权结构、优化商业银行委托代理链、形成合理的资本结构以及强化内外部监管来控制治理风险。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陈仕华  郑文全  
公司治理领域近些年来的最新进展呈现出三个新趋势:研究对象由发达国家扩展到发展中国家,研究视角由原来的企业层面转移到企业间层面,研究层面由微观和中观层面上升至宏观层面。这些新趋势为公司治理领域勾勒出一个由企业层面(股权结构、公司治理)、企业间层面(大型联合企业、企业集团)和社会层面(法律、政治、文化、历史、政府行为及其他)构成的新的分析框架。本文正是基于此框架梳理了公司治理领域的最新文献,并向读者简单介绍了这一领域的3篇经典英文文献综述,以及这3篇文献与分析框架之间的关系。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冯根福  
本文认为西方传统委托代理理论本质上是一种单委托代理理论 ,主要是针对以股权分散为主要特征的上市公司而构建的一种公司治理理论 ,不适合作为以股权相对集中或高度集中为主要特征的上市公司治理问题的分析框架。本文针对以股权相对集中或高度集中为主要特征的上市公司的实际情况 ,在已有的单委托代理理论的基础上 ,提出和构建了一种新的上市公司治理问题分析框架———双重委托代理理论。本文的分析表明 ,对以股权相对集中或高度集中为主要特征的上市公司而言 ,双重委托代理理论比单委托代理理论的解释力更强 ,更有利于实现降低这类公司的双重代理成本和全体股东利益的最大化。本文还依据双重委托代理理论 ,初步探讨了进一步完善...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张兴华  
标准的公司治理理论是以非金融企业为研究对象的,这一理论并不适用于定位于长期金融和资产管理功能的非银行性金融机构———信托投资公司。信托投资公司在治理目标、产品、信托合约、资产结构、两权分离、委托代理关系、政府管制等方面表现出的特殊性使其区别于一般公司。我们应根据这些特殊性对标准的公司治理理论进行修正,构建真正适应信托投资公司治理的理论及框架。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刘建伟  
代理理论的核心是解决在信息不对称和利益相冲突情况下委托人与代理人的激励兼容问题,即代理问题。公司治理领域的代理问题起源于现代公司所有权和控制权分离下管理层与股东间的代理冲突,演化到股权不断集中下公司控股大股东与中小股东间的代理问题,呈现出双向代理关系、一阶代理关系、二阶代理关系和双重代理问题等,这为今后的公司治理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周刚  姜彦福  雷家骕  
目前西方学者关于公司治理主要研究领域有公司治理的理论框架;资本结构的最优契约;股票所有权结构选择;大投资者与公司治理;公司接管与公司治理。通常运用博奕论和信息经济学进行数理分析和实证研究。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姚伟  黄卓  郭磊  
1 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还未完全消除 ,美国股市又相继爆出了安然、世通等一系列丑闻 ,公司治理问题一直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我国政府将建立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视为“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的核心内容 ,而加入WTO的承诺使得全面系统地处理这一问题显得更加紧迫。本文试图在契约 (激励 )理论发展的大背景下对公司治理的最新进展作一回顾和评述 ,以期为所有关注公司治理理论和实践的人士提供一些新的视角和研究参考。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闫冰  
委托—代理理论是目前公司治理研究中的主流分析框架,也是指导现实实践的一个重要理论根据。传统委托—代理理论所关注的是如何缓解股东与经理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程度,但是现实实践表明,公司治理中大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也存在着隐性代理关系。本文就代理理论在公司治理中的发展过程及逻辑进行了总结,并对代理理论发展方向进行了预测。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高雷  刘绪光  
本文首先提出并用实验检验了经济主体自我主体价值理论。实验结果显示,经济主体对自己有本能的认同和欣赏,具有自我主体价值感,从而表现出违反完全理性假定的行为特征。进而,本文创立了基于自我主体价值的行为公司治理理论,并运用该理论对公司治理中的代理问题(主体意识)、外部董事制度(主体无涉)、高管持股(主体融合)、家族企业治理(主体同一)、控制权之争(主体互斥)和政府控制(主体错位)等重要问题进行了一以贯之的分析。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杨继国  
在委托——代理理论框架下讨论人力资本在企业治理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是用人力资本的“不可分离”性质来说明的 ,认为人力资本只能“激励”。但反对者对这一性质提出质疑 ,认为人力资本应分享产权。本文认为 ,应区别人力资本所有权与人力资本产权 :前者不可分离 ,而后者可分离。随着公司性质的变迁 ,人力资本日渐成为企业最有价值的资源 ,人力资本在公司的“谈判力”增强 ,被剥夺的人力资本产权在企业得到实现 ,从而人力资本与非人力资本一样分享企业产权。人力资本产权的实现将挑战传统企业治理理论。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曹廷求  
20世纪 8 0年代兴起并很快流行的公司治理理论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这种挑战主要来自利益相关者理论与共同治理、最优所有权结构论与大股东治理、中间组织理论与网络治理等三个不同的方面。在一系列崭新的理论和模式冲击之下 ,主流的公司治理理论正在酝酿着转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