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593)
2023(16689)
2022(14526)
2021(13541)
2020(11301)
2019(26025)
2018(25639)
2017(50018)
2016(27028)
2015(30302)
2014(29918)
2013(29228)
2012(26409)
2011(23569)
2010(23222)
2009(21319)
2008(20874)
2007(18074)
2006(15676)
2005(13677)
作者
(74532)
(62363)
(61727)
(58766)
(39558)
(29871)
(28044)
(24484)
(23655)
(21949)
(21206)
(20884)
(19610)
(19504)
(19170)
(19109)
(18508)
(18496)
(17866)
(17714)
(15157)
(15114)
(14985)
(14123)
(13827)
(13756)
(13664)
(13580)
(12413)
(12199)
学科
(104284)
经济(104130)
管理(87014)
(81226)
(70081)
企业(70081)
方法(51253)
数学(44786)
数学方法(44206)
(34037)
(27632)
中国(25966)
业经(24308)
(23349)
(22949)
财务(22873)
财务管理(22825)
企业财务(21654)
(20845)
地方(18795)
农业(18156)
(17811)
贸易(17803)
(17307)
理论(17118)
环境(16993)
技术(16923)
(16609)
(16429)
(16030)
机构
大学(377991)
学院(375281)
管理(153309)
(150875)
经济(147759)
理学(134039)
理学院(132688)
管理学(130377)
管理学院(129703)
研究(118944)
中国(88593)
(78574)
(73165)
科学(71702)
财经(58793)
(57335)
(55659)
中心(54678)
业大(54669)
(53644)
(52935)
研究所(52116)
北京(48776)
(47344)
师范(46882)
经济学(46285)
财经大学(44324)
(43827)
农业(43387)
(42623)
基金
项目(263534)
科学(209075)
基金(194185)
研究(193121)
(168230)
国家(166866)
科学基金(145372)
社会(123736)
社会科(117350)
社会科学(117322)
基金项目(103134)
(101563)
自然(94723)
自然科(92530)
自然科学(92511)
自然科学基金(90825)
教育(89272)
(85336)
资助(79722)
编号(77891)
成果(62416)
(59176)
重点(58489)
(55141)
(54416)
课题(52766)
教育部(51578)
创新(51479)
国家社会(51390)
(51386)
期刊
(158225)
经济(158225)
研究(108334)
中国(66330)
(58845)
学报(57371)
管理(56112)
科学(52923)
(50243)
大学(44981)
学学(42538)
教育(38364)
农业(34875)
技术(32244)
(31150)
金融(31150)
财经(28854)
业经(25677)
经济研究(25141)
(24583)
问题(20442)
理论(18019)
(17844)
(17624)
科技(17539)
财会(17375)
技术经济(17353)
图书(16910)
现代(16407)
实践(16406)
共检索到5325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王振山  石大林  刘鑫莹  
以2002—2011年716家上市公司为样本,在动态内生性的框架下,运用动态面板的System GMM估计方法,通过"内部工具变量"解决了寻找有效的工具变量的困难,不仅研究了公司治理机制与代理成本间相互作用,还研究了公司治理机制间的交互效应对代理成本的影响。通过研究发现,股权集中度、董事会独立性和管理层持股比例都与代理成本负相关,公司治理机制间存在替代效应。此外,公司治理机制与代理成本间存在动态内生性,即不仅前期公司治理机制对当期代理成本有影响,而且当期代理成本又对下一期公司治理机制产生了反馈效应。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石大林  栗婧岩  徐新  
本文以2002—2011年716家上市公司为样本,在动态内生性框架下,运用动态面板System GMM估计方法,在考虑了高管薪酬与其他治理机制间的交互作用情况下,研究了高管薪酬与公司绩效间的动态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前期高管持股比例与公司绩效呈负相关,前期高管货币薪酬与公司绩效呈正相关;(2)前期公司绩效对高管薪酬产生了显著的反馈效应;(3)高管薪酬与其他公司治理机制间存在"交互效应",即高管薪酬与其他治理机制间的相互作用对公司绩效产生了显著的影响;(4)高管薪酬与公司绩效间存在动态内生性。
[期刊] 预测  [作者] 周建  袁德利  
公司治理机制对公司绩效产生影响的途径日益引起学界的重视,但有关这一问题的实证研究相对缺乏。本文基于2001~2009年间沪深两市444家上市公司的平衡面板数据,采用能有效控制内生性问题的随机效应模型和系统GMM模型,检验了公司治理机制对股权代理成本的影响及公司治理机制、两类股权代理成本与公司绩效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第一类股权代理成本在董事会规模、董事会独立性与公司绩效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而第二类股权代理成本在股权集中度与公司绩效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周翼翔  
在公司治理机制与绩效关系的研究中,已有文献大都着眼于单个治理机制,并先验地把它们作为外生变量来处理,认为二者之间是一种静态关系。文章以我国1999~2008年间沪深两市509家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从股东、管理层、董事会和债权融资四种内部控制机制之间的联合效应入手研究其与绩效之间的关系,在控制住内生性问题的影响后发现:(1)不同的公司治理机制之间彼此不是独立的,一种治理机制的选择取决于另外一种治理机制;(2)公司治理机制是内生决定的,在静态框架下其与绩效无显著性关联,但在考虑跨期影响的动态框架下二者却有着显著联系;(3)股权结构以非线性的方式影响着公司绩效,管理层持股和控股股东的影响分别呈W型和...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曹廷求  钱先航  
本文利用对山东省中小商业银行机构的调查数据,考察了金融机构各种监督机制之间的替代效应。笔者分别通过构建一个线性模型和一个Probit模型来对外部董事、管理层持股、董事长/总经理两职分离、大股东和监管机构这五种监督机制的替代效应进行研究,并对这些变量作了统计分析。通过回归结果,笔者发现在两种外部监督机制之间存在显著的替代效应,内部监督机制中的外部董事比例与外部监督机制之间也存在替代效应,但是其他两个内部监督机制并没有表现出这种效应,而内部监督机制之间则存在显著的互补效应。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旺峰  宋迎春  
家族企业作为一个特殊的企业群体,其代理成本的产生与治理均有别于一般的企业。通过对我国沪深两市506家家族上市公司代理成本及其治理机制的实证研究,结果发现企业的内部控制质量与其代理成本之间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通过在过在董事会中引入职业经理人能够有效地抑制家族企业的代理成本,而家族管理者与职业经理人之间的薪酬差距则会加剧企业的代理冲突,增加其代理成本。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罗劲博  
本文以我国沪深A股市场上2005年第1季度到2012年第4季度的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分析央行的货币政策是否影响上市公司的代理成本?结果表明:央行较为宽松的政策增加了上市公司的两类代理成本,对东部地区公司的第一类代理成本的影响要大于西部地区公司,而对西部地区公司的第二类代理成本的影响要大于东部地区公司,并发现公司治理机制在一定范围内能够减少货币政策带来的代理成本,然而西部地区企业和国有企业的公司治理机制不能有效地降低货币政策执行所带来的代理成本,本研究为评价和理解货币政策对微观企业的影响,认识公司治理机制的新的功能和作用提供了增量经验证据,拓展了相关领域的研究。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李竟成  赵守国  
本文以家电行业为例,对董事会监督动力与两职状态、外部大股东监督、经理人员持股激励及相互监督动力之间的替代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在竞争激烈的家电行业,它们之间并无显著相关性。我们认为,公司治理的有效性在于治理系统的完善性与治理机制的互补性;公司内部治理机制的选择是在产品市场竞争结构变化、资本市场评价及控制权收购压力环境下,为实现持续经营而进行的一种市场化选择。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梅波  谭新  
企业不同生命周期下投资机会存在差异,形成债务代理成本,侵占了债权人利益。本文选取1990-2014年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探寻我国上市公司异质产权和异质行业下企业生命周期对债务代理成本的效应差异。研究表明:企业处于成长期时其债务代理成本较少,处于成熟期时,债务代理成本逐渐增加,当处于衰退期时,债务代理成本最高;国有企业中生命周期对债务代理成本的效应不明显,国有产权效应替代了企业生命周期效应,导致企业生命周期边界模糊化;制造业、交通运输、信息技术业等行业的企业生命周期效应替代了行业效应,而在社会服务业和综合类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梅波  谭新  
企业不同生命周期下投资机会存在差异,形成债务代理成本,侵占了债权人利益。本文选取1990-2014年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探寻我国上市公司异质产权和异质行业下企业生命周期对债务代理成本的效应差异。研究表明:企业处于成长期时其债务代理成本较少,处于成熟期时,债务代理成本逐渐增加,当处于衰退期时,债务代理成本最高;国有企业中生命周期对债务代理成本的效应不明显,国有产权效应替代了企业生命周期效应,导致企业生命周期边界模糊化;制造业、交通运输、信息技术业等行业的企业生命周期效应替代了行业效应,而在社会服务业和综合类等行业中行业效应占据主导性,掩盖了企业生命周期效应。本文明晰了企业生命周期对债务代理成本的效应差异,诠释多重替代效应,利于认识企业不同发展阶段下的投资机会差异以及对债权人的保护。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安灵  沈青青  
本文选取2012-2014年所有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以高管变更这一公司治理最为显性和直接的表现出发,分析了高管权力与预算松弛之间可能潜在的替代关系。研究发现:在高管变更这一重大治理事件中,预算松弛能降低高管变更概率与高管权力之间的敏感性,且预算松弛与高管权力之间存在替代效应,在高管权力不足以抵抗变更风险时,可通过预算松弛降低变更风险。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冯志华  
基于近几年证监会出台一系列鼓励上市公司现金分红的政策背景,本文以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现金持有对企业代理成本的影响,并分析产权和公司治理机制对二者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现金持有增加会提高企业代理成本,产权对现金持有与代理成本的关系存在正向调节效应。本文进一步检验了公司治理机制的治理作用,并将公司治理机制分为两类。实证结果表明,外部治理机制对于约束国有企业代理问题更有效,内部治理机制对缓解民营企业代理问题更有效。本文结论说明,对于不同产权类型的企业,需从不同治理机制入手以缓解企业代理问题。本文结论为当前我国国有企业改革方向和途径提供了理论参考,同时,也为当前证监会鼓励上市公司现金分红的政策提供实证依据。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冯志华  
基于近几年证监会出台一系列鼓励上市公司现金分红的政策背景,本文以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现金持有对企业代理成本的影响,并分析产权和公司治理机制对二者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现金持有增加会提高企业代理成本,产权对现金持有与代理成本的关系存在正向调节效应。本文进一步检验了公司治理机制的治理作用,并将公司治理机制分为两类。实证结果表明,外部治理机制对于约束国有企业代理问题更有效,内部治理机制对缓解民营企业代理问题更有效。本文结论说明,对于不同产权类型的企业,需从不同治理机制入手以缓解企业代理问题。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丁庭选  潘克勤  
以近几年中国民营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分析实际控制人控制能力、代理成本、会计师事务所选择及其治理效应,可以发现实际控制人控制能力越强的公司越倾向于选择曾经被监管机构赋予专项复核资格的会计师事务所。通过两阶段回归发现,市场对聘请此类会计师事务所作出了正面评价,而且此类会计师事务所对大股东占用上市公司资金具有监督和抑制作用。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陈维  吴世农  黄飘飘  
本文以2002—2012年在沪深两地上市的中国上市公司为样本,探讨各类、各层级政治关联对企业获取政府扶持的影响,同时动态地考察税赋优惠和政府补助的扶持政策是否对公司业绩具有推动作用。研究发现:第一,政治关联有助于上市公司获得政府扶持;相比国有企业,民营企业的政治关联与政府扶持的关系更强。第二,企业享有的政府扶持政策因其高管政治关联的层级与类别而异。第三,短期内,虽然所得税优惠政策和政府补助对企业财务绩效有正向影响,但由政治关联所带来的政府扶持对企业财务绩效却有负面效应。第四,动态分析发现,尽管连续获得政府扶持能够帮助企业在短期内获得高于行业均值的超额业绩,但这种竞争优势却逐年降低,最终对企业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