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191)
- 2023(6305)
- 2022(5493)
- 2021(5284)
- 2020(4744)
- 2019(10806)
- 2018(10672)
- 2017(20511)
- 2016(11773)
- 2015(13580)
- 2014(13808)
- 2013(13725)
- 2012(12971)
- 2011(11491)
- 2010(12352)
- 2009(12655)
- 2008(12501)
- 2007(11608)
- 2006(10629)
- 2005(9890)
- 学科
- 管理(54681)
- 业(48003)
- 济(46489)
- 经济(46418)
- 企(46354)
- 企业(46354)
- 财(23382)
- 方法(23072)
- 数学(18707)
- 务(18485)
- 数学方法(18469)
- 财务(18456)
- 财务管理(18418)
- 企业财务(17762)
- 制(13754)
- 中国(10707)
- 业经(10515)
- 农(9761)
- 理论(9471)
- 银(9326)
- 银行(9314)
- 体(9307)
- 划(9179)
- 策(9099)
- 融(8677)
- 金融(8677)
- 行(8663)
- 学(8586)
- 体制(7778)
- 和(7658)
- 机构
- 大学(172970)
- 学院(169174)
- 管理(70033)
- 济(64958)
- 经济(63228)
- 理学(57792)
- 理学院(57209)
- 管理学(56280)
- 管理学院(55943)
- 研究(51104)
- 中国(45459)
- 财(39222)
- 京(36990)
- 财经(29134)
- 科学(28482)
- 江(28356)
- 经(26219)
- 所(25917)
- 中心(25153)
- 北京(23843)
- 州(23021)
- 农(22378)
- 研究所(22335)
- 财经大学(21583)
- 范(20752)
- 师范(20565)
- 业大(20510)
- 商学(19885)
- 商学院(19720)
- 省(18516)
- 基金
- 项目(95759)
- 科学(75285)
- 基金(70495)
- 研究(70081)
- 家(59706)
- 国家(59111)
- 科学基金(51914)
- 社会(44238)
- 社会科(41792)
- 社会科学(41779)
- 基金项目(36749)
- 省(35397)
- 自然(34518)
- 教育(34135)
- 自然科(33779)
- 自然科学(33771)
- 自然科学基金(33198)
- 资助(30587)
- 划(29891)
- 编号(28565)
- 成果(25694)
- 部(22319)
- 重点(20750)
- 教育部(19849)
- 课题(19631)
- 人文(19176)
- 性(18923)
- 大学(18901)
- 项目编号(18859)
- 创(18800)
共检索到2840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马连福 刘华
投资者关系管理作为战略性沟通工具,具有投资者保护、价值创造与危机管理等功能。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危机给企业带来的损失,企业希望通过有效的沟通,提高企业声誉,恢复股东和利益相关者对公司的信心。实施危机投资者关系管理,第一,要建立科学完善的公司治理体系,加强危机的防范;第二,要加强危机管理团队的建设和管理,做好组织保障工作;第三,要克服危机沟通障碍,提高危机情境下的披露效率。
关键词:
公司治理 危机 投资者关系管理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刘喜民
一、机构投资者影响公司治理绩效的途径机构投资者凭借其雄厚的资金实力和大量的持股份额,改变了上市公司股权结构过于集中和过于分散的情形,促使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趋向适度集中。在这种股权适度集中的公司治理模式中,机构投资者既能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丹 胡可 朱松 林丰仪
本研究以2009—2017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股价崩盘风险是否会对上市公司未来线上投资者关系管理产生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上市公司股价崩盘风险较高时,其后续在线上与投资者沟通互动的效率更高,说明公司通过加强线上投资者关系管理建立事后补救机制以进行危机公关。进一步分析表明,公司信息透明度和高管是否拥有金融会计类工作背景对上述关系具有调节作用,即当上市公司信息透明度较低和拥有较多金融会计类工作背景的高管时,股价崩盘风险对线上投资者关系管理的正向影响更显著,尤其体现在对线上投资者问答回复率的正向影响。本研究反映了测算股价崩盘风险在公司治理角度的信号作用与预测意义,并揭示了信息时代投资者关系管理来自资本市场的决定因素,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
股价崩盘风险 投资者关系管理 线上平台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黄人杰
本文分析了上市公司治理与投资者关系管理之间的关系,说明了在现行投资环境中投资者关系管理有效性的原因、结果和影响因素。根据这一分析,本文探讨了从现实的可行性出发选择、评判投资者关系管理机制的设计和政策措施的制定的问题,并以上市公司治理为起点,从代理问题、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董事会运作的有效性等方面研究如何从中国的新视角推动投资者关系管理的整体发展。在国内外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文把关注点放在股权利益冲突管理问题上,结合投资者关系管理理论,探讨更深层次的上市公司治理问题。
关键词:
公司治理 投资者关系 董事会 代理体制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任安军 韩铁俊 杨艳芬
投资者关系管理是上市公司通过有效沟通以达到公司价值最大化的一种行为,公司及其相关投资者是沟通的主体,与各方相关的信息是沟通的客体,实现公司价值最大化则是沟通的目标。IRM的实施需要树立诚信、开放、共赢的思想理念,建立完善的信息披露制度。我国由于资本市场的不成熟,仍然存在着制约IRM实施的一些因素。
关键词:
投资者关系管理 诚信 信息披露 股权结构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杨德明 王彦超 辛清泉
本文将上市公司投资者关系管理因素引入法与金融学理论模型分析得出,由于投资者关系管理起到了提高投资者知情权的作用,有助于对投资者权益的保障,故应促进公司治理水平与业绩提高。然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上市公司投资者关系对公司市场价值产生了显著的正向影响,但对公司治理水平、会计业绩均无显著影响。本文认为以下两个因素造成了理论与实证结果的差异:第一,我国上市公司从事投资者关系的主要目的在于融资,对流通股股东利益并不太关心。第二,由于我国资本市场股权结构的特殊性、法律机制的缺陷,造成了流通股股东“以脚投票”的决策无法有效地影响上市公司“以手投票”的机制。故要发挥投资者关系的作用,唯有协调控股股东与中小股东...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徐来
通过对机构投资者承担社会责任会减损经济收益、违反受托人信义义务这一传统理论的反驳,文章论证了"社会责任型投资"在总体效益上是有益的,各实施途径也符合谨慎投资义务与忠实义务的要求。通过对受益人利益的全新界定以及受托人信义义务的全新注解,文章澄清了"社会责任型投资"尽管在短期经济回报上有所减少,但却能实现信托文书特别指示的环境、伦理或社会等非经济利益,这符合受益人的最佳利益。通过对"社会责任型投资"决策下机构投资者义务履行条件及其立法改革的探讨,文章证实了鼓励"社会责任型投资"能够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保持股市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蔡玉龙
在分析机构投资者与上市公司治理关系的基础上,提出推动机构投资者积极参与上市公司治理的政策建议:从长远来看,应逐步实现国家股、法人股这类非流通股上市流通;从近期来看,必须为机构投资者参与上市公司治理构建一个相应的制度平台;规范和完善以证券投资基金为代表的机构投资者自身的法人治理结构;发展为机构投资者服务的第三方服务中介机构,缓解机构投资者的能力瓶颈。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吴蓉
随着国内上市银行群体的日渐庞大 ,加强对投资者关系管理 ,精心打造投资者与上市银行的信用链条 ,将为上市银行在资本市场的运作起到举足轻重的影响。本文作者引入国际上对投资者关系管理的正确认识和一些规范作法 ,并从专业化、国际化角度 ,就完善上市银行投资者关系管理工作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
上市银行 投资者关系管理 对策建议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毛菁 王玉
本文基于投资者逃离模型,从金融创新及其产生的投资者不确定性出发讨论金融危机中投资者逃离行为,并通过对投资者逃离行为的分析探讨央行危机救助的时点与方式。本文认为,就金融危机的事前预防而言,央行应在创新工具运用的过程中引导金融机构开展充分的投资者教育及对创新工具的总规模进行适当限制从而降低危机发生的概率和破坏性;就金融危机的事后救助而言,央行危机救助的时点应放在投资者对未来的不确定性突然增加并开始调整原有策略的时刻,救助的主要措施是承诺在一定条件下购买资产或注入流动性,从而降低投资者不确定性,促使投资者改变逃离市场的策略或者至少避免投资者逃离成为群体行为。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蒋致远 吕海英 朱名军
本文试图在利用投资者情绪预警市场危机方面作一些有益的探索。首先,运用动态因子模型(DFM)从五个情绪代理变量中提取情绪因子,进一步得到与宏观经济正交的纯的情绪测度。接着,通过实证分析发现,投资者情绪越高,未来市场收益越小,未来市场收益为负的概率也越大,且情绪对未来市场收益大小及方向的影响随着持有期的增长而增强。另外,过度高涨的市场情绪会增加危机及临界点发生的风险。最后,发现了在临界点之前情绪演化的一些模式。
关键词:
投资者情绪 股市危机 预报 动态因子模型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毛菁 王玉
从1970年的商业票据危机到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历史上发生过多次因金融创新的复杂性诱发投资者逃离进而演化为金融危机的事件,而危机的最终化解多借助于央行的危机救助。本文基于投资者逃离模型,从金融创新及其产生的投资者不确定性出发讨论金融危机中投资者逃离行为,并通过对投资者逃离行为的分析探讨央行危机救助的时点与方式。本文认为,就金融危机的事前预防而言,央行应在创新工具运用的过程中引导金融机构开展充分的投资者教育及对创新工具的总规模进行适当限制从而降低危机发生的概率和破坏性;就金融危机的事后救助而言,央行危机救助的时点应放在投资者对未来的不确定性突然增加并开始调整原有策略的时刻,救助的主要措施是...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范小云
最近的阿根廷货币危机没有表现出1990年代以来的其他新兴市场货币危机那样明显的传染效应。本文对机构投资者行为变化因素在新兴市场货币危机传染中的作用进行理论和实证分析,并从这一角度解释阿根廷危机呈现出的新特点。
关键词:
机构投资者 共同基金 货币危机 传染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毛里齐·奥迈克尔·哈比卜 利维奥·斯特拉卡 黄杨荔
美元国际地位的弹性仍然惊人。始于美国的全球危机巅峰时,尤其在2008年4季度,美国国债收益率下降且美元升值,导致对美国证券需求的普遍增强。然而,该证据意味着非美国居民相对"挑剔"——减少对美国长期债券的购买而逃入了短期债券,并甩开其他美国债券。因此,美国居民对外投资的回流可能对美元与国债价格的调整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丁响
在传统上英美国家的机构投资者都是被动投资、用脚投票、并不参与公司治理。但是随着机构投资者逐渐成为资本市场上的主导力量 ,公司治理活动也开始对机构投资者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影响。机构投资者的崛起和全球性公司治理运动的展开 ,已经导致传统上所谓英美的外部模式和德日的内部模式这两种公司治理模式产生了明显趋同态势。虽然各国有不同的公司法律和文化 ,但机构投资者们把股东价值看得最为重要这一点上是一致的 ,本文试图从机构投资者的目标与激励、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的意愿与方式以及对中国与英国机构投资者的比较来分析目前国内机构投资者的发展情况与趋势。
关键词:
机构投资者 公司治理 比较 现实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