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255)
2023(6381)
2022(5384)
2021(4858)
2020(3992)
2019(8829)
2018(8512)
2017(16810)
2016(9060)
2015(10622)
2014(10634)
2013(10398)
2012(10236)
2011(9175)
2010(9531)
2009(9263)
2008(9358)
2007(8786)
2006(8108)
2005(7555)
作者
(26559)
(22428)
(22111)
(21100)
(14527)
(10626)
(10168)
(8545)
(8414)
(8027)
(7727)
(7385)
(7299)
(7120)
(7024)
(6620)
(6588)
(6488)
(6350)
(6223)
(5747)
(5485)
(5321)
(5171)
(5066)
(4931)
(4931)
(4720)
(4567)
(4301)
学科
(62700)
经济(62638)
管理(33279)
(28854)
(27876)
企业(27876)
方法(20984)
数学(17182)
数学方法(17014)
地方(15804)
(15278)
业经(11904)
地方经济(11788)
中国(11683)
(11559)
财务(11549)
财务管理(11526)
企业财务(11188)
(10323)
(9790)
(8935)
(8920)
理论(7892)
(7862)
产业(7204)
环境(7132)
经济学(6821)
(6614)
(6577)
金融(6576)
机构
大学(143484)
学院(142888)
(66702)
经济(65421)
管理(52177)
研究(49020)
理学(44215)
理学院(43716)
管理学(43018)
管理学院(42731)
中国(38255)
(32105)
(29611)
科学(26437)
财经(25253)
(24362)
(22750)
(21775)
中心(21690)
经济学(21681)
研究所(21338)
经济学院(19072)
北京(18991)
财经大学(18572)
(18404)
师范(18270)
(17369)
(17008)
(16769)
商学(15484)
基金
项目(82508)
科学(65209)
研究(61851)
基金(60556)
(51132)
国家(50682)
科学基金(43878)
社会(42490)
社会科(40214)
社会科学(40202)
基金项目(31225)
(30922)
教育(28250)
自然(25924)
自然科(25300)
资助(25298)
自然科学(25295)
(25271)
自然科学基金(24840)
编号(24114)
成果(21413)
(18889)
重点(18536)
(17895)
国家社会(17627)
教育部(16956)
课题(16841)
人文(16688)
(16574)
大学(16128)
期刊
(86620)
经济(86620)
研究(48050)
(28270)
中国(27877)
管理(23001)
学报(20199)
科学(18680)
大学(16473)
(16348)
学学(15688)
财经(14880)
经济研究(14310)
(13915)
金融(13915)
教育(13488)
(12971)
技术(12007)
农业(10798)
业经(10693)
问题(10628)
技术经济(8686)
(8459)
世界(8146)
统计(7772)
国际(7755)
经济管理(7269)
财会(7081)
(6916)
经济问题(6654)
共检索到2309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何大安  
历史上很多国家的集权政治或分权政治的规则及其执行手段,通常是与特定的经济和文化相关联的,这种关联也出现在经济领域的制度安排之中。经济学关于制度安排的分析和研究,一方面,给人们研究政治、经济和文化的某些交融现象提供了分析范式;另一方面,也给人们从道德、伦理、习俗、惯例等来解说经济因素与文化因素的互动提供了分析路径。公司治理作为一项制度安排,有着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特定规定,这些规定的不同程度的交叉会决定公司治理结构的特定内涵;从政治、经济和文化的融合来考察公司治理结构,可以帮助我们在更宽泛的层面上理解我国体制转轨时期的公司治理的特定格局,而对这些特定的内涵、规定和格局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拓宽对我国...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胡进  
当前公司治理的新政治经济学研究范式在国际上已成为公司治理研究的前沿研究方向,是新政治经济学在公司治理研究领域的重要拓展与应用。公司治理的新政治经济学的核心命题是公司治理的公共政策及其公司治理模式都内生地由政治机制决定,反过来,政治决策是受经济利益影响的。以这一核心命题为主线,本文从如下三个方面对这类文献进行了梳理:利益集团之间政治权力角逐及政治联盟;共同代理人(政治家或政府官员)公共政策取向;选举体制与公司治理的政治的均衡。最后本文对公司治理的新政治经济学进行了简要评述。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施晓红  
自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一直在比较公司治理结构研究领域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法和经济学派受到比较政治经济学派这一新的学术流派的挑战,和法和经济学派以新古典经济学为分析路径不同,比较政治经济学派以政治、社会、历史以及文化的视角来研究各国公司治理结构,在关于公司本质的探讨、各国公司治理结构的起源以及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国际公司治理结构演变趋势方面获得了令人瞩目的研究成果。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约瑟夫·斯蒂格利茨  朱蕾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公司治理改革取得了重大进展。通过对公司治理发展历程的梳理和回顾我们可以发现,从"行政型治理"向"经济型治理"的演进是一条鲜明的主线。传统的行政治理模式以"资源配置行政化、企业目标行政化、高管任免行政化"为主要特征,导致了"内部治理的外部化、外部治理的内部化"现象。随着逐步向经济治理模式的演进,中国公司治理制度的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董玉华  
“公司治理结构”是借鉴国外的,存不存在“水土不服”的问题,关键在于我们为公司治理结构的实行要营造一个让它生根发芽的良好环境。最重要的是观念的更新,最难的是要逐步建立一套与“公司治理结构”相配套的商业文化。文化是抽象的,但同时又是一种深层次的积淀,其作用不容忽视。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刘翌  徐金发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胡进  
作为新政治经济学在公司治理领域的应用,公司治理的新政治经济学的核心议题就是研究"公司治理的政治性决定因素"。在新政治经济学视野里,公司作为一个政治约束的经济体,利益不一致性必不可少,当然解决利益冲突的机制就不可能是新古典经济学中的单纯的市场解决机制,而表现出更多的政治机制。这些政治性因素包括利益集团之间政治权力角逐及投票行为、共同代理人(政治家或政府官员)行为偏好与选举体制等都深刻地影响了公司治理的政治均衡,从而影响各种利益相关者(股东和雇员)权利保护程度、公司内部权力平衡及其治理模式。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唐建新  
本文主要从转轨经济中公司寻求外部融资时所面临的基本问题出发,来尝试对转轨经济中公司融资与治理的制度安排进行探讨。论文运用数理经济模型对公司融资与治理结构方面不同种类的制度安排及不同形式的公司治理进行了一般的描述和分析,并对日美两国的公司融资与治理的特点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融资制度要对公司治理发挥积极作用的基本条件是该融资制度必须内生出既具有监控动力又具有监控能力的监控者。最后针对转轨经济中公司融资与公司治理的制度安排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李晓魁  
社会差别问题被越来越多的人关注,但在日本依然有一种根深蒂固的观点认为,"差别是经济发展所必需的,为了实现经济发展出现些差别是必然的"。日本社会的差别问题不仅是经济上的贫富差距,而且涉及到社会制度和全球变化的构造性问题,也是近年引发日本政治结构变化的重要原因。通过对日本社会经济差别、政治差别和文化差别现状的考察,对隐藏在差别的内在劳动和资本在各领域发生的结构变化和新动向进行讨论,可以揭示产生差别问题内在的构造性原因,为理解日本的社会差别提供方法。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余应敏  
作为现代企业制度核心的公司治理 ,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公司运作的效率 ;现代意义上的会计体系正是适应公司治理的需要而发展起来的 ,二者间存在着显著的相关性。本文认为 ,处于转轨经济中的我国公司治理和会计体系需要创新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邹国庆  倪昌红  
基于战略的制度观,以上市公司为样本的实证研究表明企业的政治关联与财务绩效负相关。这种关系受区域制度环境和企业治理状况调节。即,市场化程度越高、董事会会议召开的次数越多、管理层平均年龄越小,这种负向关系越小。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冯舜华  
20世纪 90年代前期经济业绩较好的捷克共和国 ,1 998年陷入经济危机 ,此后经济增长速度明显缓慢。私有化后企业改造不力 ,公司治理不善 ,是捷克经济困难的重要原因。在转轨国家中捷克是实行大众私有化比较有序和顺利的国家 ,但在公民中无偿分配国有资产的私有化途径 ,不利于企业的重建。私有化以后捷克在立法方面参照德国的公司治理模式为企业提供可选择的治理结构 ;在实践过程中多数新所有者却选择了英美式的公司治理结构。运行结果表明 ,在捷克直接照搬利用这两种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公司治理模式 ,都缺少必要的条件。转轨国家的公司治理模式将根据它们的具体条件更具有复杂性、演进性和不确定性。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刘澜飚  王博  
中国经济改革的一个重要特征是政府推动的"强制性制度改革"(林毅夫,1989),但这一特点不适用于中国的金融业。政府在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治理改革问题上并没有表现出"强制性"特点。虽然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进行了以金融机构多样化、金融工具创新和金融市场发展为特点的金融深化和金融改革(谢平,2004),但对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却仅停留在技术层面上,缺乏制度层面的改革,尤其是国有商业银行在公司治理方面一直停步不前。这种状况明显不符合经济发展的要求,其中存在着更为深刻的非经济因素的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