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153)
- 2023(11875)
- 2022(10615)
- 2021(9970)
- 2020(8442)
- 2019(19648)
- 2018(19281)
- 2017(37615)
- 2016(20585)
- 2015(23348)
- 2014(23047)
- 2013(22911)
- 2012(20773)
- 2011(18421)
- 2010(18269)
- 2009(16772)
- 2008(16733)
- 2007(14727)
- 2006(12975)
- 2005(11425)
- 学科
- 济(79999)
- 经济(79903)
- 管理(73342)
- 业(66951)
- 企(59427)
- 企业(59427)
- 方法(42476)
- 数学(36525)
- 数学方法(36211)
- 财(27414)
- 务(20149)
- 财务(20080)
- 财务管理(20037)
- 农(19865)
- 企业财务(19165)
- 中国(18854)
- 业经(18360)
- 制(15801)
- 学(15627)
- 地方(14850)
- 理论(14078)
- 和(13568)
- 划(13322)
- 贸(13319)
- 贸易(13311)
- 农业(13305)
- 易(12866)
- 技术(12708)
- 银(12157)
- 环境(12133)
- 机构
- 大学(288203)
- 学院(284922)
- 管理(123027)
- 济(111098)
- 经济(108543)
- 理学(105955)
- 理学院(104893)
- 管理学(103427)
- 管理学院(102874)
- 研究(86242)
- 中国(67010)
- 京(60951)
- 财(55119)
- 科学(52346)
- 财经(43985)
- 所(41536)
- 江(40909)
- 中心(40458)
- 业大(40404)
- 经(40138)
- 农(39716)
- 北京(38372)
- 研究所(37530)
- 范(35688)
- 师范(35388)
- 州(33746)
- 财经大学(33111)
- 经济学(32524)
- 商学(32501)
- 商学院(32166)
- 基金
- 项目(195169)
- 科学(154027)
- 研究(144326)
- 基金(142887)
- 家(122746)
- 国家(121715)
- 科学基金(106378)
- 社会(90876)
- 社会科(86172)
- 社会科学(86147)
- 基金项目(76695)
- 省(75084)
- 自然(69730)
- 自然科(68084)
- 自然科学(68072)
- 自然科学基金(66872)
- 教育(66498)
- 划(62952)
- 资助(59255)
- 编号(59156)
- 成果(47696)
- 部(43708)
- 重点(42543)
- 创(40558)
- 课题(39542)
- 发(39380)
- 教育部(38188)
- 创新(37709)
- 人文(37655)
- 科研(37471)
- 期刊
- 济(119569)
- 经济(119569)
- 研究(82578)
- 中国(51207)
- 管理(47210)
- 财(45292)
- 学报(42071)
- 科学(39144)
- 农(34728)
- 大学(32630)
- 学学(30545)
- 教育(29922)
- 融(25345)
- 金融(25345)
- 技术(24669)
- 农业(24167)
- 财经(21735)
- 业经(18960)
- 经(18314)
- 经济研究(18040)
- 图书(16193)
- 理论(15098)
- 问题(15081)
- 技术经济(14083)
- 业(14017)
- 财会(14006)
- 实践(13904)
- 践(13904)
- 会计(13684)
- 现代(13402)
共检索到4131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志花 金莲花
现代公司制度中,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导致了委托——代理关系的产生,而处于企业内部的管理者又在信息方面具有优势,管理者可能为了追求自己利益的最大化,有动机、有能力进行盈余管理。本文以2003-2007年沪深A股上市企业为样本,从监督和激励的角度出发,以股权集中度、董事会独立性、监事会规模、高管薪酬等作为公司治理机制的代理值,借鉴Roychowdhury真实盈余管理的评价模型分析了公司治理机制对真实活动盈余管理的影响。结果发现,通过完善公司治理机制,有利于抑制真实活动盈余管理。
关键词:
公司治理 真实活动盈余管理 监督 激励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唐祖薇 侯晓红
随着盈余管理研究的深入开展,真实盈余管理活动逐渐成为该领域研究的重点。本文主要从真实盈余管理活动存在性、经济后果及与应计盈余管理活动的比较研究这三方面对国内外相关的实证研究进行梳理和述评,并探究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黄建兵
随着证券市场监管的加强,上市公司应计盈余管理的空间受到了更多限制。本文侧重真实盈余管理方式,以2004~2011年我国A股主板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考察了微利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活动。研究发现,微利公司为实现保盈目的,同时实施了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与非微利公司相比,微利公司具有更低的异常经营现金流量和异常操纵性费用以及更高的异常生产成本,其真实盈余管理更为突出。
关键词:
微利公司 应计盈余管理 真实盈余管理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林永坚 王志强 林朝南
以中国上市公司A股2002~2011年的数据为样本,对上市公司的真实盈余管理行为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微盈公司显著存在利用应计项目和真实活动进行正向盈余管理的现象,而在新会计准则实施后,微盈公司利用应计项目进行正向盈余管理的程度显著降低,但利用真实活动进行正向盈余管理的程度显著提高,说明新会计准则的实施促使微盈公司转而利用更加隐蔽的真实盈余管理进行利润操控。进一步研究发现,在控制了资产规模、资产回报率、年持有收益率、操控性应计利润及成长性等影响因素后,上市公司真实盈余管理的程度与其后期的业绩表现显著负相关,说明真实盈余管理行为会损害公司的长期价值。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林永坚 王志强 李茂良
本文将应计项目操控和真实活动操控纳入分析框架,研究上市公司发生总经理变更后的盈余管理行为。理论分析表明,新任总经理在上任当年利用应计项目负向盈余管理可"一举多得",利用真实活动进行盈余管理却可能会"损公不利己";而在后续年度利用真实活动正向盈余管理虽会"损公"却可"利己"。以沪深A股上市公司2005-2010年数据为样本进行的实证检验结果显示,在总经理变更当年,上市公司存在利用应计项目调减利润的盈余管理行为,但不存在利用真实活动的盈余管理行为。在新任总经理上任后第一、二个完整会计年度,上市公司存在利用应计项目和真实活动调增利润的盈余管理行为。总经理变更当年,如果董事长也发生变更,则上市公司在变...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高明华 方芳
本文以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研究了董事会治理和财务治理对应计和真实活动盈余管理的作用效应。研究发现:高质量的董事会治理能显著抑制管理层的真实活动盈余管理,这种抑制作用主要是独立董事独立性和董事激励与约束机制发挥作用的结果;而财务治理通过有效的财务控制能显著降低管理层向上的应计盈余管理,通过财务激励和财务监督机制能显著降低其应计盈余管理的程度。此外,在抑制管理层的真实活动盈余管理方面,董事会治理与财务治理存在替代作用。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葛文雷 姜萍
文章选取了我国2003年被出具了非标准审计意见的公司为样本,对其反映盈余管理程度的可操纵性应计利润进行测度。同时从董事会结构、股权结构两个方面提出了14个反映公司治理结构的解释变量,构建了一个系统的研究盈余管理与公司治理结构关系研究的概念框架,以探讨导致我国上市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公司治理结构诱因。
关键词:
盈余管理 公司治理结构 上市公司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鹿坪 冷军
笔者基于行为财务视角,研究了投资者情绪对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的影响,并考察了应计盈余管理与真实盈余管理之间的权衡。结果表明,投资者情绪对公司盈余管理行为具有显著影响,而且管理者会策略性地权衡应计盈余管理与真实盈余管理的使用。在投资者情绪高涨期,公司管理者利用应计盈余管理调增盈余,但随着投资者情绪高涨期的不断延长,管理者利用会计应计调增盈余的行为减弱,而利用真实盈余管理调增盈余的行为增强。在投资者情绪低迷期,初期,管理者不会利用盈余管理向上操纵盈余,但随着投资者情绪低迷期的不断延长,管理者同时运用应计盈余管理和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鹿坪 冷军
笔者基于行为财务视角,研究了投资者情绪对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的影响,并考察了应计盈余管理与真实盈余管理之间的权衡。结果表明,投资者情绪对公司盈余管理行为具有显著影响,而且管理者会策略性地权衡应计盈余管理与真实盈余管理的使用。在投资者情绪高涨期,公司管理者利用应计盈余管理调增盈余,但随着投资者情绪高涨期的不断延长,管理者利用会计应计调增盈余的行为减弱,而利用真实盈余管理调增盈余的行为增强。在投资者情绪低迷期,初期,管理者不会利用盈余管理向上操纵盈余,但随着投资者情绪低迷期的不断延长,管理者同时运用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调增盈余。笔者的研究结论为盈余管理的市场时机理论提供了经验证据。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田静
一、引言已经大量的研究表明股权再融资的公司存在着比较严重的盈余管理现象(Rangan,1998;Teoh et al.,1998;Shivakumar,2000;DuCharme et al.,2004;张继伟,2006;张祥建,2006;洪明渠,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刘万丽
本文选取1998~2009年的ST公司为样本,实证研究特定公司长期的盈余管理行为,结果表明ST公司在首次出现亏损前一年累计应计达到最高点,在首次出现亏损前正向调整增量应计,在亏损年度里负向调整增量应计。
关键词:
ST公司 盈余管理 增量应计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陈习定 张芳芳 周秝宸
本文探讨真实活动盈余管理与上市公司未来运营绩效之间的关系。以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我们发现真实活动盈余管理与上市公司未来现金流呈显著负相关关系。研究同时发现,盈余管理嫌疑公司(即微盈和微增公司)的真实活动盈余管理行为不能改进未来运营绩效。研究还发现,与应计盈余管理相比,真实活动盈余管理对上市公司未来现金流的负面影响更大,这表明真实活动盈余管理的经济成本高于应计盈余管理。
关键词:
真实活动盈余管理 应计盈余管理 运营绩效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陈习定 张芳芳 周秝宸
本文探讨真实活动盈余管理与上市公司未来运营绩效之间的关系。以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我们发现真实活动盈余管理与上市公司未来现金流呈显著负相关关系。研究同时发现,盈余管理嫌疑公司(即微盈和微增公司)的真实活动盈余管理行为不能改进未来运营绩效。研究还发现,与应计盈余管理相比,真实活动盈余管理对上市公司未来现金流的负面影响更大,这表明真实活动盈余管理的经济成本高于应计盈余管理。
关键词:
真实活动盈余管理 应计盈余管理 运营绩效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刚 陈利军 杨世明
公司盈余状况会影响审计收费。真实盈余管理作为一种盈余状况的调节手段是否影响审计收费?依据Ro ychowdhury提出的研究真实盈余管理的模型度量方法,本文对上述问题做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发现公司真实盈余管理的操控行为越多,其支付给会计事务所的审计费用也就越高;异常生产成本越高,异常经营现金流量及异常酌量性费用越低,审计费用越高;"十大"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公司的真实盈余管理程度与所支付的审计费用显著性要高于非"十大"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公司。本文为进一步理解影响审计收费的相关因素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关键词:
审计费用 真实盈余管理 代理问题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李开伟 韩传模 李晓雄
本文选取2001~2007年沪深两市已实施增发新股的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分析了公司增发过程中经营活动真实盈余管理的程度。研究发现,上市公司在增发过程中进行了经营活动真实盈余管理操作,而增发后的业绩下滑的主要原因也是经营活动真实盈余管理的操作,而不仅仅是由于应计利润盈余管理的转回。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