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141)
- 2023(11245)
- 2022(9712)
- 2021(9035)
- 2020(7590)
- 2019(17332)
- 2018(17126)
- 2017(32578)
- 2016(17787)
- 2015(20423)
- 2014(20290)
- 2013(19860)
- 2012(18593)
- 2011(16770)
- 2010(17109)
- 2009(15920)
- 2008(16097)
- 2007(15225)
- 2006(13033)
- 2005(11712)
- 学科
- 济(71215)
- 经济(71138)
- 业(64023)
- 管理(62605)
- 企(55779)
- 企业(55779)
- 方法(33439)
- 数学(28543)
- 数学方法(28298)
- 财(24206)
- 技术(21555)
- 农(20300)
- 中国(18947)
- 务(17224)
- 财务(17194)
- 财务管理(17148)
- 业经(17020)
- 企业财务(16394)
- 制(15732)
- 学(13765)
- 技术管理(13718)
- 地方(13549)
- 农业(13535)
- 贸(13116)
- 贸易(13105)
- 理论(13036)
- 易(12718)
- 银(11565)
- 银行(11532)
- 和(11388)
- 机构
- 学院(257363)
- 大学(255572)
- 济(103859)
- 管理(101566)
- 经济(101550)
- 理学(86989)
- 理学院(86110)
- 管理学(84822)
- 管理学院(84315)
- 研究(81843)
- 中国(63504)
- 京(53616)
- 财(50523)
- 科学(49252)
- 江(41374)
- 所(41356)
- 农(41328)
- 财经(39382)
- 中心(39002)
- 研究所(36950)
- 业大(36830)
- 经(35573)
- 北京(33858)
- 州(32782)
- 范(32247)
- 农业(32233)
- 师范(31916)
- 经济学(31105)
- 技术(29577)
- 院(29406)
- 基金
- 项目(164468)
- 科学(129491)
- 研究(123361)
- 基金(116932)
- 家(101090)
- 国家(100188)
- 科学基金(86423)
- 社会(77161)
- 社会科(73072)
- 社会科学(73050)
- 省(66862)
- 基金项目(62434)
- 教育(58010)
- 划(55064)
- 自然(54909)
- 自然科(53643)
- 自然科学(53630)
- 自然科学基金(52717)
- 编号(51156)
- 资助(46603)
- 成果(41941)
- 创(39963)
- 重点(37121)
- 部(36544)
- 创新(36451)
- 课题(35565)
- 发(35349)
- 教育部(31521)
- 项目编号(31499)
- 大学(31287)
- 期刊
- 济(117183)
- 经济(117183)
- 研究(75274)
- 中国(56050)
- 财(43716)
- 管理(39115)
- 学报(38080)
- 农(37232)
- 科学(35371)
- 教育(32622)
- 大学(29027)
- 学学(27091)
- 技术(26774)
- 农业(24905)
- 融(23397)
- 金融(23397)
- 财经(19839)
- 业经(19721)
- 经济研究(18407)
- 经(17041)
- 技术经济(15543)
- 问题(14907)
- 科技(14575)
- 业(14534)
- 财会(13567)
- 图书(12952)
- 版(12714)
- 坛(12377)
- 论坛(12377)
- 商业(12350)
共检索到3899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程新生 郑海埃 赵旸
创新是现代企业获取及保持竞争优势的关键。从公司治理实践的角度,传统的创新理论强调外部市场治理的激励作用,而内部治理的创新激励逻辑在不同理论研究框架下具有或然性。已有实证研究多以公司治理中某一治理维度为视角展开,尚缺少整合性的探讨。通过系统梳理国内外相关成果,发现当前研究中对于创新过程的理解和衡量还没有达成共识,创新理论存在内生性,内外部公司治理机制缺少协同性且机制路径不明朗。在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建议充分考虑不同创新主体的资源禀赋和动机差异,完善内外部治理机制之间及其与各创新主体的激励匹配,增加企业内部创新主体的认同性动机以引导最优创新努力,从而塑造其原发性创新意愿,提升企业创新效率。
关键词:
创新主体 创新激励 公司治理 机制设计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唐东会
我国十分重视利用政府采购促进自主创新。政府采购促进自主创新的机理主要有:通过降低风险、分摊成本促进企业技术创新;通过阻止不利集中化和促进有利集中化,发展本国高新技术产业;通过买方垄断地位促进国外向本国转让技术,提升自主创新基础;通过扶持中小企业来促进技术创新。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徐建军
技术创新是我们国家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从金融功能观的视角揭示金融系统促进技术创新的作用机理,并采用1985-2008年的时序数据,构建多项分布滞后模型和状态空间模型,就金融机构贷款对我国技术创新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金融机构贷款对我国技术创新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戚聿东 张倩琳 于潇宇
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如何发挥好有海外经历的高管这一国际经济技术交流重要载体在技术创新中的作用成为重要议题。本文基于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微观数据,发现高管海外经历明显促进了企业创新数量和质量提升。机制分析发现有三条影响路径:一是有效增加了管理层多元化,降低了管理层短视问题;二是提高管理层的自信水平;三是优化了创新要素配置结构,提高高素质人力资本比重,增加研发资本要素投入。异质性分析发现,高管海外经历对高技术企业和大企业实质性创新的激励更强。本文为更好实施“创新驱动”及“人才强国”两大战略提供了政策参考。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章豹 李垒
技术创新是产业核心竞争力的来源,是推动制造业发展的内在动力。本文以相关产业竞争力理论和技术创新理论为基础,从成本、质量、效率、规模、结构等7个方面剖析了技术创新对于提升我国制造业产业竞争力的作用机制,并指出只有依靠自主技术创新,才能实现我国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的跨越。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赵睿 杨燚 雨虹
京津冀作为我国举足轻重的经济增长极和快速发展的三大城市群之一,在仅仅2.3%的国土面积上承载了8%的全国人口,创造了约10%的经济总量。而长三角与京津冀的国土面积基本相当,却承载了11%的全国人口,创造了约20%的经济总量。京津冀与长三角城市群目前都面临着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时期,科技金融能够助推新旧动能转换,优化金融资源配置的同时提升效率,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因此,对比分析两大城市群科技金融对技术创新的推动情况并提出相应建议,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丁巨涛
在知识经济时代,实施技术创新战略是促进西部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必然选择。欠发达地区技术创新跨越式发展得到了理论上的支持。西部跨越式技术创新战略实施要点主要包括: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并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树立正确的模仿(二次)创新意识,积极推进西部企业模仿技术创新,并逐步走向自主创新;高度重视西部技术创新过程中的复杂性,以制度创新促进技术创新,构建西部区域技术创新体系;加强技术创新人才管理。
关键词:
技术创新 西部 经济发展 跨越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丁巨涛
技术创新的本质和特征决定了建设规范的市场秩序的必要性。针对我国目前市场秩序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应综合运用知识产权保护、打破行业壁垒、构建多元化的市场竞争主体、建立市场经济的信用基础等手段以构建促进我国技术创新的规范市场竞争秩序。
关键词:
技术创新 市场秩序 建设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孙艳阳 陈宇
技术创新是国家经济增长的引擎,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如何推动企业技术创新是当家国家理政的重点。文章从公司治理的角度,深入评析国内外公司治理与技术创新领域的研究进展,以期较为全面地理解如何推动企业技术创新,并对我国当前创新创业政策有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
公司治理 技术创新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黄平 胡日东
环境规制与企业技术创新之间是相互促进,相互作用的。环境规制一方面通过时期效应和强度效应促进企业技术创新,另一方面通过提供信息和搏弈的规则,保护产权、激励创新资源的有效利用和流动引导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同时,企业技术创新又通过企业技术创新本身的张力、企业社会责任、可持续发展等对环境规制产生反作用,两者之间成棘轮效应。
关键词:
环境规制 技术创新 棘轮效应
[期刊] 中央文献出版社
[作者]
丁德科 丁巨涛
西部省份国防技术积累深厚、产业领域宽广。面对国防科技经济优势,西部省份应树立符合科学发展观的军地合作技术创新的思路,探索实现路径与发展机制,加强国防科技与地方科技之间的各种合作,促进科技和生产要素在军地之间合理流动,打造军地合作技术创新的强势产业,实现区域科技经济与国防科技经济的协调发展。
关键词:
西部军地 产学研 合作技术创新 机制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吴寿仁
本文从技术创新利益的来源及其实现形式出发,分析了我国促进科技人员技术创新的利益机制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促进科技人员技术创新的利益机制的基本要求及实现形式,对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加强技术创新具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
技术创新 利益机制 成果转化 科技人员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任春红
由于企业、市场和政府的原因,我国产业集群技术创新一直动力不足,迫切需要政府的介入。各国一般采用国家直接投资和实行税收优惠政策来激励集群企业的技术创新。本文主要从税收政策角度入手,对他国促进企业技术创新的税收政策进行分析,并得出促进我国产业集群技术创新税收政策的启示。
关键词:
产业集群 技术创新 税收政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