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297)
- 2023(14776)
- 2022(12543)
- 2021(11437)
- 2020(9892)
- 2019(22538)
- 2018(21878)
- 2017(42885)
- 2016(23383)
- 2015(26176)
- 2014(26168)
- 2013(25881)
- 2012(23986)
- 2011(21621)
- 2010(21612)
- 2009(20646)
- 2008(21016)
- 2007(19070)
- 2006(16514)
- 2005(15102)
- 学科
- 济(93694)
- 经济(93547)
- 管理(75432)
- 业(74263)
- 企(61763)
- 企业(61763)
- 方法(47453)
- 数学(42269)
- 数学方法(41974)
- 财(33030)
- 制(29420)
- 银(24934)
- 中国(24846)
- 银行(24788)
- 农(24401)
- 行(23191)
- 务(22261)
- 财务(22232)
- 财务管理(22178)
- 企业财务(21182)
- 业经(20600)
- 融(19547)
- 金融(19543)
- 贸(19237)
- 贸易(19225)
- 易(18595)
- 学(17738)
- 体(17061)
- 农业(15758)
- 度(15395)
- 机构
- 大学(341891)
- 学院(338338)
- 济(141578)
- 经济(138719)
- 管理(132456)
- 理学(113891)
- 理学院(112718)
- 管理学(111076)
- 管理学院(110455)
- 研究(110336)
- 中国(92990)
- 财(72489)
- 京(70242)
- 科学(66007)
- 农(62535)
- 财经(57222)
- 所(55986)
- 中心(52789)
- 业大(52125)
- 经(52018)
- 江(51398)
- 研究所(50527)
- 农业(49645)
- 经济学(44694)
- 北京(43682)
- 财经大学(42854)
- 经济学院(40699)
- 州(40594)
- 院(39123)
- 范(38814)
- 基金
- 项目(224592)
- 科学(176778)
- 基金(166681)
- 研究(157848)
- 家(146531)
- 国家(145345)
- 科学基金(124507)
- 社会(103457)
- 社会科(98187)
- 社会科学(98158)
- 基金项目(88521)
- 省(86474)
- 自然(81919)
- 自然科(80056)
- 自然科学(80028)
- 自然科学基金(78695)
- 划(73597)
- 教育(72760)
- 资助(68343)
- 编号(61351)
- 部(51124)
- 重点(50811)
- 成果(49825)
- 创(47035)
- 发(46044)
- 制(44580)
- 科研(44250)
- 创新(44185)
- 教育部(44098)
- 国家社会(43516)
- 期刊
- 济(150677)
- 经济(150677)
- 研究(100304)
- 中国(64054)
- 财(59680)
- 学报(57795)
- 农(55589)
- 科学(50551)
- 融(47817)
- 金融(47817)
- 管理(46996)
- 大学(43354)
- 学学(41594)
- 农业(35020)
- 财经(29689)
- 教育(25647)
- 技术(25295)
- 经(25168)
- 经济研究(24384)
- 业经(23511)
- 问题(20135)
- 业(18961)
- 版(17666)
- 贸(17214)
- 理论(17121)
- 技术经济(16384)
- 财会(16266)
- 商业(15683)
- 国际(15491)
- 实践(15358)
共检索到5047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孔德兰 董金
良好的公司治理机制是完善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促进银行体系健康发展的关键。目前,如何通过公司治理机制来降低商业银行风险承担成为理论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选取2000-2007年国内五家上市银行的数据,从公司治理机制的角度对我国商业银行风险承担问题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发现,公司治理机制中的考察因素对各种风险的影响存在较大差异,总体而言,大股东控制力、独立董事比例和资本充足率与银行风险显著正相关,董事会和监事会规模与银行风险显著负相关,而特许权价值、资产规模和财务杠杆与银行风险显著正相关。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谢四美
本文基于2007~2014年我国14家上市银行的相关数据,从股权结构、董事会、高管激励三个角度,考察了公司治理对商业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股权集中有助于解决经理人的道德风险问题;第一大股东的国有性质能够约束银行的冒险行为。董事会规模对银行风险影响并不显著;但董事会独立性有利于防范银行承担过度风险。高管的薪酬水平与银行风险显著正相关;而高管持股状况对银行风险的影响并不显著。最后,本文根据上述研究结果给出了简要的结论与启示。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曹廷求 王营
本文运用中国34家商业银行2006~2009年的数据,对特许权价值和公司治理机制与银行风险承担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发现,特许权价值能够显著降低风险承担;在未上市城市商业银行中,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越高风险承担越高,而前十大股东持股比例却与风险承担负相关;董事会规模与风险承担负相关,而对未上市城市商业银行风险承担未产生显著影响;尽管高管持股现象并不普遍,但高管持股能够显著增加银行风险承担;第一大股东性质、独立董事比例以及薪酬最高的前三名高管的平均薪酬并没有对风险承担产生显著影响,表明独立董事尚未充分发挥职能。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李成 杨礼 高智贤
首先建立理论模型剖析中国利率市场化进程对商业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机理,进而构建利率市场化指数,并基于FGLS方法分析中国16家商业银行1996~2014年的财务数据。研究发现,利率市场化前中期,商业银行的风险承担显著降低,且其对存贷利率市场化最为敏感;小型商业银行具有更强的风险偏好。因此,伴随利率市场化的深入,政府应把握好存款利率放开的节奏,严密监控商业银行的风险承担行为,确保经济金融系统的平稳运行。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王帅
区别于以往从宏观环境或自身因素等角度分析商业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因素,运用资本市场投资者交易数据,研究了投资者情绪对商业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以沪深证券市场上市商业银行为样本,构建了面板数据模型,实证结果表明,投资者情绪对商业银行风险承担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并且这种影响关系主要由投资者情绪的中期成分所引致。商业银行在风险管理过程中应加强对投资者情绪的关注,尤其要重视投资者情绪的中期变化情况,避免出现过度乐观或迎合行为,从而使商业银行风险承担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邓南文
2014年11月22日,央行宣布非对称降息,意图以更间接的方式,在银行等金融机构按市场规则应对的情况下达到政策目标。基于此,本文分析了利率和银行风险承担之间的关系及公司治理因素对这种关系的影响。基于2007年到2013年16家上市商业银行的数据进行实证,结果显示:(1)利率降低会提升银行的风险承担水平;(2)第一股东持股比例上升会增加银行的风险承担水平;(3)第一股东持股比例上升会提高银行风险承担对利率的敏感度。
关键词:
银行风险承担 利率 公司治理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汪可 吴青 李计
以中国34家2003—2016年商业银行数据为样本,实证检验Fintech对商业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大小,以及不同类型商业银行的响应程度。结果表明:(1)Fintech发展与商业银行风险承担呈现倒U型曲线关系;(2)非系统性重要银行风险承担能力较为出色。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汪可 吴青 李计
以中国34家2003—2016年商业银行数据为样本,实证检验Fintech对商业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大小,以及不同类型商业银行的响应程度。结果表明:(1)Fintech发展与商业银行风险承担呈现倒U型曲线关系;(2)非系统性重要银行风险承担能力较为出色。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龙海明 申泰旭 吉余道
本文选取了我国16家上市银行2004-2014年的数据为研究样本,期望借此分析信用信息共享对我国商业银行风险承担带来的影响。通过有效引入信用信息共享指数这一指标来衡量信用信息的共享程度,同时选择不良贷款率和Z值分别衡量商业银行信用风险承担和总体风险承担。实证结果表明,我国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所实现的信用信息共享对我国商业银行在风险承担方面有显著的削减作用。此外,商业银行的风险承担存在明显的滞后效应,银行的规模、存款占比和资本充足率对风险承担都有显著的影响。
关键词:
信用信息共享 商业银行 风险承担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孙英隽 周洁
本文运用博弈论方法,分析了非竞争环境下及银行业竞争环境下,商业银行风险承担行为监管压力的来源,以及监管压力对银行风险承担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资本充足率的要求、政府部门的监管、市场约束者的监督,存款保险的风险差别费率都是监管压力的来源;由于监管压力的存在,银行风险承担的增加并不一定能增加银行的收益。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陈伟平 张娜
本文纳入资本充足率要求、惩罚力度和货币政策变量来构建动态一般均衡拓展模型,剖析了货币政策与资本监管交互效应对商业银行风险承担行为的影响机制,并提出假设对其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从金融稳定角度看,无论是数量型工具还是价格型工具作为货币政策代理变量,货币政策周期都是非中性的,宽松的货币政策促进了商业银行的风险承担行为;资本监管能有效防范监管范围内商业银行业务的风险;货币政策和资本监管对不同类型商业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存在差异。研究还发现:货币政策与资本监管具有互补性,随着资本监管压力的提高,商业银行风险承担行为对货币政策的敏感性增加,有利于紧缩性货币政策发挥风险抑制作用;金融危机后,货币政策与逆周期资本监管的协调机制得以加强,增强了银行体系的稳定性。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李燕平
作为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的重要中介指标,利率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形式和路径因各国经济金融制度不同而存在差异。以中国银行业为研究对象,选择16家上市银行为样本,就2002~2013年间利率对其风险承担行为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不良贷款率而不是风险资产比率更适合衡量银行风险承担行为;利率水平与不良贷款率之间的确存在着显著的反向变化关系;银行风险具有动态性和延续性;银行异质性与利率的交互作用尚没有对银行风险产生显著影响。
关键词:
利率 商业银行 风险承担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黄之豪 孔刘柳
本文利用中国51家商业银行2011-2016年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中国货币政策对于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货币政策对银行风险承担具有显著影响,并且扩张性的货币政策会加大银行的风险承担;(2)货币政策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取决于银行核心资本。因此,在宏观审慎监管的框架下,中央银行制定货币政策时应该考虑以银行为核心金融体系的风险承担状况。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吴韡 黄珊
随着我国汇率制度改革的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在逐渐完善的同时,汇率双向波动也日益频繁,由此带来的不确定性无疑会对货币错配现象显著的我国商业银行产生巨大影响。本文通过构建面板回归方程,以汇改后(2005年第三季度—2014年第一季度)我国16家上市银行的季度非平衡面板数据为样本,实证检验了人民币汇率波动对商业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人民币的升值一定程度上会导致商业银行风险承担水平的提高;银行的规模越大,汇率波动引起的商业银行风险承担的变动则越大。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刘青云 杨有振
本文基于前景理论,以我国97家商业银行2003-2013年数据为样本,实证检验商业银行是否满足前景理论的假设条件。结果表明:由于我国商业银行尚不能完全实现"自主经营、自担风险、自负盈亏、自我约束",与国外银行相比,收益不能完全成为抑制我国商业银行风险承担的工具。因此,我国高收益商业银行不能表现出风险承担的自我抑制,而是同低收益商业银行一样,保持较高的风险承担动机。这表明我国商业银行依靠内部控制进行风险承担约束的机制尚未形成,必须依靠外部监管对商业银行风险承担行为进行校正,以实现金融安全和金融稳定的目标。
关键词:
银行风险承担 前景理论 金融监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