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475)
2023(15129)
2022(13136)
2021(12284)
2020(10433)
2019(23688)
2018(23026)
2017(45373)
2016(24483)
2015(27220)
2014(26767)
2013(26458)
2012(24104)
2011(21655)
2010(21249)
2009(19682)
2008(19494)
2007(17157)
2006(14844)
2005(13119)
作者
(71615)
(59137)
(58924)
(55890)
(37777)
(28543)
(26716)
(23353)
(22690)
(21120)
(20268)
(20046)
(18715)
(18566)
(18448)
(18387)
(17871)
(17779)
(17137)
(16925)
(14788)
(14640)
(14154)
(13433)
(13307)
(13189)
(13042)
(12981)
(11856)
(11672)
学科
(93621)
经济(93507)
管理(74124)
(73772)
(61334)
企业(61334)
方法(48768)
数学(42877)
数学方法(42527)
(28608)
中国(24810)
(24150)
(23737)
(23488)
银行(23340)
(21816)
业经(21167)
(20241)
财务(20183)
财务管理(20145)
(19461)
企业财务(19226)
(18269)
贸易(18257)
(18253)
金融(18252)
(17606)
地方(16968)
农业(16131)
技术(14978)
机构
大学(347023)
学院(343173)
管理(140956)
(135896)
经济(133075)
理学(122788)
理学院(121522)
管理学(119542)
管理学院(118951)
研究(109729)
中国(89600)
(72635)
科学(68544)
(65251)
(60243)
业大(54618)
(54319)
财经(53330)
中心(51423)
研究所(49762)
(48762)
(48404)
农业(47873)
北京(45375)
经济学(41237)
(41116)
师范(40604)
财经大学(40295)
(40068)
(39462)
基金
项目(241174)
科学(189202)
基金(177719)
研究(170079)
(156343)
国家(155070)
科学基金(133568)
社会(108876)
社会科(103251)
社会科学(103226)
基金项目(95281)
(92618)
自然(89573)
自然科(87507)
自然科学(87482)
自然科学基金(85969)
(78742)
教育(77431)
资助(73364)
编号(67535)
重点(53501)
(53336)
成果(53020)
(50313)
(49217)
科研(47099)
创新(46950)
教育部(45823)
课题(45203)
国家社会(44917)
期刊
(138658)
经济(138658)
研究(100580)
学报(59558)
中国(58826)
(53040)
科学(52182)
(49900)
管理(48912)
大学(44561)
(43977)
金融(43977)
学学(42622)
农业(34866)
教育(29069)
财经(26285)
技术(25579)
业经(22802)
经济研究(22744)
(22114)
问题(18035)
(17987)
理论(17823)
科技(16875)
(16863)
实践(16399)
(16399)
技术经济(15946)
商业(15799)
业大(15420)
共检索到4907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征信  [作者] 谢太峰  肖薇  
以我国16家上市商业银行为样本,采用2008—2017年的年度数据为研究对象,实证分析公司治理机制及对我国商业银行风险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我国上市商业银行第一大股东的风险偏好与其他股东相比存在显著差异,国有持股会增加银行的风险行为;加大董事会规模,有利于集思广益,降低风险,独立董事有利于约束银行的风险行为;高管的薪酬激励和股权激励均与风险行为成正相关关系,合理设置激励措施有利于控制商业银行的风险行为。因此,要进一步优化商业银行的股权结构,逐渐放松政府对银行的控制,实现政企分离,强化银行的市场约束。同时完善董事会制度,建立有效的高管激励机制,确保商业银行经营的平稳运行。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谢四美  
本文基于2007~2014年我国14家上市银行的相关数据,从股权结构、董事会、高管激励三个角度,考察了公司治理对商业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股权集中有助于解决经理人的道德风险问题;第一大股东的国有性质能够约束银行的冒险行为。董事会规模对银行风险影响并不显著;但董事会独立性有利于防范银行承担过度风险。高管的薪酬水平与银行风险显著正相关;而高管持股状况对银行风险的影响并不显著。最后,本文根据上述研究结果给出了简要的结论与启示。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孔德兰  董金  
良好的公司治理机制是完善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促进银行体系健康发展的关键。目前,如何通过公司治理机制来降低商业银行风险承担成为理论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选取2000-2007年国内五家上市银行的数据,从公司治理机制的角度对我国商业银行风险承担问题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发现,公司治理机制中的考察因素对各种风险的影响存在较大差异,总体而言,大股东控制力、独立董事比例和资本充足率与银行风险显著正相关,董事会和监事会规模与银行风险显著负相关,而特许权价值、资产规模和财务杠杆与银行风险显著正相关。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曲宏  王明明  杨志翔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郭志芳  
为补偿风险资产的预期损失,商业银行要计提风险拨备,这一行为与资本监管、财务绩效、信贷周期等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商业银行风险拨备行为的有效性取决于它们之间相关关系的性质。通过选用2005~2010年我国7家样本银行的相关数据,建立风险拨备率与相关变量之间的面板数据模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商业银行风险拨备行为与资本充足率、资产收益率、资产规模、不良贷款率等变量的相关性较强,我国商业银行风险拨备计提的自觉性较差,风险拨备不能充分反映资产的预期损失,具有明显的顺周期性。风险拨备行为的有效性不足。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邓南文  
2014年11月22日,央行宣布非对称降息,意图以更间接的方式,在银行等金融机构按市场规则应对的情况下达到政策目标。基于此,本文分析了利率和银行风险承担之间的关系及公司治理因素对这种关系的影响。基于2007年到2013年16家上市商业银行的数据进行实证,结果显示:(1)利率降低会提升银行的风险承担水平;(2)第一股东持股比例上升会增加银行的风险承担水平;(3)第一股东持股比例上升会提高银行风险承担对利率的敏感度。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梁洪波  刘远亮  
本文基于中国16家上市银行2008~2011年的数据,从股权集中度、董事会规模、董事独立性和监事会规模等方面反映银行的公司治理状况,并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实证分析商业银行公司治理与信用风险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商业银行股权集中度、商业银行董事会规模与信用风险显著正相关;商业银行董事独立性、商业银行监事会规模与信用风险显著负相关。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刘银国  张琛  
公司治理是在各种程度的确定和不确定中做决策的过程,其根本目的并不是权利的制衡,而是寻找保证决策有效的途径。治理和决策是原因,风险和收益是结果。本文从公司治理的角度,选取我国14家上市银行2006-2010年数据为样本,实证检验上市银行内部治理机制对银行风险的影响,分析各公司治理因素对银行风险的影响程度并提出防范银行风险的建议。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贾志英  
随着金融全球化和金融创新的不断发展,商业银行在经营过程中面临的风险越来越多,情况越来越复杂。在这种新形势下,银行采用全面风险管理的模式,既是为了满足监管的要求,也是为了不断增强银行自身的竞争力。本文基于风险管理的角度论述商业银行公司治理问题,借鉴国际银行先进理念,为商业银行建立风险管理导向型的公司治理提供相应建议。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潘佐郑  
本文以中国1 6家上市商业银行为研究对象,选取2 0 0 9~2 0 1 2年的数据为样本,检验银行公司治理与风险控制之间的相互关系。检验结果表明,商业银行股权结构对银行风险控制产生显著影响,但第一大股东控股能力与风险控制存在显著的负相关性,因此,第一大股东控股能力不宜过强,股权的适度分散化有利于改善我国商业银行的治理结构,有利于提高风险治理能力;商业银行董事会规模、董事会独立性和高管人员薪酬激励标准都与银行风险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它们对银行风险控制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研究还发现,商业银行贷款规模与风险控制之间不存在显著的反向关系,现阶段商业银行通过贷款规模扩张来降低不良贷款率的方式已受到初步控制...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王帅  
区别于以往从宏观环境或自身因素等角度分析商业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因素,运用资本市场投资者交易数据,研究了投资者情绪对商业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以沪深证券市场上市商业银行为样本,构建了面板数据模型,实证结果表明,投资者情绪对商业银行风险承担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并且这种影响关系主要由投资者情绪的中期成分所引致。商业银行在风险管理过程中应加强对投资者情绪的关注,尤其要重视投资者情绪的中期变化情况,避免出现过度乐观或迎合行为,从而使商业银行风险承担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宋巍  刘俊奇  
本文以上市的商业银行和代表影子银行体系的金融机构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Co Va R和面板数据模型,分析了外部影子银行和内部影子银行体系对商业银行风险溢出效应。结果表明:考虑影子银行对商业银行的风险溢出后,商业银行的风险值将明显增大,而且各影子银行对国有大型商业银行风险溢出强度尤为显著,对股份制银行和地方银行的风险溢出强度较小。内部影子银行体系对商业银行风险存在正向的贡献性,资本充足率和拨备覆盖率对商业银行风险存在负向的贡献性,不良贷款率却与商业银行破产风险成正相关,而且影响程度较大。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磊  
本文对Liang和Rhoades及McAllister和McManus提出的无风险清偿能力指数进行修正,以修正的无风险清偿能力指数测度我国十四家商业银行的风险水平。实证结果表明,股份制商业银行风险水平高于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权益资本占比、资产规模变动率、不良资产占比等因素对我国十四家商业银行风险水平具有显著影响,国有产权所带来的国家信用保障是国有商业银行在风险承担上具有显著优势。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王晓龙  周好文  
通过构建模型对2000~2005年我国商业银行风险与资本充足率变化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我国实施银行资本监管能够促使已达到最低监管要求的银行提高资本充足率和降低银行风险,但对于达不到监管要求的银行,实施银行资本监管并不能促使其提高资本充足率和降低风险水平。实施银行资本监管不是我国商业银行风险降低的原因,资本监管在市场化程度较高的银行中会失效。市场及投资者并不因为银行资本充足率变化而对上市银行的收益或价值的评价产生变化。改革我国商业银行产权制度、建立显性的存款保险制度、加强市场约束是我国商业银行降低风险、提高资本监管有效性的基础。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廖继胜  刘志虹  
本文以我国上市的16家银行为研究对象,根据其2013年半年度报告,基于公司治理视角,选取9个具有代表性的指标,利用SPSS19.0软件对我国上市银行风险控制能力进行因子分析。实证结果表明,基于选定的指标和数据,各种机制的重要性按递减顺序为:内部治理中的股东治理机制、外部治理中的资本充足率监管机制和信息披露机制、内部治理中的董事会治理机制。为提高风险控制能力,加强和完善我国上市银行公司治理,应从优化银行股权结构、强化监管机制、重视境外战略投资者、完善治理机制方面作出努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