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546)
- 2023(8878)
- 2022(7523)
- 2021(7168)
- 2020(6132)
- 2019(13769)
- 2018(13683)
- 2017(26244)
- 2016(14126)
- 2015(15946)
- 2014(15065)
- 2013(14502)
- 2012(12980)
- 2011(11528)
- 2010(11974)
- 2009(11056)
- 2008(10920)
- 2007(9815)
- 2006(8642)
- 2005(7654)
- 学科
- 济(55870)
- 经济(55816)
- 业(54293)
- 管理(52813)
- 企(49724)
- 企业(49724)
- 方法(28611)
- 数学(24954)
- 数学方法(24422)
- 技术(20683)
- 财(18110)
- 中国(14157)
- 务(13705)
- 财务(13668)
- 财务管理(13645)
- 农(13520)
- 技术管理(13464)
- 业经(13341)
- 企业财务(13149)
- 制(11480)
- 理论(11435)
- 学(9371)
- 划(9179)
- 农业(8994)
- 地方(8634)
- 体(8497)
- 贸(8308)
- 贸易(8298)
- 策(8253)
- 易(7966)
- 机构
- 学院(193567)
- 大学(192242)
- 管理(81648)
- 济(78158)
- 经济(76590)
- 理学(70931)
- 理学院(70310)
- 管理学(68952)
- 管理学院(68587)
- 研究(59908)
- 中国(45590)
- 京(39824)
- 财(36786)
- 科学(34962)
- 江(29316)
- 财经(29071)
- 所(29009)
- 中心(27777)
- 业大(26757)
- 农(26728)
- 经(26486)
- 研究所(25940)
- 北京(24996)
- 州(23289)
- 范(22992)
- 经济学(22903)
- 师范(22763)
- 技术(22383)
- 商学(22377)
- 商学院(22165)
- 基金
- 项目(130588)
- 科学(105117)
- 研究(96599)
- 基金(95149)
- 家(82782)
- 国家(82109)
- 科学基金(72464)
- 社会(62184)
- 社会科(59135)
- 社会科学(59118)
- 省(52920)
- 基金项目(49901)
- 自然(47133)
- 教育(46359)
- 自然科(46204)
- 自然科学(46199)
- 自然科学基金(45391)
- 划(43835)
- 资助(38725)
- 编号(38200)
- 创(33665)
- 创新(30460)
- 成果(30381)
- 重点(29648)
- 部(29010)
- 发(27115)
- 课题(27033)
- 国家社会(25658)
- 教育部(25546)
- 人文(24907)
共检索到2876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党印 鲁桐
公司治理作为企业运行的基本制度,应以创新和价值创造为导向。现有公司治理与技术创新关系的文献以经验研究居多,理论模型较少。本文构建了多任务情况下的"股东—经理模型"和企业层面的动态最优创新投资模型。前者表明经理在基本工作和创新工作上努力的边际成本均与占据工作职位的代理收益有关,也与两种工作的完成概率有关,经理关注创新活动的最佳条件是经理本身即是股东。后者显示企业最优的创新决策和公司治理质量对当期利润与未来利润均存在影响,创新决策需与公司治理质量相匹配,在当前利润和未来利润之间平衡。并且公司治理是有成本的,过度强调治理水平会对利润产生负面影响。
关键词:
公司治理 创新决策 激励机制 最优化模型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陈文化
技术创新是实现“两个转变”的根本途径陈文化中南工业大学亚太研究所我国十分强调科技进步,而企业现有的生产技术水平并不高;大力提倡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而迄今的转化率还不足30%,形成规模经济效益的仅为5%;强调提高经济效益,而当前企业仍是投入多、产...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贾蔚文
深入开展技术创新推进“两个根本性转变”贾蔚文中国科技促进发展研究中心1995年,党和政府在制订“九五”计划和提出十五年远景目标中,作出了实现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两个根本性转变”的重大部署,其实质是实行经济体制的转轨和经济发展战略的转轨,或者说是两...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何凡兴
过去的管理创新是以不断提升顾客满意度为核心的,今后将以不断提升员工和顾客满意度为核心。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余江 徐梓峰 叶林
在区分企业创新参与和创新水平的基础上,基于1998~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和授权专利的微观匹配数据,利用Heckman两阶段模型估计了企业规模和市场结构两类竞争因素对企业创新决策和创新产出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规模与市场结构对中国工业企业的创新决策和创新产出均有显著正向影响,且在外资企业、国有企业、出口企业和沿海企业中效果更明显,即大企业和一定程度的垄断可能更有利于创新的两个熊彼特假说在中国工业企业中均成立。研究结果显示,通过正常市场竞争产生的企业规模扩张和行业市场结构适度集中,不仅可以让更多中国企业参与创新竞赛以提高研发成功概率,还能通过提高企业创新产出冲破技术封锁和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实现企业创新参与和创新产出的双重提升。
关键词:
市场结构 企业规模 技术创新 熊彼特假说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郑江淮 钱贵明
关键核心技术创新是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产业安全、区域安全、国家安全的重要抓手。本文从影响关键核心技术创新的重难点入手,剖析了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之间的不协调、不同步、不一致所导致的“两个世界悖论”,并对其概念、成因进行了系统剖析。以此为基础,从制约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以及影响促成双链融合的创新平台的构建三个方面分析了其负外部性影响。为了规避此负外部性,提出了以多元主体互动为目标,推动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耦合;以创新资源配置为抓手,推动多元创新环节有效融合;以制度政策互通为依托,攻克产业链关键环节关断供难题等突破路径,为“卡脖子”问题的早日攻克提供政策参考。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张秀武 王波
知识溢出效应是影响区域创新产出的重要因素。本文借助于综合考虑了R&D经费和知识存量的知识生产函数,将产业集群内知识溢出因素引入该函数,对区域内和区域间的知识溢出因素于区域高技术产业创新产出的作用进行了实证检验。实证结果表明:两个维度下的知识溢出均对区域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产出影响显著。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彭新艳 谢亮冯 刘鸿渊
基于石油和铁路两个基础行业的组织间合作专利数据,运用UCINET软件和QAP方法研究,对技术创新合作网络粘性多维认识与作用机理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关系粘性和结构粘性对技术创新合作的发展和绩效提升具有促进作用,价值粘性具有部分调节作用;不同维度的网络粘性对技术创新合作的交互影响呈互补效应。加强技术创新合作网络的粘性管理理应成为国家、行业和企业层面技术创新合作的重要内容,有利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现。
关键词:
网络粘性 技术创新合作 社会网络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鲁桐 党印
本文以2006—2010年1344家沪深A、B股公司为样本,采用聚类分析的方法,按要素密集度将样本公司划分为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三个行业,对比考察不同行业公司治理对技术创新的影响关系。研究发现,三个行业中公司治理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既有相同点,也存在差异。相同点是三个行业中第二至第十大股东持股比例、基金持股比例和董监高持股比例对研发投入均有正向影响。差异在于,在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行业中,董监高的薪酬激励有利于创新活动的开展;对于前者,国有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研发投入正相关;对于后者,核心技术人员的期权激励对创新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进一步分析发现,良好的市场化环境是企业技术创新的...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席晶 雷钦礼
目前关于产品种类扩大型和熊彼特质量改进型的技术创新内生增长模型均较完善,但缺乏同时纳入两类技术变革的内生增长模型。本文构建了包含两类技术创新的内生增长模型,综合分析了技术进步导致经济增长的内在机制,并利用全要素生产率核算方法进行了测算。测算发现在1995年至2009年期间政府有意识的技术研发投入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上升了12个百分点,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需要政府进一步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同时加大科技成果转化为经济效益的强度。
关键词:
经济增长 新产品研发 质量提升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刘鑫 李云静 郭凯
本文基于技术创新的阶段性特征,将金融支持技术创新的过程划分为科技产出和经济产出两个阶段,运用TSC-DEA模型对1998—2016年我国金融支持技术创新的两阶段综合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进行了整体和区域测度,并计算出了两阶段创新效率的省级分布均值。结果表明,我国金融支持技术创新的整体效率保持平稳,科技产出阶段整体效率高于经济产出阶段;科技产出阶段创新效率受地理区位和经济水平影响较大,经济产出阶段创新效率则没有明显区域差异;在科技产出阶段,东部地区双高型省份较多,能够形成区域创新集聚区;在经济产出阶段,各省份创新效率模式分布均匀,没有明显的区域集聚现象。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尹述颖 陈立泰
运用超越对数生产函数随机前沿模型,采用2009~2013年中国103家沪深医药上市公司面板数据,在考虑创新时滞的情况下根据创新生成和创新转化的两阶段特点构建投入产出指标体系,测算了两阶段的中国医药企业技术创新效率,分析了关键影响因素的作用。结果显示:中国医药上市公司的技术创新具有阶段性,创新生成阶段的资源利用率介于39%~46%,创新转化阶段的效率损失不超过35%,创新生成成果促进了创新成果转化;考虑时滞后的技术创新效率值(1年或2年)高于时滞为0的技术创新效率值;企业技术行为、企业主体特征、企业外部环境对两阶段的技术创新效率发挥不一致的作用,部分因素的作用受到了时滞的影响。
关键词:
医药行业 技术创新效率 随机前沿生产函数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吴士健 张洁 权英
基于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2010—2015年间的面板数据,运用两阶段串联DEA模型,将技术创新过程分为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两个阶段,探究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现状,并采用DEA-Tobit模型分析影响技术创新效率的主要因素。研究发现,考察期内我国工业企业技术综合创新效率和各阶段创新效率总体不高,成果转化阶段的创新效率值略高于技术研发阶段的平均效率值;区域两阶段技术创新效率值存在显著差异,东部地区的效率值相对较高,中部地区的效率值相对较低。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创新效率受市场集中程度、政府支持程度、对外开放程度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辛冲 石春生
以战略导向型组织创新和技术创新的测量维度研究为基础,提出二者关联关系的理论框架模型。通过对347家高技术制造企业的深度访谈和问卷调查,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方法对理论模型拟和度,战略导向型组织创新与技术创新的关联路径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战略导向型组织创新与技术创新存在显著、正向且直接的关联影响,并为企业运用二者关联关系推动企业创新的实施提供了相关建议。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魏传华 吴喜之
对于两个部分线性模型参数部分中模型系数是否相等的检验问题,本文基于比较原假设与备择假设下模型拟合的残差平方和的思想构造了检验统计量,并给出了计算检验p-值的F分布逼近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