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472)
- 2023(9708)
- 2022(8174)
- 2021(7842)
- 2020(6554)
- 2019(15326)
- 2018(14514)
- 2017(28751)
- 2016(14877)
- 2015(16619)
- 2014(15884)
- 2013(15982)
- 2012(14713)
- 2011(13241)
- 2010(13103)
- 2009(12233)
- 2008(12148)
- 2007(10476)
- 2006(9475)
- 2005(8531)
- 学科
- 济(68660)
- 经济(68481)
- 管理(46215)
- 业(44606)
- 企(39358)
- 企业(39358)
- 方法(31207)
- 数学(26202)
- 数学方法(26026)
- 财(21647)
- 中国(21516)
- 农(16768)
- 业经(14852)
- 制(14601)
- 务(14383)
- 财务(14366)
- 财务管理(14341)
- 贸(13965)
- 贸易(13954)
- 企业财务(13871)
- 易(13636)
- 学(11746)
- 体(11498)
- 和(10543)
- 地方(10465)
- 农业(10166)
- 理论(9962)
- 银(9953)
- 银行(9936)
- 融(9899)
- 机构
- 大学(214493)
- 学院(208820)
- 济(99123)
- 经济(97733)
- 管理(81812)
- 研究(75605)
- 理学(71180)
- 理学院(70406)
- 管理学(69465)
- 管理学院(69065)
- 中国(59511)
- 财(47600)
- 京(45043)
- 科学(40067)
- 财经(38180)
- 所(36601)
- 经(35134)
- 研究所(32853)
- 经济学(32595)
- 中心(32552)
- 经济学院(29360)
- 北京(29027)
- 财经大学(28849)
- 江(28196)
- 农(28060)
- 院(27144)
- 范(26733)
- 师范(26558)
- 业大(25102)
- 商学(24180)
- 基金
- 项目(138224)
- 科学(112593)
- 基金(106781)
- 研究(103285)
- 家(92443)
- 国家(91712)
- 科学基金(79700)
- 社会(73455)
- 社会科(68888)
- 社会科学(68868)
- 基金项目(55634)
- 自然(48371)
- 省(47938)
- 教育(47380)
- 自然科(47378)
- 自然科学(47366)
- 自然科学基金(46641)
- 资助(43251)
- 划(42039)
- 编号(38651)
- 部(34075)
- 成果(32611)
- 国家社会(32018)
- 重点(31438)
- 教育部(30452)
- 中国(28918)
- 人文(28882)
- 发(28881)
- 创(28791)
- 制(27389)
共检索到3187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会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陈冬华 范从来 徐巍
宏观层面持续之经济增长,必有其微观层面公司治理结构的有效支持。遗憾的是,无论在实践层面还是理论层面,当前中国公司治理在认识上似乎处于一种含混模棱的状态。实践中的形似而神不似,理论上的神似而形不似,构成了当前中国公司治理研究的困境与挑战。文章致力于提出一种新的公司治理论点——中国社会关系结构下之隐性契约解释,试图为破解上述困境尽微薄之力。公司治理是不同利益相关者的契约集合,任一社会的契约内容及形式都嵌入在交易各方所处的社会结构。离开了对契约的理解,就难以理解公司治理;同样,离开了对社会关系结构的理解,也难以理解契约。文章从历史分析视角,远承中国儒家道德哲学,近袭梁漱溟关于中国文化及陶孟和、费孝通、翟学伟等社会学先生之发明创见,勾勒当下社会所赖以建构的基础逻辑,分析契约内容及形式背后之社会决定,辨明东西方契约形式之关键差异,提出隐性契约在中国社会中形成的文化及伦理源起,厘清隐性契约的特征、利弊及所适,阐释构筑于隐性契约之上的中国公司治理的分析及框架模式,包括隐性契约之交易成本节约的缘由,及其在中国社会关系结构中的实施机制,对已有实证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和解释,最后分析了隐性契约对交易的激发作用,从契约激发交易促进经济增长,于从一新侧面理解科斯定理亦有启发。文章提出的隐性契约视角,区别于英美模式下的显性契约视角,是内窥和展析中国历史传统下公司治理机制的有效路径,亦合于中国式现代化“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展现了不同于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新图景”的要求,以及应奋力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有所创新之精神。文章不排斥西方公司治理理论的既有逻辑,但更强调结合中国的制度社会文化背景,对不同的契约形式和适应情境进行深入分析和拓展。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刘倩 胡必亮
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农村劳动力得以进一步释放并向城镇移动,因而农村居民收入亦得到了较快增长。社会资本作为重要的非市场力量,其对提高收入、增进福利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一个中国村庄实地调研的一手数据,采用计量方法实证检验了社会资本对农户收入的作用,并对作用机制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对政府如何有效减少收入差距提出相关政策建议。笔者认为,在农村地区,关系就是金钱,但不同类型的关系以及借助不同资本的关系在金钱上的回馈效率会有所不同,这一结论为如何有针对性地提高农户收入、减少收入差距提供了微观层面的检验和参考。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刘倩 胡必亮
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农村劳动力得以进一步释放并向城镇移动,因而农村居民收入亦得到了较快增长。社会资本作为重要的非市场力量,其对提高收入、增进福利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一个中国村庄实地调研的一手数据,采用计量方法实证检验了社会资本对农户收入的作用,并对作用机制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对政府如何有效减少收入差距提出相关政策建议。笔者认为,在农村地区,关系就是金钱,但不同类型的关系以及借助不同资本的关系在金钱上的回馈效率会有所不同,这一结论为如何有针对性地提高农户收入、减少收入差距提供了微观层面的检验和参考。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章高荣
由于整体和历时研究的欠缺,中国国家社会关系研究一直缺乏共识。文章以社会组织"双重管理"体制和"一业一会"为切入点,分析了自2004年以来社会组织管理体制改革、《慈善法》立法以及三大条例修订等政策变迁及其实践。文章发现,国家社会关系在局部具备"多元主义"的特征和基础;"法团主义"则缺乏利益代表的本质,在制度层面也已经消解;整体来看全能主义介入方式的存在,使得"类全能主义"能够被用来较好的概括和解释当前中国国家社会关系。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云 石晓磊
会计改革实质上是对会计文化的改革。会计文化通过不同的路径来实现二次投射的社会重构功能。中国文化的传统、现状和未来将决定我国会计模式在文化方面的特征,对其两方面都要有足够的认识,从而创造出具有民族特色的崭新文化。
关键词:
会计文化 文化重构 再社会化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闫昊生 孙久文 苏玺鉴
改革开放以来,土地对于我国的经济腾飞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当前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阶段也将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在梳理我国土地制度改革过程的基础上,从政府将土地作为政策工具的视角,着重分析了土地在我国经济发展中起到的作用,以及其带来的潜在成本。本文认为土地作为空间政策工具、地方财政工具和产业政策工具,对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发展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但同时也带来了土地价格攀升、地方政府债务扩大和资源配置效率下降等问题。本文的分析可以为未来中国更好地利用土地这一政策工具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土地工具 空间战略 地方财政 产业政策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李雪松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事业的不断发展,国家对宏观经济的调控已逐步从直接调控转向间接调控,政策选择的手段日趋完善。当财政、金融、贸易、环境等单一政策或政策组合不同时,如何把握政策的力度及其组合是政府、企业、居民以至国外都时常关注的问题,因此,对不同政策的经济效果进行定量分析与模拟日益重要。中国经济的可计算一般均衡(CGE)模型正是为适应实践的这种需要而逐步建立起来的一种宏观经济模型。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汪中求
躾,是日本人新造的一个汉字,语义为素养。躾,这是一个中国人不认识的汉字。它是日本人新造的,しつけ按中文拼音的读音是xi ci kai。这个日本汉字还是蛮懂汉字的会意造字法的,一人之身,尽显其美,故语义为素养,倒是很贴切的。前些天,看到一篇子女教育的短文,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崔建军
区域经济发展失衡是我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的老问题。其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但金融政策和金融体制方面的原因是其中最根本的原因。为了支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有必要利用"看得见的手"实施反向调节以实现金融资金的公平配置。为此,当务之急是构建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金融政策支持体系,具体包括实施有差别的区域货币政策、充分发挥政策性金融的政策功能、大力强化银行政策、加强经济立法、强化领导以公平分配政策资源。
关键词:
区域经济 金融资源 配置效率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张东刚
近代中国是由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封闭经济向开放经济转变的过渡时期。近代中国过渡型经济形态的本质特征,决定了在其经济发展过程中,国民生活水平和质量发生了变化。本文运用实证分析方法,重点考察近代中国国民的食品和营养水平及其结构状况,进而从一个侧面测度近代中国国民生活水平和质量。
关键词:
食品结构 营养结构 生活水平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高鹤
本文从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的变迁以及地方政府行为的不同入手,提出了一个基于财政分权和地方政府行为的中国经济转型理论框架,试图在同一个理论框架下对中国经济转型过程中各地区市场化进程不一致的现象,以及试点、增量、渐进等改革特征加以解释。基于该理论框架,本文通过构建相应的理论模型,讨论了地区经济结构和财政分权形式影响地方政府行为的机制及渠道,指出地方政府的行为选择将取决于财政分权下该地区生产资源的分布状况、地区产出的期望值及其波动性、地方财政边际收益以及财政留成率等因素。
关键词:
经济转型 财政分权 地方政府行为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翟凡 冯珊 李善同
一、导言 中国经济自1979华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实现了持续的高速增长。1978-1995年的17年间,GDP年均增长9.9%。这一速度不仅远高于新中国前30年的增长速度,也居于同期世界各国之首。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牟光福 马虎生 刘演
整理了槌座炭角菌属(Rhopalostroma)在我国的文献记录情况,共收录R.Kanyae、R.lekae和R.Luzonense 3种.其中,莱卡槌座炭角菌(新拟)Rhopalostroma lekae A.J.S. Whalley, S. Thienh., M.A. Whalley&P. Sihan.为作者采自广西弄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中国新记录种,区别于同属其他种类的重要特征为皮层下具黄色至暗黄色颗粒.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赵志君 金森俊树
为讨论民营化、市场化对中国私营部门发展的影响,本文根据中国企业行为模式建立了一个简单经济数学模型。该文认为,由于中国的国有企业、私营企业和其他经济实体具有偏离利润最大化的多重目标,与单纯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企业比较,它们倾向于利用更多的劳动力和资本生产更多的产品,但是,它们却只能获得更低的利润甚至亏损。这是中国经济高增长低效率的原因。本文还讨论了非利润目标和“准入成本”对企业数量和规模的影响。另外,模型分析表明,企业的管理能力和企业规模之间存在匹配问题,是中国的渐进式改革成功与俄罗斯大爆炸式改革失败的部分原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