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317)
- 2023(13361)
- 2022(11787)
- 2021(10891)
- 2020(9211)
- 2019(21148)
- 2018(20855)
- 2017(41074)
- 2016(22301)
- 2015(25104)
- 2014(24921)
- 2013(24561)
- 2012(22366)
- 2011(20092)
- 2010(19933)
- 2009(18557)
- 2008(18333)
- 2007(16059)
- 2006(14123)
- 2005(12594)
- 学科
- 济(88814)
- 经济(88671)
- 管理(74140)
- 业(68784)
- 企(59779)
- 企业(59779)
- 方法(43807)
- 数学(38143)
- 数学方法(37800)
- 财(29220)
- 农(22675)
- 中国(21752)
- 制(21116)
- 业经(20455)
- 务(19779)
- 财务(19712)
- 财务管理(19672)
- 企业财务(18812)
- 学(17109)
- 地方(16238)
- 贸(15137)
- 贸易(15130)
- 体(14993)
- 农业(14743)
- 易(14661)
- 理论(14341)
- 环境(14227)
- 技术(14136)
- 和(14003)
- 银(13894)
- 机构
- 大学(319562)
- 学院(315590)
- 管理(130163)
- 济(127147)
- 经济(124444)
- 理学(113445)
- 理学院(112301)
- 管理学(110653)
- 管理学院(110076)
- 研究(99646)
- 中国(74741)
- 京(66872)
- 财(63323)
- 科学(58814)
- 财经(50678)
- 所(48076)
- 经(46099)
- 中心(45124)
- 江(44992)
- 农(44753)
- 业大(44585)
- 研究所(43294)
- 北京(42039)
- 范(39636)
- 师范(39313)
- 经济学(38671)
- 财经大学(37976)
- 州(36423)
- 院(36417)
- 经济学院(35038)
- 基金
- 项目(216582)
- 科学(171651)
- 研究(161037)
- 基金(159399)
- 家(136844)
- 国家(135729)
- 科学基金(118340)
- 社会(103257)
- 社会科(97898)
- 社会科学(97875)
- 基金项目(84883)
- 省(83045)
- 自然(76080)
- 自然科(74263)
- 自然科学(74249)
- 教育(74029)
- 自然科学基金(72939)
- 划(69643)
- 资助(65575)
- 编号(65332)
- 成果(53563)
- 部(49060)
- 重点(47546)
- 创(45151)
- 发(44369)
- 课题(44299)
- 制(43821)
- 教育部(43012)
- 国家社会(42494)
- 人文(42178)
- 期刊
- 济(136701)
- 经济(136701)
- 研究(94462)
- 中国(56789)
- 财(50290)
- 管理(47760)
- 学报(46885)
- 科学(43209)
- 农(40507)
- 大学(36675)
- 学学(34518)
- 教育(33151)
- 融(28153)
- 金融(28153)
- 农业(27756)
- 技术(25870)
- 财经(25393)
- 业经(21649)
- 经(21422)
- 经济研究(21371)
- 问题(17794)
- 理论(16370)
- 图书(15039)
- 实践(14915)
- 践(14915)
- 技术经济(14740)
- 科技(14583)
- 版(14243)
- 现代(14227)
- 财会(14060)
共检索到4548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袁德利 周建
如何使公司治理机制作为一个整体发挥最大的治理效应一直以来是公司治理研究的核心话题。随着我国经济转型和公司治理改革的深入,外部治理机制的互动关系逐渐引起学术界的重视。文章以我国2007年~2010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构建联立方程模型,实证检验了证券分析师、独立审计师与产品市场竞争三种外部治理机制之间的互动关系。检验结果表明,证券分析师、独立审计师与产品市场竞争之间存在显著的互补效应,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周建 刘小元 于伟
解决公司中的委托代理问题和有效监督管理层需要各种治理机制共同发挥作用。利用2002年~2005年中国上市公司的平衡面板数据,研究大股东股权竞争、董事会构成、经营者股权激励和监事会行为4种公司治理机制的互动关系。实证结果显示,大股东股权竞争与董事会构成之间存在替代效应,大股东股权竞争与经营者股权激励、董事会构成与监事会行为之间存在互补效应,这表明中国上市公司的治理机制关系呈现出复杂的特性。这一研究结论为继续深化中国的公司治理改革提供了经验证据,提高公司治理水平需要理顺各种公司治理机制的关系,实现治理机制的协同发展。
关键词:
公司治理机制 互动 互补效应 替代效应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余劲松 梁红英
治理水平改善是提高上市公司质量进而促进证券市场健康发展的基石。本文利用世界75个国家(地区)的数据分析证券法上的投资者利益保护和执法机制对上市公司治理水平改善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其他条件一定,无论是改进书面立法还是执法活动,都能对上市公司治理水平改善起到积极作用;与书面立法相比较,执法活动对公司治理水平改善的作用更为显著;如果综合考虑立法和执法因素,立法层面投资者诉讼权利的保障则显得相对重要,信息披露和董事责任的强化规定对上市公司治理水平的改善并没有明显作用。
关键词:
投资者保护 执法 公司治理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杜俊涛 颜霜 林武
委托———代理理论对经营者报酬问题的研究 ,着重于董事会作用下的报酬机制。在不设立专门的报酬委员会时 ,董事会决定报酬的行为事实上依赖于公司所有权结构。所以具体的报酬方案是经营者与治理因素博弈的结果。通过公司治理因素与总经理报酬关系的实证研究 ,探求我国上市公司治理机制对总经理报酬的解释力。
关键词:
公司治理 报酬机制 实证研究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俊秋 张奇峰
以2001-2004年深圳证券市场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以深交所公布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考核结果作为信息披露透明度的衡量指标,实证分析了公司治理机制与信息披露透明度之间的关系。在控制了相关变量后我们发现,上市公司信息透明度与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非线性关系,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合一会降低信息透明度,审计委员会的存在有利于信息透明度的提高,而独立董事主要通过审计委员会发挥作用。
关键词:
信息披露 股权结构 审计委员会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邬国梅
针对我国上市公司频繁发生非效率投资行为的现状,分析其是否存在过度投资行为以及过度投资行为的治理机制。研究结果显示,我国上市公司确实存在过度投资行为,且负债对过度投资有约束作用;非国有控股和现金股利能制约过度投资行为,但影响有限;经理持股与独立董事对过度投资行为没有显著影响;增量融资与投资显著正相关,且其影响最为显著。因此,现阶段的首要任务是完善资本市场,使其能起到合理配置资源的功效。
关键词:
过度投资 治理机制 上市公司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张德明 曹秀英 李洪
研究设计上市公司治理机制体系及其实证分析指标,以432家沪市上市公司为样本,单位资产实现EVA(EPA)为公司绩效类标号属性,采用数据挖掘(DM)技术对样本公司治理机制进行实证分析,得到公司治理机制不同组合和EPA之间的对应关系,根据可信度和支持度相结合的原则对得到的对应关系进行检验,从中遴选出科学有效的规则。这些规则为优化和设置公司治理机制、提高公司绩效和创造新财富提供借鉴。
关键词:
上市公司 数据挖掘 治理机制 实证研究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立军 徐红梅 张同建
本文根据最新的独立董事治理行为的调查数据,分析了上市公司独立董事治理机制,研究表明:我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治理处于良好的改进状态,而在"内部人控制"监督、盈余稳健性监督、独立董事制度规范优化、以及公司治理制度支持等方面仍然存在不足。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张德明 曹秀英 李洪
本文以沪市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数据挖掘技术的判定树归纳法对样本企业的治理机制进行了系统研究,得到公司治理机制不同组合和EPA(单位资产实现EVA)之间的对应关系;然后根据可信度和支持度相结合原则从中遴选出有效规则,为优化公司治理机制、提升绩效和创造新财富提供借鉴。
关键词:
上市公司 数据挖掘 治理机制 实证研究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杨克泉 吕立伟 刘新君
本文通过考查1997年到2004年间上市公司治理机制代理变量与会计盈余及时性指标之间截面数据相关关系,探讨治理机制是否随会计盈余及时性而变化。结果基本支持了本文的假设:董事对高成本信息收集和整理的需求与会计系统信息的有用性是倒数关系,外部股东对高成本信息收集和整理的需求与会计系统信息的有用性是正相关关系;会计系统信息有用性的重要决定因素是解释股权价值现时变化的程度;以高成本的监督活动为特点的特殊治理结构是股东和董事对高成本信息收集和整理需求的反应。
关键词:
上市公司 会计盈余及时性 公司治理机制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许荣 王杰
关于董事责任保险通过鼓励董事高管积极进取从而改善公司治理效力,还是通过增强董事高管的道德风险从而削弱公司治理效力存在争论。在已有研究发现上市公司在公司章程中设立董事责任险条款有助于减少公司代理成本的基础上,进一步基于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实证考察了董事责任保险实际购买需求影响因素和董事责任险实际购买对企业代理成本的影响。实证结果发现,良好的公司治理机制将增加公司对董事责任保险的需求,同时董事责任保险购买又将进一步改善公司治理机制、降低公司代理成本。
关键词:
董事责任险 投资者权利保护 公司治理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汪慧
文章以1996~2007年深、沪两市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应用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了我国上市公司治理机制的有效性以及投资者保护制度对该机制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CEO的异常变更可能性与公司的绩效及违法违规处罚呈负相关,但与两者的交互作用正相关。说明我国上市公司的治理机制已发挥作用,但投资者保护制度并未对公司治理机制起到应有的改善作用。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苏敏 刘增学
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关键是要重视董事会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充分反映全体股东的利益;重视经营者的人力资本价值,充分发挥两权分离的经营优势,建立健全公司激励制度。
关键词:
公司治理 完善机制 激励制度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陈莹 林斌 何漪漪 林东杰
本文从内部审计与其他治理主体互动的视角,检验了内部审计的价值增值作用。通过构建以独立性、专业胜任能力以及资源投入等多维度衡量的内部审计质量指标,发现内部审计质量与公司价值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进一步考察其他治理机制(董事会、管理层与外部审计)的影响,结果发现,当董事长或总经理对内部审计的重视程度较高,或外部审计质量较高时,内部审计质量能够显著促进公司价值;反之,其对公司价值的促进作用并不明显。研究表明,内部审计具有重要的价值增值作用,同时,与其他治理机制的良性互动,有助于充分发挥内部审计对公司价值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内部审计 公司价值 治理机制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彭程 刘怡 代彬
本文以中国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分析了在负债融资与投资决策相互作用的机制下企业信贷违约风险的变化规律。实证结果表明,整体上投资支出会促进信贷违约风险,负债融资会对其产生抑制;在负债融资导致的过度投资情形下,企业投资对信贷违约风险的促进作用将更明显,而过度投资会抑制企业最优负债融资水平,从而带来更低的最优信贷违约风险;短期负债融资会促进企业信贷违约风险的增加。文章为信贷违约风险控制探寻了一种从企业微观财务决策角度进行分析的全新视角。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