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075)
2023(11761)
2022(9764)
2021(9040)
2020(7517)
2019(16583)
2018(16301)
2017(31268)
2016(16896)
2015(18539)
2014(17521)
2013(16550)
2012(14293)
2011(12385)
2010(12883)
2009(12255)
2008(11333)
2007(9630)
2006(8160)
2005(7126)
作者
(46163)
(38093)
(37908)
(35988)
(24291)
(18405)
(17041)
(14782)
(14334)
(13363)
(12696)
(12692)
(11876)
(11708)
(11685)
(11580)
(11560)
(11399)
(11047)
(10858)
(9648)
(9328)
(8946)
(8698)
(8472)
(8418)
(8407)
(8270)
(7698)
(7530)
学科
(61546)
经济(61474)
管理(53182)
(51349)
(44877)
企业(44877)
方法(33332)
数学(29503)
数学方法(28948)
(21212)
(16750)
(15848)
财务(15806)
财务管理(15732)
中国(15426)
企业财务(15062)
业经(14557)
(12384)
贸易(12371)
审计(12161)
(12097)
(12067)
(11138)
农业(10951)
技术(10592)
理论(10208)
环境(9490)
(9452)
地方(8787)
(8669)
机构
学院(225786)
大学(221678)
管理(90640)
(86784)
经济(85097)
理学(80380)
理学院(79645)
管理学(77974)
管理学院(77623)
研究(65915)
中国(51267)
(45109)
科学(41860)
(41448)
(38107)
业大(35746)
财经(33995)
(32417)
(31527)
中心(31226)
(31014)
农业(30285)
研究所(29266)
北京(26698)
经济学(25780)
(25690)
财经大学(25568)
(25411)
师范(25297)
商学(25262)
基金
项目(159146)
科学(125553)
基金(116766)
研究(111178)
(103483)
国家(102661)
科学基金(89103)
社会(72104)
社会科(68578)
社会科学(68557)
(63252)
基金项目(61887)
自然(60091)
自然科(58767)
自然科学(58752)
自然科学基金(57703)
(52897)
教育(52524)
资助(47685)
编号(44492)
重点(35941)
(34352)
(34154)
成果(33820)
(32226)
创新(31878)
科研(31532)
课题(30034)
国家社会(29849)
教育部(29786)
期刊
(87035)
经济(87035)
研究(57581)
中国(41996)
学报(37400)
(35026)
(33841)
科学(33300)
管理(32223)
大学(28326)
学学(27367)
农业(23224)
教育(20151)
技术(18544)
(17007)
金融(17007)
业经(16517)
经济研究(16248)
财经(15872)
(13391)
财会(12661)
(12457)
(12026)
统计(11541)
商业(11323)
(11192)
会计(10785)
问题(10739)
科技(10553)
技术经济(10338)
共检索到3112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卢轶乔  晏晨晖  
公司治理模式与审计模式会互相影响。不同公司治理模式下,审计的目标、组织形式、信息传递都大不相同。国际上两种常见的公司治理模式对我国的公司治理模式都有影响,引发出一系列的问题,并对审计模式产生了不良影响。需要对我国公司治理模式与审计模式进行改进。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姚素琴  徐维兰  董南雁  
现代审计必须对公司治理问题给予足够的审计关注。本文通过分析现代审计与公司治理之间的关系,提出在公司治理图景中可能构建成一种新的审计模式———治理基础审计。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林黎  叶燕萍  
公司治理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从内部审计的发展新趋势入手,对其职能和作用进行了重新思考和定位,阐述了内部审计与公司治理的互动关系,并在分析比较国外典型内部审计模式的基础上,对如何构建我国新型内部审计模式进行了探讨,以期为完善我国公司治理结构提供参考。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发清  
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把发达国家的公司治理模式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以外部市场控制为主体的外部治理模式——英美模式,所推崇是股东至上的治理逻辑;另一类是以内部控制为主的内部治理模式——德日模式,所推崇的是多边共同治理模式。在通过这两种治理模式的国际比较。能够使我们借鉴国际经验,结合中国国情,推动我国公司治理模式更加趋于科学化。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葛开明  
基于不同的法律、市场和经济制度,西方国家的公司治理形成了市场主导型的英美模式和银行机构主导型的德日模式。本文比较了两种模式在指导思想、治理目标、治理主角、治理结构、控制手段和激励方式方面的显著的差异,并讨论了当前中国上市公司治理中存在的主要的问题,提出了强化监督、制衡机制;完善市场环境等措施。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艳荣  杨善林  
公司治理目标模式是用以处理不同利益集团,即股东、债权人、经营者、员工和社区等之间利益格局关系,实现一定经济目标的制度安排。公司治理目标模式不仅在于确定公司治理的目标,即公司治理为谁服务,而且还在于它直接决定了公司治理的主体、公司治理的结构、公司治理的机制等。本文分析批判了流行的两种公司治理目标模式,即股东至上模式和利益相关者模式,并在此基础上设计出了一种S-O-E公司治理目标模式。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马静涛  胡旺阳  杨锡怀  
董事会治理已经成为公司治理的核心。对董事会的治理直接关系到公司创造良好的业绩,为股东带来的回报和公司的市场价值。董事会治理的目的就是要提高董事会全部职能综合运行效率。本文分析了管理型和治理型两种公司治理模式,提出了治理型公司治理模式下董事会治理模型,并对治理型公司治理模式下的董事会治理作了初步的研究。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袁银辉  曹立星  
公司治理是一种企业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即广义的产权)分配的一系列制度安排,通过这种制度首先保证公司股东的利益并以此为重心兼顾各个利益相关者之间的责权利的平衡。公司治理包含财务治理、生产治理、人事治理等几个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刘铭春  
本文以公司战略和治理为切入点,从内部审计机构建设角度,结合F公司实际,阐述内部审计管理模式的选择,以期在内部审计准则框架性规定的基础上,探索建筑企业集团内部审计管理模式的建设路径。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刘铭春  
本文以公司战略和治理为切入点,从内部审计机构建设角度,结合F公司实际,阐述内部审计管理模式的选择,以期在内部审计准则框架性规定的基础上,探索建筑企业集团内部审计管理模式的建设路径。
[期刊] 会计之友(下旬刊)  [作者] 朱庆仙  
不同的公司治理模式具有不同的内部审计机制。股权型治理模式和债权型治理模式的内部审计机制在总体治理目标上具有一致性,但在具体内部审计目标、内部审计确立的理论依据、内部审计的组织设置、内部审计重点、内部审计信息传递等方面,两者存在明显差异。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杨元泽  
从公司治理结构的理论和实践发展经验看,企业公司治理模式的选择受到股权结构、市场发育程度和制度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单纯强调"股东至上主义"思想的单边治理模式与银行的稳健经营原则是相矛盾的,它必然削弱债权人对管理层监控的动力和能力。考虑到我国商业银行股权比较集中,国有股权比例较大,金融市场发育程度远低于西方发达国家以及金融业实行分业监管等基本现实,我国的银行业更适合选择利益相关者理论所倡导的多边共同治理模式。在充分考虑利益相关者的基础上,保持各方利益的均衡,构建一个反映我国银行业发展特点、各利益相关方共同参与、相互制衡的多边"共同治理"模式。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韩东京  
文章结合公司治理理论的相关内容,分别从内部治理(诸如,股权结构、资本结构、激励机制以及监督约束机制)和外部治理(竞争性外部市场、政府及国家法律法规等)两个角度探讨公司治理下上市公司并购模式选择的影响因素,并结合相关案例,探讨上市公司在并购过程中股权结构、资本结构、激励机制、监督约束机制以及竞争性外部市场、政府及国家法律法规等对其自身并购模式选择的影响。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马连福  高丽  胡艳  
公司营销是一种运用营销工具,在竞争性市场上传递公司层价值,引导利益相关者的未来预期,促进与关键利益相关者的互动沟通,以降低信息不对称,减少市场不确定性和风险,提升公司价值的战略行为。公司营销实质上是一种公司治理机制,本文提出了公司治理框架下的公司营销战略以及以投资者关系为渠道的保护型营销模式和以公共关系为渠道的妥协型营销模式,克服了以往的研究缺乏应用性和针对性的不足,为公司营销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支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