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039)
- 2023(3070)
- 2022(2601)
- 2021(2565)
- 2020(2172)
- 2019(5028)
- 2018(4771)
- 2017(9260)
- 2016(5413)
- 2015(6370)
- 2014(6189)
- 2013(6159)
- 2012(5357)
- 2011(4480)
- 2010(4645)
- 2009(4595)
- 2008(5187)
- 2007(4902)
- 2006(4557)
- 2005(4291)
- 学科
- 管理(35427)
- 企(30696)
- 企业(30696)
- 业(30677)
- 财(16567)
- 济(16032)
- 经济(15999)
- 务(14385)
- 财务(14366)
- 财务管理(14332)
- 企业财务(13827)
- 方法(9230)
- 制(7433)
- 数学(6970)
- 数学方法(6951)
- 划(5709)
- 公司(5244)
- 业经(5227)
- 人事(5202)
- 人事管理(5202)
- 体(5177)
- 经营(5167)
- 策(5037)
- 体制(4610)
- 决策(4525)
- 计划(4314)
- 银(4086)
- 银行(4086)
- 农(3863)
- 理论(3836)
- 机构
- 大学(71141)
- 学院(71096)
- 管理(34707)
- 理学(27872)
- 理学院(27660)
- 管理学(27527)
- 管理学院(27350)
- 济(25640)
- 经济(24868)
- 财(19288)
- 中国(18801)
- 研究(17229)
- 京(15119)
- 财经(13559)
- 经(12281)
- 江(11942)
- 财经大学(10240)
- 公司(10058)
- 商学(9959)
- 商学院(9877)
- 州(9778)
- 北京(9540)
- 中心(9505)
- 会计(8538)
- 科学(8402)
- 所(8039)
- 经济管理(7402)
- 省(7286)
- 银(7146)
- 工商(7138)
- 基金
- 项目(38642)
- 科学(30728)
- 研究(29677)
- 基金(28599)
- 家(23595)
- 国家(23371)
- 科学基金(21431)
- 社会(18816)
- 社会科(17810)
- 社会科学(17802)
- 基金项目(15366)
- 省(14363)
- 自然(14143)
- 教育(14023)
- 自然科(13778)
- 自然科学(13777)
- 自然科学基金(13552)
- 编号(12322)
- 划(11856)
- 资助(11844)
- 成果(10811)
- 部(9126)
- 性(8555)
- 项目编号(8548)
- 人文(8317)
- 教育部(8305)
- 重点(8260)
- 制(8193)
- 课题(8029)
- 创(7933)
共检索到1212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高雷 张杰
本文采用2004至2006年中国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数据,运用广义最小二乘法及二阶段广义最小二乘法等实证研究方法,深入研究了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资金占用与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在公司治理水平较高的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占用资金较少;盈余管理水平与公司治理水平呈负相关关系;盈余管理水平与资金占用程度呈正相关关系,说明控股股东会通过盈余管理来掩盖资金占用对上市业绩造成的不利影响,以便长期占用上市公司的资金。
关键词:
公司治理 资金占用 盈余管理
[期刊]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
[作者]
翁健英
文章手工搜集了中国资本市场上市公司2002年-2006年大股东资金占用的财务数据,实证研究了上市公司"大股东资金占用(掏空)→业绩困境→利用财务报表的盈余管理加以掩饰"的行为模式。研究发现:对于陷入经营困境的亏损公司而言,大股东资金占用越严重,上市公司越可能向上盈余管理、美化业绩。大股东资金占用的上市公司为了避免投资者、监管部门等将公司业绩恶化归咎于其非法的"掏空"行为,从而竭力延迟坏消息、进行盈余管理、虚增收益。
关键词:
大股东资金占用 盈余管理 业绩困境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周中胜 陈俊
本文以深沪两市2000-2002年所有A股公司作为样本,研究了大股东的资金侵占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大股东及其附属公司对上市公司的资金侵占越严重,上市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程度越高,说明大股东的资金占用不仅可能影响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还会降低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陈政
本文以2002~2004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结合我国上市公司股权集中的制度背景,考察大股东资金占用与盈余管理的关系。实证研究显示,大股东资金占用程度越高,上市公司越会通过向上盈余管理掩饰占用的不利后果。研究同时发现估计可操控应计时应该剔除资金占用产生的现金流影响,这样可以减少应计模型误判或无法识别盈余管理的可能。本文透过资金占用探究其背后所隐藏的大股东的利益转移动机及盈余管理倾向,这对全流通之后大小股东之间的委托代理问题研究依然具有参考意义。
关键词:
大股东掏空 公司治理 盈余管理 公司财务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周中胜
以2000~2002年深、沪两市除金融类企业以外的所有A股上市公司作为样本,研究了大股东资金占用对上市公司的市场回报及会计盈余价值相关性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大股东资金占用情况越严重的上市公司,其市场回报率越低,会计盈余的价值相关性也越低,说明投资者能够意识到大股东资金侵占的事实,并对此做出反应。
关键词:
资金占用 会计盈余 市场回报 价值相关性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周晓苏 张继袖 唐洋
文章以我国上市公司2003-2005年的数据为样本,检验了控股股东所有权、双向资金占用和盈余质量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控股股东所有权与应计项目之间存在倒"N"型曲线关系;在控股股东持股较少时,控股股东通过占用上市公司资金降低了盈余质量,与所有权防御效应一致;当控股股东持股较多时,控股股东所有权与盈余质量之间呈现不显著的正相关。文章认为,如果控股股东通过双向资金占用影响盈余质量,那么盈余质量是低的;如果控股股东没有通过双向资金占用影响盈余质量,双向资金占用行为本身也会降低盈余质量。文章最后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蔡吉甫
本文从公司治理的一般原理出发,系统论证了盈余管理与公司治理的关系。在此基础上,运用我国上市公司2004年度的数据,以截面修正的Jones模型估计的操纵性应计利润的绝对值作为公司盈余管理程度的计量,实证研究了公司治理对盈余管理的影响,并就如何减少公司盈余管理提出了一些政策和建议。
关键词:
会计收益 应计利润 盈余管理 公司治理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杜兴强 郭剑花 雷宇
本文实证检验独立审计能否对大股东资金占用起到抑制作用。鉴于大股东资金占用与审计师选择之间的相互影响,本文采用联系方程模型对内生性予以控制。本文研究发现,高质量审计能够显著抑制上市公司大股东资金占用。但是,大股东资金占用越严重的公司,并不一定会选择高质量审计,表明中国资本市场目前尚缺乏对高质量审计的需求。
关键词:
大股东资金占用 掏空 外部审计 公司治理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应蕾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仇红梅
在企业的委托代理结构中 ,委托人赋予代理人许多决策权 ,其中包括选择会计政策的权利。而盈余管理作为一种企业行为 ,正是会计政策选择具有经济后果的一种具体体现 ,因此公司治理也影响着代理人的盈余管理行为。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卢显文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高雷 张杰
我国上市公司在治理结构方面的缺陷使得资本市场上盈余管理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对公司的发展造成不利的影响。公司治理与盈余管理负相关,与企业增长正相关,而盈余管理与企业增长负相关。
关键词:
公司治理 盈余管理 企业增长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李争光 戴维 徐凯 张十根
本文以20032014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发现盈余管理整体水平与费用粘性正相关。进一步考察公司治理对盈余管理与费用粘性之间关系的影响可以发现: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的提高缓解了盈余管理与费用粘性之间的正相关关系;独立董事比例的提高加剧了盈余管理与费用粘性之间的正相关关系;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合一加剧了盈余管理与费用粘性之间的正相关关系;监事会规模的扩大缓解了盈余管理与费用粘性之间的正相关关系。
关键词:
费用粘性 盈余管理 公司治理 相关性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高雷 张杰
本文选取沪深两市2003至2005年(非金融类)上市公司的数据,采用最小二乘法和二阶段回归方法,对公司治理、机构投资者与盈余管理三者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在一定程度上参与了上市公司的治理,其持股比例与公司治理水平呈正相关关系,说明机构投资者的持股比例越高越有助于提高公司治理水平;公司治理水平与盈余管理程度呈负相关关系;机构投资者的持股比例与盈余管理程度呈负相关关系,说明机构投资者能有效地抑制管理层的盈余管理行为。
关键词:
公司治理 机构投资者 盈余管理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陈亮
上市公司在公平原则下进行关联交易可以减少企业之间的交易成本,但上市公司往往会利用关联交易对公开报表中的盈余信息进行调整,从而侵害了利益相关者的合法权益。从上海证券交易所获取上市公司披露的关联方销售总利润这一独特数据,对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是否有助于限制管理层通过转让价格操纵盈余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在董事会中有高比例的独立董事或低比例的代表母公司的董事、董事会主席与CEO的职位不相容以及在审计委员会中有财务金融专家的上市公司,不太可能进行转让价格操纵。
关键词:
公司治理 转让价格 盈余管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