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764)
- 2023(4020)
- 2022(3373)
- 2021(3084)
- 2020(2546)
- 2019(5552)
- 2018(5037)
- 2017(10367)
- 2016(5406)
- 2015(5853)
- 2014(5393)
- 2013(5126)
- 2012(4579)
- 2011(3968)
- 2010(3889)
- 2009(3570)
- 2008(3686)
- 2007(3339)
- 2006(2884)
- 2005(2647)
- 学科
- 管理(24222)
- 业(23693)
- 企(22581)
- 企业(22581)
- 济(21364)
- 经济(21324)
- 财(13215)
- 方法(11218)
- 务(10944)
- 财务(10943)
- 财务管理(10926)
- 企业财务(10655)
- 数学(9938)
- 数学方法(9901)
- 制(7628)
- 体(6301)
- 体制(5787)
- 业经(5369)
- 银(5318)
- 银行(5316)
- 公司(5207)
- 行(5068)
- 融(5062)
- 金融(5062)
- 中国(4528)
- 农(4233)
- 划(4089)
- 人事(3938)
- 人事管理(3937)
- 技术(3408)
- 机构
- 大学(73597)
- 学院(73013)
- 济(32349)
- 经济(31870)
- 管理(31334)
- 理学(27700)
- 理学院(27498)
- 管理学(27259)
- 管理学院(27121)
- 研究(20083)
- 财(19136)
- 中国(17882)
- 财经(15593)
- 经(14461)
- 京(13560)
- 财经大学(12143)
- 经济学(10889)
- 商学(10469)
- 商学院(10389)
- 经济学院(9976)
- 中心(9792)
- 江(9571)
- 科学(9482)
- 所(8594)
- 融(8136)
- 北京(8132)
- 金融(7937)
- 业大(7792)
- 经济管理(7709)
- 州(7563)
- 基金
- 项目(49560)
- 科学(40794)
- 基金(39256)
- 研究(36314)
- 家(33488)
- 国家(33241)
- 科学基金(30123)
- 社会(26615)
- 社会科(25394)
- 社会科学(25387)
- 基金项目(21091)
- 自然(18914)
- 自然科(18541)
- 自然科学(18539)
- 自然科学基金(18242)
- 省(17683)
- 教育(16769)
- 资助(15207)
- 划(14828)
- 编号(13197)
- 部(12251)
- 国家社会(11772)
- 教育部(11314)
- 人文(11066)
- 重点(10923)
- 制(10744)
- 创(10621)
- 成果(10617)
- 性(10147)
- 创新(9942)
共检索到1027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郭剑花
高管政治联系具有"双刃剑"效应——"政府干预"作用与"关系"作用。本文从公司内部治理机制出发,考察公司治理对高管政治联系"双刃剑"效应的激励与约束作用。研究表明,公司治理质量越高,高管政治联系的"政府干预"作用越弱,"关系"作用越强。本文揭示了高管政治联系在政企关系中的"桥梁"角色,并提供了公司治理缓解高管与企业代理冲突的增量证据,有助于企业扬长避短、最优化政治联系的"双刃剑"效应。
关键词:
公司治理 政治联系 双刃剑 政府干预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郭剑花
中国经济转型时期,政治关联对民营企业具有"双刃剑"效应,而如何对政治关联高管进行激励则是考察"双刃剑"效应大小的关键。本文从公司内部治理机制角度,实证检验薪酬激励安排对政治关联"双刃剑"效应的治理作用。研究发现,对政治关联高管的激励越强,政治关联的"政府干预"作用越弱,而"关系"作用越强;同时表明,政治关联"双刃剑"效应的发挥受到公司内部治理机制的约束,是对以往政治关联研究的发展与深入,同时也为薪酬激励安排的治理作用提供了经验证据。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冉明东
本文应用公司治理的理论框架,探讨控股股东采用交叉持股方式控制企业(集团)所产生的"双刃剑效应",从动机和效应两个层面探讨了交叉持股、公司治理与企业价值之间的关系,并通过正反两个案例进行剖析。从理论而言,本文认为公司治理理论框架是分析交叉持股的有力工具,"交叉持股双刃剑效应"是一体两面的关系。本文的案例分析表明,关系型交叉持股的弊端要大于非关系型交叉持股,一般企业之间的交叉持股的风险要比一般企业与金融企业之间交叉持股的风险小,信息透明、市场化操作的交叉持股比不透明和非市场行为的交叉持股的风险小。本文建议我国应构建完备的制度体系对交叉持股进行规范,扬长避短,同时应建立国家大中型企业交叉持股数据库,...
关键词:
交叉持股 双刃剑效应 公司治理 案例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陶厚永 李玲
以我国上市民营企业为样本,对高管身份跨界与民营企业成长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得到的结果表明:高管身份跨界范围对民营企业成长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而高管身份跨界级别的影响却是正向的,对于民营企业成长而言,高管身份跨界本身就是一把"双刃剑";当引入调节变量后,结构不确定改变了高管身份跨界范围与民营企业成长之间的作用方向,市场竞争强度增加了高管身份跨界级别与民营企业成长之间作用关系的大小,在二者的显著调节作用下高管身份跨界的"双刃剑"效应消失了;当把研发战略和广告战略引入模型后,高管身份跨界在强化研发战略与民营企业成长之间作用关系的同时,又会弱化广告战略与民营企业成长之间的作用关系,在结构不确定和激烈...
[期刊] 改革
[作者]
唐丰义
投机是把双刃剑唐丰义前些日子,听到一则“新闻”:某公司召集专门会议,研究“暴利行业的转移”问题。研究认为,从炒股、搞房地产、炒期货到炒债券,大凡弄潮儿莫不狠发一笔。下一轮暴利行业该是什么?作为企业,“逐利”在情理之中。就该公司而言(不管传闻真假),扑...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张建君 陈国立 周梓洵
尽管高阶梯队理论已经认识到高管团队权力配置的重要意义,但目前关于高管权力差距对企业绩效影响的研究并未得出一致结论,且尚未将企业绩效稳定性纳入研究框架。基于此,本文从权威和信息两个核心作用机制出发,尝试提出一个综合性的理论框架,以解释企业高管权力差距对企业绩效和绩效稳定性的影响,并以2000—2016年中国沪深两市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进行实证,本文发现:董事长与总经理间的权力差距对企业绩效有正面影响,但对绩效稳定性则有负面影响,即高管权力差距存在“双刃剑”效应。进一步研究显示,董事长和总经理之间的长期合作能够强化权力差距对企业绩效的正面影响,弱化其对绩效稳定性的负面影响。同时,高管权力差距的“双刃剑”效应在民营企业与多元化程度较高的企业中更为显著。本文的研究揭示了高管权力差距对企业绩效与绩效稳定性的影响,丰富了现有文献对权力和高管团队研究的认识,也为实践中不同情境下的团队搭配提供了启示。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石光
科技是重塑金融业的重要力量。当前,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持续深化,金融科技快速兴起,新业态、新模式、新产品层出不穷,对金融业的巨大影响不可逆转。与以往不同,本轮金融科技快速发展,对金融机构转型发展、金融市场竞争格局和监管带来了重大影响和挑战。当前金融科技发展的主要影响金融市场主体多元化金融科技使得金融参与机构更加多元化。金融市场主体不再局限于传统金融企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马奔 仇勇
员工持股计划有助于企业保留核心科技人才,激发企业创新,对形成新质生产力与推进新型工业化皆具有重要意义,但在政策实施的过程中应警惕上市公司利用这一激励手段达成不当目的。基于2014—2023年中国上市公司A股的数据,实证检验了员工持股计划与公司不当行为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上市公司在员工持股计划持续期内发生不当行为的概率更高。其原因:一是部分员工持股计划沦为变向的高管绩效式激励工具,二是员工出于自身利益发挥了合谋掩饰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存续期较短、由金融机构代管、存在杠杆融资及激励人数处于特定区间的员工持股计划与公司不当行为的正相关关系更加显著。类似于高管绩效式激励的“双刃剑”效应同样存在于员工激励中。基于此,提出针对性的建议实现对上市公司的强监管,以保障更好的政策效果进而提高上市公司质量。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杨君笑 海本禄 尹西明
如何有效为创新融资以及如何激励企业高管是技术创新的重要课题。本文从薪酬激励视角,考察股票流动性对企业技术创新的作用机制和影响效果。研究发现,股票流动性带来的低交易成本既能促进大股东的形成,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又会使投资者趋于短线套利,增加企业被收购压力。进一步研究表明,高管薪酬激励能够缓解委托代理矛盾,驱使高管优化创新决策。因此,适中的流动性与高管薪酬激励能更有效地促进技术创新。本文从外部资本市场和内部高管激励的交叉视角丰富了企业技术创新的相关理论研究,并提出应多措并举健全资本市场高效制度、建立创新项目信息发布平台、完善资本市场防范机制、营造包容失败创新文化,以期为促进企业技术创新提供参考。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蔡丹 安义中
股票期权作为一种长期激励机制被广泛应用于西方发达国家,曾起到过显著的作用,但近年来随着美国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案的频频曝光,人们对股票期权制度产生了怀疑。本文论述了股票期权的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以及其对我国引入股票期权的几点启示。
关键词:
股票期权 积极作用 消极影响 启示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古银华 卿涛 杨付 张征
创新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动力,而企业的创新要依赖于员工的创造力。因此,如何提高员工的创造力成为组织管理理论和实践的热门话题。领导者作为组织管理的关键和灵魂,领导风格对员工创造力的影响备受关注。然而,领导风格往往具有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的两面性。为验证包容型领导对下属创造力的双刃剑效应,基于组织支持理论和领导力-创造力模型,构建以团队心理安全感为促进机制和以下属依赖为抑制机制的并列多重中介模型,从正反两个视角探讨包容型领导对下属创造力的影响机制。通过对67家企业的468套上级-下属配对问卷调查,研究结果表明,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辉 李湘晴
基于调节焦点理论和公平启发理论,运用结构方程模型考量差异化人才管理对员工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结果显示:促进定向工作重塑在差异化人才管理与员工创新绩效之间起正向中介作用,防御定向工作重塑在二者间起负向中介作用;组织公平感正向调节差异化人才管理与促进定向工作重塑之间的关系,负向调节差异化人才管理与防御定向工作重塑之间的关系;组织公平感增强促进定向工作重塑的正向中介作用,削弱防御定向工作重塑的负向中介作用。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诸彦含 贺彬
职业召唤作为个体工作目的和意义的追求,是个人核心价值观的表达和自我价值的体现,对工作场所个体的影响具有双面性,呈现“增益”和“抑制”双重效应,备受理论和实务界关注。本文将职业召唤嵌入个体职业生涯全过程,明晰职业召唤“双刃剑”效应的具体表现及其溢出性,基于社会认知职业理论、自我调节理论与资源保存理论进行阶段性差异化解析,建构整合模型。未来研究可尝试探讨职业召唤的跨层级垂滴效应传导机制;探究职业召唤的动态变化轨迹,解析非线性效应。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倪丹 张梦怡 郑晓明
众多企业已引入正念训练以期提升员工效能,但近来研究发现,正念在工作场所中可能存在消极影响。本文基于特质激活理论,旨在探讨工作场所正念对人际反生产行为的双重效应。通过对一家高新技术企业862名员工进行多时点的问卷调研,研究结果表明,工作场所正念通过同情他人减少了员工的人际反生产行为,并通过自我宽恕增加了员工的人际反生产行为;感知到的团队合作性调节了工作场所正念与同情他人、自我宽恕的关系以及上述中介效应;感知到的团队合作性越高,正念对同情他人的影响及其中介效应越强,而正念对自我宽恕的影响及其中介效应越弱。本文揭示了正念对人际反生产行为存在双刃剑效应,研究结果启示企业应辩证地看待正念及其人际效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