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813)
2023(8572)
2022(7038)
2021(6099)
2020(5001)
2019(11206)
2018(10417)
2017(21193)
2016(10723)
2015(11944)
2014(11639)
2013(11594)
2012(10798)
2011(9697)
2010(10163)
2009(10196)
2008(8916)
2007(8054)
2006(7646)
2005(7295)
作者
(28953)
(24230)
(24167)
(23060)
(15432)
(11425)
(11041)
(9277)
(9139)
(8564)
(8484)
(7918)
(7815)
(7685)
(7582)
(7532)
(7106)
(6995)
(6876)
(6290)
(6050)
(5802)
(5674)
(5591)
(5554)
(5530)
(5232)
(4915)
(4895)
(4668)
学科
(71155)
经济(71099)
管理(37808)
(37741)
(32990)
企业(32990)
(25640)
金融(25640)
方法(23935)
(22613)
银行(22606)
(21950)
数学(21719)
数学方法(21662)
(20592)
中国(20524)
地方(19485)
(15541)
财务(15527)
财务管理(15505)
企业财务(15027)
(14924)
业经(13760)
(12438)
地方经济(12430)
(11509)
中国金融(11084)
(9234)
农业(9191)
体制(8990)
机构
学院(157252)
大学(155488)
(84216)
经济(82889)
管理(60254)
研究(53255)
理学(51261)
理学院(50845)
管理学(50414)
管理学院(50127)
中国(48938)
(40709)
财经(32197)
(30152)
(29197)
经济学(28872)
经济学院(25826)
中心(25798)
科学(25192)
(25168)
财经大学(24073)
(22484)
研究所(22086)
(21519)
金融(21130)
(19362)
北京(19153)
商学(18733)
银行(18661)
(18628)
基金
项目(95103)
科学(76508)
研究(72184)
基金(71872)
(60144)
国家(59678)
科学基金(52846)
社会(51842)
社会科(49549)
社会科学(49535)
基金项目(37456)
(36199)
教育(31298)
自然(30251)
自然科(29549)
自然科学(29546)
资助(29372)
自然科学基金(29069)
(28809)
编号(27099)
国家社会(22602)
成果(22140)
(22002)
(21959)
重点(21483)
(20112)
教育部(20056)
人文(20044)
(19677)
社科(19306)
期刊
(98015)
经济(98015)
研究(54604)
(34656)
(33167)
金融(33167)
中国(28336)
管理(24376)
财经(18060)
经济研究(17744)
科学(17423)
学报(17394)
(16979)
(15554)
大学(14642)
学学(14411)
业经(12543)
技术(12501)
问题(12020)
农业(10331)
技术经济(9776)
(9306)
国际(9021)
财会(8852)
世界(8802)
统计(8425)
经济管理(7844)
经济问题(7656)
理论(7606)
会计(7563)
共检索到2533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齐绍洲  
由于不良的公司治理使更多的劳动和资本资源配置到经理的私人收益上,只要劳动所创造的边际私人收益为正,经理人就会减少公司红利或利息,对公司股权融资或债权融资造成不利影响,从而降低融资效率,减少产出,影响经济增长。提高经理人市场和资本市场的完全竞争性,可以有效地降低因公司治理结构的不完善而带来的资源效率的损失,提高融资效率,促进经济增长。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刘澜飚  王博  
本文基于金融发展的视角,对中国投资的效率和经济增长的关系做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私人自筹资金及其他资金来源所推动的非国有部门在过去十几年间始终是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引擎,而私人储蓄通过银行贷款渠道以及资本市场投资渠道的漏损效应,实现从国有部门向私人部门的资金转移,有效地减弱了银行信贷配给制度给我国非国有部门带来的负面影响,并提高了全社会的资金配置效率。政府预算内资金在投资总额中的地位却急剧下降,外资在总投资中的地位却逐步提升,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又一重要力量。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杨乐  刘信群  
本文从金融结构与经济增长的视角,运用我国内地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2003年至2014年的面板数据,对直接融资比例变化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实证结果表明,当期直接融资比例提升与下一期区域经济增长、区域第二产业经济增长、区域第三产业经济增长存在显著正向相关关系,与区域第一产业经济增长关系并不显著。本文结合相关文献和直接融资的特点分析了产生上述结果的可能原因,并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朱成科  李虹含  
本文利用2004~2013年省级融资租赁、设备投资和GDP增长的数据,对三者的关系进行分析。研究表明,融资租赁促进了设备投资的增加,但在东部地带不显著,中西部地带显著;融资租赁在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带都显著地促进了经济增长;设备投资在中西部显著地促进了经济增长,但在东部却没有促进经济增长。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郑泽华  
从经济发展史上看 ,融资机制内生于经济增长 ,并成为促进经济进一步增长的“助推器”。一个健全的融资机制对一国经济的增长具有极大的推进作用。本文从经济增长中融资机制的变迁出发 ,分析了新经济时代风险投资作为一种新的融资方式出现的必然性 ,指出了其不同于以往融资方式的融资绩效 ,最后 ,在以上基础上提出了我国改革和完善融资制度的几点政策建议。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赵志耘  郭庆旺  
论公债融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赵志耘郭庆旺37年前,我国政府曾向全世界宣告:中国是一个既无内债又无外债的社会主义国家!然而,当历史跨入20世纪80年代的时候,当中国的经济体制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的时候,当市场机制渐变为资源配置的主要手段的时候,当财政政策成...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左良  
为进一步发挥直接融资降低融资成本、促进经济增长、维持金融稳定的功能,本文对我国2001年至2014年直接融资比重和GDP增长率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显示:我国直接融资比重的提高并未有效促进经济增长,其主要原因是我国资本市场体系发展滞后于经济发展,不能充分满足经济发展的融资需求,导致直接融资未能有效降低融资成本。若要进一步发挥直接融资促进经济增长的功能,关键是要建立发达的、多层次的、充分满足经济发展需求的资本市场体系以降低融资成本。
[期刊] 改革  [作者] 陈华  
目前 ,中国经济总体态势较好 ,但经济增长矛盾重重。其根本原因是投融资主体缺位 ,投融资体制扭曲 ,造成投融资效益低下。如何通过投融资体制改革 ,提高投融资效益 ,走一条既有速度又有效益的内涵式发展之路 ,是本文所要论述的中心问题。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游宇  黄宗晔  
本文发现如果短期债券融资伴有发生资产清算的风险,那么,运用资本管制政策调整融资结构有助于促进经济增长。通过整理78个国家从1995到2010年的资本管制数据,我们检验了对不同类别的资产进行管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对债券进行管制能够促进经济增长;对股票进行资本管制阻碍了经济增长;而对直接投资进行资本管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不显著。最后,我们考察了资本管制对资本流动组成结构的调整作用,验证了资本管制影响经济增长的机制。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郑泽华  
从经济发展史上看 ,融资机制内生于经济增长 ,并成为促进经济进一步增长的“助推器”。一个健全的融资机制对一国经济的增长具有极大的推进作用。本文从经济增长中融资机制的变迁出发 ,分析了新经济时代风险投资作为一种新的融资方式出现的必然性 ,指出了其不同于以往融资方式的融资绩效 ,最后 ,在以上基础上提出了我国改革和完善融资制度的几点政策建议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张林杰  
本文基于2002-2010年年度数据,选取代表金融发展的社会融资总量和代表经济增长的国内生产总值作为变量,以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Granger因果检验和脉冲响应等计量方法,对社会融资总量和国内生产总值的相关关系和长短期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社会融资总量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且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经济增长对社会融资总量的长期弹性较低。本文进一步分析了其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最后,指出了本研究存在的不足及其未来的发展方向。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夏祥谦  
本文基于社会融资规模的概念,运用中国30个省区在2001—2011年间的面板数据,考察了融资规模、融资结构对经济增长和生产率提高的影响。研究发现,在中国现阶段,融资总量相对于实体经济规模的扩大对经济增长和生产率提高均具有显著的正效应,但直接融资比重的上升对经济增长和生产率提高有显著的抑制作用;金融发展影响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主要通过生产率途径实现,资本积累渠道的作用并不突出。本文从金融体系尤其是银行体系配置资金效率提高及资本市场融资的国有企业定位等方面分析了其中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杜惠芬  
融资制度是影响经济增长的重要变量 ,把其放到变化着的中国金融制度中 ,考察融资制度变革如何对经济增长及其质量产生影响 ,就可发现经济金融关系扭曲的根本原因是金融市场不健全和金融制度的非根本性变革。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章潇萌  刘相波  
智能制造是我国制造强国建设的主攻方向。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和发展以及提升智能化生产水平,对我国实现制造强国战略目标和构筑国际竞争新优势具有深远意义。文章构建包含融资约束、内生人工智能技术创新和劳动力市场摩擦的基于任务的模型,讨论融资约束如何影响智能化生产水平,进而如何影响产出和就业水平。文章研究发现:第一,由于不同任务实现智能替代的难易程度存在差异,放松融资约束能够促进企业人工智能技术研发,提高实现智能化生产的任务占比,从而促进智能资本使用。第二,智能化生产水平的提高通过机器替代效应和岗位创造效应对不同技能劳动力产生异质性影响,而从总体层面上看,智能化生产水平提高促进了产出增加,降低了总体失业率。因此,智能制造转型升级过程中应充分发挥金融市场的作用,并需要协调智能制造与就业的关系,以降低机器替代对就业的负向冲击。具体措施包括加强企业进入激励、促进行业融合发展、消除劳动力市场壁垒以及转变劳动力技能结构等。文章的研究对我国当前推动智能化生产转型升级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