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490)
2023(19648)
2022(17086)
2021(15972)
2020(13711)
2019(31542)
2018(31105)
2017(60522)
2016(33005)
2015(37185)
2014(37181)
2013(36620)
2012(33805)
2011(30519)
2010(30383)
2009(28499)
2008(28376)
2007(25431)
2006(22154)
2005(19724)
作者
(98810)
(82002)
(81731)
(77864)
(52157)
(39687)
(37324)
(32285)
(31026)
(29335)
(27759)
(27652)
(26082)
(25914)
(25619)
(25553)
(25304)
(24506)
(23693)
(23630)
(20572)
(20336)
(20015)
(18622)
(18560)
(18352)
(18296)
(18248)
(16659)
(16291)
学科
(126852)
经济(126699)
管理(96249)
(94535)
(77678)
企业(77678)
方法(62844)
数学(55106)
数学方法(54453)
(37176)
中国(34997)
(34689)
(30198)
(28160)
业经(28039)
(27906)
银行(27758)
(26175)
(25720)
贸易(25703)
(24895)
(24894)
财务(24814)
财务管理(24756)
地方(23633)
企业财务(23494)
(23053)
金融(23049)
农业(22815)
理论(20629)
机构
大学(475926)
学院(473501)
(185777)
管理(185331)
经济(181706)
理学(160056)
理学院(158276)
研究(155831)
管理学(155365)
管理学院(154526)
中国(123437)
(100830)
科学(98961)
(89425)
(85967)
(79608)
业大(75414)
中心(72673)
研究所(72636)
财经(71908)
(69266)
农业(68428)
(65320)
北京(63358)
(59400)
师范(58664)
(56582)
经济学(56193)
(56018)
财经大学(53666)
基金
项目(322002)
科学(250517)
基金(233225)
研究(227040)
(205899)
国家(204225)
科学基金(173766)
社会(141803)
社会科(134293)
社会科学(134255)
(126097)
基金项目(123885)
自然(116547)
自然科(113813)
自然科学(113776)
自然科学基金(111738)
(106994)
教育(104756)
资助(97213)
编号(91830)
成果(73791)
重点(72438)
(70539)
(67235)
(66308)
课题(62912)
科研(62843)
创新(61999)
计划(60578)
教育部(59772)
期刊
(197426)
经济(197426)
研究(136656)
中国(84961)
学报(83044)
(76906)
科学(72022)
(69253)
管理(65397)
大学(61412)
学学(58461)
(53307)
金融(53307)
农业(50926)
教育(44461)
技术(38844)
财经(35165)
业经(32955)
经济研究(31651)
(29913)
(26362)
问题(26239)
(23869)
理论(23350)
科技(22617)
技术经济(22429)
统计(22045)
商业(21753)
图书(21475)
(21393)
共检索到6885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谢四美  
本文基于2007~2014年我国14家上市银行的相关数据,从股权结构、董事会、高管激励三个角度,考察了公司治理对商业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股权集中有助于解决经理人的道德风险问题;第一大股东的国有性质能够约束银行的冒险行为。董事会规模对银行风险影响并不显著;但董事会独立性有利于防范银行承担过度风险。高管的薪酬水平与银行风险显著正相关;而高管持股状况对银行风险的影响并不显著。最后,本文根据上述研究结果给出了简要的结论与启示。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孔德兰  董金  
良好的公司治理机制是完善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促进银行体系健康发展的关键。目前,如何通过公司治理机制来降低商业银行风险承担成为理论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选取2000-2007年国内五家上市银行的数据,从公司治理机制的角度对我国商业银行风险承担问题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发现,公司治理机制中的考察因素对各种风险的影响存在较大差异,总体而言,大股东控制力、独立董事比例和资本充足率与银行风险显著正相关,董事会和监事会规模与银行风险显著负相关,而特许权价值、资产规模和财务杠杆与银行风险显著正相关。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张俊超  
在我国现有的制度、经济环境下,存款保险制度的实施对商业银行的风险承担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解答好这一问题可以为完善存款保险监管体系、制定更具有针对性的风控策略提供依据,也具有维持金融稳定的实践价值。利用2015年5月1日颁布的《存款保险条例》作为外生变量,以在沪深A股上市的26家商业银行的微观数据为样本,实证检验存款保险制度实施后我国商业银行个体风险承担的变化。由于银行的个体风险承担受到银行规模和内部治理机制的影响,在基础研究之后进一步检验银行规模、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董事会规模、独立董事占比、监事会规模、高管薪酬、管理层持股比例等银行异质性特征对存款保险制度和银行个体风险承担关系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存款保险制度实施后,我国商业银行的个体风险显著增加,银行规模、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和管理层持股比例显著增加了银行个体承担的风险。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汪超  蒋天使  
本文以我国2007—2016年16家上市银行为分析对象,把高管所拥有的社会资本划分为政治资本、金融资本以及其他社会资本三类,研究了其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考虑多个影响因素的情况下,三类社会资本对银行风险均呈现较为显著的负效应。引入银行绩效和治理水平两个因素后分析发现,在银行绩效的影响下,政治资本和其他社会资本会增加银行风险。在治理水平的作用下,银行高管的社会资本则更多体现为风险抑制作用。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汪超  蒋天使  
本文以我国2007—2016年16家上市银行为分析对象,把高管所拥有的社会资本划分为政治资本、金融资本以及其他社会资本三类,研究了其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考虑多个影响因素的情况下,三类社会资本对银行风险均呈现较为显著的负效应。引入银行绩效和治理水平两个因素后分析发现,在银行绩效的影响下,政治资本和其他社会资本会增加银行风险。在治理水平的作用下,银行高管的社会资本则更多体现为风险抑制作用。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郝臣  崔光耀  秦晓天  
金融危机后期,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和控制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本文从公司治理的视角关注中国上市商业银行的风险承担问题,选取2009-2014年中国16家上市商业银行的相关数据,并利用南开大学中国公司治理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公司治理指数(CCGINK)建立面板模型,从公司治理总指数、各维度分指数和具体治理机制三个层次分析中国上市商业银行公司治理对其风险承担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上市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指数与风险承担负相关,分指数中董事会治理指数和经理层治理指数与风险承担负相关,具体治理机制中独立董事占比和高管持股与风险承担负相关。本文最后为提升上市商业银行治理水平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王俊籽  林永康  
本文以面板数据模型和门槛面板模型为基础,对中国11类非金融行业杠杆率与商业银行风险承担水平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多数行业存在杠杆率门槛值,且行业债务杠杆已处于危险水平,再度攀升会恶化商业银行的风险水平,并使风险积聚,最终给国民经济带来巨大的冲击;从结构上看,非金融企业部门的杠杆率较高,各行业债务杠杆水平差别较大,如果不及时关注加以分类管理,很可能引发结构性风险,加剧经济金融体系的脆弱性和不稳定性;少数基础性行业的杠杆率仍有一定的提升空间,适量的加杠杆可以加快经济发展速度。为此,化解杠杆风险,降低风险水平,应细化银行业务规划,去杠杆和加杠杆相结合,并健全对各行业、各部门的分类监管机制。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李成  杨礼  高智贤  
首先建立理论模型剖析中国利率市场化进程对商业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机理,进而构建利率市场化指数,并基于FGLS方法分析中国16家商业银行1996~2014年的财务数据。研究发现,利率市场化前中期,商业银行的风险承担显著降低,且其对存贷利率市场化最为敏感;小型商业银行具有更强的风险偏好。因此,伴随利率市场化的深入,政府应把握好存款利率放开的节奏,严密监控商业银行的风险承担行为,确保经济金融系统的平稳运行。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夏益国  张一鸣  刘丽萍  
本文选取2012~2020年中国152家区域性商业银行样本数据,利用中国456个气象站点的逐日气象数据,从强度和频度两个维度计算极端气候指数,实证检验极端气候对商业银行风险承担水平影响效果、异质性及影响机理。研究结果表明:(1)极端高温和极端强降水气候的强度对商业银行风险承担水平均无显著影响,但极端高温和极端强降水气候的频度对商业银行风险承担水平存在显著影响。(2)极端低温气候的强度和频度均显著提升商业银行风险承担水平。(3)农村商业银行比城市商业银行更易受极端气候影响,且不同地区所受影响具有异质性。(4)影响机制检验结果显示,极端气候提高商业银行风险承担水平主要是通过降低家庭财富、提高其资产风险的“个人”渠道,影响公司经营提高其总体违约风险的“企业”渠道,以及通过气候政策而导致银行业务结构改变的“政府”渠道达成的。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余静文  吴滨阳  
数字金融是信息技术、数据协作与传统金融服务模式相结合的新一代金融服务业态。随着数字金融的快速发展,商业银行在科技赋能下加速了数字化转型步伐。基于2012-2018年中国84家代表性商业银行的数据,采用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作为数字金融的代理变量,研究数字金融对商业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结果表明,数字金融有助于收敛系统性金融风险。数字金融对商业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具有异质性:城商行和农村金融机构对数字金融的反应更加敏感,大型股份制银行和国有行则更加审慎,数字金融对农村金融机构的风险收敛作用最大。数字金融缓解了长尾客户缺乏抵押和征信不足的痛点问题,提高了中小银行风险识别能力,降低了风险管理成本,使其信贷决策更加科学。最后提出关于商业银行进一步提升数字化风险管理能力、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启示。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牛晓健  裘翔  
本文旨在深入研究在中国银行业靓丽的报表之下是否隐藏着潜在的风险。我们依据"风险承担渠道"理论的假说,采用中国上市时间超过三年的十四家上市银行的数据,利用固定效应模型和差分广义矩估计方法,验证了:在中国,低利率的政策环境会催生商业银行的风险承担行为。本文的贡献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我们计算并采用了对风险测度更灵敏的预期违约频率(EDF)作为风险测度指标,相较基于定期报表的Z值和坏账率等指标更能够反映市场预期,具有前瞻性;第二,为了降低利率变量的内生性问题,我们采用拟合泰勒规则的方法估算出均衡利率,从而得到能够灵敏地反映利率政策松紧程度的利差变量作为政策利率的代理变量并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内生性。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肖崎  邓少慧  
文章基于20062015年我国25家上市影子银行机构的微观数据,采用动态面板系统广义矩法,研究货币政策对影子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研究发现:货币政策对我国上市影子银行机构的风险承担具有显著的影响,证明我国存在货币政策的影子银行风险承担传导渠道。宽松的货币政策,特别是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会鼓励影子银行承担更多的风险,进而放大货币政策的扩张效应,增加金融体系的不稳定。因此,央行未来在制定货币政策时需要重视影子银行在货币政策传导中的作用,监管当局也应加强对影子银行过度风险承担行为的监管,构建有效的金融宏观审慎管理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邓南文  
2014年11月22日,央行宣布非对称降息,意图以更间接的方式,在银行等金融机构按市场规则应对的情况下达到政策目标。基于此,本文分析了利率和银行风险承担之间的关系及公司治理因素对这种关系的影响。基于2007年到2013年16家上市商业银行的数据进行实证,结果显示:(1)利率降低会提升银行的风险承担水平;(2)第一股东持股比例上升会增加银行的风险承担水平;(3)第一股东持股比例上升会提高银行风险承担对利率的敏感度。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汪可  吴青  李计  
以中国34家2003—2016年商业银行数据为样本,实证检验Fintech对商业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大小,以及不同类型商业银行的响应程度。结果表明:(1)Fintech发展与商业银行风险承担呈现倒U型曲线关系;(2)非系统性重要银行风险承担能力较为出色。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汪可  吴青  李计  
以中国34家2003—2016年商业银行数据为样本,实证检验Fintech对商业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大小,以及不同类型商业银行的响应程度。结果表明:(1)Fintech发展与商业银行风险承担呈现倒U型曲线关系;(2)非系统性重要银行风险承担能力较为出色。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