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489)
2023(12298)
2022(10252)
2021(9369)
2020(7646)
2019(17640)
2018(16692)
2017(32124)
2016(17439)
2015(19991)
2014(19671)
2013(19559)
2012(18247)
2011(16228)
2010(16631)
2009(15948)
2008(15686)
2007(13905)
2006(12147)
2005(11423)
作者
(47317)
(39410)
(39336)
(37681)
(25545)
(18613)
(18079)
(15102)
(15030)
(14088)
(13577)
(13366)
(12734)
(12570)
(12545)
(12158)
(11662)
(11577)
(11472)
(10986)
(9868)
(9458)
(9372)
(9035)
(9012)
(8782)
(8776)
(8385)
(7860)
(7607)
学科
(79771)
经济(79650)
管理(60530)
(55966)
(47342)
企业(47342)
方法(38842)
数学(34669)
数学方法(34519)
(27299)
中国(24339)
(21197)
(19499)
(17736)
财务(17711)
财务管理(17638)
企业财务(16993)
(16518)
贸易(16495)
业经(16374)
(16142)
(14953)
金融(14951)
(14679)
(14401)
银行(14395)
(13771)
体制(12514)
审计(12280)
农业(12130)
机构
大学(257857)
学院(253063)
(121973)
经济(120000)
管理(100865)
理学(86609)
理学院(85828)
研究(85716)
管理学(85045)
管理学院(84551)
中国(71987)
(62001)
(54194)
财经(49021)
(44831)
科学(42150)
(40892)
经济学(40348)
中心(39293)
财经大学(36861)
(36485)
经济学院(36425)
研究所(35602)
北京(34301)
(32419)
(30886)
商学(29698)
商学院(29442)
业大(29246)
(28526)
基金
项目(161143)
科学(130584)
基金(123790)
研究(122394)
(105551)
国家(104768)
科学基金(91704)
社会(84883)
社会科(80875)
社会科学(80856)
基金项目(63622)
(56919)
教育(56443)
自然(55156)
自然科(53891)
自然科学(53879)
自然科学基金(53022)
资助(51586)
(48702)
编号(46748)
(39904)
成果(39740)
国家社会(37333)
(37221)
重点(36007)
教育部(35952)
人文(34104)
(33672)
(33309)
中国(33038)
期刊
(130781)
经济(130781)
研究(84306)
中国(55345)
(51780)
管理(38948)
科学(31630)
(30976)
金融(30976)
学报(30851)
(29117)
财经(26298)
大学(25894)
学学(24364)
经济研究(22809)
(22505)
教育(21689)
技术(19368)
农业(19326)
业经(17680)
问题(17580)
(17500)
国际(15519)
世界(15126)
会计(13449)
财会(13138)
技术经济(12635)
理论(12101)
统计(11800)
(11269)
共检索到3953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韩洪灵  陈汉文  
本文以2002-2004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以审计收费为视角,实证地考察了公司治理机制对高质量外部审计需求的影响。结果表明,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及其控制权安排对外部审计需求的治理效应产生了显著的影响,提高第一大股东的持股比例和大股东之间的股权制衡能力可以导致差异化的高质量外部审计需求;而当上市公司为国有最终控制时,则会削弱其高质量的外部审计需求。检验结果不支持我国目前的董事会制度(特别是独立董事和审计委员会制度)具有高质量外部审计需求的治理效应。这意味着需要进一步对董事会进行改革,以使董事法律责任、专业胜任能力等方面得到实质性的加强。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周中胜  
运用主成分分析技术构建公司治理指数,并以此作为公司治理质量的衡量指标,考察了公司治理质量对审计师的选择、审计收费和审计意见的影响。研究发现,公司治理质量越高的公司,越倾向于选择高质量的审计师,也愿意支付更高的审计费用;在其他条件一定的条件下,相对于公司治理质量高的公司,公司治理质量差的公司更容易获得标准无保留的审计意见,从而影响审计独立性和审计质量的提高。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廖义刚  杨小燕  黄洁  
通过选取2003-2008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从公司价值的视角考察作为信息中介的高质量审计能否透过改进会计信息质量、降低信息风险从而提升债务治理机制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高质量审计能够与债务治理机制产生协同效应并最终提升公司价值。其中短期债务与高质量审计的协同效应更为显著,而所有权性质以及地区金融发展水平都会对高质量审计和债务治理机制的协同关系产生显著影响。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肖作平  
在本研究中,我们使用审计费用作为审计质量的代理,试图调查管理者持股、第一大股东持股、产权性质、董事会特征、公司治理会议、公司控制权市场、法律环境和债务融资等公司治理机制如何影响审计质量。研究发现公司治理确实对审计质量具有显著的影响。经验证据大多支持治理水平高的公司具有较高审计质量的论点。但是,我们没有发现管理者持股、董事会特征和债务融资显著影响审计质量的证据。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廖义刚  
以2003~2009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高质量审计与银行借款的交互作用对自由现金流过度投资的影响。研究发现:银行借款可以显著地缓解自由现金流过度投资问题,该缓解效应主要来自于短期借款;随着高质量审计的引入,银行借款缓解自由现金流过度投资的效应更显著,表明高质量审计与债务治理机制之间存在协同效应;进一步检验还发现,高质量审计与银行债务治理机制间的协同效应更显著地存在于金融发展程度高的非国有上市公司中。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陈西婵  
以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2007—2015年数据为样本,就高质量的审计是否改善上市公司非效率投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第一,高质量的审计既利于缓解投资不足,又有利于抑制投资过度。第二,相对于投资过度来说,高质量的审计对投资不足的改善作用更显著。这是因为一方面审计监督对投资过度的抑制必须依赖于其对公司内部治理的改善才能起作用。另一方面,我国上市公司信息较不透明,高质量审计的信号传递有利于较好地缓解外部投资者的信息不对称,从而有效地改善因融资约束导致的投资不足。第三,在事务所规模、审计意见类型和审计费用三个审计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朱小平  刘西友  
以我国证券市场2000年至2007年的上市公司为样本,通过考察审计质量对业绩—薪酬敏感性的影响,研究审计在解决第一类委托代理问题过程中的公司治理功能。以会计师事务所规模为审计质量代理变量的检验表明,前十大事务所的业绩—薪酬敏感性显著高于其他事务所,审计质量显著影响会计业绩在薪酬契约中的作用。这些证据表明,"十大"会计师事务所在缓解股东与高管之间的委托代理冲突中发挥了显著的公司治理功能。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陈丽红  张龙平  
文章运用中国上市公司2002-2007年的数据,研究了会计师事务所行业专门化投资行为对审计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在控制了其他变量之后,审计质量随着会计师事务所行业专门化投资程度的上升而先下降后上升,呈现"U型"函数关系。文章的研究结论有助于丰富会计师事务所行业专门化对审计质量影响的研究,并为我国会计师事务所通过行业专门化发展战略实现做大做强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持。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郑军  林钟高  彭琳  
文章从民营企业家政治资源的专用性角度出发,探究了民营企业对高质量审计需求的形成动因,以及可能需要的条件。实证结果发现,民营企业家具有政治资源的公司更倾向于聘请大型事务所进行审计,这种动机在市场化进程较快、法治水平较高的地区更为显著。进一步,在控制自选择的内生性问题后,大型事务所对此类公司出具了更清洁的审计意见,也抑制了其财务报告的盈余管理程度,提升了外部投资者对此类公司的正面评价,在法治水平较高的地区,这种正面评价越显著。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韩东京  
本文选取所有权结构作为公司代理成本的衡量指标,以我国A股上市公司2002-2004年的相关数据为基础,从审计需求和审计供给两个方面对所有权结构与外部审计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从审计的需求方来说,当第一大股东壕沟防御效应越强时越愿意聘请高质量的外部审计来缓解公司的代理冲突,减少代理成本;从审计的供给方来说,审计师在出具审计意见时较少考虑到上市公司所存在的代理问题,即当上市公司存在严重的代理问题时获得标准审计意见的可能性很大。但相对非四大来说,四大审计事务所在审计时能在一定程度上考虑到上市公司所存在的代理问题。因此,本文认为目前在我国的证券市场上,上市公司是愿意聘请高质量的审计师...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刘桂良  牟谦  
本文以我国证券市场2004年~2005年的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使用调整后的KS模型估计出的公司操纵性应计利润的绝对值作为审计质量的衡量指标,考察了审计市场结构和审计质量的关系。研究发现在控制了影响审计质量的相关变量之后,市场结构与审计质量存在以下关系:审计市场集中度与审计质量成正相关关系;市场的进入退出壁垒越高,审计质量越高;但审计师的行业专长不但没有提高审计质量,反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审计质量;审计市场的强地域性与审计质量也没有明显的相关关系。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张清  
本文以上市公司审计报告公告前后累计非正常收益作为市场认同的代理指标,运用最小二乘回归和二元选择回归模型考察上市公司相关审计选择行为与上市公司市场认同之间的相关性。实证结果显示,市场对上市公司审计机构的选择、审计机构数量的确定、审计意见类型和审计资费等行为的认同度不同。非正常审计费用和审计意见类型公告负向影响上市公司的累计非正常收益,审计机构的选择和审计机构的数量正向影响上市公司累计非正常收益处于正值区间的概率,而非正常审计费用则负向影响该概率。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陈信元  夏立军  
本文以中国证券市场上2000年至2002年期间获得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的上市公司为样本,使用经过一定调整后的截面Jones模型估计出的公司操纵性应计利润的绝对值作为审计质量的衡量指标,考察了会计师事务所审计任期与审计质量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在控制了事务所变更、事务所特征、行业成长性、公司规模、经营业绩、资产负债率、上市年龄以及样本所在年度后,审计任期与公司操纵性应计利润的绝对值呈正U型关系,即审计任期与审计质量呈倒U型关系。进一步分析发现,当审计任期小于一定年份(约6年)时,审计任期的增加对审计质量具有正面影响,而当审计任期超过一定年份(约6年)时,审计任期的增加对审计质量具有负面影响。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张洪辉  章琳一  
本文利用2007-2013年我国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考察异常审计费用与审计质量之间的关系,试图找到异常审计费用影响审计质量的机制及其后果。研究发现:异常审计费用与审计质量负相关。考虑异常审计费用的正负性后,发现正的异常审计费用反映了审计师与公司之间的经济依赖性,降低审计师独立性和审计质量。负的异常审计费用反映出公司具有较强的讨价还价能力,较低的审计费用促使审计师减少审计投入,控制审计成本以实现一定的利润目标,这也会降低审计质量。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刘力  马贤明  
本文以中国2004年—2005年期间获得无保留审计意见的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采用截面Jones模型估计出的公司操纵性应计利润(盈余管理)的绝对值作为审计质量的衡量指标,考察了审计委员会与审计质量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在控制了"会计师事务所规模"、"公司是否面临退市风险"、"审计意见是否带强调事项"、"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公司盈余数量"、"年度"等指标后,设立审计委员会的公司的盈余管理绝对值显著比未设立审计委员会的公司小,这说明审计委员会能够显著的提高审计质量。进一步研究发现:审计委员会的成立时间越长,审计质量越高;审计委员会在2005年的作用比2004年更加显著。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