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847)
- 2023(18277)
- 2022(15152)
- 2021(13808)
- 2020(11449)
- 2019(25670)
- 2018(24878)
- 2017(47334)
- 2016(26233)
- 2015(28600)
- 2014(28112)
- 2013(27891)
- 2012(26057)
- 2011(23267)
- 2010(23667)
- 2009(21813)
- 2008(22203)
- 2007(20244)
- 2006(18094)
- 2005(16777)
- 学科
- 济(114895)
- 经济(114767)
- 业(102577)
- 企(92305)
- 企业(92305)
- 管理(91161)
- 方法(46700)
- 财(39242)
- 数学(37086)
- 数学方法(36777)
- 业经(34441)
- 农(33865)
- 中国(30394)
- 务(28664)
- 财务(28637)
- 财务管理(28583)
- 企业财务(27333)
- 地方(24075)
- 制(24022)
- 农业(23943)
- 贸(23077)
- 贸易(23060)
- 易(22478)
- 技术(21493)
- 学(20855)
- 划(18707)
- 策(18603)
- 理论(18435)
- 和(18388)
- 银(18123)
- 机构
- 学院(375844)
- 大学(371258)
- 济(156444)
- 经济(153404)
- 管理(144507)
- 研究(129653)
- 理学(123245)
- 理学院(121920)
- 管理学(120076)
- 管理学院(119417)
- 中国(101736)
- 科学(79661)
- 京(79569)
- 财(75689)
- 农(73053)
- 所(67557)
- 研究所(60762)
- 财经(59080)
- 江(58927)
- 业大(58832)
- 中心(58497)
- 农业(57704)
- 经(53814)
- 北京(50037)
- 经济学(47261)
- 院(46719)
- 州(46575)
- 范(44999)
- 师范(44361)
- 财经大学(43809)
- 基金
- 项目(245444)
- 科学(193777)
- 基金(179562)
- 研究(173295)
- 家(159344)
- 国家(157902)
- 科学基金(135157)
- 社会(112404)
- 社会科(106635)
- 社会科学(106606)
- 省(97107)
- 基金项目(94552)
- 自然(89163)
- 自然科(87210)
- 自然科学(87185)
- 自然科学基金(85706)
- 划(81290)
- 教育(78598)
- 资助(73341)
- 编号(66642)
- 发(56050)
- 重点(55833)
- 部(53788)
- 创(53421)
- 成果(53103)
- 业(50977)
- 创新(49296)
- 科研(47425)
- 课题(47425)
- 国家社会(46895)
- 期刊
- 济(181319)
- 经济(181319)
- 研究(110789)
- 中国(78834)
- 农(67786)
- 学报(64453)
- 财(64312)
- 管理(59964)
- 科学(58754)
- 大学(48599)
- 学学(46510)
- 农业(46243)
- 融(38775)
- 金融(38775)
- 教育(35696)
- 技术(32445)
- 业经(30744)
- 财经(30532)
- 经济研究(29082)
- 业(27305)
- 经(26308)
- 问题(23427)
- 技术经济(20429)
- 贸(20225)
- 版(19344)
- 国际(18290)
- 财会(18229)
- 世界(18206)
- 现代(17726)
- 科技(17621)
共检索到5802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毕晓方 周晓苏
管理者通过会计政策选择对盈余产生影响,对这一现象存在不同的理论解释。本文结合企业契约方对会计政策选择的要求权和管理者对外传递私人信息的需要,研究盈余的操控性应计部分产生的驱动因素,发现盈余的操控性应计部分和公司治理因素存在显著的相关性;上市公司的控制人不同,操控性应计的影响因素及其影响程度也有所不同。
关键词:
公司治理 操控性应计 终极控制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程锐 倪恒旺
以我国2007-2013年度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样本,基于操控性盈余管理视角,实证检验了企业慈善捐赠的公司治理效应及其机制。研究发现:企业慈善捐赠与操控性应计盈余管理水平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在尽可能控制内生性问题后,研究结论依然成立。进一步分组检验证实,利益相关者的价值认同是企业慈善捐赠发挥公司治理效应的关键因素。本文在丰富了已有的慈善捐赠相关研究的同时,加深了公众对慈善捐赠公司治理效应的理解。
关键词:
慈善捐赠 利益相关者 价值认同 公司治理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徐莉萍 徐攀 张淑霞 刘宁
基于企业社会责任的"道德论"和"工具论",以操控性应计盈余管理为研究视角,检验企业慈善捐赠的真正动机——是"道德论"下发挥公司治理效应以抑制盈余管理,还是"工具论"下转移利益相关者关注以增强盈余管理,并检验媒体关注对慈善捐赠与操控性应计盈余管理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慈善捐赠与操控性应计盈余管理显著负相关,媒体关注会显著削弱两者的负相关关系,这表明慈善捐赠能够发挥公司治理效应以抑制盈余管理;但在媒体关注下,慈善捐赠对操控性应计盈余管理的抑制作用发生异化。进一步考虑产权性质差异后发现,媒体关注对慈善捐赠与操控性应计盈余管理关系的削弱作用在非国有企业中更显著。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李增福 曾慜
投资者法律保护制度的加强是否抑制了企业盈余管理?本文以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基于应计项目和真实活动两种盈余操控模式对这一问题进行了考察。但两种模式却得出了完全迥异的结论,即投资者保护法律制度在降低了应计项目盈余管理的同时,提高了真实活动盈余管理;进一步的研究发现这一结论仅存在于国有企业。本文的发现拓展了对资者法律保护与企业盈余管理的研究,也对投资者保护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和国有企业的改革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李增福 曾晓清
前期文献对企业高管变更与盈余管理的问题,主要是基于应计项目盈余操纵的考察。本文基于应计项目和真实活动两种盈余操控模式,以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对这一问题进行了考察。我们的研究发现,(1)正常离职的高管在离职前会通过应计项目和真实活动来调增利润,而非正常离职的高管在离职前主要通过真实活动来调增利润;(2)内部继任高管在继任当年会通过应计项目来调低利润,而外部继任高管在继任当年的盈余管理行为并不显著,且内部继任的高管的前任是非正常离职的,其通过应计项目调低利润的行为更为显著。本文的发现拓展了高管变更与企业盈余管理的研究,也对企业高管监管制度的进一步完善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李增福 曾慜
投资者法律保护制度的加强是否抑制了企业盈余管理?本文以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基于应计项目和真实活动两种盈余操控模式对这一问题进行了考察。但两种模式却得出了完全迥异的结论,即投资者保护法律制度在降低了应计项目盈余管理的同时,提高了真实活动盈余管理;进一步的研究发现这一结论仅存在于国有企业。本文的发现拓展了对资者法律保护与企业盈余管理的研究,也对投资者保护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和国有企业的改革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谢宏 徐磊
公司治理在家族企业研究中一直是个难点,主要困难来自家族企业契约性质的复杂性。在涉及家族社会资源和关系的家族企业治理问题中,公司治理主要针对纯经济性企业契约的治理理论存在的适用性问题。治理对象和范围的拓展将有助于研究的深入,新的理论发展需要更加重视家族影响在企业治理中的作用,并对家族本身在企业内形成的契约关系进行治理。
关键词:
家族企业 公司治理 家族治理 关系契约
[期刊] 清华金融评论
[作者]
田静
公司治理不仅仅事关微观主体经营业绩及公司股东利益,还已经影响到整个经济效率和市场机制完善。本文回顾了公司治理的理论溯源,以及公司治理运动的兴起与发展,从而揭示了公司治理的核心问题。2016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美国经济学家奥利弗·哈特与本特·霍姆斯特朗,表彰他们对契约理论的贡献,哈特与格罗斯曼、穆尔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卢志强 段强
文章指出,产权是一系列权利的集合体,可分为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两项。产权结构不仅便于明确各产权主体间的责、权、利关系,也是企业成为市场主体与企业契约有效达成的前提条件。企业契约对产权分析具有重要意义,是公司治理结构赖以产生的条件,剩余控制权与剩余索取权的配置是公司治理结构的决定性因素。企业产权结构的变化制约着公司治理结构的发展变迁,也制约着公司治理模式和治理绩效。公司治理结构的有效运作需要若干机制共同作用,才能满足公司治理的全部需求,保证公司治理的高效运行。
关键词:
产权结构 企业契约 治理结构 相互关系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樊志文 张剑渝 董蓉
在不对称依赖结构的渠道关系情境下,深入考察契约治理对渠道关系稳定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并从利益相关者的角度检验了被依赖渠道企业认知合法性与契约治理的交互作用。对178家西南地区企业的调研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对称依赖的渠道关系中,契约明确性正向影响渠道关系稳定;算计和关系信任均对渠道关系稳定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算计信任在契约明确性与渠道关系稳定之间起到中介作用;此外,被依赖企业的认知合法性对契约明确性与算计信任和关系信任之间起正向调节作用,并进一步调节了算计信任的中介作用。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倪自银 王旭 蔡月祥
文章从心理契约的理论视角出发,以江苏56家企业、630名雇员为样本,用实证方法研究影响企业公信度的内部关键要素及其与心理契约实现程度、工作满意度、雇员离职倾向的交互关系。结果表明,影响企业公信度的内部关键因素依次为个人发展、薪酬激励、工作本身、人际关系、管理制度、企业文化;心理契约实现程度对企业公信度、工作满意度起到显著正向影响;对离职倾向起到显著负向影响;心理契约实现程度在工作满意度和企业公信度之间起中介作用。
关键词:
业公信度 心理契约 内部要素 离职倾向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祝君光
心理契约最先出自社会心理学,在20世纪60年代初被引入管理领域。按照美国著名组织行为学家卢梭(Rousseau)给出的定义,心理契约指的是员工与组织的互动过程中,员工感知到的自身对组织的种种责任和义务(简称"员工责任")以及组织应当对员工自身所承担的责任(简称"组织责任")。企业文化、领导人(组织代表)的示范作用、员工的个人特征(性别、年龄、教育背景和在企业的职务层次等)等,都会对员工心理契约的形成产生重要影响。长期以来,国企员工人数众多,用工机制僵化,能进不能出的矛盾一直困扰着企业,一方面普通员工超编,一方面业务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单艺斌 孙美玲 孙振孟
文章通过心理契约问卷,对中煤平朔分公司的员工进行了领导管理情境与员工心理契约相关性的调查。结果表明:不同的心理契约类型在领导管理情境中存在着显著差异;员工感知的"领导管理情境"对组织责任、员工责任的各维度有显著影响。
关键词:
心理契约 领导管理情境 激励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征淼 张瑞稳
本文分析了我国公司治理结构存在的问题 ,指出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是企业竞争能力的基础 ,提出了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的对策以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
关键词:
治理结构 综合治理 竞争能力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张志华
公司治理结构是一个企业所有权安排的契约,而企业所有权的制度设置是由企业的本质决定的,对企业本质的不同认识必然导致不同性质的公司治理结构。本文通过文献综述,旨在勾勒出企业的契约性质———企业所有权理论———公司治理结构三者的演进脉络和之间的对应关系,发现企业家人力资本产权与企业所有权之间的复杂联系是未来公司治理问题研究的焦点。
关键词:
企业本质 企业所有权 公司治理 人力资本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