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021)
- 2023(11513)
- 2022(9755)
- 2021(8769)
- 2020(7587)
- 2019(17217)
- 2018(16505)
- 2017(32130)
- 2016(17783)
- 2015(19964)
- 2014(19728)
- 2013(19581)
- 2012(18214)
- 2011(16173)
- 2010(16585)
- 2009(15606)
- 2008(15476)
- 2007(13764)
- 2006(11675)
- 2005(10393)
- 学科
- 济(74716)
- 经济(74629)
- 管理(56001)
- 业(55526)
- 企(46725)
- 企业(46725)
- 方法(41323)
- 数学(36760)
- 数学方法(36541)
- 财(25313)
- 农(19183)
- 务(18004)
- 财务(17988)
- 财务管理(17910)
- 中国(17708)
- 企业财务(17156)
- 业经(15269)
- 贸(15192)
- 贸易(15181)
- 易(14763)
- 学(14760)
- 制(14212)
- 农业(12744)
- 地方(12517)
- 审计(12266)
- 技术(11442)
- 融(10921)
- 金融(10919)
- 环境(10821)
- 银(10593)
- 机构
- 大学(261563)
- 学院(259283)
- 济(107059)
- 经济(105052)
- 管理(101906)
- 理学(89688)
- 理学院(88761)
- 管理学(87475)
- 管理学院(87015)
- 研究(82855)
- 中国(63508)
- 京(53702)
- 科学(51726)
- 财(51482)
- 农(49874)
- 所(42800)
- 业大(42612)
- 财经(42172)
- 农业(39955)
- 中心(39186)
- 研究所(38621)
- 经(38528)
- 江(37770)
- 经济学(33635)
- 北京(32405)
- 财经大学(31694)
- 经济学院(30962)
- 范(30080)
- 师范(29627)
- 州(29573)
- 基金
- 项目(178082)
- 科学(139822)
- 基金(132057)
- 研究(122621)
- 家(117451)
- 国家(116497)
- 科学基金(99303)
- 社会(80283)
- 社会科(76328)
- 社会科学(76300)
- 基金项目(70868)
- 省(69088)
- 自然(66471)
- 自然科(64952)
- 自然科学(64929)
- 自然科学基金(63840)
- 划(58867)
- 教育(56904)
- 资助(53720)
- 编号(47363)
- 重点(40602)
- 部(40490)
- 成果(37587)
- 创(37319)
- 发(36676)
- 科研(35752)
- 创新(35000)
- 教育部(34703)
- 计划(34103)
- 国家社会(33751)
- 期刊
- 济(107017)
- 经济(107017)
- 研究(69429)
- 中国(47582)
- 学报(47452)
- 财(43493)
- 农(43054)
- 科学(40220)
- 大学(34795)
- 学学(33486)
- 管理(33169)
- 农业(28570)
- 融(22557)
- 金融(22557)
- 财经(21345)
- 经济研究(18747)
- 技术(18696)
- 经(18110)
- 教育(17922)
- 业经(17292)
- 业(15826)
- 问题(14935)
- 版(14153)
- 财会(13714)
- 会计(13153)
- 技术经济(12879)
- 贸(12774)
- 商业(12475)
- 统计(11962)
- 业大(11782)
共检索到3652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张亚南 任金政
对审计师变更原因以及公司治理对审计师变更影响的国内外研究文献进行了梳理。以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综合运用统计检验和Logistic分析方法,实证检验了公司治理评价体系的6个维度、15个指标对上市公司审计师变更的影响。结果表明:公司治理对审计师变更的影响显著;其中,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独立董事比例、董事会会议次数与审计师变更显著负相关,是否发生诉讼仲裁事项、信息披露是否充分与审计师变更显著正相关。
关键词:
公司治理 审计师变更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常京萍 刘小东 郭淑娟
本文以中注协2011年发布的《上市公司年报审计监管工作规程》为依据,研究上市公司2011年年报审计师变更行为。首先分析了2011年的各板块审计师变更比率,然后从前后任审计师的变更报备、审计师变更日期、报备披露的审计师变更原因以及审计费用披露与变化角度进行分析,总结出审计师变更行为特征并进行原因分析,最后从监管部门、会计师事务所和上市公司方面提出规范变更行为的建议。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谢晖
文章研究了公司诉讼对审计师变更和审计费用的影响,实证结果发现:在考虑其他影响因素后,公司诉讼分别与审计师变更和审计费用显著正相关;进一步研究发现,我国审计市场存在普遍的低价揽客行为,但是针对被诉公司,即使更换审计师后,其审计费用也显著增加。这表明审计师会利用公司诉讼的信息,修正审计风险判断。
关键词:
公司诉讼 审计师变更 审计费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桂爱勤 龙俊雄
文章运用2000—2016年间发布年报的所有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双向固定效应的logit模型,控制年份和行业效应,并分别使用了分析师数量、明星分析师数量作为分析师关注的代理变量,分别考察其对违规概率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分析师关注的增加,企业违规的可能性越小;明星分析师的声誉效应并不能显著地减少企业的违规行为。
关键词:
分析师追踪 违规 公司治理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陈丽蓉 周曙光
文章以我国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效率为研究对象,从审计师变更的角度,以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程度、内部控制缺陷、内控部门定期提交监督报告和自愿披露内部控制鉴证报告作为内部控制效率的替代变量,验证了内部控制效率对审计师变更的影响。研究显示:审计师变更与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程度、内控部门定期提交监督报告显著负相关,审计师变更与内部控制缺陷显著正相关,审计师变更与自愿披露内部控制鉴证报告之间不具有统计显著性。研究结论表明:在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效率的高低是影响审计师变更的重要因素,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披露具有明显的效率信号传递效应特征,加强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相关信息披露与监管是提高其效率的有效手段。
关键词:
内部控制效率 内部控制缺陷 审计师变更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刘伟 刘星
以1999~2004年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对审计师变更、盈余操纵与审计师独立性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1)上市公司能够通过更换审计师达到操纵盈余的目的,同时后任审计师对此并未保持应有的谨慎;(2)变更审计师当年报告盈利的公司,其操控性应计利润在变更前相对较低,而变更后得以显著增长,且增长主要来自于对资产减值准备、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的利润调节;(3)与此相反,变更审计师当年报告亏损的公司,在变更当年存在调低收益的"清洗"活动。这些研究结果表明:审计师变更与前任审计师的稳健性有关,且这种变更行为损害了后任审计师的独立性。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方红星 刘丹
以我国2010年变更审计师的上市公司作为样本,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构建衡量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质量的指标,对内部控制质量与审计师变更的关系进行研究。研究发现: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质量越低,变更审计师的可能性越大;而变更审计师的公司对高质量审计的需求概率则与内部控制质量变化表现为倒U型曲线关系,即对于变更审计师的公司,在变更方向上,高质量审计需求与内部控制质量的变化表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这说明当内部控制足够有效时,内部控制与高质量审计之间具有替代关系。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智 徐泓
行业专长是注册会计师专业胜任能力的一个重要体现,培养行业专长不仅有利于增强会计师事务所的竞争力,也有利于发挥审计对于上市公司的治理作用。通过对2007—2010年中国上市公司的数据研究发现:审计师行业专长能够显著抑制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但相对于非行业专长审计师而言,行业专长审计师所审计的公司盈余质量与企业价值并不显著正相关,说明市场不能识别行业专长审计师会计信息治理的特征,行业专长尚不能有效地发挥市场治理作用。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李明辉 杨鑫
高质量审计能够降低信息不对称、约束管理层的机会主义行为,而权益融资和债务融资对信息不对称的敏感性是不同的,这两类资财提供者对外部审计的依赖程度也不同,因此,审计质量可能会对公司融资方式的选择产生影响。本文利用我国2008-2012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及其审计师数据,分别以行业专长和事务所规模作为审计师质量的替代变量,并用控制函数方法解决审计师的自选择问题,考察了审计师质量对上市公司融资方式选择的影响。结果发现,选择高质量审计师的公司,更倾向于进行权益融资。进一步研究发现,在信息不对称问题更为严重的小规模公司中,审计师质量对权益融资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胡志容
本文运用计算机辅助技术的方法随机抽取2010年至2012年度共300家发生审计师变更的上市公司和未发生变更的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和对照样本,分别混合样本和分年度样本进行了分析,检验自愿性审计师变更行为的动因。研究发现:引发自愿性审计师变更行为的显著动因有非标准审计意见、财务困境、事务所级差特征、事务所地域特征以及上市公司管理层变更,在上述动因中非标准审计意见是引起自愿性审计师变更行为最危险的信号。此外,公司披露的审计师变更的动因并不可靠,而更可能是为了掩盖意见分歧的借口。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吕亮 曾珍 王江峰 刘娟
2006年我国实行了新修订的公司法,由于其在多个方面进行了修订,其实施对公司的众多方面产生了很大影响。本文从新公司法变更事项中选取变量,进行回归分析,目的在于研究新公司法实施后对上市公司的主要影响,从而为公司决策者提供参考。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李明辉 刘力涵
利用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2008-2012年数据,研究了审计师行业专长与公司外部融资额的关系。结果表明,审计师行业专长能够显著提高公司总的外部融资额及权益融资额,但与债务融资规模没有显著关系。并且,在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法克服样本选择偏误后,结论也是如此。这表明,选择行业专长审计师有助于公司进行权益融资。进一步研究表明,审计师行业专长与融资规模的关系,与公司产权性质、信息环境、公司治理水平及所在地区市场化程度有关。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韩雪飞 陈纪南
MBO是当今中国最为热门的话题之一 ,是目前国有资产退出方式的又一新尝试。在中国上市公司MBO中选取了 7家典型性样本公司 ,并从转让方式、定价、资金来源、业绩等方面进行实证分析 ,同时结合国外相关实践进行对比探讨 ,指出中国的MBO与国外盛行的MBO有着本质区别 ,因相应配套环境与措施的不健全 ,上市公司应慎行MBO ,应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MBO。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张娟 李虎 王兵
我国上市公司的审计师选择行为是否具有信号传递作用?这对推动我国审计师行业发展和扩大独立审计的市场需求基础十分重要。通过2001年至2006年的面板数据分析发现,我国上市公司选择大规模审计师,能向市场传递利好信号,加快公司资本结构优化调整速度。国有上市公司和民营上市公司的审计师选择具有不同的边际效应,为促进资本结构优化调整,民营上市公司对国内"十大"审计师的需求更显著。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汪月祥 王喆祥 孙娜
上市公司是否通过审计师变更购买审计意见,或会计师事务所是否通过"低价揽客"方式获取审计业务从而有损于审计质量,一直是理论界和监管者关注的问题。中注协要求事务所报备上市公司年报事务所变更信息,并据此对事务所承接上市公司审计业务中可能存在的"炒鱿鱼接下家"行为进行自律管理。本文通过对2012~2015年上市公司年报事务所变更报备信息的分析,研究上市公司变更事务所特征、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加强事务所变更行业自律管理建议。
关键词:
事务所变更 行业自律管理 审计质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