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206)
- 2023(10537)
- 2022(9119)
- 2021(8516)
- 2020(7393)
- 2019(17094)
- 2018(16951)
- 2017(33274)
- 2016(18443)
- 2015(21258)
- 2014(21444)
- 2013(21118)
- 2012(19970)
- 2011(18019)
- 2010(18357)
- 2009(17534)
- 2008(18273)
- 2007(16891)
- 2006(14770)
- 2005(13597)
- 学科
- 济(75768)
- 经济(75640)
- 管理(64863)
- 业(60668)
- 企(53376)
- 企业(53376)
- 方法(37226)
- 数学(32557)
- 数学方法(32207)
- 财(29258)
- 制(21304)
- 务(20446)
- 财务(20408)
- 财务管理(20365)
- 农(19731)
- 企业财务(19529)
- 中国(17967)
- 业经(16328)
- 体(14984)
- 学(14919)
- 贸(13419)
- 贸易(13413)
- 易(13056)
- 银(12848)
- 银行(12817)
- 体制(12424)
- 融(12352)
- 金融(12348)
- 农业(12228)
- 行(12062)
- 机构
- 大学(277255)
- 学院(274035)
- 济(112375)
- 经济(109920)
- 管理(105362)
- 理学(90189)
- 理学院(89255)
- 研究(88823)
- 管理学(87771)
- 管理学院(87254)
- 中国(69954)
- 财(59082)
- 京(57780)
- 科学(52556)
- 财经(45928)
- 所(45518)
- 农(44676)
- 江(42317)
- 中心(41619)
- 经(41520)
- 研究所(40477)
- 业大(38841)
- 北京(36440)
- 农业(35087)
- 经济学(34798)
- 财经大学(34109)
- 范(33601)
- 师范(33253)
- 州(33144)
- 经济学院(31441)
- 基金
- 项目(172473)
- 科学(135625)
- 基金(126455)
- 研究(125676)
- 家(109057)
- 国家(108161)
- 科学基金(92918)
- 社会(80499)
- 社会科(76217)
- 社会科学(76191)
- 基金项目(66749)
- 省(66315)
- 自然(59786)
- 教育(58921)
- 自然科(58366)
- 自然科学(58349)
- 自然科学基金(57362)
- 划(55872)
- 资助(52615)
- 编号(51050)
- 成果(43594)
- 部(39748)
- 重点(38757)
- 制(36179)
- 创(35260)
- 发(34963)
- 课题(34824)
- 教育部(34472)
- 性(33324)
- 科研(33313)
- 期刊
- 济(126545)
- 经济(126545)
- 研究(81226)
- 中国(54568)
- 财(51496)
- 学报(43240)
- 农(41247)
- 管理(39315)
- 科学(38607)
- 大学(33217)
- 学学(31391)
- 融(28471)
- 金融(28471)
- 农业(26882)
- 教育(26881)
- 财经(24201)
- 技术(22644)
- 经(20571)
- 经济研究(19391)
- 业经(19142)
- 问题(16889)
- 财会(14970)
- 版(14400)
- 业(14247)
- 贸(14040)
- 理论(13745)
- 技术经济(13688)
- 会计(13434)
- 统计(12877)
- 实践(12247)
共检索到4145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王敬勇 薛丽达
通过股权制衡的完全信息和不完全信息的静态、动态博弈分析,研究公司治理中控股股东和非控股股东的行为关系。结果表明,在完全信息静态博弈下,控股股东侵占的最优选择取决于非控股股东监督的概率;在完全信息动态博弈下,控股股东侵占是对非控股股东采取策略的最佳反应;在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情况下,控股股东会利用信息的不完全性,始终选择侵占;在重复博弈的条件下,有(不监督,不侵占)策略存在的可能性。最后就相应的结论给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
股权制衡 博弈 不完全信息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王奇波 曹洪
作为公司治理结构的核心,产权安排(股权结构)一直是理论界和学术界关注的焦点。本文通过构造理论模型,将机构投资者引入上市公司控制权竞争与股权制衡之中,从而得到最优的股权结构。本文的研究发现:在机构投资者参与股权制衡过程中,如果机构投资者的监督能力比较强,监督成本比较低,则机构投资者应该拥有更多的股份;随着法制的改善,机构投资者最优持股应该增加;股权制衡结构下,机构投资者持股随着整体大股东持股比例的提高而提高。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吕怀立 李婉丽
本文分别从控股股东与非控股大股东的绩效函数出发,建立股权制衡的公司治理绩效模型,用以分析控股股东利益侵占和公司股权制衡的作用关系。研究发现:一方面,公司股权制衡受到控股股东侵占行为的操纵,表现为控股股东侵占对股权制衡的正向作用;另一方面,股权制衡能够提升公司治理绩效,表现为股权制衡对控股股东侵占的负向影响。另外,非控股大股东具有与控股股东相互合谋的动机,以实现对公司中小股东利益的联合侵占。
关键词:
股权制衡 股东合谋 公司治理绩效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泽 许敏
本文以2008-2012年75家中小板上市公司为样本,在滞后0期、滞后1期、滞后2期的情况下分别针对股权集中度、股权制衡对R&D投入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在当期及滞后1期的情况下,中小板上市公司股权集中度、股权制衡对R&D投入影响显著;股权集中度与当期及下1期R&D投入均为"U型"相关,R&D投入额随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提高呈先减少后增加趋势;股权制衡对当期及下1期R&D投入有负向影响。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杨兴全 魏卉 吴昊旻
以2004—2006年非金融上市公司为样本,结合中国转轨经济背景,基于终极控制人视角,实证检验中国上市公司的股权制衡结构是否有助于降低其股权融资成本,进而检验股权制衡与股权融资成本的关系是否受公司终极控制人、制衡股东性质及其外部治理环境的影响。研究发现:中国上市公司股权制衡与股权融资成本虽负相关但并不显著;在终极控制人、制衡股东分属不同性质的公司中,股权制衡与股权融资成本显著负相关,而在二者分属于同一性质的公司中,股权制衡与股权融资成本呈正相关或不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进一步检验发现,上市公司所处地区的治理环境越差,股权制衡与股权融资成本的负相关关系越显著,公司股权制衡与其治理环境在影响股权融资成...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孙兆斌
上市公司以“一股独大”、“股权分置”、“同股不同权”等为特征的股权结构向来被认为是造成目前中国上市公司以及证券市场众多弊疾的根本原因,并成为目前股权分置改革的理论依据。但我们认为,在股权结构选择的问题上,应该以股权结构能否促进上市公司效率水平的提高为标准,毕竟作为国民经济中极其重要的部分,上市公司的效率直接影响着宏观经济效率的高低。本文从股权集中和股权制衡两个方面,对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技术效率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股权集中度以及控股股东的持股比例与上市公司技术效率以及技术效率水平的提高显著正相关;股权制衡度与上市公司技术效率显著负相关,而与技术效率水平提高的相关性却并不显著。这说...
[期刊] 会计之友(上旬刊)
[作者]
邱龙广 郭姿辰
按照Gomes and Novae(s2001)判断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是否具备股权制衡的条件,从股权分置改革初步完成后的沪、深证券交易所上市的上市公司中,选取符合条件的股权制衡和"一股独大"的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进行研究分析。在选取的104家股权制衡的上市公司中,根据前两位股东的性质,划分出12种股权制衡结构类型。通过对股权制衡与"一股独大"的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平均数比较分析,研究表明我国股权制衡的上市公司经营绩效表现出较低水平,未能显示出股权制衡结构能够提高上市公司的治理水平和经营绩效。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李琳 刘凤委 卢文彬
公司治理模式的优劣,不应简单以公司业绩水平高低评价,业绩波动性等风险指标同等重要。本文就股权制衡这一治理结构安排与公司业绩波动性水平进行实证检验,发现股权制衡能够显著降低公司总资产收益率、公司价值的纵向波动性和横向离散程度。基于风险与收益相配比的基本原则,本文对现有关于股权制衡会降低公司业绩水平的研究结论提供了新的解释,为进一步认识股权制衡的公司治理功效提供了支持性证据。
关键词:
股权制衡 业绩波动 决策控制 代理问题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鑫 薛有志 严子淳
本文基于2000年至2010年中国上市公司数据从第二层代理成本视角出发,以现金流权与控制权分离和股权制衡两个维度,对公司风险承担的决定因素及其作用机制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控股股东的现金流权与公司风险承担呈U型关系;现金流权与控制权分离度与公司风险承担呈倒U型关系。同时,公司存在多个大股东会通过制衡控股股东进而显著地提升公司风险承担。本文证明降低两权分离度、优化股权结构有助于公司承担合理风险实现创新绩效。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陈志军 赵月皎 刘洋
股权制衡通过缓解双重代理成本、降低非效率投资,对企业研发起到促进作用,且该效果因制衡股东性质和类型的不同而存在差异。本文以2008—2013年中国上市公司面板数据为样本,探索股权制衡对研发投入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总体而言,股权制衡缓解了公司第一类代理冲突,提高了董事会和高管决策效率,从而促进了研发投入。其中,制衡股东与控股股东无关联关系时,股权制衡对研发的促进效果更显著;当制衡股东类型为自然人、境内非国有法人和外资法人时,制衡效果更明显;当制衡股东为国有法人和银行证券基金时,制衡效果不显著。以上结论丰富了股权制衡类型和性质的文献,为公司提高治理效果提供了参考。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关璧麟 葛志苏
股权结构是反映公司内部治理问题的重要突破口,有效的公司治理机制可以通过降低代理成本提升公司绩效。本文以中小板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利用2013-2019年的面板数据,运用多元OLS模型、固定效应模型和门槛回归模型,研究了不同企业特征下股权制衡与公司绩效之间的关系。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第一,公司规模、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和两权分离度对股权制衡影响企业绩效具有门槛效应;第二,当公司规模较小时,股权制衡对公司绩效产生负面影响,在公司规模超过某一门槛值时,股权制衡度对企业绩效由消极影响变为积极影响;第三,当公司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较低时,股权制衡度对公司绩效无显著影响,超过某一门槛值后,股权制衡度对公司绩效产生积极影响;第四,当两权分离度较低时,股权制衡度对公司绩效无显著影响,超过某一门槛值时,股权制衡度对公司绩效产生负面影响。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张宗刚 吴凌寒
公司治理就其实质是指公司是由谁控制,并为谁的利益服务。在Berle和Means1930年的经典著作《现代公司与私有财产》中,第一次提到在美国的公司中普遍存在着大量所有权分散的股东,由于经理有着自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李颖琦 俞俊利
基于中国特殊的公司治理环境,早前研究内部控制主要集中在概念框架、影响因素辨析以及公司治理失效案例的研究,然这些研究鲜有将股权制衡作为重要因素之一加以考虑。本文通过对三家酿酒类上市公司的案例分析,从控股(制衡)股东性质、股权制衡效果等角度剖析了提高中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有效性的机理路径。研究结果表明:在实际控制人为国有时,引入非国有制衡股东能达到较优的内部控制状态,而引入国有制衡股东仅微弱地优于无制衡股东的高度集中的内部控制状态,且两者并不明显。
关键词:
股权制衡 内部控制 有效性 酒类公司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熊风华 黄俊
本文利用我国2007—2014年上市公司数据,以单一大股东控制公司与多个大股东控制公司为样本,研究了股权集中度与大股东制衡对公司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股权集中度与公司绩效呈左低右高的U型关系,单一大股东控制公司中隧道效应与利益趋同效应同时存在,但利益趋同效应占主导;(2)大股东存在对实际控制人有制衡作用,但制衡效果与实际控制人性质相关;(3)随着大股东之间持股差距的缩小,公司绩效会变差,大股东之间的分歧效应占主导。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黄建欢 杨宁 尹筑嘉
测算股权制衡度时不考虑股东间的关联关系可能引致偏差。鉴此,重新测算了股权制衡度,以2003~2013年927家A股主板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其与公司绩效的关系。结果表明:"新股权制衡度"与公司绩效为非线性的U型关系,而"旧股权制衡度"与公司绩效为线性关系;[1,2]为股权制衡度对公司绩效影响的灰色区间;股权制衡度与公司绩效的关系受股东持股模式和外部环境影响。研究结果支持条件有效论,适度的股权制衡才能发挥积极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