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295)
2023(3363)
2022(2886)
2021(2807)
2020(2309)
2019(5164)
2018(4892)
2017(9561)
2016(5105)
2015(5756)
2014(5494)
2013(5315)
2012(4855)
2011(4168)
2010(4096)
2009(4075)
2008(4258)
2007(3886)
2006(3586)
2005(3096)
作者
(12522)
(10459)
(10233)
(9994)
(6726)
(5033)
(4857)
(4042)
(3943)
(3715)
(3526)
(3475)
(3359)
(3297)
(3241)
(3149)
(3078)
(3042)
(3030)
(2903)
(2517)
(2496)
(2466)
(2454)
(2446)
(2315)
(2277)
(2188)
(2119)
(2068)
学科
(23010)
企业(23010)
管理(22926)
(22714)
(20351)
经济(20198)
(12461)
方法(10991)
(10461)
财务(10456)
财务管理(10441)
企业财务(10140)
数学(7696)
数学方法(7659)
业经(6405)
(5739)
(5361)
中国(5312)
公司(5211)
(5141)
理论(5014)
(4764)
体制(4056)
企业经济(4018)
社会(3772)
(3740)
经济理论(3392)
人事(3287)
人事管理(3287)
(3285)
机构
大学(72219)
学院(70623)
管理(30715)
(28306)
经济(27813)
理学(27008)
理学院(26773)
管理学(26437)
管理学院(26282)
研究(20241)
(17522)
中国(16770)
(14190)
财经(13806)
(12604)
财经大学(10545)
(9923)
科学(9631)
中心(9424)
商学(9368)
商学院(9310)
(9006)
北京(8901)
(8525)
师范(8479)
经济学(8266)
(7704)
研究所(7577)
经济学院(7345)
(7186)
基金
项目(44703)
科学(36918)
基金(34779)
研究(34532)
(29009)
国家(28701)
科学基金(26172)
社会(25941)
社会科(23286)
社会科学(23274)
基金项目(18369)
教育(16522)
自然(16049)
(15833)
自然科(15705)
自然科学(15704)
自然科学基金(15475)
编号(13631)
资助(13614)
(13441)
成果(12165)
(11224)
教育部(10461)
人文(10252)
国家社会(10246)
(9956)
重点(9771)
(9615)
项目编号(9285)
(9245)
期刊
(32838)
经济(32838)
研究(22022)
(17381)
中国(14351)
管理(12418)
学报(8960)
科学(8698)
大学(7925)
财经(7707)
学学(7394)
教育(7354)
(6633)
金融(6633)
(6577)
(6444)
财会(6035)
会计(5493)
经济研究(4979)
业经(4522)
技术(4275)
农业(4187)
通讯(4072)
会通(4065)
(3999)
问题(3876)
社会(3797)
经济管理(3409)
(3182)
世界(3163)
共检索到1074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高汉祥  
随着社会责任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将社会责任落实到公司治理机制中已是大势所趋,然而传统以委托代理关系为核心的公司治理理论体系无法为二者的融合提供坚实理论基础,导致实践中表现为公司治理对社会责任的 "被动回应"。在价值创造导向下重新审视公司治理理论体系,可以突破委托代理关系为核心的局限,将公司治理界定为服务于企业价值创造目标的制度安排,而在价值创造过程中,企业社会责任又是一种日益重要的因素,因此,公司治理与社会责任之间便具有了严格的内在逻辑关系,公司治理应将社会责任 "内生嵌入"于其理论和实践体系中。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邓学衷  刘超洁  
从企业的社会契约出发,公司治理与企业社会责任存在交叉关系,并在演进中形成了社会责任内在嵌入的制度模式、关系模式和统一体模式。这三种模式明确了不同利益相关者通过谈判参与组织租金的分配机制,在财务理论上扩展了非正式契约利益相关者的所有权和控制权,增强财务政策的资源整合功能,从而支持企业的持续价值创造。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陈仕华  李维安  
本文针对代理理论和管家理论视角下,公司治理的低度社会化和过度社会化的不足,从社会嵌入理论视角审视公司治理,认为公司治理具有社会嵌入性,并提出一个初步的理论分析框架。在这一框架中,本文依据"主体嵌入于客体情境"的概念模式,将嵌入分为主体嵌入和客体嵌入,其中:认知嵌入为主体嵌入,关系嵌入、结构嵌入和宏观嵌入为客体嵌入。然后从主体认知(认知嵌入)嵌入于联结企业情景(关系嵌入)、企业网情景(结构嵌入)、国家情景(宏观嵌入)以及各情景间交互影响方面剖析了公司治理的嵌入机制。从社会嵌入理论视角审视公司治理不仅可以解释代理理论和管家理论视角不能解释的诸多实践现象,而且还为有关公司治理的政策制定带来有益启示。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刘玉荣  
过去中国企业以低成本优势被动嵌入发达国家企业主导的全球价值链,获得技术能力提升的同时,也日益凸显囿于GVC低端的困境。为此,在中国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和大规模"走出去"战略下,中国企业可乘势构建自我主导的全球价值链和国际产业分工体系,利用全球智慧资源的同时,实现从价值链低端向中高端转变,推动中国产业升级。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刘慧凤  盖地  
公司会计治理通常被看作是公司治理的一部分,而且将公司会计治理看作是嵌入公司治理中或与公司治理同构。因此,以公司治理为导向的会计治理强调弥合公司治理中委托代理关系链务的缺陷及其对审计独立性的影响。本文从会计信息产权演变的角度将公司会计治理从公司治理中“解析”出来,认为公司治理与公司会计治理同源于委托代理难题,但治理的基础和目标不同,公司治理的监督机制与会计治理对监督机制的内在需求是不同的,因此,公司会计治理结构与公司治理结构应该是交叉的或大部分同构,同属于现代企业组织制度的范畴。本文主张应按照公司会计治理的逻辑结构及其与公司治理的关联性对其进行研究和建构。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陈仕华  
本文用社会嵌入理论分析公司治理,认为公司治理具有社会嵌入性。这一嵌入不仅体现在微观的关系嵌入和中观的结构嵌入上,还体现在宏观的文化嵌入和政治嵌入上。本文使用我国上市公司连锁董事数据和南开大学公司治理评价课题组的公司治理指数数据,证实了公司治理的微观关系嵌入和中观结构嵌入,借鉴关于公司治理国别差异的研究成果,证实了公司治理的宏观文化嵌入和政治嵌入。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董静  吕孟丽  
在公司治理中嵌入党的元素,既是我国公司治理中的特色,也对我国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实现可持续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文章以2016-2020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探究了党组织嵌入公司治理对企业扶贫社会责任履行的影响。研究表明:(1)党组织嵌入公司治理能有效促进企业履行扶贫社会责任,且相对于“输血式”扶贫,党组织嵌入公司治理程度越高对“造血式”扶贫的积极影响越大。(2)党建质量越高,党组织嵌入公司治理对“造血式”扶贫的促进作用越强;企业的主营业务为农业时,对党组织嵌入公司治理与“造血式”扶贫的关系起到了部分替代作用,对党组织嵌入公司治理与“输血式”扶贫的关系起到了强化作用;在区域红色文化浓厚的情境中,党组织嵌入公司治理对“造血式”扶贫的影响更显著。(3)机制检验表明,党组织嵌入公司治理通过影响企业注意力的分配而对企业扶贫社会责任产生作用;党组织嵌入公司治理能够使企业更积极地响应国家扶贫政策的重点和方向;此外,党组织嵌入公司治理对企业扶贫的影响存在产权性质的差异。文章提供了党组织嵌入公司治理与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的经验证据,对充分发挥企业党组织的引领作用、推动我国乡村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马骏  李书娴  李江雁  
本文关注中国企业的互联网涉入和转型过程问题,基于中国上市公司数据对这一问题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第一,上市公司互联网涉入存在明显的行业和地区同群效应,这一过程更多的是一种被动模仿而非主动变革行为。第二,同群效应服从制度等价效应逻辑:同时处于同一行业和同一地区的企业群体为目标企业提供了一个清晰且标准的行为参考点,增强了目标企业的模仿动机。进一步,不同制度场域所形成的合力与离心力均是影响企业进行互联网涉入的重要机制。第三,组织自身特征对互联网涉入的同群效应存在重要权变作用。由此,本文揭示了目前中国上市公司互联网涉入和转型战略的实施逻辑,并识别出了其中的影响机制。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魏晨   郑永君  
嵌入与回应是组织振兴的两大机制,但两者的理论边界、逻辑关系、协同路径等仍待进一步探索。文章通过构建“嵌入-回应”分析框架,结合河南、广东、陕西省内3个乡村的案例比较,重点考察嵌入机制与回应机制不同组合下的乡村振兴效能,继而归纳总结“嵌入-回应”机制的运作逻辑和协同路径。研究表明:首先,嵌入侧重于党组织的自我调适,回应侧重于乡村社会的整体调适;其次,两者能够形成次序性、叠加态、耦合化的制度体系,其蕴含着以党组织的自我调适带动乡村社会整体调适的实践链条,以及结构重塑促进功能再造的理论内核;最后,两者的协同需要结合农村基层党建创新、乡村社会再组织化以及乡村治理体系构建的实践,依据实践要求实现嵌入对回应的带动。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于连超  张卫国  毕茜  
本文利用手工收集的党组织嵌入数据,考察了党组织嵌入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发现:党组织嵌入显著地提高企业社会责任水平;当党组织嵌入董事会和监事会时,党组织嵌入对企业社会责任的提升作用显著,但当党组织嵌入管理层时,党组织嵌入对企业社会责任的提升作用不显著;市场化程度和内部控制质量正向调节党组织嵌入对企业社会责任的提升作用,即当市场化程度和内部控制质量越高时,党组织嵌入对企业社会责任的提升作用越显著。拓展性检验与分析后发现,党组织嵌入显著地提高国有企业社会责任水平,但党组织嵌入未能显著地提高民营企业社会责任水平。研究结论为完善党组织嵌入机制与深化企业社会责任动因认知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苏蕊芯  仲伟周  
社会责任视角下民营企业的性质类似于西方国家具有企业公民意识的一般企业,其经济与非经济的发展目标可以通过履行社会责任所产生的直接效应和溢出效应得以实现。通过履行社会责任直接改善与利益相关者关系,同时间接利用产业、市场、金融、财税政策等政策传导建立与政府的关联,与民营企业的性质和目标是相辅相成的。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张蒙萌  李艳军  
乡村社会中,农户"被动信任"农资零售商的现象广泛存在,即农户心中农资零售商的信誉度并不高,但农户仍然选择听取农资零售商的建议,购买农资零售商推荐的农资产品。由于经济行为是嵌入在社会网络之中的,所以,农户与农资零售商同时嵌入的乡村社会特有的与农资购销相关的网络有可能是农户对农资零售商产生被动信任的原因。本文运用案例研究方法,对江西省瑞金市武阳镇与农资购销密切相关的社会网络进行梳理和归纳,试图揭示该社会网络导致农户产生"被动信任"农资零售商这一行为的内在机理。研究发现,乡村农资社会网络主要包括政府部门相关人员、村干部、农资生产商、农资代理商、农资零售商、焦点农户和其他一般农户7类成员,其中,农资零...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彭本红  屠羽  
以调查数据为研究基础,将社会资本分为政府与民间两个变量,研究双重社会资本的不同影响,运用回归分析与结构方程模型探讨双重社会资本、治理行为与雾霾治理绩效三者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双重社会资本对治理行为与雾霾治理绩效均有正向影响,两种治理行为均起到正向中介作用。特别地,具有公共服务性质的雾霾治理需要政策强制力来保障实施,号召性的信任因素与激励行为的正向影响有限。我国雾霾治理进程需要从规范、价值观、组织文化等多方面着手:颁布法律规范,弥补制度漏洞;增进彼此信任,加强公众监督;引导环保理念,发展绿色经济;协调多方行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彭本红  屠羽  
以调查数据为研究基础,将社会资本分为政府与民间两个变量,研究双重社会资本的不同影响,运用回归分析与结构方程模型探讨双重社会资本、治理行为与雾霾治理绩效三者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双重社会资本对治理行为与雾霾治理绩效均有正向影响,两种治理行为均起到正向中介作用。特别地,具有公共服务性质的雾霾治理需要政策强制力来保障实施,号召性的信任因素与激励行为的正向影响有限。我国雾霾治理进程需要从规范、价值观、组织文化等多方面着手:颁布法律规范,弥补制度漏洞;增进彼此信任,加强公众监督;引导环保理念,发展绿色经济;协调多方行为,激励资本互动。
[期刊] 求索  [作者] 孙涛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提高社会治理智能化水平。大数据是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推动引擎,也是提高社会治理智能化的重要手段。目前大数据在社会治理中的应用还存在理念约束、体制约束等诸多制约因素。新时代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要不断提高社会治理的协同性、科学性、整体性、开放性和预见性水平,做好大数据治理意识培养、大数据平台建设等多方面基础工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