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796)
- 2023(16677)
- 2022(14190)
- 2021(13332)
- 2020(11283)
- 2019(25942)
- 2018(25265)
- 2017(49128)
- 2016(26468)
- 2015(29635)
- 2014(28988)
- 2013(29078)
- 2012(26597)
- 2011(23776)
- 2010(23593)
- 2009(22244)
- 2008(22358)
- 2007(19608)
- 2006(17235)
- 2005(15731)
- 学科
- 济(117625)
- 经济(117491)
- 业(103707)
- 管理(94146)
- 企(93644)
- 企业(93644)
- 方法(55903)
- 数学(45979)
- 数学方法(45638)
- 财(37879)
- 业经(33804)
- 农(33655)
- 中国(29448)
- 务(28237)
- 财务(28178)
- 财务管理(28143)
- 企业财务(26842)
- 农业(23306)
- 制(22553)
- 贸(21702)
- 贸易(21690)
- 易(21105)
- 技术(20981)
- 和(19918)
- 划(19122)
- 理论(19110)
- 地方(18983)
- 学(18590)
- 策(18221)
- 体(17302)
- 机构
- 学院(382803)
- 大学(382729)
- 济(165485)
- 经济(162539)
- 管理(160027)
- 理学(138543)
- 理学院(137222)
- 管理学(135465)
- 管理学院(134771)
- 研究(123074)
- 中国(97179)
- 京(80936)
- 财(77328)
- 科学(70825)
- 财经(62521)
- 所(60125)
- 农(57426)
- 经(57113)
- 中心(54913)
- 江(54300)
- 研究所(54154)
- 业大(52742)
- 北京(51369)
- 经济学(50174)
- 财经大学(46597)
- 经济学院(45502)
- 范(45393)
- 师范(45055)
- 农业(44824)
- 院(44500)
- 基金
- 项目(253973)
- 科学(202941)
- 研究(189085)
- 基金(188951)
- 家(162461)
- 国家(161088)
- 科学基金(141050)
- 社会(123342)
- 社会科(117044)
- 社会科学(117014)
- 基金项目(99942)
- 省(95747)
- 自然(90154)
- 自然科(88126)
- 自然科学(88106)
- 自然科学基金(86626)
- 教育(85349)
- 划(80148)
- 资助(77844)
- 编号(75960)
- 成果(60621)
- 部(57903)
- 重点(55553)
- 创(54539)
- 发(52981)
- 国家社会(51592)
- 教育部(50609)
- 课题(50553)
- 创新(50302)
- 人文(49820)
- 期刊
- 济(180867)
- 经济(180867)
- 研究(115064)
- 中国(67122)
- 财(62878)
- 管理(62454)
- 学报(52719)
- 农(52624)
- 科学(52175)
- 大学(41498)
- 学学(39312)
- 农业(36778)
- 融(34847)
- 金融(34847)
- 教育(34385)
- 技术(33171)
- 财经(31701)
- 业经(29590)
- 经济研究(29161)
- 经(27159)
- 问题(23564)
- 业(21635)
- 技术经济(21452)
- 贸(19952)
- 现代(18616)
- 世界(18572)
- 财会(18089)
- 理论(17908)
- 国际(17462)
- 商业(17361)
共检索到5622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李维安 姜涛
本文实证验证了我国上市公司存在过度投资行为;证实公司治理机制能够对过度投资行为形成有效的治理。研究表明,股东行为治理、董事会治理、利益相关者治理对抑制过度投资积极有效,但监事会、经理层、信息披露机制的作用不明显。本文将上市公司治理的综合评价系统——公司治理评价指数(南开治理指数)应用于我国上市公司投资行为研究尚属首次。
关键词:
过度投资 公司治理 公司治理指数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马润平 李悦 杨英 张文静
本文从行为金融学视角出发,以2002~2009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研究管理者过度自信这一心理因素对公司过度投资行为的影响,并检验了公司内外部治理机制对它的抑制作用。研究表明,中国上市公司的管理者过度自信与公司过度投资行为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而现有的公司治理机制并不能对这种非效率行为进行有效约束。本文的研究发现有助于我们更好理解中国上市公司的过度投资行为,也对如何完善中国上市公司治理机制有一定启示意义。
关键词:
管理者过度自信 公司过度投资 公司治理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梁莱歆 冯延超
民营企业的政治关联使其投资时受到的资金约束较小,管理层容易过度自信,并可能受到政治目标和政治利益的影响。因此,政治关联企业更可能盲目扩大投资规模,导致过度投资。本文以2006~2009年在深、沪交易所上市的民营企业为样本,实证检验了政治关联和企业过度投资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政治关联企业的过度投资水平显著高于非关联企业,并且政治关联程度越强,企业过度投资水平也越高。
关键词:
民营企业 政治身份 政治关联 过度投资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袁知柱 吴粒 许波
以中国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采用Khan和Watts(2007)构建的公司层面盈余稳健性度量方法,实证考察了盈余稳健性对企业过度投资行为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盈余稳健性能够显著抑制中国上市公司的过度投资行为,并降低过度投资行为对自由现金流量或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的敏感度,从而提高投资效率。因此,中国会计稳健性原则的发展对资源配置效率提高起到了正向促进作用。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罗进辉 万迪昉 蔡地
论文以中国A股上市公司2005~2006年的横截面数据为基础,分析了大股东持股及其相关的股权结构特征对管理者过度投资行为的治理效应。结果表明:(1)大股东持股比例与企业的过度投资水平呈一种倒"N"型的曲线关系,即大股东对管理者过度投资行为的监督作用同时存在激励效应和防御效应;(2)非国有大股东对管理者过度投资行为的监督更有力;(3)次大股东的存在有利于发挥大股东的激励效应,抑制大股东的防御效应,特别是当大股东不处于控股地位时。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黄伟彬
股票价格的非理性变化是否会对资本配制产生重要影响呢?本文试图从实证的角度回答这一问题。利用一个面板VAR模型,我们发现,对于高流通股比例的企业,与基本因素相正交的Tobin's Q冲击对投资有显著影响。但是,方差分解显示,投资波动中可由Tobin's Q解释的比例很低。这些证据意味着,非理性的股价变化虽然会对真实投资产生影响,但其作用相当有限。结果还显示,股价的非理性变化主要通过迎合渠道,而非股本融资渠道影响投资。
关键词:
非理性股价 企业投资 Tobin's Q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张前程
本文以企业投资决策模型为分析框架,利用1999—2011年上市公司数据,采取SYS-GMM动态面板方法实证检验了基准利率调整对企业投资行为的影响。结果发现:总体而言,基准利率对企业投资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然而,基准利率对不同所有制类型企业投资的负向影响存在差异,对民营控股企业的影响较大,对国有控股企业的影响相对较小;并且,基准利率对企业投资的影响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市场化程度,在市场化程度高的地区,基准利率对企业投资有显著负向影响,在市场化程度低的地区这种负向影响则不存在。
关键词:
基准利率 现金流 企业投资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余韬
本文以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通过建立多元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了公司治理结构对企业R&D投资活动的影响。结果发现:在制造业企业中股权性质和董事结构与企业R&D投资是有关的,这对于企业通过改善治理结构来提高R&D投资和创新水平具有启示作用。
关键词:
公司治理 R&D投资 实证研究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功富 宋献中
以2003~2005年因连续两年亏损被ST的79家公司为对象,从投资对现金流敏感度的变化和投资战略的调整两方面对财务困境企业的资本投资行为进行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陷入困境后的企业因更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和代理问题而遭受更严重的融资约束;与缩减投资规模相比,财务困境企业扩大投资规模更有利于其走出困境。
关键词:
财务困境 资本投资 融资约束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杨合力 周立 王博
公司治理与机构投资者对企业绩效存在影响,公司治理与机构投资者存在内生性。本文选取中国2003~2007年上市公司数据,运用最小二乘法和二阶段回归法,对公司治理、机构投资者与企业绩效三者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与公司治理正相关,与企业绩效存在正相关;公司治理与企业绩效正相关,公司治理的改善有助于提高企业绩效;机构投资者偏好政府控制企业和绩效好的企业。研究为进一步提升中国企业绩效提供了理论参考。
关键词:
公司治理 机构投资者 企业绩效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胡建雄 谈咏梅
突破传统企业债务具有同质性的假设,从异质性的角度出发,将债务分为期限和来源两个不同维度,探寻了企业投融资决策的内在关联,并得出如下结论:企业自由现金流与过度投资之间具有正相关关系,债务期限异质性对企业自由现金流与过度投资间的关系具有正向调节作用,债务来源异质性对企业自由现金流与过度投资间的关系具有负向调节作用。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功富
根据自由现金流量假说,在企业拥有自由现金流量时,经理人不是基于股东财富最大化目标将自由现金流量支付给股东,而是将其用于过度投资。以我国沪深A股工业类434家上市公司2000~2005年的数据为样本,对自由现金流量与过度投资的关系进行考察,结果发现,过度投资显著地集中在拥有自由现金流量的企业中,18.92%的自由现金流量被用于过度投资,55.16%的自由现金流量以金融资产的形式保留在企业中。
关键词:
自由现金流量 过度投资 实证研究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张亦春 李晚春 彭江
本文使用中国上市公司面板数据研究了紧缩货币政策下债权治理对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由于存在"预算软约束",我国债权治理效果整体呈现不确定性,不能显著抑制上市企业的非效率投资。其深层次原因在于债权各构成部分的有效性不一致:商业信用的治理作用显著,但银行贷款、企业债券的治理作用不明显;短期债权的治理作用显著,而长期债权不明显。进一步研究发现,紧缩货币政策下债权治理效果均得到增强。因此,可通过加速资本市场法制建设、发展企业债券市场和推动银行业改革、规范货币操作以提高我国债权治理有效性。
关键词:
债权治理 投资效率 货币政策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章文芳 张珊 周新燕
由于我国政府直接或间接控制国有控股企业及银行,加上企业单一的融资结构及信息不对称,导致我国双重预算软约束的形成,削弱了债务在企业投资过程中的治理功能,并最终导致企业投资的低效率并使企业缺乏创新活力。文章通过实证研究,证实了这一结论,并且得出地方国有控股企业较中央控股企业更倾向于扩大规模投资,而银行负债对民营上市公司投资行为的影响并不明显。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张海龙 李秉祥
本文通过构建经理管理防御指数,以2003-2007年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在Richardson投资期望模型的基础上,采用建立虚拟变量的研究方法,对上市公司过度投资行为与经理人管理防御行为的关系及其制约机制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1)上市公司过度投资行为与经理管理防御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2)具有防御动机的经理人的过度投资行为对融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更为敏感;(3)经理持股、派发现金股利有助于制约经理人的过度投资行为,负债对经理人的过度投资行为制约作用效果不明显。
关键词:
经理管理防御 过度投资 融资现金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创业投资机构对被投资企业投资行为的影响——来自中国创业板上市公司的证据
政治关联与企业过度投资行为研究——基于2008-2010年我国民营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管理者过度自信导致企业过度投资的实证分析——来自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2008—2011年的经验证据
股权结构、公司治理与企业业绩——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新证据
金融约束、代理成本假说与企业投资行为——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契约环境影响企业的投资行为吗——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财务杠杆、投资行为与企业竞争优势——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负债融资、负债来源与企业投资行为——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分析师关注与企业环境治理——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证据
财政分权、政府层级与企业过度投资——来自地区上市公司面板数据的经验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