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068)
- 2023(6640)
- 2022(5611)
- 2021(5246)
- 2020(4454)
- 2019(9532)
- 2018(9397)
- 2017(17827)
- 2016(9492)
- 2015(10635)
- 2014(9862)
- 2013(9509)
- 2012(8751)
- 2011(7626)
- 2010(7801)
- 2009(7146)
- 2008(7353)
- 2007(6794)
- 2006(5972)
- 2005(5316)
- 学科
- 业(43900)
- 企(40987)
- 企业(40987)
- 管理(40968)
- 济(34318)
- 经济(34275)
- 技术(19240)
- 方法(16014)
- 财(15005)
- 技术管理(13154)
- 数学(13099)
- 数学方法(12999)
- 务(12057)
- 财务(12048)
- 财务管理(12029)
- 企业财务(11652)
- 业经(9620)
- 制(9605)
- 中国(9528)
- 农(8157)
- 银(7564)
- 银行(7549)
- 行(7155)
- 理论(6840)
- 体(6838)
- 划(6710)
- 融(6657)
- 金融(6657)
- 体制(5913)
- 贸(5690)
- 机构
- 学院(129742)
- 大学(129608)
- 管理(56245)
- 济(54590)
- 经济(53611)
- 理学(48678)
- 理学院(48284)
- 管理学(47817)
- 管理学院(47541)
- 研究(39555)
- 中国(31793)
- 财(26928)
- 京(26488)
- 财经(21189)
- 科学(21182)
- 江(19674)
- 经(19351)
- 所(18610)
- 中心(18567)
- 北京(16765)
- 商学(16639)
- 商学院(16496)
- 研究所(16412)
- 经济学(16232)
- 财经大学(15957)
- 业大(15858)
- 州(15659)
- 农(15233)
- 范(14715)
- 经济学院(14626)
- 基金
- 项目(85589)
- 科学(69570)
- 研究(65826)
- 基金(62500)
- 家(53586)
- 国家(53131)
- 科学基金(47399)
- 社会(43554)
- 社会科(41450)
- 社会科学(41440)
- 省(34247)
- 基金项目(33308)
- 教育(30708)
- 自然(29326)
- 自然科(28734)
- 自然科学(28732)
- 自然科学基金(28296)
- 划(28088)
- 编号(25413)
- 创(25217)
- 资助(23922)
- 创新(22439)
- 成果(20660)
- 部(19676)
- 重点(19280)
- 业(18264)
- 国家社会(18173)
- 发(18027)
- 制(17975)
- 课题(17907)
共检索到1975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鲁桐 党印
本文以2006—2010年1344家沪深A、B股公司为样本,采用聚类分析的方法,按要素密集度将样本公司划分为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三个行业,对比考察不同行业公司治理对技术创新的影响关系。研究发现,三个行业中公司治理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既有相同点,也存在差异。相同点是三个行业中第二至第十大股东持股比例、基金持股比例和董监高持股比例对研发投入均有正向影响。差异在于,在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行业中,董监高的薪酬激励有利于创新活动的开展;对于前者,国有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研发投入正相关;对于后者,核心技术人员的期权激励对创新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进一步分析发现,良好的市场化环境是企业技术创新的...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齐孝福 高国力
本文从企业技术创新的过程特征出发,基于可比较的角度,从理论上分析了工业行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决定因素,设计了行业技术创新能力比较的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借鉴主成分分析的方法,就山东制造业28个行业进行了技术创新能力的比较评价,并简要给出了政策建议。
关键词:
技术创新能力 评价指标体系 山东制造业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党国英 秦开强
高技术产业R&D投入的技术创新效率是影响我国整体技术创新与技术进步能否持续的重要因素。根据随机前沿分析SFA模型,采用Frontier软件,对2008-2012年中国高技术产业五大类23个分行业的技术创新效率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以专利申请数作为创新产出的高技术产业各分行业平均技术创新效率总体稳步升高,不同行业技术创新效率差异显著。技术创新产出主要由研发人员投入驱动。在影响技术创新效率的诸因素中,知识产权保护水平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技术差距与经济发展水平有着不明显的负向影响。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林素燕 赖逸璇
本文以2010~2016年1002家沪深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按照公司注册地将样本公司分为东部、中部、西部三大地区,对比检验公司治理对技术创新的影响,并比较其区域差异。研究发现:在不分地区的情况下,第一大股东的持股比例及其性质、第二至第十大股东的持股比例、董事长总经理两职合一、对董监高的激励都能显著促进企业技术创新;区分地区后,各地区企业董监高薪酬总额对技术创新均有显著正向影响,而股东和董事会因素对东部和西部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差异较大,且其对于中部地区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具有一定的独特性。
关键词:
公司治理 技术创新 研发支出 区域差异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吴浩强 刘树林
运用DEA-BCC模型,对20092013年发生并购的259家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相关数据进行计算,以此评价各行业企业在并购前后的技术创新效率。研究表明:并购对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以及专用设备制造业、医药制造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的规模效率的正向作用,强于对其纯技术效率的负向作用;并购对通用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的规模效率、纯技术效率和综合效率均具有正向促进作用。研究丰富和拓展了与企业并购相关的文献,对通过并购获取创新资源,为提升技术创新能力的企业提供了新的分析角度与经验证据。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吴以 汪争云 杨夏妮
本文以2012-2016年沪深两市A股高新技术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多元回归及Bootstrap法,分析了公司治理机制对代理成本的影响以及公司治理机制、代理成本与企业技术创新效率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第一类代理成本在股权集中度与企业技术创新效率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在股权制衡度与企业技术创新效率间起完全中介作用;第二类代理成本在股权集中度与企业技术创新效率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但不显著。两类代理成本在独立董事比例、高管股权激励分别与企业技术创新效率间不存在中介效应。
关键词:
公司治理 代理成本 创新效率 中介效应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彭禧阳
健全的公司治理结构,对于推动企业技术创新行为具有重大作用。本文在分析公司治理结构与企业技术创新关系的基础上,从股权结构、董事会、经营者及其它利益相关者等方面,分析了我国公司治理结构问题对技术创新的影响,并提出了推进企业技术创新的公司治理对策建议。
关键词:
公司治理 技术创新 组织结构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程新生 郑海埃 赵旸
创新是现代企业获取及保持竞争优势的关键。从公司治理实践的角度,传统的创新理论强调外部市场治理的激励作用,而内部治理的创新激励逻辑在不同理论研究框架下具有或然性。已有实证研究多以公司治理中某一治理维度为视角展开,尚缺少整合性的探讨。通过系统梳理国内外相关成果,发现当前研究中对于创新过程的理解和衡量还没有达成共识,创新理论存在内生性,内外部公司治理机制缺少协同性且机制路径不明朗。在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建议充分考虑不同创新主体的资源禀赋和动机差异,完善内外部治理机制之间及其与各创新主体的激励匹配,增加企业内部创新主体的认同性动机以引导最优创新努力,从而塑造其原发性创新意愿,提升企业创新效率。
关键词:
创新主体 创新激励 公司治理 机制设计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孙艳阳 陈宇
技术创新是国家经济增长的引擎,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如何推动企业技术创新是当家国家理政的重点。文章从公司治理的角度,深入评析国内外公司治理与技术创新领域的研究进展,以期较为全面地理解如何推动企业技术创新,并对我国当前创新创业政策有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
公司治理 技术创新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秦兴俊 王柏杰
笔者以深圳股票交易所94家上市公司2010—2014年的数据为样本,利用动态面板SGMM模型,考察股权结构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发现:国有产权与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股权集中度对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的作用显著为正;股权结构变动不利于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独立董事和两职合一显著促进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企业会议次数与技术创新能力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因此,笔者认为,应重视股权结构的稳定性,创造有利于企业创新的环境,发挥独立董事的智囊作用和监事会的监督作用,使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得到长期的培养与提升。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曹文 李跃文
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今社会,企业必须不断进行卓有成效的技术创新才能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立于不败之地。文章从公司外部治理的视角,围绕资本结构、控制权市场和产品市场三方面,系统地梳理和总结了影响企业技术创新因素的国内外研究成果,最后对这些研究进行了简要评述并预测了未来研究的方向。
关键词:
公司治理 技术创新 外部治理机制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曹慧平 沙文兵
文章将反映公司治理的企业目标函数纳入理论分析框架,构建公司治理对环境规制与技术创新关系的调节效应理论模型,并以20102014年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运用动态系统GMM方法检验环境规制与技术创新之间的关系及公司治理对二者关系的调节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上市公司股权集中度、董事会规模对环境规制与技术创新关系具有负向调节作用,独立董事对环境规制与技术创新关系的调节效应不显著,管理层薪酬激励和股权激励对环境规制与技术创新关系具有正向调节作用。从检验结果可以看出,以股东价值最大化为目标,建立良好的公司治
关键词:
公司治理 环境规制 技术创新 调节效应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党印 鲁桐
公司治理作为企业运行的基本制度,应以创新和价值创造为导向。现有公司治理与技术创新关系的文献以经验研究居多,理论模型较少。本文构建了多任务情况下的"股东—经理模型"和企业层面的动态最优创新投资模型。前者表明经理在基本工作和创新工作上努力的边际成本均与占据工作职位的代理收益有关,也与两种工作的完成概率有关,经理关注创新活动的最佳条件是经理本身即是股东。后者显示企业最优的创新决策和公司治理质量对当期利润与未来利润均存在影响,创新决策需与公司治理质量相匹配,在当前利润和未来利润之间平衡。并且公司治理是有成本的,过度强调治理水平会对利润产生负面影响。
关键词:
公司治理 创新决策 激励机制 最优化模型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子余 袁澍蕾
文章以2006—2014年的1980家沪深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现金流量组合法和综合指标打分法将样本公司进行生命周期划分,并考察不同生命周期阶段股权结构、董事会结构与技术创新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当企业处于成长期或衰退期时,股权制衡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有显著差异,处于成长阶段的企业股权制衡对技术创新没有影响,但是处于衰退阶段的企业股权制衡与技术创新有积极影响。无论当企业处于成长期还是衰退期,董事会规模及独立董事比例对技术创新都没有积极影响。
关键词:
生命周期 技术创新 公司治理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张俊丽 金浩 李国栋
文章在理论分析并实证检验了股权特征、董事会治理、经理层激励等公司治理维度与技术创新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股权集中度、董事会规模、独立董事比例、经理层现金报酬、经理层持股比例等均与企业研发投入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从而表明强化股东与董事会监督能力、加大对经理层激励力度特别是长期激励机制建设对于推动经理层积极实施技术创新战略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