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163)
2023(16006)
2022(14096)
2021(13227)
2020(11087)
2019(25482)
2018(24967)
2017(47321)
2016(26153)
2015(29096)
2014(28874)
2013(28183)
2012(25942)
2011(23269)
2010(23067)
2009(21348)
2008(21350)
2007(18459)
2006(16210)
2005(14828)
作者
(73422)
(61249)
(60491)
(58158)
(39101)
(29298)
(27629)
(23855)
(23141)
(21866)
(20847)
(20583)
(19456)
(19305)
(19158)
(18693)
(18135)
(17951)
(17541)
(17517)
(15053)
(15033)
(14660)
(13880)
(13742)
(13613)
(13489)
(13487)
(12347)
(12050)
学科
(99068)
经济(98919)
管理(82408)
(76550)
(67669)
企业(67669)
方法(44780)
数学(38321)
数学方法(37897)
(33085)
中国(26126)
(25611)
业经(24665)
(24629)
(22173)
财务(22099)
财务管理(22054)
(21470)
企业财务(21114)
地方(17598)
(17245)
银行(17201)
(17171)
(16885)
贸易(16872)
农业(16673)
(16494)
金融(16491)
(16422)
(16279)
机构
大学(363488)
学院(358622)
(143618)
管理(142720)
经济(140548)
理学(123299)
研究(122234)
理学院(121917)
管理学(119892)
管理学院(119218)
中国(93445)
(77813)
科学(73908)
(71943)
(61064)
(57184)
财经(56452)
中心(56020)
研究所(55204)
业大(52474)
(52085)
(51496)
北京(49189)
(46073)
师范(45618)
农业(44669)
(44599)
经济学(43462)
财经大学(42416)
(42126)
基金
项目(245782)
科学(193974)
基金(180639)
研究(179777)
(157658)
国家(156387)
科学基金(134474)
社会(113850)
社会科(107863)
社会科学(107837)
基金项目(95697)
(93915)
自然(87774)
自然科(85715)
自然科学(85694)
自然科学基金(84157)
教育(82164)
(79942)
资助(73891)
编号(72393)
成果(59974)
(55239)
重点(55058)
(51368)
(50835)
课题(49294)
(48121)
创新(47993)
教育部(47694)
国家社会(47280)
期刊
(157057)
经济(157057)
研究(109103)
中国(71723)
(58621)
学报(58620)
管理(53850)
科学(53142)
(51919)
大学(44738)
学学(41987)
教育(38678)
农业(35749)
(34351)
金融(34351)
技术(29105)
财经(28511)
经济研究(24964)
(24255)
业经(24150)
问题(19888)
(19050)
理论(18787)
图书(18529)
(17401)
实践(17037)
(17037)
科技(16797)
技术经济(16323)
财会(16177)
共检索到5372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朱彩婕  刘长翠  
内部控制缺陷暴露后,公司治理主体会采取相关措施进行缺陷的修复。本文样本选取了20102014年披露了内部控制重大缺陷的国有上市公司,检验了内部控制缺陷暴露后公司治理如何影响内部控制缺陷修复,验证国有企业治理主体在内部控制缺陷修复过程中的作用,引导国有上市公司关注内部控制缺陷的修复并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提高国有公司的竞争力。研究结果显示:内部控制缺陷暴露后,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内部控制缺陷修复显著正相关;审计委员会独董比例与内部控制缺陷修复显著负相关,显著水平为5%;高管薪酬与内部控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朱彩婕  刘长翠  
内部控制缺陷暴露后,公司治理主体会采取相关措施进行缺陷的修复。本文样本选取了2010~2014年披露了内部控制重大缺陷的国有上市公司,检验了内部控制缺陷暴露后公司治理如何影响内部控制缺陷修复,验证国有企业治理主体在内部控制缺陷修复过程中的作用,引导国有上市公司关注内部控制缺陷的修复并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提高国有公司的竞争力。研究结果显示:内部控制缺陷暴露后,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内部控制缺陷修复显著正相关;审计委员会独董比例与内部控制缺陷修复显著负相关,显著水平为5%;高管薪酬与内部控制缺陷修复显著正相关。另外,还发现内部控制缺陷的修复需要更多具有治理专长的专家。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杨秀岭  
企业内部控制的主要目标之一是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本文以2010年沪深两市A股1708家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通过迹象(财务报告重述,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或被卷入法律诉讼或违规处罚)来识别公司内部控制缺陷,考察了内部控制缺陷对公司绩效的影响。结果表明,内部控制缺陷与公司绩效呈显著负相关关系。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葛新旗  
审计和内部控制是影响公司组织效率的重要因素,内部控制缺陷会影响内部控制的效率进而对审计风险产生影响。本文以2012-2015年的沪深A股主板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内部控制缺陷与审计师变更之间的相关性及法律环境好坏对审计师变更与内部控制缺陷的影响。研究发现,内部控制缺陷与审计师变更显著正相关,缺陷程度与审计师变更正相关,法律环境与审计师变更显著负相关。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葛新旗  
审计和内部控制是影响公司组织效率的重要因素,内部控制缺陷会影响内部控制的效率进而对审计风险产生影响。本文以2012-2015年的沪深A股主板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内部控制缺陷与审计师变更之间的相关性及法律环境好坏对审计师变更与内部控制缺陷的影响。研究发现,内部控制缺陷与审计师变更显著正相关,缺陷程度与审计师变更正相关,法律环境与审计师变更显著负相关。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李建红  
内部控制缺陷自我评价与披露是《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的要求,也是上市公司完善内部控制体系的途径,本文以2010-2013年间深圳A股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报告为样本,分析了公司治理特征对内部控制缺陷披露的影响,研究发现:审计委员会独立性、监事会成员持股比例与内部控制缺陷显著负相关,其他如独立董事规模、审计委员会规模等与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披露不存在显著相关性。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杜晓荣  冀玛丽  
本文以20122014年披露内部控制重大缺陷的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了机构投资者持股对内部控制重大缺陷整改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检验了产权性质对该治理效应的影响。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总体持股与内部控制重大缺陷整改显著正相关;与压力敏感型机构投资者持股相比,压力抵制型机构投资者持股更能显著促进内部控制重大缺陷整改;与非国有企业相比,机构投资者的治理效应在国有企业中更显著。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毛骏  王前锋  
文章以内部控制重大缺陷作为内部控制质量的度量指标,以盈余噪音作为盈余质量的度量指标,以2012年A股制造业公司为对象,运用实证研究方法,检验制造业上市公司内部控制重大缺陷与盈余质量的相关性。研究发现,内部控制重大缺陷与盈余质量显著正相关。研究结论为相关部门坚持并完善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机制提供了经验证据。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宫义飞  谢元芳  
本文以2011-2015年沪深A股9029家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研究内部控制缺陷及其整改对盈余持续性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相比不存在内部控制缺陷的企业,存在内部控制缺陷的企业其盈余持续性更低;将内部控制缺陷按严重程度划分类型后发现,相较于一般内部控制缺陷,存在实质性内部控制缺陷的企业,其盈余持续性更低;企业对内部控制缺陷进行整改后,内部控制质量提高,盈余持续性进一步提高;并且缺陷的存在、类型及整改对应计项目盈余持续性的影响均大于对现金流项目盈余持续性的影响。本文的研究拓宽了内部控制缺陷经济后果的相关研究范围,细化深入相关研究,并提供了相关经验证据。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赵保卿  穆雪飞  
本文选取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报告中披露的内部控制缺陷情况作为回归模型的解释变量,研究企业存在内部控制缺陷及缺陷严重程度两个指标对事务所确定审计收费定价标准产生的影响,研究其与审计费用之间的相关关系。文章选取2014~2018年沪、深两市A股中制造业公司的数据作为研究样本,通过构建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企业内部控制缺陷与会计师事务所审计收费之间的相关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显示,企业内部控制缺陷与审计收费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并且在制造业公司中这种正相关关系更加显著;另外,企业内部控制缺陷越严重,审计费用越高,在非国有控股公司中这种情况更加明显。基于上述结论,本文最后针对规范我国审计市场定价机制和强化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制度提出了相关意见与建议,希望可以不断规范审计市场定价机制,并监督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执行。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许灿  徐焕章  
本文选取纺织业43家上市公司2011-2013年的129组数据作为研究样本,通过迹象识别内部控制缺陷,从盈利能力、偿债能力、发展能力及营运能力等角度衡量公司财务绩效,实证检验内部控制缺陷与公司财务绩效的相关性。研究表明,公司内部控制缺陷与公司财务绩效呈负相关关系。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杜晓荣  丁棠丽  
本文选取2012~2013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实证检验了公司治理特征对内部控制重大缺陷(ICMW)整改的影响。研究发现:上市公司董事会规模、资产负债率与ICMW整改负相关;董事会活跃性、审计委员会规模、公司规模对ICMW整改有激励作用;董事会独立性、审计委员会独立性、董事长总经理两职兼任对ICMW整改没有显著影响。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刘焱  
以2007~2011年沪深两市非金融类上市公司数据为依据,按照《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的规定界定内部控制缺陷,研究内部控制缺陷对债务期限结构的影响。本文研究发现,当公司存在内部控制实质性缺陷时,债务期限较短;将全部样本按照终极控制人是否为国有单位这两组进行稳健性检验,结果仍然支持假设。研究结论对于推动我国企业建立健全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提供了经验证据。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陈丽蓉  韩彬  
在内部控制审计分类分批实施的制度背景下,公司治理作为上市公司的顶层设计影响着其对内部控制审计质量的要求。本文通过对我国不同信息披露环境下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审计质量的相关关系进行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发现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审计质量存在相关关系。其中,代理成本、董事会规模、独立董事比例、监事会规模与内部控制审计质量显著正相关,两职合一与内部控制审计质量显著负相关。进一步研究发现强制披露与自愿披露内部控制审计报告的上市公司在内部控制审计质量的要求、独立董事比例与内部控制审计质量相关关系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李寿喜  王沈  
本文采集中国上市公司2008~2011年连续4年的年报信息和其他相关资料,对上市公司会计内部控制缺陷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实证分析,结论认为发生并购、资产重组以及业绩高增长公司以及经营亏损企业和董事长兼任总经理的企业更容易出现会计内部控制缺陷,因此政府监管部门应重点加强对这些企业的监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