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915)
2023(12985)
2022(11165)
2021(10490)
2020(8975)
2019(20779)
2018(20632)
2017(39439)
2016(21934)
2015(24864)
2014(24764)
2013(24453)
2012(22661)
2011(20236)
2010(20480)
2009(19315)
2008(19792)
2007(18203)
2006(15874)
2005(14541)
作者
(61768)
(51834)
(51612)
(49132)
(33008)
(24790)
(23699)
(20070)
(19452)
(18483)
(17474)
(17408)
(16556)
(16533)
(16114)
(15935)
(15905)
(15343)
(15072)
(14992)
(12822)
(12781)
(12564)
(11796)
(11680)
(11637)
(11632)
(11515)
(10448)
(10228)
学科
(83696)
经济(83567)
管理(79314)
(71636)
(62437)
企业(62437)
方法(38071)
(32649)
数学(32367)
数学方法(32091)
(24384)
(23680)
(22701)
财务(22655)
财务管理(22598)
企业财务(21523)
中国(20678)
业经(20205)
地方(16412)
(16010)
(15920)
农业(15872)
(15040)
银行(15013)
(14776)
贸易(14769)
(14317)
(14315)
(14054)
(13950)
机构
大学(309064)
学院(308513)
(123196)
管理(121712)
经济(120263)
理学(102915)
理学院(101760)
管理学(100272)
管理学院(99650)
研究(98781)
中国(79737)
(65567)
(64925)
科学(58864)
(49707)
财经(49506)
(49322)
(48927)
中心(47342)
(44732)
研究所(44303)
业大(43741)
北京(41013)
(39156)
师范(38799)
(38511)
农业(38499)
经济学(37004)
财经大学(36625)
(35879)
基金
项目(197087)
科学(154842)
研究(146372)
基金(142576)
(122703)
国家(121614)
科学基金(104893)
社会(92253)
社会科(87200)
社会科学(87172)
(77355)
基金项目(76313)
教育(68202)
自然(67566)
自然科(65876)
自然科学(65858)
自然科学基金(64718)
(64676)
编号(60332)
资助(57698)
成果(50164)
(44517)
重点(44183)
课题(41527)
(41175)
(41006)
(40477)
教育部(38499)
创新(38356)
(37887)
期刊
(143828)
经济(143828)
研究(91191)
中国(64549)
(57121)
管理(47178)
学报(45653)
(45476)
科学(42604)
大学(35418)
学学(33140)
教育(32023)
(31567)
金融(31567)
农业(30089)
技术(26524)
财经(25487)
业经(23049)
(21752)
经济研究(21266)
问题(18691)
(18008)
财会(17139)
会计(15896)
(15680)
技术经济(14867)
理论(14703)
(14674)
现代(14545)
图书(14079)
共检索到4727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孙亮  刘春  
本文使用2003~2005年来自我国证券市场的数据,利用调整的截面Jones现金流模型计量操控性应计利润,以所有权性质为背景,分别民营和国有上市公司样本对公司治理结构与盈余管理程度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和比较分析。我们发现,两类公司的治理结构对其盈余管理程度的制约机制存在重大差别。具体而言,民营上市公司董事会独立性和监事会勤勉性与其盈余管理程度存在正向线性关系,而股权集中度和制衡度与盈余管理程度则存在倒U形的非线性关系。与此不同的是,国有上市公司的董事会、监事会及股权结构对盈余管理程度的制约作用均不显著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段旭梅  李竹梅  
本文基于2011-2015年沪深两市A股主板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了盈余管理、产权性质与费用粘性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由于国有企业严重的代理冲突,其费用粘性水平显著高于非国有企业;盈余管理与费用粘性的关系不能一概而论。交叉项的研究结果表明,产权性质对费用粘性的影响要强于盈余管理。对此,企业可要求管理者披露费用粘性信息,以更好地了解企业的费用控制问题,降低信息不对称;同时,通过制定约束与激励机制来弱化代理冲突。最后,本文提出设置费用粘性水平这一考核指标,丰富了绩效考核体系的内容,也为企业的绩效考核实践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段旭梅  李竹梅  
本文基于2011-2015年沪深两市A股主板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了盈余管理、产权性质与费用粘性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由于国有企业严重的代理冲突,其费用粘性水平显著高于非国有企业;盈余管理与费用粘性的关系不能一概而论。交叉项的研究结果表明,产权性质对费用粘性的影响要强于盈余管理。对此,企业可要求管理者披露费用粘性信息,以更好地了解企业的费用控制问题,降低信息不对称;同时,通过制定约束与激励机制来弱化代理冲突。最后,本文提出设置费用粘性水平这一考核指标,丰富了绩效考核体系的内容,也为企业的绩效考核实践提供了一定的借鉴意义。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冯莉  
文章以2007—2012年平衡面板数据为研究对象,探讨了不同所有权结构、公司治理与盈余管理三者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发现,管理层持股比例和机构持股比例与盈余管理之间呈现显著的非线性关系(倒U型关系)。对于他们而言,出于谋求短期利益时,他们的持股动机与盈余管理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具有强烈的盈余管理动机;而作为长期持股者时,他们的持股动机与盈余管理呈现出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为了企业的长远发展会抑制盈余管理。从公司治理角度来看,独立董事的比例与盈余管理行为呈现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其比例越高越有助于抑制盈余管理行为。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吴顺祥  张长海  
本文从基本的盈余管理和审计意见关系出发,借鉴转型经济学中关于企业与政府关系研究的最新成果及不同方向盈余管理的特征,深入研究了终极所有权对盈余管理与审计意见关系的影响。研究发现:终极控制人的影响力越强,注册会计师对该企业的盈余管理容忍度就越高;终极控制人性质对盈余管理程度和审计意见关系的影响会随着盈余管理方向的不同而不同;与向上盈余管理相比,终极控制人对向下盈余管理程度和审计意见的关系影响较小。本文的研究,对于深入认识终极所有权的影响及提高独立审计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章卫东  袁聪  张江凯  高雪菲  
运用代理理论分析中国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经理人在股票期权激励授权前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和方法,并采用深、沪证劵市场2008—2012年153家实施股票期权激励的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以及同等数量的未实施股票期权激励的对照样本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上市公司在股票期权授权前进行了负的盈余管理,并且,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在股票期权授权前进行负的盈余管理程度要高于民营控股上市公司。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高燕  
本文以2004-2006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少数所有权控制结构下终极控制人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关系。研究发现:(1)终极控制人在上市公司的现金流权和控制权均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幅度呈倒U型关系。(2)终极控制人在上市公司的现金流权与控制权的分离程度越大,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幅度越大。(3)终极控制人为非国有身份时,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程度更大。(4)终极控制人为非流通股的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程度显著大于流通股。(5)终极控制人间接控制的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程度显著大于直接控制的情况。(6)终极控制人发生变更阶段,上市公司运营目的和行为更复杂,盈余管理程度更大。本文未发现政府控制的行政级别对上市公司...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宝乌云塔娜  刘保良  
文章采用2000—2013年全部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用修正的Jonse模型和RoychowdhuRy模型度量应计和真实盈余管理程度,从所有权性质的视角研究行业内产品市场竞争优势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问题发现:产品市场竞争优势越强,民营企业的应计和真实盈余管理水平越低;而国有企业,只在应计盈余管理层面发现产品市场竞争优势与盈余管理之间的负相关关系。
[期刊] 预测  [作者] 陈亮  
为了更好地保护利益相关者的切身利益,加强对ST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监控,有利于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和改善市场资源配置效率。本文收集2006~2010年我国A股ST上市公司的各种交易状态及其变化的数据,利用可操纵应计利润作为盈余管理的一个替代变量,实证研究了盈余管理与ST上市公司之间的经验关系。结果表明,上市公司为避免被指定为ST,在ST前后年采取不同的盈余管理行为;私营公司与国有公司在盈余管理行为方面没有显著差异;低管制行业的公司比高管制行业的公司进行了更多的盈余管理。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林素燕  程惠芳  
本文以2009—2014年有海外收入的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样本,检验国际化程度对公司治理结构的影响,并进一步检验不同所有权性质和不同行业企业国际化程度对公司治理结构影响的差异。结果表明:不区分所有权性质和行业时,国际化程度与董事长总经理两职合一、高管股权激励显著正相关;区分所有权性质后,国际化程度对非国有性质企业董事长总经理两职合一、高管股权激励影响显著;对国有性质企业董事长总经理两职设置不产生显著影响,但对其高管薪酬激励影响显著;分行业来看,国际化程度能促进技术密集型企业董事长总经理两职合一,并强化了资本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曹慧  
本文探讨了在高管报酬激励不足和激励过度两种不同情形下,政府所有权和盈余管理对高管报酬激励的影响。研究表明:在高管报酬激励不足时,政府所有权高的上市公司激励不足的现象更严重;在高管报酬激励过度时,政府所有权低的上市公司过度激励的现象更严重。此外,在报酬激励不足时,高管会通过盈余管理增加自身报酬。当总经理兼任董事长时,高管权力膨胀导致其运用权力提高自身报酬,使激励不足的现象减轻,激励过度的现象加重。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杜勇  孙帆  邓旭  
随着资本市场中共同机构所有权现象越来越普遍,学术界对共同机构所有权影响微观企业行为的探讨逐渐深入。在近年来盈余操纵事件愈演愈烈的背景下,本文实证检验了共同机构所有权对企业盈余管理的协同治理效应和合谋舞弊效应。具体而言,本文基于2007—2019年中国上市公司数据,考察共同机构所有权对企业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发现:共同机构所有权发挥了协同治理效应,改善了上市公司盈余信息质量。采用Heckman二阶段回归、工具变量法、倾向得分匹配(PSM)等方法检验后结论依然成立。同行业势力和行业内竞争加强了机构协同效应,退出威胁和规模效应使得共同机构所有权的监督治理更加有效;具体途径探寻发现,共同机构所有权的协同和治理通过委派管理层实现。共同机构所有权的协同治理效应在经济增速较快、国有企业以及有长期共同机构投资者的样本中更为明显,同时发现共同机构所有权的协同治理得到了权威机构认可并降低了审计收费。本文的研究为共同机构所有权协同治理效应提供了新的证据,拓展了机构投资者信息网络的研究,也为监管部门制定符合中国现实情境的监管措施提供了参考。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谢雅璐  
以2011—2015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考察了金融环境不确定性与盈余操纵程度的关系,并检验了所有权性质的调节作用。结果发现,金融环境不确定性越高,企业盈余操纵程度越大,且公司层面不确定性对于盈余操纵的影响较大,市场层面的影响次之。民营企业的盈余操纵程度显著高于国有企业,且国有性质能够显著降低不确定性对盈余操纵的影响,表明国有性质对于盈余操纵存在治理效应。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德鲁  宋学锋  
本文以2007年和2011年中国上市公司数据为初始研究样本,通过Tobit回归、OLS回归并结合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做稳健性检验,分别考察了国有控股公司和民营控股公司的治理机制、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企业绩效和市场绩效的影响规律。研究发现,管理者过度自信对国有控股公司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但对民营控股公司绩效却具有显著的负向作用;在国有和民营控股公司中对管理者过度自信、会计绩效及市场绩效所起显著解释作用的治理机制变量存在很大差别,其中两职设置、独立董事规模、董事会会议次数等变量对两类公司的作用方向截然相反;治理机制与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企业绩效存在交叉影响,在特定的治理环境中,国有控股公司管理者的过度自信...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洪辉  杨洋  
本文以我国2003~2012年沪深主板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实证分析了政治关联、所有权与盈余质量关系。研究发现:政治关联与盈余质量显著负相关;高管持股比例的提高会促进企业盈余质量的提高;政治关联会削弱高管持股对企业盈余质量的促进作用。研究结论对解决我国企业目前盈余质量偏低问题和经理人片面追逐于建立政治关联问题提供一些思路,以促进企业良性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