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329)
2023(7375)
2022(6176)
2021(5585)
2020(4609)
2019(10407)
2018(9957)
2017(19308)
2016(10534)
2015(11767)
2014(11492)
2013(11096)
2012(10020)
2011(8946)
2010(9013)
2009(8719)
2008(8893)
2007(7934)
2006(7133)
2005(6716)
作者
(28478)
(23903)
(23819)
(22610)
(14939)
(11258)
(10722)
(9074)
(8921)
(8440)
(8124)
(7950)
(7652)
(7631)
(7628)
(7202)
(7136)
(6936)
(6856)
(6817)
(5879)
(5759)
(5708)
(5404)
(5358)
(5313)
(5274)
(5090)
(4760)
(4572)
学科
管理(45303)
(41044)
经济(40951)
(40516)
(37665)
企业(37665)
(20316)
方法(18492)
数学(15828)
数学方法(15693)
(14889)
(14866)
财务(14846)
财务管理(14821)
企业财务(14299)
业经(11248)
(11018)
中国(10343)
(10201)
体制(9651)
(8107)
(7680)
银行(7671)
环境(7423)
技术(7345)
(7283)
金融(7281)
(7227)
(6393)
农业(6185)
机构
大学(152365)
学院(150885)
(65089)
经济(63856)
管理(62167)
理学(53859)
理学院(53390)
管理学(52827)
管理学院(52541)
研究(46952)
中国(37227)
(36286)
(30367)
财经(28057)
(25444)
科学(24716)
(22235)
(22008)
中心(21502)
财经大学(21067)
经济学(20431)
研究所(19297)
(19157)
业大(18837)
北京(18784)
经济学院(18283)
商学(17987)
商学院(17851)
(17373)
(17213)
基金
项目(99614)
科学(81066)
基金(75744)
研究(74640)
(64630)
国家(64138)
科学基金(56986)
社会(51557)
社会科(49027)
社会科学(49015)
基金项目(40191)
(37678)
自然(35315)
自然科(34482)
自然科学(34476)
教育(34328)
自然科学基金(33919)
(31385)
资助(29486)
编号(28721)
(25783)
成果(23988)
(23543)
重点(22491)
国家社会(22026)
(21509)
教育部(21096)
人文(20684)
创新(20245)
(20039)
期刊
(72197)
经济(72197)
研究(46265)
(32335)
中国(30003)
管理(24939)
学报(20145)
科学(19977)
(17674)
大学(16763)
学学(15978)
(15642)
金融(15642)
财经(15009)
教育(13172)
(12738)
技术(11717)
农业(11366)
经济研究(11332)
业经(11007)
财会(9600)
问题(9275)
会计(8915)
(7311)
(7111)
技术经济(6921)
现代(6876)
理论(6699)
科技(6529)
通讯(6484)
共检索到2263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高闯  刘冰  
最优公司治理合约是人们在给定局限条件下理性选择的结果。社会制度基础就是公司治理合约选择的给定局限条件。社会制度基础主要影响产权界定类型和界定效率 ,进而决定包括内生交易费用和外生交易费用在内的总交易费用以及交易效率 ,导致人们所选择的公司治理合约形式不同。特殊关系治理合约和普遍关系治理合约是两种典型的治理合约形式 ,其内生和外生交易费用的值不同。内生和外生交易费用是相互替代的 ,科学选择治理合约形式可以有效降低总交易费用。社会制度基础发生变化 ,最优的治理合约形式也将随之发生相应变化。而制度演化具有明显的路径依赖特征 ,简单模仿他国的经验是不可取的。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赵晶  关鑫  
近年来,那些伴随产业调整与产业升级出现的大企业集群,对拉动地方经济、提升区域竞争力、增强区域吸引力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首先对大企业集群的一般形态进行描述,并从企业价值网络视角对大企业集群"上游大、中间较小、下游适中"的基本特征进行概括分析;接着尝试性地构建了一个基于交易费用经济学的一般分析范式与企业价值模块属性相结合的理论分析框架,并基于这一分析框架,对大企业集群中企业间治理合约选择的制度基础及其基本类型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剖析。同时,通过大企业集群价值网络的基本特征与制度安排的交易费用基础二者间的相互耦合,生动地阐释了大企业集群的一般生成机理,并且从治理合约动态转化的视角分析了大企业集群的动...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褚仁凤  
本文认为,由于契约的不完备性导致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的存在,使得公司治理成为必要。理论上公司治理是剩余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要有对应的企业制度安排;实践中公司治理是指董事会等结构安排,包括独立董事、内部审计的任命、授权,以及恰当的股权结构安排等。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肖曙光  
高校治理制度是规范高校各利益主体经济行为的一系列制度安排,具体包括委托人制度安排、委托———代理制度安排和代理人制度安排。首先,本文理论阐释了治理制度与高校效率的关系,指出三个方面的治理制度安排共同作用并影响高校效率水平的高低。然后,具体从委托人制度安排、委托-代理制度安排和代理人制度安排三个方面分析了治理制度对我国高校效率的作用机理。最后,提出了重构我国高校治理制度安排的有关对策。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李维安  
创业板这个"十年磨一剑"的板块曾经承载了包括投资者在内无数人的太多希望,但在过去的两年中,我们却看到创业板上市公司大幅度地超募资金、高管频繁离职和套现、上市后业绩的"连连跳"等种种背离创业板设立初衷的现象。这些问题,都在促使我们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李凯  
现行的美国上市公司治理制度是近百年历史演进的结果,其间主要经历了5次重要的制度变革。本文回顾了5次制度变革及其发生的历史背景,着重从利益集团冲突的角度分析了每次变革发生的原因,揭示出美国的上市公司治理制度不仅是美国上市公司各利益相关者博弈的产物,而且受到了美国特定的意识形态、政治文化以及法治环境的深刻影响。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刘汉民  
资本所有制作为资本所有权的制度安排是企业有效治理的前提条件。企业治理制度的形成具有路径依赖的特性 ,是与各个国家和企业所处的环境因素分不开的。在既定的经济技术和制度环境下 ,只要企业所有权安排得当 ,任何与其经济技术和制度环境相适应的资本所有制形式都是可以有效的。衡量治理效率的标准是治理成本的最小化或治理主体收益的最大化。为了提高治理效率 ,我国应根据不同企业的情况适时进行治理制度的改革和创新 ,并努力创造适于企业生存的制度环境。
[期刊]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  [作者] 吴清华  
基于现代企业治理环境变迁与内部审计功能拓展的互动关系,从一般的代理理论角度分析了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所扮演的治理角色,并以集团公司为例,系统地探讨了内部审计的制度安排问题,即内部审计的领导形式、组织结构、行权安排、治理边界等,以期为我国企业内部审计体制改革提供一个指引框架。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张恒  何文盛  
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股权进入"全流通"时代,控制股份的资本属性和控制权属性得以显现,由此,中国上市公司的公司的治理模式将发生改变。本文借助制度经济学的思想,讨论了控制权市场与公司治理的关系,研究了控制权市场的演进及公司治理效应。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卢洪友  
作为"国家账本",政府预算年复一年地沿着编制、审批、执行、决算、审计的轨迹周而复始、循环往复,免不了让人有种"年年岁岁花相似"的感觉——政府以预算收支"一览表"为信息载体,说明打算做什么、正在做什么、已做了什么、做得怎么样;公众则从政府公布的预算收支"一览表"里,看到委托给政府的财政预算权以及交给政府的税费配置是否合理、使用是否有效,以及用税款提供的各种公共服务在社会成员之间的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马蔡琛  
各位嘉宾好!我来自南开大学,今天非常荣幸参加这个活动。我记得南开大学的经济学创始人何廉先生在80年前就提出中国化的经济研究思想,以中国历史、中国社会为学术背景,以解决中国问题为目标,能如是斯可谓中国化的经济研究,所谓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黄新斌  
随着我国开放大学建设进入实质性阶段,亟需基本面的制度设计确立治理框架。法律渊源、愿景表达、内部治理架构、系统层级结构、外部关系格局、权力关系处理等方面内容构成了章程的基本框架。在章程建设实践中,政府部门的积极参与和推动是必要前提,开放大学是立法建设的主要力量,社会公众的参与是重要力量,建设过程包括规划立项、草案拟订、论证、审查修改、审议通过、公布等程序步骤。章程须保持相对稳定并确保一定的法律效力。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卢洪友  
作为"国家账本",政府预算年复一年地沿着编制、审批、执行、决算、审计的轨迹周而复始、循环往复,免不了让人有种"年年岁岁花相似"的感觉——政府以预算收支"一览表"为信息载体,说明打算做什么、正在做什么、已做了什么、做得怎么样;公众则从政府公布的预算收支"一览表"里,看到委托给政府的财政预算权以及交给政府的税费配置是否合理、使用是否有效,以及用税款提供的各种公共服务在社会成员之间的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王国顺  
企业的经济活动总是受到来自物质条件的制约和社会条件的制约束 ;前者源于资源的稀缺性及技术手段的有限性 ,后者源于人的动机及关系上的冲突。技术和制度是企业效率来源和形成的基础 ,二者相互依存和促进 ,共同决定企业资源配置的合理程度和效率水平。企业的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是企业技术和制度结构及其关系的变革过程 ,构成为企业效率增长的基础。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甘永涛  
通过从历史角度对美国大学共同治理制度的梳理发现,共同治理的出现并不是历史的偶然,它发端于14世纪意大利悠久的教授自治传统。有关美国大学共同治理制度发展历程中存在三个拐点,一为1966年AAUP、ACE和AGB联合颁布的《学院与大学治理的联合声明》;二为1988年加州颁布的AB1725,开创共同治理法制化的先河;三为1998年AGB颁布的《治理宣言》,对1966年AAUP等协会的《联合声明》进行了部分调整,提出七原则对大学治理模式进行重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