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381)
- 2023(16611)
- 2022(14328)
- 2021(13176)
- 2020(11145)
- 2019(25713)
- 2018(25070)
- 2017(49126)
- 2016(26107)
- 2015(29170)
- 2014(28737)
- 2013(28392)
- 2012(25766)
- 2011(23118)
- 2010(23420)
- 2009(22201)
- 2008(21323)
- 2007(18899)
- 2006(16819)
- 2005(15301)
- 学科
- 济(101780)
- 经济(101625)
- 管理(85465)
- 业(80612)
- 企(71185)
- 企业(71185)
- 方法(46053)
- 数学(39617)
- 数学方法(39151)
- 财(35645)
- 中国(31399)
- 融(29320)
- 金融(29317)
- 银(27614)
- 银行(27575)
- 制(27002)
- 行(26470)
- 农(25740)
- 务(24982)
- 财务(24905)
- 财务管理(24863)
- 业经(24431)
- 企业财务(23678)
- 地方(20788)
- 学(20007)
- 体(18511)
- 理论(17830)
- 贸(17419)
- 贸易(17403)
- 农业(16976)
- 机构
- 大学(367115)
- 学院(363186)
- 济(147481)
- 管理(145833)
- 经济(144245)
- 理学(125980)
- 理学院(124694)
- 管理学(122642)
- 管理学院(121975)
- 研究(118291)
- 中国(95545)
- 京(77417)
- 财(75235)
- 科学(68963)
- 财经(59311)
- 所(57850)
- 中心(55311)
- 经(53887)
- 江(52756)
- 农(52374)
- 研究所(51912)
- 业大(49912)
- 北京(49187)
- 经济学(45266)
- 范(45231)
- 师范(44846)
- 财经大学(44520)
- 州(43145)
- 院(43055)
- 经济学院(40940)
- 基金
- 项目(243623)
- 科学(192760)
- 研究(180622)
- 基金(178935)
- 家(153996)
- 国家(152727)
- 科学基金(132919)
- 社会(115734)
- 社会科(109888)
- 社会科学(109861)
- 基金项目(94735)
- 省(93753)
- 自然(85251)
- 自然科(83267)
- 自然科学(83250)
- 教育(82683)
- 自然科学基金(81743)
- 划(78288)
- 资助(73496)
- 编号(73264)
- 成果(60217)
- 部(54554)
- 重点(53982)
- 创(50974)
- 发(50197)
- 课题(49863)
- 制(48513)
- 国家社会(47856)
- 教育部(47736)
- 创新(47560)
- 期刊
- 济(161241)
- 经济(161241)
- 研究(112379)
- 中国(71995)
- 财(61662)
- 管理(55159)
- 学报(54110)
- 科学(49765)
- 农(47915)
- 融(46751)
- 金融(46751)
- 大学(42412)
- 学学(39788)
- 教育(38556)
- 农业(32001)
- 技术(30022)
- 财经(29777)
- 经济研究(25733)
- 经(25276)
- 业经(24943)
- 问题(20234)
- 理论(18990)
- 财会(17618)
- 实践(17178)
- 践(17178)
- 图书(16983)
- 技术经济(16825)
- 版(16664)
- 会计(16334)
- 科技(16329)
共检索到5461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蒋琰 陆正飞
本文以我国深圳与上海证券市场连续四年具有配股资格的A股上市公司为对象,研究中国上市公司的治理机制是否会对其股权融资成本产生影响。研究发现,董事会治理机制确实能够降低股权融资成本,股权结构机制、管理层薪酬机制和企业控制权竞争机制对股权融资成本的影响不能确定,而中国特色的控股机制会提高股权融资成本。研究还发现尽管单一治理机制对股权融资成本的影响不太确定,但公司综合治理机制却能促进股权融资成本的降低,这说明公司治理诸机制之间的互补效应和替代效应,促进了公司整体治理效应的提高。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刘冰 方政
本文通过实证研究发现,股权制衡度、独立董事比例与信息透明度等公司内部治理机制对于中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成本存在显著的影响,而国有上市公司的股权融资成本影响因素则有所区别,董事长和CEO的两职分离性与董事会规模是显著影响因素。原因在于投资者自我保护意识的觉醒,开始更多的关注限制大股东行为的治理机制来约束大股东行为;同时,考虑到中国的实际情况,投资者则倾向于采用分散权力的手段。
关键词:
股权融资成本 内部治理机制 股权性质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杨兴全 魏卉 吴昊旻
以2004—2006年非金融上市公司为样本,结合中国转轨经济背景,基于终极控制人视角,实证检验中国上市公司的股权制衡结构是否有助于降低其股权融资成本,进而检验股权制衡与股权融资成本的关系是否受公司终极控制人、制衡股东性质及其外部治理环境的影响。研究发现:中国上市公司股权制衡与股权融资成本虽负相关但并不显著;在终极控制人、制衡股东分属不同性质的公司中,股权制衡与股权融资成本显著负相关,而在二者分属于同一性质的公司中,股权制衡与股权融资成本呈正相关或不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进一步检验发现,上市公司所处地区的治理环境越差,股权制衡与股权融资成本的负相关关系越显著,公司股权制衡与其治理环境在影响股权融资成...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祝孔海
股权融资不仅是现代企业融资的重要手段之一,而且还是完善企业治理机制的重要途径。在我国,股权融资还有助于政企分开,但由于产权改革不到位,形成了独特的股权结构,导致了严重的内部人控制问题和治理结构运作低效;同时,也使股市成了单纯融资的机器而缺乏资源配置功能,所有这些都与我国股权结构异化有很大关系。本文通过对股权现状及其对治理结构影响的分析,提出了股权结构的优化以及治理机制完善构建的设想,以期探讨我国股份企业发展的思路。
关键词:
股权结构 治理机制 股东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孙君阳
本文选取了具有银行特性的变量,对我国境内部分上市银行股权结构、公司治理机制与综合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分析结果发现,股权结构不是影响这些银行盈利能力的重要因素,大股东们更加关注其投资的安全性和未来的盈利能力;上市银行董事会在控制银行风险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外部董事对内部董事产生的挤出效应影响到董事会决策的质量;高管人员平均薪酬对银行盈利能力和流动性控制能力有显著的正面影响,现金补偿式的低报酬—业绩敏感性激励机制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上市银行监事会偏离了其核心职责,没有发挥风险监督的作用。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尹丹莉 翟淑萍
本文以上市公司控制性股东收益最大化为决策目标,理论和实证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公开增发和配股融资规模决策的治理机制与时机选择效应。研究结果显示,由于股权融资的市场约束和监管机制不完善,上市公司在进行股权融资规模决策时,具有大规模融资扩张的内在冲动,同时上市公司会充分利用股权价格的市场定价进行融资量和融资额的决策,以实现控制性股东收益最大化;但与公开增发融资方式相比,配股融资的市场时机选择效应较弱。
关键词:
公开增发 配股 融资规模 市场时机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婉君 罗威
以2004~2006年度我国沪深证券市场A股上市公司为对象,研究了中国上市公司机构投资者股东积极治理机制是否会对其股权融资成本产生影响。结果发现,机构投资者股东积极治理机制对股权融资成本产生了高度显著的负向影响。此外,进一步从股权融资成本视角考察控股股东性质、治理环境对机构股东积极治理效应的影响发现:国有控股抑制了机构投资者作用的发挥;相对于中央控股公司,地方控股公司进一步降低了机构投资者的积极作用;市场化程度、法治水平对机构投资者的公司治理效应能够产生重要影响。
关键词:
机构投资者 控股股东 治理环境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吴汉利 白俊
以沪深A股2006—2015年上市公司为样本,探究了金融公司股权关联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金融公司股权关联有利于企业技术创新,且持股金融公司数目越多、持股比例越高,促进作用越明显;金融公司股权关联通过债务融资和治理路径促进企业技术创新;金融公司股权关联通过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进而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且这一促进作用具有可持续性。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兴开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的形成,既有公司自身利益的驱动,也有我国股票市场不完善,以及相关法律和制度不健全的因素,这些原因的存在,都会使得上市公司在热衷于股权融资时既给公司自身、也给社会的诸多方面带来负面影响。对此,应完善上市公司评级体系;逐步完善法律制度;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切实保障所有股东的利益;进一步完善股票市场,大力发展债券市场。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叶陈刚 王孜 武剑锋 李惠
本文通过构造分类和综合的外部治理水平,基于重污染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考察了外部治理在环境信息披露和股权融资成本关系中的作用。研究发现,外部治理水平越高,企业环境信息披露质量越高,环境信息披露质量与股权融资成本显著负相关,行业监管法律水平、政府环境监管水平、政府环境补贴、媒体监督以及外部治理水平的提高,可以显著提升环境信息披露对降低股权融资成本的积极作用。进一步研究说明,外部主体对货币型环境信息与股权融资成本关系的治理效果更为显著。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许楠 梁碧菲
本文以我国2012年在沪深两市IPO的民营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公司政治关联对股权融资与公司治理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与政府建立政治关联可以提高民营上市公司IPO的募集资金额度;但是,政治关联的建立使得公司的代理成本明显加大,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显著降低,对公司治理效率产生了负面影响。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钱先航
本文以公司治理自查报告为基础,构建了公司自主性治理指数,实证分析了自主性治理与股权融资成本之间的关系。回归结果表明,自主性治理能够有效降低融资成本,并且相对于代理成本而言,自主性治理的影响程度更大。分组检验结果表明,自主性治理不仅能够降低融资成本,而且能使公司降低成本的方式实现多样化。对各个分指数的检验则表明,除了经理层之外,其他治理机制的完善都能够带来融资成本的降低。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高友才
现代融资理论认为、企业融资应首选内源融资,然后是举债,直到因债务融资引起企业财务亏空概率达到危险区时才最后发行股票。这一“融资定律”在西方发达国家得到了普遍验证。而在我国,恰恰相反,上市公司表现出强烈的股权融资偏好。从理论上讲,这增大了企业融资成本,从实践看,产生了一系列不良后果。因此应加以规范治理。
关键词:
股权融资 偏好 治理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章卫东 夏新平
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绩效不仅关系到证券市场的资源配置作用、投资者投资报酬和上市公司的可持续发展,也是影响证券市场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影响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绩效的因素有许多,本文认为导致我国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低绩效的根本原因在于我国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因此,要提高我国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的绩效,必须完善我国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结构。
关键词:
上市公司 公司治理 股权再融资 绩效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任伟 穆爱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