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866)
- 2023(7084)
- 2022(6101)
- 2021(5593)
- 2020(4890)
- 2019(11460)
- 2018(10988)
- 2017(22236)
- 2016(12260)
- 2015(14111)
- 2014(14125)
- 2013(14112)
- 2012(13211)
- 2011(11941)
- 2010(12027)
- 2009(11367)
- 2008(11702)
- 2007(10791)
- 2006(9146)
- 2005(8155)
- 学科
- 济(54780)
- 经济(54717)
- 业(41610)
- 管理(41279)
- 企(35681)
- 企业(35681)
- 方法(29888)
- 数学(26859)
- 数学方法(26691)
- 财(19664)
- 务(14401)
- 财务(14388)
- 财务管理(14358)
- 农(14307)
- 企业财务(13803)
- 中国(11921)
- 制(10870)
- 业经(10840)
- 贸(10336)
- 贸易(10334)
- 易(10044)
- 学(9826)
- 地方(9229)
- 农业(9156)
- 和(7943)
- 体(7856)
- 环境(7804)
- 技术(7634)
- 划(7593)
- 银(7538)
- 机构
- 大学(184995)
- 学院(183607)
- 济(78464)
- 经济(76977)
- 管理(73188)
- 理学(63913)
- 理学院(63284)
- 管理学(62390)
- 管理学院(62048)
- 研究(57829)
- 中国(44265)
- 财(37672)
- 京(37511)
- 科学(34582)
- 农(30873)
- 财经(30574)
- 所(29271)
- 经(27840)
- 中心(27295)
- 业大(27149)
- 江(26649)
- 研究所(26516)
- 经济学(24901)
- 农业(24451)
- 北京(23232)
- 财经大学(22946)
- 经济学院(22890)
- 范(22006)
- 师范(21794)
- 州(20914)
- 基金
- 项目(121027)
- 科学(95535)
- 基金(89346)
- 研究(87187)
- 家(77474)
- 国家(76857)
- 科学基金(66072)
- 社会(56706)
- 社会科(53849)
- 社会科学(53831)
- 基金项目(47908)
- 省(46686)
- 自然(42682)
- 自然科(41680)
- 自然科学(41667)
- 自然科学基金(40953)
- 教育(40571)
- 划(39375)
- 资助(36648)
- 编号(34870)
- 成果(28438)
- 部(28210)
- 重点(27285)
- 创(25151)
- 发(25088)
- 教育部(24438)
- 科研(23839)
- 人文(23705)
- 创新(23568)
- 国家社会(23560)
共检索到2588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袁春生
经理壁垒作为经理代理问题新的表现形式,是指经理未能寻求股东利益目标但股东却无法对其进行更替的现象。经理壁垒的存在会影响到公司治理的有效性。Fama&Jensen(1983)提出的经理壁垒假说认为经理持股能够引发壁垒效应,但是相关理论难以解释我国企业经理持股比例很低甚至"零持股"却同样存在壁垒现象的问题。本文突破现有研究仅从经理持股方面分析壁垒效应这一局限,选择经理自主权这一新的视角对经理壁垒的产生进行解析。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经理自主权越大,越容易产生壁垒效应,自主权是经理壁垒产生的重要权力基础。本文的研究是对经理壁垒假说研究的拓展与深化。
关键词:
公司治理 经理自主权 经理壁垒 壁垒效应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张长征 李怀祖
分别从经理主义理论、战略管理理论、经理感知理论与企业契约理论四种理论视角回顾了公司治理中的经理自主权研究历程,综述了研究文献中经理自主权的影响因素,阐述了研究文献中经理自主权对经理报酬、公司绩效、多元化战略变革等组织现象的影响效应及影响机理。最后展望了我国经理自主权研究的前景,并指出经理自主权效应研究对我国国企改革的实际借鉴意义。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李有根 赵西萍 李怀祖
本文在Burkart-Gromb模型基础上定义了经理自主权 ,分析发现经理自主权随经理持股提高呈先增长然后下降的曲线变化关系 ,并得出经理持股水平介于 (ωd ,ωc )范围内时 ,由此产生的自主权效应和控制效应对公司净资产价值的贡献总和最优。
关键词:
经理持股 经理自主权 控制 公司绩效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长征 李怀祖
以权力决定理论(Managerial power approach)为依据,引入经理自主权变量研究高管报酬差距的决定机制及其对公司业绩的影响效应。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选择2004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采用曲线估计、多元回归进行实证分析。主要结论有:①经理自主权对高管报酬差距具有先促进后抑制的影响效应,呈现典型的倒U型关系。其中,促进效应的存在是因为低自主权经理的权威与利益需求占主导位置,且更强调提高报酬差距促进高管竞争;而抑制效应的出现则是因为高自主权经理更强调不公平感对高管人员的负向影响,倾向于降低高管报酬差距促进合作与满意。②较大的高管报酬差距能够促进高管层对经理的内部监督,约束经理不正当使用自主权,从而促进经理自主权对公司业绩的正效应。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李有根 赵西萍
经理自主权是反映经理与董事会关系的制度安排集合。理论分析和实证数据表明,以职位权和报酬权测量的经理自主权指数随公司股权集中度提高而下降,呈凹函数形态。股权结构是影响公司绩效的外生变量,其机理在于改变经理自主权安排,从而影响公司绩效,但数据显示经理自主权作为中间变量的影响作用不显著。
关键词:
经理自主权 股权集中度 公司绩效 Z指数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张长征 吕悦凡
突破已有研究仅孤立地关注经理自主权与股权集中度各自对R&D投入影响的现状,将二者纳入到同一框架中更全面地探讨公司R&D投入的决定机制。结果表明:以职位权、所有权和专家权度量的经理自主权对公司R&D投入强度呈现显著的正向促进效应;以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赫芬戴尔指数或前三大股东持股比例之和度量的股权集中度对R&D投入强度虽无显著直接效应,但对经理自主权与R&D投入强度的正相关性呈现显著正向调节效应。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张长征 吕悦凡
突破已有研究仅孤立地关注经理自主权与股权集中度各自对R&D投入影响的现状,将二者纳入到同一框架中更全面地探讨公司R&D投入的决定机制。结果表明:以职位权、所有权和专家权度量的经理自主权对公司R&D投入强度呈现显著的正向促进效应;以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赫芬戴尔指数或前三大股东持股比例之和度量的股权集中度对R&D投入强度虽无显著直接效应,但对经理自主权与R&D投入强度的正相关性呈现显著正向调节效应。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李有根 赵锡斌
现代厂商理论主要关注经理自主行为对股东利益的负面影响 ,而现代企业理论则认为 ,经理自主权对公司价值既有成本效应又有收益效应 ;公司股东、董事会以及其他利益相关者应重新认识经理行为的实际空间 ,建立有效机制来合理安排经理自主权。目前 ,测量经理自主权的指标包括职位结构自主权、所有权自主权和资源运作自主权、任务环境自主权等
关键词:
经理行为 经理自主权 影响因素 测量指标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张长征 李怀祖
从内部治理结构角度出发,在传统模型基础上,引入能够综合反映公司治理有效性的经理自主权,构建了基于经理自主权的报酬业绩敏感性模型,并据此分析出经理自主权能够负向操纵其报酬业绩敏感性的结论,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报酬业绩敏感性 经理自主权 公司治理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胡玲
文章以132家跨国公司在华子公司为研究对象,研究子公司的企业性质、企业规模以及存续年限等特征变量对其创新绩效产生的影响。研究表明,企业性质、企业规模以及企业存续年限都对在华跨国企业的自主权产生显著正向影响。在三个企业特征变量中只有子公司的存续年限对创新绩效产生显著正向影响,而企业性质与企业规模对创新绩效的影响并不显著。子公司的自主权与创新绩效之间显著正相关,与此同时,自主权在子公司的特征变量与创新绩效之间发挥一定中介作用。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许小君
本文旨在从行业层面和企业个体层面综合探究影响企业政治行为的因素,重新认识企业政治行为的形成机理,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多层理论框架。实证结果表明:企业组织特征和企业政治行为之间关系在行业层面有一定程度的变异,这种变异的程度主要受到行业进入壁垒的影响。
关键词:
企业政治行为 行业壁垒 多层线形 模型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贾金思
蓝色壁垒是一种以保护蓝领工人权利和工作条件为主要内容而构筑的国际贸易措施,强调人在生产过程中的价值关注以及企业对消费者、对环境和社区的人文关怀,是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一大进步,它的推行具有其正当性与合理性。国际贸易中劳工标准和企业社会责任标准愈演愈烈,蓝色壁垒已经成为我国对外经济贸易和谐发展中不得不面对的严峻挑战。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王杰
本文运用市场失灵论、技术差距论、利益集团论、博弈论等理论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形成动因进行了多视角的系统分析,认为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形成是由主观与客观、经济与政治等多种因素相互作用和制衡的结果,揭示了技术性贸易壁垒存在和发展的客观性、必然性和长期性的内在机理。
关键词:
TBT 负外部性 形成动因 贸易政策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刘晨然
当前,全球经济不景气,在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的同时,贸易保护主义再度抬头,贸易技术壁垒逐步代替关税壁垒成为国际贸易纷争的主要内容。本文首先分析了贸易技术壁垒对发展中国家、特别是对我国外贸的影响情况,再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提出了相应的策略建议。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蒋建刚
解析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双刃”功能就是从技术性贸易壁垒的两面性出发 ,不仅认识它的积极和消极意义 ,更重要的是从它的构筑方和遭受方两个角度来研究它在保护自己的同时对别人的激励 ,或者它在阻碍别人的同时对自己的制约。在此基础上 ,阐述“双刃”功能的特性和分析“双刃”功能外化过程中的条件 ,指出无论是技术性贸易壁垒措施的运用之策还是应对之策 ,都应在技术性贸易壁垒“双刃”功能发挥作用的条件上多做文章。
关键词:
TBT “双刃”功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