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579)
2023(10932)
2022(9415)
2021(8607)
2020(7576)
2019(17722)
2018(17262)
2017(33775)
2016(18401)
2015(20859)
2014(20913)
2013(20821)
2012(19357)
2011(17290)
2010(18142)
2009(17203)
2008(17313)
2007(15800)
2006(13903)
2005(12889)
作者
(53040)
(44467)
(44297)
(42616)
(28480)
(21246)
(20400)
(17137)
(16701)
(15987)
(15003)
(14846)
(14175)
(14090)
(14042)
(13761)
(13518)
(13074)
(12994)
(12791)
(11124)
(10932)
(10833)
(10117)
(10039)
(10016)
(9968)
(9946)
(9035)
(8757)
学科
(75497)
经济(75380)
管理(61580)
(57361)
(50025)
企业(50025)
方法(35065)
数学(29961)
数学方法(29657)
(28130)
(21058)
(19762)
中国(19462)
(18897)
财务(18857)
财务管理(18777)
企业财务(17977)
业经(16421)
(14869)
(14556)
(13156)
贸易(13142)
地方(13054)
(12764)
(12587)
银行(12555)
审计(12357)
农业(12334)
(12318)
金融(12314)
机构
大学(268321)
学院(264793)
(110268)
经济(107868)
管理(101865)
研究(87882)
理学(87162)
理学院(86241)
管理学(84859)
管理学院(84330)
中国(69452)
(58481)
(57173)
科学(50783)
财经(45140)
(44799)
(42986)
(42075)
中心(40967)
(40766)
研究所(39542)
业大(37053)
北京(35771)
经济学(34123)
财经大学(33439)
农业(33420)
(32729)
师范(32423)
(32413)
(31438)
基金
项目(168370)
科学(132475)
研究(124300)
基金(123120)
(106425)
国家(105567)
科学基金(90451)
社会(79745)
社会科(75591)
社会科学(75566)
基金项目(64997)
(64974)
教育(58003)
自然(57459)
自然科(56053)
自然科学(56034)
自然科学基金(55057)
(54530)
编号(50670)
资助(50411)
成果(43351)
(38962)
重点(38316)
(35871)
课题(34889)
(34780)
(34717)
教育部(33821)
(33057)
国家社会(33021)
期刊
(124427)
经济(124427)
研究(82078)
中国(59422)
(51385)
学报(40736)
(39046)
管理(37868)
科学(36478)
大学(31553)
学学(29526)
教育(27060)
(26426)
金融(26426)
农业(25253)
财经(23250)
技术(22078)
经济研究(20065)
(19805)
业经(18721)
问题(16607)
财会(15430)
会计(14784)
(13990)
(13907)
(13628)
技术经济(13006)
理论(12888)
国际(11857)
统计(11819)
共检索到4111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龙小海  田存志  段万春  
随着经营者与所有者的分离,公司所有者将公司的经营管理权委托给不持有公司股票但却实际控制着公司财产的职业经理,并由此形成一系列契约。由于信息不对称和契约的不完备性,管理者可能编制虚假会计报告,谎报经营业绩。为有效防止企业经营者利用财务会计报告虚报业绩,使所有者设计的以经营业绩为机制的激励机制得到有效实施,就需要聘请独立的第三
[期刊]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  [作者] 吴清华  
基于现代企业治理环境变迁与内部审计功能拓展的互动关系,从一般的代理理论角度分析了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所扮演的治理角色,并以集团公司为例,系统地探讨了内部审计的制度安排问题,即内部审计的领导形式、组织结构、行权安排、治理边界等,以期为我国企业内部审计体制改革提供一个指引框架。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傅黎瑛  
一个嵌入医疗体系的完善审计机制,通过发挥其监督、治理和咨询职能,有助于在费用预测、服务绩效评价等环节进行动态预警和跟踪,提高体系的运行成效。此项内容当前尚未纳入我国医疗体制改革者和理论研究者的视野。本文运用基于降低交易费用的受托经济责任理论和组织治理理论,建立医疗机构费用遏制和服务绩效评价审计动态治理的一个理论分析框架,构建相应的审计治理机制,以拓展医疗审计的理论研究范围与方法,并提出该领域的未来研究方向。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孙爱英  
二元股权结构和对于中小投资者的弱保护是中国证券市场的痼疾,一直受到众多学者的诟病,他同时被认为是中国股市众多现象——如上市公司过度融资、变更募资投向、财务保守行为等制度方面的原因。本文基于中国证券市场割裂设置的二元股权结构,运用博弈理论构建模型,证明:由于流通股和非流通股股东对于公司的不同控制权以及公司股权融资对于他们权益的再分配效应,使得上市公司的非流通股股东偏好通过配股或者增发褫夺流通股股东的利益。本文的理论研究表明,解决上述问题必须提高以流通股股东为代表的中小股东对于上市公司投资融资行为事前的评价能力和事后的行动能力。从中长期看具体的措施可以通过提高司法执行的效率、建立完善的经理人市场和...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李恩平  
近20年中国经济发展是在一个两经济部门——二元金融市场相互作用的特殊发展模式下进行的。尽管存在严重的金融抑制,但在非国有部门仍然存在着一个广泛的多渠道的民间资本市场。社区或家族融资、黑市或灰市金融交易都曾一度有效地动员其社会储蓄为非国有经济服务。但民间资本市场的有效存在是以国有金融系统作为参照的,实际利率的变化影响着储蓄资源在两部门间的分配,较低的利率有利于储蓄资源向非国有部门的流动。由于经济中非国有部门往往更有效率,较低的实际利率通过储蓄资源更多地流向效率较高的非国有部门,从而推动更快的经济成长。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裘宗舜  韩洪灵  
独立性风险是研究审计人员独立性问题的核心。然而 ,许多讨论独立性风险的文献通常只专注于某单一因素对审计独立性的影响 ,忽视不同因素间的相互作用 ,尤其是忽视了独立性风险产生的前因与后果。因此 ,若能在一个单一的分析框架内评估影响独立性风险的相关因素及其后果 ,以对独立性制度安排的有效性提供一个全方位的多元视角。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郭劲光  
网络治理是网络研究中的重点课题,它关系到网络中每个成员企业的绩效和命运。网络治理有其内涵及相应的治理条件,网络的治理是一个由多重制度组成的制度体系的运用和演化的问题,交易者在此制度体系中具有激励相容的条件。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戚振东  张权  尹平  
理解国家审计在国家治理能力建设中的作用,是有效推动国家审计服务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前提。从分权与权力制约监督的角度分析了国家治理能力的内涵,认为国家治理能力就是以权力配置和运行为基础,调配、运用社会资源,维护国家治理秩序的能力。然后构建了基于权力制约监督的理论分析框架,对国家审计在国家治理能力建设中的作用进行研究。研究发现:国家审计在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发挥重要保障作用,具体表现在国家审计是国家治理资源管理现代化的监控机制、是政府依法行政的重要监督机制、是国家治理风险防控和国家治理秩序稳定的重要保障。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戚振东  张权  尹平  
理解国家审计在国家治理能力建设中的作用,是有效推动国家审计服务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前提。从分权与权力制约监督的角度分析了国家治理能力的内涵,认为国家治理能力就是以权力配置和运行为基础,调配、运用社会资源,维护国家治理秩序的能力。然后构建了基于权力制约监督的理论分析框架,对国家审计在国家治理能力建设中的作用进行研究。研究发现:国家审计在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发挥重要保障作用,具体表现在国家审计是国家治理资源管理现代化的监控机制、是政府依法行政的重要监督机制、是国家治理风险防控和国家治理秩序稳定的重要保障。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魏海丽  
现代公司中的两权分离产生了代理问题,公司治理是最小化代理问题的控制机制,也是对经营者行为制衡的一种机制。会计信息具有治理作用,从决定经营者报酬水平和作为更换经营者时的一种参考标准两个维度对经营者行为进行制衡。
[期刊] 改革  [作者] 吴炯  
围绕现代公司制度,存在着两次公司革命、两类公司治理问题和两对制度特征。这种关系揭示出,一个理想化的公司在其制度安排上,既要体现变革的思想,又要能建立有效的纠错机制。而所谓公司治理就是企业制度进化的纠错机制。结合现代公司制度的这层内涵,建立基于理想公司的公司治理分析架构,它为公司治理的研究确定了一个参照系和一个形式化的研究模型。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周天勇  
中国自2012年以来,由于出口需求和居民购买住宅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逐步下降,经济增长在需求侧约束方面下行压力增大。用二元体制标准值与扭曲值及差值分析法,基于需求增长函数,在原有流体内生变量基础上,引入流动闸口变量,即将差值作为分析的主要内生变量,以此建立解释需求侧经济增长下行,仿真推演需求侧体制改革对潜能释放的一个思路和框架性数理逻辑与计算方法,并对历史体制扭曲和经济增长损失,以及体制改革与未来经济增长潜能进行了关联分析,结论是需要要素市场化和土地房屋资产化供给侧改革,与人口流动迁移、城乡土地和住宅交易及分配、居住多元以抑制高房价,对居民收入转移和提高民生支出等需求侧体制改革统筹推进,缺一不可。如果改革协同并进展顺利,未来15年中国经济中位水平可实现5.5%的增长速度。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阎达五  谭劲松  
本文认为,为改革董事会、完善公司治理而出现的独立董事制度须有相应的制度与之相配套,这些制度由包括外部公司治理制度、内部公司治理制度以及独立董事制度本身在内的公司治理制度,以证券法律制度为代表的非公司治理制度和以文化为主要内涵的非正式制度等所组成。我国目前的制度环境尚未能为独立董事制度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从而造成我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的先天缺陷,而对这些局限认识不足所导致的独立董事制度设计偏差则形成独立董事制度的后天不足。为完善目前我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应该从制度分析入手,标本兼治,长期治本,短期治标,以治标为手段达到治本之目的。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刘艳  
文章通过对监事会和独立董事职能冲突以及现有各国公司治理结构的分析,推导出在二元制公司治理模式下实行独立董事制度的环境要求和独立董事职能不能充分发挥的原因,从而得出我国目前并不适宜引入独立董事制度的结论。同时,在现有立法仍然保留有独立董事制度的前提下,又提出了对独立董事和监事会制度的改革策略,以期实现两者相对协调地发挥其监管职能。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田发  周琛影  
财政体制与现代社会治理具有内生关联性,通过"事权划分、财力分配、转移支付、预算控制"四个内在要素作用于社会治理。在社会治理的支出责任分工上,中央承担了26.64%的社会治理支出,地区间社会治理支出均衡水平不断提升;在社会治理的财力分配上,地方实际可用财力占比88.23%,且地区间财力差异呈缩小趋势;中央转移支付分担了22.17%的地方社会治理支出,并提高了地区间财力均衡水平。匹配现代社会治理的财政体制改革路径为:明确社会治理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理顺社会治理财力分配、优化转移支付机制及建立现代预算制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