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559)
- 2023(9434)
- 2022(7458)
- 2021(6698)
- 2020(5595)
- 2019(12229)
- 2018(12200)
- 2017(23829)
- 2016(13216)
- 2015(14832)
- 2014(14773)
- 2013(14165)
- 2012(12598)
- 2011(10953)
- 2010(11119)
- 2009(10529)
- 2008(10808)
- 2007(9869)
- 2006(8976)
- 2005(8695)
- 学科
- 济(50777)
- 经济(50680)
- 管理(50571)
- 业(46043)
- 企(41102)
- 企业(41102)
- 财(22757)
- 方法(18962)
- 制(18056)
- 务(15975)
- 财务(15947)
- 数学(15918)
- 财务管理(15915)
- 中国(15824)
- 数学方法(15776)
- 企业财务(15352)
- 农(14766)
- 业经(14299)
- 体(13467)
- 体制(11326)
- 银(10128)
- 银行(10114)
- 行(9547)
- 农业(9248)
- 融(9102)
- 金融(9100)
- 划(9019)
- 地方(8562)
- 学(8189)
- 环境(8042)
- 机构
- 大学(183435)
- 学院(182186)
- 济(76300)
- 经济(74699)
- 管理(70104)
- 研究(59922)
- 理学(59607)
- 理学院(59045)
- 管理学(58221)
- 管理学院(57870)
- 中国(48674)
- 财(42549)
- 京(38332)
- 科学(32778)
- 财经(32290)
- 经(29291)
- 所(29078)
- 江(28962)
- 中心(27949)
- 农(26152)
- 研究所(25561)
- 经济学(24104)
- 财经大学(24008)
- 北京(23899)
- 业大(23482)
- 州(22430)
- 院(21932)
- 范(21742)
- 经济学院(21547)
- 师范(21528)
- 基金
- 项目(117098)
- 科学(93796)
- 研究(88358)
- 基金(87018)
- 家(74799)
- 国家(74198)
- 科学基金(64756)
- 社会(58994)
- 社会科(55868)
- 社会科学(55854)
- 基金项目(45709)
- 省(44646)
- 教育(40880)
- 自然(39848)
- 自然科(38914)
- 自然科学(38906)
- 自然科学基金(38248)
- 划(37297)
- 编号(35210)
- 资助(34063)
- 成果(30153)
- 制(28539)
- 部(27126)
- 重点(26666)
- 国家社会(25163)
- 创(24554)
- 课题(24435)
- 发(24311)
- 教育部(24063)
- 性(23630)
共检索到2873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陈志斌 施建军
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关键在三个方面,一是动力,二是制度,三是外部机制。动力是指所有者或经营者是否具有制定和实施内部控制制度的内在积极性和主动性;制度是由相关机构和人员制定的内部规章制度;外部机制是实施内部控制的相应环境因素。如果内控制度由企业经营者制定,则经营者应赋予的权力以及对经营者基于自身目标的权力实施应有的约束也是要考虑的重要方面。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李文昌 王晨
公司治理是内部控制的第一层次,对企业的管理控制具有决定性影响。本文通过建立委托代理模型对公司治理层面的内部控制作用机制进行了数理分析,得出了以下结论:公司治理的关键是建立风险分担机制和信号值与可观测结果之间的对应关系,并形成对管理层行为的判断机制,同时运用上述结论对企业作出投资决策时的机制进行优化。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吴冬梅 庄新田
大股东对中小股东的侵害问题是公司治理领域的一个重要问题,通过测算控制权私人收益可以间接了解大股东对中小股东利益的侵害程度。本文将控股股东的类型分为国家股、国有法人股、法人股和个人持股,分别测算了我国上市公司控股股东的私人收益。研究发现:(1)国有法人的控制权私人收益最高,私人控股的控制权私人收益次之。(2)在国有股中,股权集中度、股权制衡度、国有股比例对控制权私有收益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国家控股公司更倾向于采取在职消费等隐蔽方式攫取控制权私人收益。(3)在私有股份中,股权集中度和制衡度与控制权私人收益成反比但作用有限,这种现象在个人控股公司中更为普遍。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合一与控制权私有收益正相关...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马忠 李学伟
本文分析了在目前我国实施MBO的上市公司中,核心管理层作为控制性股东,利用金字塔型的控股结构,使其对上市公司的所有权与控制权之间形成一定程度的分离,为侵害少数股东利益和形成管理层盘踞效应提供了可能性。与此同时,在核心管理层及其他成员之外,缺乏一个以专业收购公司为核心的收购联合体参与收购主体公司的融资过程,从而无法实现对管理层的有效约束与监督。
关键词:
管理层收购 所有权 控制权 公司治理结构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艾健明
我国上市公司中普遍存在过度投资行为,信息不对称并不是主要原因,控制权收益才是关键所在。本文从我国上市公司的所有权结构出发,分析我国上市公司在股权融资偏好下过度投资行为普遍发生的形成机制,进而分析股权融资资金配置效率低下的成因。
关键词:
所有权结构 控制权收益 过度投资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卜金涛
公司股权日益社会化、分散化是一种无法逆转的趋势,所有的股东不可能都进入董事会参加各项决策,从而导致公司所有权与控制权分离。本文从公司所有权、控制权两个维度将公司控制权配置模式分为四个类型,对各类公司控制的实现工具、途径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公司控制权 公司所有权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刘惠
金融结构、所有权和公司控制[美]保罗·米尔格罗姆,约翰·罗伯茨兼并者的信条是:"将你低估的资产,你的工厂,你在技术、研究和开发上的开支,你的员工的期望,你在消费者身上的赌注,你的养老金都交给我,我将会加强自身和交易者价值"。罗伯特·默塞尔(Rober...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张天阳
我国民营上市公司多为所有权少数控制性结构,在控制方式上大多采用"金字塔"型的控制模式。所有权少数控制结构使得最终控制人对外部股东的侵害行为具有溢出效应,导致控股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产生的代理问题。优化股权结构及完善公司治理是提高民营上市公司经营绩效,促进证券市场健康发展的重要措施。本文从分析民营上市公司的所有权结构和控制方式对公司治理的影响入手,就如何优化股权结构,完善公司治理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应对策。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汤志强
基于我国上市公司对战略委员会制度的自愿性治理需求这一特殊视角,本文系统地考察了终极控制人对战略委员会的治理需求,研究发现:中央政府控制人比其他类型控制人有更强的战略委员会治理需求,地方政府、民营、特殊法人控股股东有更多的控制权及控制权收益诉求;除了中央政府控股股东外,终极所有权的提高一般会降低战略委员会的治理需求;两权分离度的增加会降低战略委员会的治理需求。除了有提高管理水平的动机之外,设立战略委员会亦有缓解代理冲突、获取控制权及控制权收益的动机。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汪莹 李林
企业所有权安排的变迁趋势是人力资本与非人力资本所有者分享企业所有权。通过对人力资本产权概念以及人力资本产权化含义的认识,提出了人力资本企业所有权的实现依据;并进一步探讨了人力资本企业所有权实现的共同分享和共同治理模式。揭示了基于人力资本产权化理论背景下企业所有权安排变迁的理论依据和人力资本企业所有权的实现机制。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冯旭南 李心愉
本文考察了我国上市公司的终极所有权和控制权结构。和国际学术研究存在较大差异,终极控制人往往通过金字塔结构控制上市公司,但其所有权和控制权并不分离,我们称其为"金字塔结构之谜",政府作为终极控制人时,这一现象尤其明显。本文还发现,终极控制人拥有的所有权平均为33%,远远高于CDL(2000)东亚经济体的样本均值。此外,家族作为终极控制人在我国上市公司中已占较大比例,大大高于早期的样本;和其它东亚经济体相类似,家族倾向于以较少的现金流量权获得较多的控制权,与政府作为终极控制人存在较大差异。终极控制人性质对所有权和控制权结构的分布具有显著影响。
关键词:
金字塔 所有权 控制权 终极控制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曲文轶 刘洪钟
转轨之初 ,俄罗斯改革的设计者们认为具体的私有化方式以及初始的所有权结构不重要 ,财产会很快向有效所有者手中聚集。事实却是 ,在长达 1 0余年的转轨期间 ,内部人始终占有并控制着多数股份。不过 ,内部人控制长期锁定的同时 ,内部人所有权结构却出现了变化 ,总体趋势是职工股权份额持续下降 ,管理者股权份额不断增加。此外 ,外部人股权也在稳步上升。通过建立一个三方股权交易模型 ,本文对上述现象进行了解释
关键词:
私有化 所有权结构 内部人控制 俄罗斯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侯丽 钟田丽
本文以2005-2013年中小板上市公司为样本数据,实证检验了终极控制股东所有权和控制权分离度与债务融资之间的负相关关系;并实证研究了终极控制股东所有权和控制权分离度与公司外部治理机制的交互作用对债务融资的影响。结果发现:信息披露质量越高越能减弱终极控制股东所有权和控制权分离度与债务融资之间的负相关关系,抑制其规避债务融资的行为;较高的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却加重了终极控制股东所有权和控制权分离度与债务融资之间负相关的关系,增强其规避债务融资的行为;产品市场竞争强度对终极控制股东规避债务融资的抑制作用不明显。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刘志耕
企业战略层面的纳税成本实际上就是企业实施未来发展战略所需要发生的全部纳税成本。由于是未来尚未发生的成本,所以企业战略层面的纳税成本有着与正常经营情况下对纳税成本不同的控制方法。1.全面深刻了解企业战略制定战略层面纳税成本控制制度与制定正常生产经营情况下纳税成本控制制度不同的是,前者因无法边制定边检验而产生了一定的困难。所以,要使制定的战略层面纳税成本控制制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朱武祥 戚熠璇
本文通过风险投资商投资W公司过程中发生一系列事件的描述 ,揭示了成长阶段的高科技企业普遍存在的公司治理问题的独特成因———企业法律所有权与价值驱动因素控制权分离。与传统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不同的是 ,人力资本及其控制的无形资产对高科技企业价值的贡献相对于有形资产的重要性大大提高 ,而高科技企业的人力资本与增长机会和价值驱动资源高度粘合 ,但这些资源并不能由法律上的所有者控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