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468)
2023(8093)
2022(7146)
2021(6843)
2020(6039)
2019(14068)
2018(13825)
2017(27418)
2016(15215)
2015(17451)
2014(17581)
2013(17453)
2012(16656)
2011(14893)
2010(15269)
2009(14476)
2008(14968)
2007(13917)
2006(11980)
2005(11011)
作者
(44831)
(37804)
(37582)
(35919)
(24182)
(18210)
(17368)
(14593)
(14020)
(13504)
(12788)
(12688)
(11973)
(11941)
(11867)
(11724)
(11702)
(11166)
(11048)
(10996)
(9320)
(9303)
(9300)
(8609)
(8551)
(8496)
(8463)
(8418)
(7662)
(7607)
学科
(63047)
经济(62955)
管理(50908)
(49767)
(43519)
企业(43519)
方法(33723)
数学(29628)
数学方法(29338)
(23664)
(17601)
财务(17578)
财务管理(17531)
企业财务(16873)
(16627)
(16408)
中国(14232)
(12815)
业经(12758)
(11901)
银行(11865)
(11861)
(11365)
贸易(11358)
(11257)
金融(11255)
(11210)
(11036)
地方(10581)
农业(10431)
机构
大学(226932)
学院(223549)
(89875)
经济(87881)
管理(87759)
理学(75377)
理学院(74568)
管理学(73290)
管理学院(72873)
研究(72158)
中国(58123)
(47585)
(46209)
科学(43731)
(38256)
(37383)
财经(36509)
中心(34657)
(34074)
研究所(33447)
(33167)
业大(32790)
农业(30272)
北京(30087)
(27838)
师范(27531)
财经大学(27328)
经济学(27198)
(27147)
(25387)
基金
项目(141029)
科学(110576)
基金(103433)
研究(100896)
(89955)
国家(89209)
科学基金(76324)
社会(63637)
社会科(60180)
社会科学(60156)
基金项目(55154)
(53557)
自然(50673)
自然科(49539)
自然科学(49525)
自然科学基金(48690)
教育(47474)
(45741)
资助(43389)
编号(41259)
成果(34884)
(32684)
重点(31556)
(28411)
(28197)
教育部(28129)
科研(27634)
课题(27507)
大学(26957)
人文(26920)
期刊
(98936)
经济(98936)
研究(63709)
中国(42678)
(40612)
学报(36858)
(34194)
科学(32572)
管理(31583)
大学(27855)
学学(26354)
(24917)
金融(24917)
农业(22594)
教育(21079)
财经(19228)
技术(18044)
(16299)
经济研究(15254)
业经(15027)
问题(13205)
(12719)
财会(12385)
(12020)
理论(11553)
技术经济(11395)
(11093)
会计(11029)
统计(10900)
实践(10379)
共检索到3351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殷伟  王明照  
在现代公司治理中大股东和小股东是两个不同的利益亚集团,它们从自身利益出发对公司的监督程度也不一样,本文通过一个简单的博弈模型分析了小股东的“搭便车”倾向,监督相对于帕累托最优下的不足,以及对我国公司治理的启示。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曹玉贵  杨忠直  
股东监督行为的博弈分析表明,在对经营者实施监督的过程中,大、小股东之间存在多阶段的动态博弈过程。由于监督的"公共物品"特征,导致股东对经营者的监督不足,存在股东"搭便车"的倾向,并且这种不足随着股权的适当集中而减弱;而当公司股权适当集中,大股东主动承担对经营者的监督时,又容易造成大股东对小股东权益的侵占。因此,为保护小股东权益,在造就大股东,形成强有力股东监督机制的同时,必须强化对大股东的监督管理。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沈弋  徐光华  朱佳立  
在传统的公司治理语境中,中小股东的参与在很大程度上被忽略了。文章基于中小股东投票的数据,分析了中小股东参与对股价同步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小股东的积极参与能够有效地降低股价的同步性,并且这一效应在内部监督治理不完善的公司以及较少外部机构投资的公司里更加显著。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赵许明  张义忠  
公司治理有多种含义,但最重要的是对经营者的监督问题。在公司治理的多元监督主体中,股东是最重要、最基本的监督主体。在我国公司股权集中、内部人控制的现实条件下,发挥股东的监督作用尤其重要。股东是分为不同层次的利益主群体,处于不同利益层次上的股东,其监督的积极性并不相同。我国公司法应针对股东的不同情况,分别作出不同的法律应对,完善我国公司法人的治理结构,实现公司法上的进一步创新。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刘茂平  曾令泰  
大股东利用控制权侵害小股东利益引起理论和实务界的广泛关注,但对大股东的监督努力关注不够。事实上,由于大股东通过监督努力提高了公司价值,所以既有的文献认为控制权私有收益等于大股东对小股东的侵害的思路有悖于控制权价值的实质。同时,大股东也存在利用自己的控股权优势进行侵害中小股东利益的自利行为,这是由于小股东"搭便车"使得大股东的监督成本得不到补偿所致。笔者通过理论和模型分析,认为要对大股东的监督努力给予合理的补偿,同时要利用法律等治理机制强化对投资者的保护,降低大股东存在的侵害问题,从而促进中国证券市场健康发展。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李秉祥  张涛涛  祝珊  陶瑞  
在非完全信息重复博弈的前提下,利用KMRW声誉模型分析得出维持良好的声誉会给经理人带来更长远的经济效用,进一步采用2013~2017年上市公司数据,实证验证了股东监督以及经理人声誉对管理防御行为的约束作用,以期建立经理人的声誉评价和档案机制以及有效的监督管理机制,进而促进企业健康持久的发展。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刘彤  
目前关于公司治理的不同研究结果之间实际上形成了一个悖论 :控制性股东对小股东利益的侵占是公司治理绩效改善的必要代价。对此 ,本文通过分析 ,首先指出公司治理关注的基本代理问题应该是广大小股东与控制性股东之间的代理冲突 ,而不是普遍认识上的股东与经理之间的代理冲突 ;其次 ,本文指出控制性股东对小股东利益的侵占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并尝试运用产权分析的方法从公司所有权安排的角度具体考察控制性股东及小股东的实际权利 ,分析的结果表明 :小股东在公司所有权安排中遭到歧视 ,从而为控制性股东盲目追求控制权的私下收益提供了较大的可行空间 ;最后 ,本文就过分强调“搭便车”对小股东监督行为的影响的观点提...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郑秀田  许永斌  
面对控股股东攫取私有收益,中小股东往往表现出"理性冷漠"或者选择"用脚投票"卖出股票,而非积极监督。通过建立数理模型首先研究中小股东在约束控股股东自利行为上所起的作用;其次分析影响中小股东参与公司治理决策和监督控股股东意愿的因素,合理解释了现实中存在的中小股东对控股股东自利行为不采取积极监督的原因;最终提出政府相关部门应该从降低维权和监督成本等方面着手,努力营造激励中小股东维权和监督意愿的制度与法律环境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栾甫贵  梁日新  赵康乐  
本文以2008—2020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中小股东网络监督对企业金融资产配置的影响。研究发现,中小股东网络监督显著抑制了企业金融资产配置,发挥了“治理效应”。这一治理作用通过提高媒体关注度、增加监管问询以及提高信息披露质量实现。进一步研究发现,当公司负面网络舆论较多、散户投资者较多、管理层持股比例较低以及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较低时,中小股东网络监督对企业金融资产配置的抑制作用更为明显。本研究丰富了中小股东网络监督的经济后果研究,并为完善对中小投资者的保护,实现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持与经验证据。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肖腾文  
本文研究了上市公司治理中控制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委托代理关系的形成 ,并强调了控制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的股权代理关系在市场实践中的重要性已远大于公司股东与经营层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为研究控制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的代理成本来源 ,本文建立了一个分析模型 ,研究的结果是控制股东为获得控制收益而进行的控制活动所造成的公司股权价值的损失是代理成本的来源。模型的实践意义在于 :完整、严格的信息披露与股本的全部流通 ,是降低股权代理成本保护中小股东利益的政策着力点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陈耿  范运  
股权分置改革涉及到包括非流通股股东和流通股股东在内的诸多当事人之间的利益分配关系。由于现实中复杂利益分配关系的客观存在,参与人有不同的行为取向,而流通股股东处于博弈力量明显较弱的一方。为了充分保护中小股东的利益,需要管理层适当介入,为股改提供一个相对公平的市场环境。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武立东  
文章以2006年深、沪两市的235家民营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了大股东控制、董事会监督对民营上市公司高管报酬的调节效应。实证结果为:我国民营上市公司的公司绩效与高管报酬正相关,董事会监督的调节作用会强化二者正相关关系,但大股东控制的调节作用会扭曲二者的正相关关系。结论表明,在我国民营上市公司的报酬决定中存在"赎买效应"和"任职激励效应",加强对大股东控制的监管,推进董事会独立性的建设,对于提升我国民营上市公司的治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宋丽智  
本文系统研究了以股权结构分散为基本假定的公司治理理论的发展情况,以及股权高度集中模式下传统委托代理理论受到的挑战,指出目前公司治理理论面临的突出难题在于如何解决控股股东对小股东的侵害问题。文章对公司治理视角下小股东保护问题的相关文献进行了梳理,以期为解决我国现存问题拓寻思路。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徐向艺  卞江  
股东利益保护是公司治理的核心问题,对中小股东利益的有效保护更是公司制度公平与效率的前提。本文探讨了公司治理结构中市场主导型权力配置机制在保护中小股东利益方面的缺陷,比较分析了异议股东股份价值评估权制度与股东派生诉讼两种主要的中小股东司法救济手段之功效,指出异议股东股份价值评估权制度是一种更为有效的中小股东利益保护手段。最后,就我国公司立法引入该制度进行中小股东利益保护的问题提出了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仁曾  梁华杰  叶倩婷  
文章运用逻辑回归模型,研究金融危机时期监督对上市公司控股股东侵占动机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监督有助于降低侵占动机,并且在危机时期对侵占动机的抑制更明显。机构持股和审计单位聘用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减少侵占动机,但在危机时期作用有限。证监会监督和负面审计意见对上市公司问题的识别是抑制侵占动机的根本之道。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