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363)
- 2023(10317)
- 2022(8410)
- 2021(7534)
- 2020(6028)
- 2019(13551)
- 2018(12934)
- 2017(24964)
- 2016(13600)
- 2015(15170)
- 2014(15184)
- 2013(15151)
- 2012(14035)
- 2011(12516)
- 2010(12883)
- 2009(12290)
- 2008(12845)
- 2007(11721)
- 2006(10756)
- 2005(10192)
- 学科
- 企(80387)
- 企业(80387)
- 业(78072)
- 济(68516)
- 经济(68425)
- 管理(67411)
- 财(29633)
- 业经(25865)
- 方法(25260)
- 务(24660)
- 财务(24644)
- 财务管理(24616)
- 企业财务(23628)
- 中国(18091)
- 地方(17249)
- 数学(17165)
- 数学方法(17105)
- 技术(16197)
- 制(15286)
- 农(14851)
- 和(13916)
- 划(13909)
- 策(13685)
- 企业经济(12495)
- 体(12452)
- 经营(12170)
- 理论(12022)
- 技术管理(11317)
- 体制(10417)
- 农业(10358)
- 机构
- 学院(203669)
- 大学(196691)
- 济(87245)
- 管理(86129)
- 经济(85598)
- 理学(72747)
- 理学院(72076)
- 管理学(71507)
- 管理学院(71094)
- 研究(63334)
- 中国(52586)
- 财(45833)
- 京(41761)
- 财经(34991)
- 科学(34097)
- 江(32825)
- 经(31457)
- 所(31051)
- 中心(28867)
- 研究所(27024)
- 北京(26838)
- 州(26524)
- 商学(26085)
- 商学院(25857)
- 财经大学(25619)
- 经济学(25105)
- 农(24702)
- 范(23638)
- 师范(23444)
- 院(23161)
- 基金
- 项目(121757)
- 科学(98869)
- 研究(93541)
- 基金(89010)
- 家(74714)
- 国家(73910)
- 科学基金(66569)
- 社会(62298)
- 社会科(59152)
- 社会科学(59136)
- 省(49288)
- 基金项目(46907)
- 教育(42118)
- 自然(41097)
- 自然科(40203)
- 自然科学(40196)
- 自然科学基金(39539)
- 划(39311)
- 编号(37674)
- 资助(35446)
- 发(30712)
- 成果(30277)
- 创(27699)
- 部(26965)
- 业(26936)
- 重点(26862)
- 课题(26209)
- 创新(25640)
- 发展(25513)
- 国家社会(25158)
- 期刊
- 济(110197)
- 经济(110197)
- 研究(63040)
- 中国(43183)
- 财(42788)
- 管理(40520)
- 科学(24990)
- 农(23194)
- 学报(22499)
- 融(22313)
- 金融(22313)
- 业经(19942)
- 技术(19855)
- 教育(19137)
- 大学(18484)
- 财经(18413)
- 学学(17586)
- 经济研究(16862)
- 经(15829)
- 农业(15616)
- 财会(14252)
- 问题(13167)
- 会计(12874)
- 技术经济(12499)
- 经济管理(11378)
- 现代(11176)
- 商业(11027)
- 贸(10635)
- 业(10035)
- 世界(9739)
共检索到3254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吴翔
本文以2008-2014年间所有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分析了公司治理、研发支出与企业绩效的关系。基于研究结论,建议公司应该加强研发创新投入,适当控制董事会规模,强化各委员会的职责,同等看待高管和监事的股权激励效果以完善股权激励体制,适当增强股权集中度以优化股权配置。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吴翔
本文以2008-2014年间所有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分析了公司治理、研发支出与企业绩效的关系。基于研究结论,建议公司应该加强研发创新投入,适当控制董事会规模,强化各委员会的职责,同等看待高管和监事的股权激励效果以完善股权激励体制,适当增强股权集中度以优化股权配置。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陈建丽 孟令杰 王琴
以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上市公司2009—2013年数据为研究样本,采用面板门限回归模型对研发强度和企业绩效的关系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研发强度对当期企业绩效有显著负向影响。研发强度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存在一期滞后,并且存在双门限效应。同时,企业规模与企业绩效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资产负债率与企业绩效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市场营销强度对企业绩效的促进作用并不显著。
关键词:
企业绩效 研发强度 门限效应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新红 聂亚倩
本文对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2012-2016年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政府补助与研发投入有利于企业绩效的提升,但是在东北地区与西部地区企业中作用并不明显,国有企业的政府补助对其业绩也无帮助;政府补助会削弱研发投入对企业绩效的正向影响,其原因是政府补助可能更多地促使了企业规模的扩大而造成研发资源的不足。据此建议政府应重点关注对研发活动的补贴;对政府补助的用途进行监督;并且将税收优惠作为主要的补助形式。
关键词:
政府补助 研发投入 企业绩效 调节作用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贾明琪 张宇璐
选取上海、深圳证券市场软件信息业171家高新技术企业2012-2015年的相关数据,针对研发投入、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与企业绩效三者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与研发投入和企业绩效显著正相关,加计扣除政策实施效果较好,政府应给予企业更多的加计扣除优惠;根据面板数据模型估计结果,研发投入与企业绩效存在非线性关系,研发投入对当期绩效的抑制作用不明显,对滞后一期绩效有显著抑制作用,对滞后两期绩效正向作用不明显。研发投入经济效益回收存在一定的滞后性,根据分位数回归结果,处于50%分位点的企业研发投入对
关键词:
研发投入 研发费用加计扣除 企业绩效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刘睿智 张鲁秀
本文基于企业声誉的调节效应,利用A股上市公司2006—2016年的数据,考察了企业声誉对研发投入与企业绩效之间关系的强化作用。结果表明,研发投入与企业市场价值、经营绩效存在正相关关系,企业声誉能够显著增强这种关系,在此基础上考虑研发投入的递延效果后发现,企业声誉对递延两期的研发投入与企业市场价值和经营绩效间的正相关关系的增强效应是最显著的。进一步对产权的分组研究发现,相较于国有企业,民营企业更加显著地存在企业声誉强化研发投入对企业市场价值、经营绩效正相关关系的作用。本文的研究结论对企业构建声誉与创新的协同机制具有参考价值。
关键词:
企业声誉 研发投入 企业绩效 经营绩效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蒋卫平 刘黛蒂
采用创业板企业2010~2014年数据为研究对象,实证分析研发投入与企业绩效的关系,探讨冗余资源对于二者关系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我国创业板企业研发投入强度与当期绩效显著负相关,而与滞后一至三期企业绩效显著正相关。考虑企业冗余资源的影响,进一步研究发现,沉淀性冗余资源和非沉淀性冗余资源对研发投入强度与企业绩效的关系分别具有负向和正向的调节效应,说明沉淀性冗余资源不利于企业研发绩效的提升,而非沉淀性冗余资源则可以有效促进企业进行创新研发,提高研发效率,最终提升企业绩效。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张璇
在大数据时代,知识经济不断发展的信息化使得创新成为企业发展的重要途径,而高阶梯队理论认为,高管特质影响企业战略决策和绩效。研究CEO特征、研发投入与企业绩效的内在关系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以"CEO特征—行为—经济后果"为研究范式,以2012-2014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样本作为面板数据,从研发投入中介效应视角,研究CEO特征与企业绩效之间的作用机理。研究表明:CEO年龄、学历和任期与企业绩效存在显著相关性;CEO年龄、学历和任期与企业研发投入存在显著相关性;研发投入在CEO特征与企业绩效之间存在部分中介效应。
关键词:
CEO特征 研发投入 企业绩效 中介效应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宫义飞 夏艳春
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下,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是企业技术创新必不可少的路径,研发投入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取得长期优势的基本保证。随着企业研发投入量的扩大,研发投入的效率和质量问题更为社会各界所重视。基于此,文章以2011—2014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为研究样本,以内部控制质量为切入点,检验研发投入对企业绩效的作用。研究发现:研发投入越高,企业绩效越好,企业绩效与研发投入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同时,内部控制质量对研发投入与企业绩效的正相关关系具有显著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高质量的内部控制制度可以有效提升研发效率,
关键词:
内部控制质量 研发投入 企业绩效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徐焕章 郭倩文 王译
基于2013—2017年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研发投入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并从股权结构的四个方面探讨其对研发投入与企业绩效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研发投入与企业当期绩效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进一步分析研发投入的滞后效应,发现研发投入对企业绩效存在显著正向的滞后性影响;国有控股在研发投入影响企业绩效的过程中起到了负向调节作用,且为半调节变量;股权集中度在研发投入影响企业绩效的过程中起到了正向调节作用,且为半调节变量;股权制衡度在研发投入影响企业绩效的过程中起到了负向调节作用,且为纯调节变量;高管持股比例在研发投入影响企业绩效的过程中起到了正向调节作用,且为半调节变量。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超 何琼
基于中国2014—2019年40家种业上市公司的平衡面板数据,运用个体固定效应模型,探讨研发投入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以及供应链集中度对二者关系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研发投入对当期和滞后1期的企业绩效具有显著负向影响,相关系数分别为0.054、0.022,对滞后2期和3期的企业绩效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且该影响呈逐渐增加趋势,相比前1期相关系数分别增加0.036、0.011;供应链集中度在1%的显著水平上正向调节研发投入与当期企业绩效的关系。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郭倩文 徐焕章 王译
本文选取2013—2017年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研发投入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并从股权结构的四个方面探讨其对研发投入与企业绩效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表明:研发投入与企业当期绩效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进一步分析研发投入的滞后效应,发现研发投入对企业绩效存在显著正向的滞后性影响;国有控股在研发投入影响企业绩效的过程中起到了负向调节作用,且为半调节变量;股权集中度在研发投入影响企业绩效的过程中起到了正向调节作用,且为半调节变量;股权制衡度在研发投入影响企业绩效的过程中起到了负向调节作用,且为纯调节变量;高管持股比例在研发投入影响企业绩效的过程中起到了正向调节作用,且为半调节变量。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栾甫贵 马勤勤
自从1992年Kane首次提出僵尸企业的概念以来,国内外学者对僵尸企业的研究越来越多,主要集中于僵尸企业的识别、成因及清退机制等,但很少对僵尸企业绩效进行研究。我国僵尸企业的主要特征在于依靠银行贷款及政府补助保持生存状态,创新能力低下,占用着大量的资源却不能产生与之相应的经济效益,扭曲了市场正常的竞争秩序的企业。对于正常企业来说,大部分学者认为政府补助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资金压力,刺激企业进行研发活动,增加研发投入,激发企业创新活力,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因此有助于企业绩效的提升。但是对于僵尸企业而言,政府补助用来"输血",是否会刺激僵尸企业增加研发投入,并影响僵尸企业的绩效是本文的研究中重点。本文采用2012年至2016年的僵尸企业作为研究样本,选用主营业务利润作为被解释变量,研究政府补助、研发投入和僵尸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
僵尸企业 政府补助 研发投入 企业绩效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李战奎
本文运用多元回归和分层回归分析高管激励、研发投入、企业绩效的相互关系,并在回归模型中加入研发投入指标作为中介变量,进一步探究研发投入的中介传导效用。结果表明:中国创业板企业实施高管股权以及薪酬激励可以促进企业绩效的提升,而晋升激励与企业绩效之间的相关性不显著;高管持股和薪酬都可促进研发投入力度,但是晋升激励机制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不明显;研发投入在高管股权、薪酬两种激励影响企业绩效的过程中具有中介传导作用,在晋升激励与企业绩效之间中介作用不存在。
关键词:
高管激励 研发投入 企业绩效 中介效应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钟凤英 刘欢 赵轩
为了探讨研发(R&D)投入与企业绩效的关系,以及高管团队特征对R&D投入与企业绩效的调节效应,基于中国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2012—2016年441家企业5年的面板数据,运用线性回归与层次回归相结合的方法,就R&D投入与企业绩效的关系以及高管团队的特征(年龄、任职期限、教育水平和团队规模)对R&D投入与企业绩效之间关系的调节效应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研发投入与企业绩效之间正相关,任期特征对二者的关系具有负向调节效应,团队规模特征在调节二者关系时体现的是正向效应,高管团队的年龄、教育水平特征差异对研发投入与企业绩效没有调节效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