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592)
2023(8440)
2022(7470)
2021(7123)
2020(6020)
2019(13471)
2018(13702)
2017(27109)
2016(14879)
2015(16912)
2014(16875)
2013(16298)
2012(14846)
2011(13395)
2010(13630)
2009(13198)
2008(13300)
2007(12116)
2006(11128)
2005(10259)
作者
(39649)
(32701)
(31941)
(30940)
(20523)
(15352)
(15057)
(12338)
(12286)
(11988)
(10871)
(10729)
(10263)
(10256)
(10031)
(9802)
(9663)
(9540)
(9487)
(9331)
(8197)
(8025)
(7824)
(7494)
(7462)
(7395)
(7325)
(7280)
(6530)
(6237)
学科
(52866)
经济(52787)
管理(47654)
(45457)
(40133)
企业(40133)
方法(24753)
(21173)
数学(21093)
(21035)
数学方法(20932)
(19837)
银行(19692)
(18298)
中国(17506)
(15095)
财务(15075)
财务管理(15031)
(14838)
企业财务(14353)
(12705)
金融(12703)
业经(12511)
(11651)
制度(11643)
(11499)
(11359)
贸易(11346)
(11050)
业务(10461)
机构
学院(205170)
大学(202629)
(80289)
经济(78307)
管理(77129)
理学(64732)
理学院(64070)
管理学(63101)
管理学院(62718)
研究(60925)
中国(56463)
(46107)
(42151)
财经(35630)
科学(32902)
(32429)
(32080)
(29989)
中心(29368)
(27298)
北京(27065)
财经大学(26463)
(26430)
(26416)
师范(26226)
研究所(25936)
(24919)
经济学(24573)
银行(23858)
业大(23319)
基金
项目(117682)
研究(92859)
科学(92005)
基金(83482)
(69597)
国家(68935)
科学基金(59514)
社会(57784)
社会科(54583)
社会科学(54571)
(45999)
教育(44929)
基金项目(43679)
编号(41025)
(38098)
自然(36115)
自然科(35212)
自然科学(35203)
成果(35095)
资助(34845)
自然科学基金(34592)
课题(27959)
(26925)
重点(26139)
项目编号(25749)
(25462)
(24664)
(24343)
(24283)
教育部(24022)
期刊
(96473)
经济(96473)
研究(68295)
中国(41357)
(38801)
(35763)
金融(35763)
管理(30275)
教育(27211)
学报(24898)
(24561)
科学(23526)
大学(19697)
财经(18225)
学学(18208)
业经(17384)
技术(17293)
经济研究(15632)
(15418)
农业(14846)
问题(12692)
(11938)
理论(11759)
财会(11613)
商业(11094)
国际(10963)
实践(10668)
(10668)
会计(10351)
图书(10004)
共检索到3274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何德旭  葛兆强  
五、我国银行公司治理建构面临的挑战在经历了银行机构多元化→业务专业化→经营企业化(商业化)→企业制度公司化(股份化)这样一条改革路径以后,我国商业银行改革的“关键”终于定位于建立现代银行公司治理这一制度核心层面。目前,对于这一定位,学术界、决策部门和银行业已经没有分歧,并且对银行公司治理改革的目标也达成了多方面的共识:建立规范的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制度;引进国内外战略投资者,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制定清晰明确的发展战略;建立科学的决策体系和完善的风险管理体制;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何德旭  葛兆强  
经过20多年的改革以后,我国银行业终于将改革的重点置于“建立和完善良好的银行公司治理”。本文从公司治理与银行经营绩效的内在逻辑关系出发,比较分析了不同公司治理模式及其特征,从理论上阐述了公司治理的本质以及加强公司治理建设的重要性,并针对我国银行公司治理面临的诸多现实挑战,提出了相关策略建议。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郭庆卫  刘宏宇  
公司治理理论的发展推动了利益相关者参与治理的实践,顺应国际公司治理的发展趋势,发挥我国企业民主管理的特色,对促进我国商业银行的改革意义深刻;从有效的公司治理的角度,分析我国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现实状况和职工参与的相应对策。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鲁红  李适  
国有商业银行转型为现代金融企业应明确其内容和原则,要在注重公司治理结构改革的同时,针对公司治理机制改革解决相应的问题,如建立科学的决策体系,完善内控机制,建立风险管理机制等等。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马静影  
一、商业银行参与公司治理的法理基础(一)商业银行参与公司治理的法理基础1.正义与公平价值追求的必然要求。与传统法追求"起点公平、机会公平"不同,现代法追求的是一种实质意义上的公平,它的公平体系是以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杜玉红  许传华  
如何适应形势的发展和市场经济的要求,完善公司治理结构,防范和化解风险,形成具有城市商业银行自身特色的核心竞争力,全面提高经营管理水平,是城市商业银行面临的主要任务。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城市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改革十分滞后,存在着一系列缺陷,最终损害了银行的竞争力,增大了银行体系的风险。鉴于我国城市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特殊性,我们必须在借鉴国际银行业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有效经验的基础上,立足于中国具体的治理环境,稳步推进公司治理结构建设。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严海波  贾善和  邢琰  
本文分析了现代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及其功能 ,进一步从理论角度阐述传统体制下国有银行治理结构的状态 ,并且结合产权制度论述国有银行治理结构的经济绩效。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构建公司治理结构面临许多问题 :国有资产所有者主体界定问题 ;银行控制权配置结构优化问题 ;委托代理层次调整问题 ;内部人控制问题。最后提出完善公司治理的一些原则性办法。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熊卫  周小全  
当前,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系统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变革,几大国有商业银行相继改制、上市,成为国有控股商业银行,取得了卓有成效的可喜成绩。但是,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终极目标绝不仅仅止于股份制改革和股票上市交易。股份制改革和上市只是一个中间节点,也是一个新的起点。在我国正式成为 WTO 成员过渡期已经结束的现实背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胡晔  黄锡钦  黄贤国  
建立长效的资金管理机制,对于完善商业银行内部运行机制,优化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将国有商业银行资金管理问题置于公司治理的框架下考虑,分析了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存在组织架构未能理顺、管理方式和手段落后、资金风险管理水平不高和内部转移价格体制不合理等问题。据此,提出重构资金管理新机制的基本思路,即科学设计资金营运组织架构、提高风险管理水平、全面实行资金集中管理及建立完整有效的内部资金转移价格体系,并指出对于内部资金转移价格的定价可先采取实际成本率和收益率法,再过渡到半市场化法,最终实现市场化法的定价思路。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傅妙森  吴勇文  厉建红  李健  
国有商业银行改制上市后,直接面对国际国内的公众投资者,必须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以符合外部监管的要求。而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离不开有效的内部审计机制,因此,国有银行必须改进内部审计体制和模式,以更好地发挥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结构中的作用。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金凤  
以经济学理论和公司治理理论为依据,在对公司治理的模式进行研究及国际比较的基础上,探索建立适合中国经济制度特征的商业银行治理模式,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姚瑜琳  吴勇文  
国有商业银行改制上市后,直接面对国际国内的公众投资者,必须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以符合外部监管的要求。而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离不开有效的内部审计机制,因此,国有银行必须改进内部审计体制和模式,以便更好地发挥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结构中的作用。本文首先分析问题提出的现实背景,其次阐述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再次分析公司治理结构对内部审计的影响,在此基础上,从公司治理的视角就如何改进内部审计提出建议。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陈晓行  
纵观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历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1)从1979年初到1984年初的国有专业银行机构恢复和重建阶段。(2)从1984年初到1992年的企业化恢复阶段。(3)从1993年至今的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转轨阶段。在这个转轨时期,国有商业银行的中...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贾琛  
ESG(环境、社会、公司治理)被认为是一种促进全球经济、社会和环境稳定的通用话语体系,同时也被视做赋能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抓手。随着国家“双碳”目标的确定和推进,越来越多的商业银行把提升ESG表现作为重要战略任务。但客观来看,我国商业银行的ESG实践尚处起步阶段,如何快速提升与新发展格局相适应的ESG治理能力,是摆在商业银行面前亟须解决的现实问题。这一过程中,商业银行需要主动对传统公司治理作出适应性调整和完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