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670)
- 2023(5454)
- 2022(4366)
- 2021(4109)
- 2020(3382)
- 2019(7666)
- 2018(6990)
- 2017(14995)
- 2016(7688)
- 2015(8692)
- 2014(8389)
- 2013(8134)
- 2012(7418)
- 2011(6429)
- 2010(6769)
- 2009(6979)
- 2008(6274)
- 2007(5825)
- 2006(5408)
- 2005(5386)
- 学科
- 银(33339)
- 银行(33194)
- 行(31596)
- 融(29775)
- 金融(29775)
- 业(29397)
- 企(27805)
- 企业(27805)
- 管理(26740)
- 济(25926)
- 经济(25888)
- 制(19315)
- 财(16682)
- 中国(15236)
- 务(14195)
- 财务(14182)
- 财务管理(14158)
- 企业财务(13790)
- 方法(12673)
- 业务(11745)
- 中国金融(11722)
- 数学(11298)
- 数学方法(11272)
- 度(10826)
- 制度(10825)
- 银行制(10132)
- 体(9307)
- 体制(8593)
- 业经(7422)
- 地方(6487)
- 机构
- 学院(97346)
- 大学(97308)
- 济(43746)
- 经济(42771)
- 中国(39868)
- 管理(38981)
- 理学(32292)
- 理学院(32083)
- 管理学(31872)
- 管理学院(31689)
- 银(30578)
- 银行(29423)
- 研究(27716)
- 财(27706)
- 行(27468)
- 融(22169)
- 金融(21772)
- 财经(21428)
- 经(19466)
- 京(19087)
- 人民(17770)
- 中心(17748)
- 财经大学(16531)
- 国人(16179)
- 中国人(16128)
- 中国人民(15902)
- 经济学(14943)
- 江(14918)
- 州(13696)
- 经济学院(13635)
- 基金
- 项目(56576)
- 科学(45109)
- 研究(44092)
- 基金(42878)
- 家(34944)
- 国家(34624)
- 科学基金(31240)
- 社会(30017)
- 社会科(28740)
- 社会科学(28730)
- 基金项目(22432)
- 省(21045)
- 教育(19718)
- 自然(18450)
- 资助(18060)
- 自然科(18036)
- 自然科学(18035)
- 自然科学基金(17744)
- 编号(17624)
- 划(17026)
- 成果(15133)
- 性(13434)
- 部(13387)
- 融(12969)
- 国家社会(12654)
- 制(12599)
- 创(12596)
- 重点(12561)
- 教育部(12483)
- 人文(12377)
共检索到1702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姚立杰 罗玫 夏冬林
本文以中国深沪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检验了公司治理在银行信贷决策中的作用。通过检验公司治理水平对企业银行借款融资能力和融资成本的影响,我们发现,企业银行借款融资能力方面,无论长期借款还是短期借款,公司治理因素对企业银行借款融资能力均没有影响,银行更看重企业的经营状况。企业银行借款融资成本方面,我们发现公司治理机制中只有监事会特征和股权集中度对企业银行借款融资成本有显著影响。具体地,监事会规模越大,融资成本越低;股权集中度越高,融资成本越高。本文结果说明公司治理因素在我国银行放贷决策中的作用有限。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唐炳南 刘东皇 樊士德
依据沪深A股主板市场2007-2015年样本数据,考量中国银行借款与商业信用融资的治理效应。结果显示:无论是国有控股公司还是民营公司,银行借款均对其过度投资行为存在诱发作用;与短期借款相比,长期借款对公司过度投资的诱发作用更加突出。结果表明,商业信用融资有助于抑制公司过度投资,且市场化程度越高的地区这种抑制作用越突出。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张曾莲
文章通过实证分析公司治理的董事会结构、监事会结构和所有权结构对上市公司借款成本的影响。结论表明董事会规模越大,独立性越强,借款成本越低。说明上市公司改进公司治理,增强企业绩效,能有效降低借款成本。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素娟
本文以银行借款来刻画企业融资效率,采用公司个体层面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了高管金融背景对企业银行借款的影响。结果发现:高管的金融背景特征能够显著提高企业的银行借款规模。进一步分析表明,金融背景高管显著降低了企业的经营风险,进而有助于提高企业的银行借款能力。异质性分析发现,相对于市场化进程高的地区,在市场化进程低的地区高管金融背景特征对银行借款的正向影响更显著。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林志伟
理论上,年报被出具非标意见会降低企业的债务融资能力。但本文发现非标意见对企业新增银行借款和债务期限结构没有显著负面影响,不支持理论预期。我们认为,在中国,银行是一个并非完全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独立市场主体,他们会为了地方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向企业提供贷款;另外,企业有政府的隐性支持,银行不需要太关注企业的偿债风险。因此,虽然非标意见传递出会计信息质量低或未来经营风险高等问题,但它对银行借款的影响相当有限。本文的研究有助于我们理解中国上市公司会计造假盛行、非标意见比例过高的现象。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王明虎
银行借款是我国企业的主要融资渠道,而我国由于银行业竞争不充分,造成银行业存在比较严重的卖方市场地位。由于国有商业银行激励不足,加上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行政干预,使商业银行在选择贷款对象时,首先选择规模比较大的企业,形成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歧视。笔者通过对沪深上市公司1991年~2007年财务数据分析,得出两个基本结论:上市公司规模对银行信贷有重要影响;随着银行业竞争的激烈,上市公司规模对银行信贷的影响逐步降低。本文的政策启示在于:如果要缓解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经济问题,首先要加强我国金融业的竞争,只有银行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竞争,银行才有动力和压力为中小企业提供资金。
关键词:
银行业竞争 信贷规模歧视 融资差异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傅蕴英 赵晶
本文以2007-2012年深市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分析了在不同金融市场化水平下,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对其银行借款融资的影响。研究表明:高质量的信息披露有助于上市公司获得银行借款,并且信息披露质量对非国有上市公司借款融资的影响更为明显;在进一步考察中发现,信息披露质量对借款融资的影响程度有赖于金融市场化水平,金融市场化水平越高,信息披露质量对获得银行借款的影响也就越显著,这表明随着金融市场化进程的不断深入,银行等金融机构在进行贷款决策时加强了对企业信息披露质量的考察。
关键词:
金融市场化 信息披露质量 银行借款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邓路 刘瑞琪 江萍
公司债务融资对投资行为的影响已得到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但以往研究多是基于债务融资总额的角度,本文以2003-2015年中国资本市场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探讨公司超额银行借款与过度投资之间的关系。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公司超额银行借款与过度投资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管理层自利会加剧公司超额银行借款的过度投资行为,而机构投资者持股则有助于缓解超额银行借款导致的过度投资。进一步考虑公司机构投资者稳定性后,发现机构投资者稳定性越强,对公司超额银行借款过度投资的抑制作用越显著。本文首次从超额银行借款角度探讨了公司债务融资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邓路 刘瑞琪 江萍
公司债务融资对投资行为的影响已得到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但以往研究多是基于债务融资总额的角度,本文以2003-2015年中国资本市场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探讨公司超额银行借款与过度投资之间的关系。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公司超额银行借款与过度投资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管理层自利会加剧公司超额银行借款的过度投资行为,而机构投资者持股则有助于缓解超额银行借款导致的过度投资。进一步考虑公司机构投资者稳定性后,发现机构投资者稳定性越强,对公司超额银行借款过度投资的抑制作用越显著。本文首次从超额银行借款角度探讨了公司债务融资对投资行为的影响,丰富了资本结构与公司投资领域的研究视野。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黄艺翔 李远慧
文章从银行借款融资视角研究了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水平高低对银行借款融资成本的影响,以及企业的财务绩效和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水平在银行借款融资成本方面的交互作用。研究结果表明,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水平在银行借款融资成本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这种作用并没有削弱企业财务绩效在银行信贷风险评估中的决策地位,现阶段企业财务绩效仍是银行在信贷决策中考虑的关键要素。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伍伦
本文以融资成本和借款期限作为银行借款契约的代理变量,实验检验内部控制质量、企业规模与银行借款契约的关系。研究显示:提升内部控制质量有助于企业获得较低的借款融资成本和较长的借款期限;银行债权人出于自我保护动机导致了债务人的企业规模会影响借款契约条款的设置,即与小规模企业相比,大规模企业获得了更为宽松的借款契约条款;与大规模企业相比,高质量的内部控制对降低借款融资成本和获得较长期限的贷款在小规模企业中更为显著。因此,企业为获得更为宽松的借款契约条款,应加强和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同时,小规模企业应适时扩大规模分散风险。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叶志锋 胡玉明 纳超洪
本文以1998~2007年的中国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其基于银行借款融资动机而进行的现金流量管理行为。本文分别运用分布检验和多元回归分析将银行借款融资动机与其他动机区分出来,得到了上市公司为获取银行借款而将微负经营现金流量调控为微正经营现金流量的证据。在改变分布检验的区间宽度、控制回归分析的内生性和自选择问题等稳健性检验后,本文的结论仍然成立。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叶志锋 胡玉明 纳超洪
以1998~2006年中国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了上市公司基于银行借款融资动机而进行的避免亏损的盈余管理。首先,将银行借款融资动机与其他动机的盈余管理区分开来,运用分布检验,得到样本公司基于银行借款融资动机的盈余管理证据。然后,运用Probit多元回归模型进行补充验证,其结果进一步证明了上市公司为了获得银行借款而进行盈余管理。在进行替换变量、控制内生性等稳健性检验后,研究结论仍然成立。
关键词:
银行借款 融资 盈余管理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王善平 任栋莹
文章以国际"四大"和国内"十大"作为高声誉审计师的代表,以2009—2012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聘请高声誉的审计师是否有利于提高上市公司的银行借款融资能力。研究表明,聘请高声誉的审计师进行审计的上市公司,其银行借款融资能力显著较高。进一步区分国有企业与非国有企业、处于市场化程度较高地区的企业与较低地区的企业之后,发现高声誉审计师对国有企业和处在市场化程度较低地区企业的银行借款融资能力有较为显著的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