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253)
- 2023(10663)
- 2022(9582)
- 2021(9179)
- 2020(7767)
- 2019(17940)
- 2018(17735)
- 2017(35227)
- 2016(19037)
- 2015(21221)
- 2014(20983)
- 2013(20642)
- 2012(18746)
- 2011(16598)
- 2010(16394)
- 2009(15032)
- 2008(14879)
- 2007(12873)
- 2006(11269)
- 2005(9918)
- 学科
- 济(74584)
- 经济(74488)
- 管理(63317)
- 业(61279)
- 企(54704)
- 企业(54704)
- 方法(38519)
- 数学(33431)
- 数学方法(33131)
- 财(25533)
- 务(19738)
- 财务(19681)
- 财务管理(19655)
- 企业财务(18946)
- 农(17892)
- 业经(16616)
- 中国(16223)
- 学(14670)
- 制(14080)
- 地方(13159)
- 理论(12305)
- 和(11938)
- 技术(11934)
- 农业(11880)
- 贸(11584)
- 贸易(11577)
- 易(11228)
- 环境(11206)
- 划(11062)
- 体(10336)
- 机构
- 大学(268895)
- 学院(265210)
- 管理(114004)
- 济(104037)
- 经济(101834)
- 理学(100069)
- 理学院(99103)
- 管理学(97615)
- 管理学院(97150)
- 研究(81724)
- 中国(60669)
- 京(56157)
- 财(50136)
- 科学(49228)
- 财经(41111)
- 所(39531)
- 业大(37858)
- 经(37511)
- 中心(36900)
- 农(36757)
- 研究所(35820)
- 江(35734)
- 北京(35479)
- 范(32883)
- 师范(32615)
- 财经大学(31049)
- 商学(30878)
- 商学院(30578)
- 州(29940)
- 院(29921)
- 基金
- 项目(184409)
- 科学(146257)
- 基金(136254)
- 研究(135470)
- 家(117325)
- 国家(116341)
- 科学基金(101882)
- 社会(85446)
- 社会科(80979)
- 社会科学(80955)
- 基金项目(73736)
- 省(70047)
- 自然(67812)
- 自然科(66267)
- 自然科学(66253)
- 自然科学基金(65088)
- 教育(62103)
- 划(59339)
- 资助(56025)
- 编号(55630)
- 成果(44458)
- 部(41492)
- 重点(40014)
- 创(38434)
- 发(36787)
- 课题(36356)
- 教育部(36203)
- 人文(35755)
- 创新(35680)
- 项目编号(35646)
- 期刊
- 济(109182)
- 经济(109182)
- 研究(76587)
- 中国(42421)
- 管理(41424)
- 财(40358)
- 学报(39462)
- 科学(36793)
- 农(32430)
- 大学(30466)
- 学学(28736)
- 教育(26290)
- 农业(22919)
- 融(22396)
- 金融(22396)
- 技术(21541)
- 财经(20068)
- 业经(17277)
- 经济研究(16804)
- 经(16771)
- 问题(14070)
- 理论(14054)
- 图书(13599)
- 实践(13006)
- 践(13006)
- 技术经济(12974)
- 财会(12906)
- 科技(12416)
- 现代(12192)
- 版(11674)
共检索到3718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于晓红 姜百灵 张雪
文章以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2007—2012年数据为样本,研究了公司治理对过度投资的影响、现金股利对过度投资的影响以及公司治理、现金股利与过度投资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公司治理对过度投资有显著影响;在没有其他因素的影响下,现金股利与过度投资呈负相关关系,但不显著;当公司治理、现金股利两因素共同作用于过度投资时,派发现金股利能显著地影响过度投资水平。
关键词:
公司治理 现金股利 过度投资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孔东民 冯曦
基于Richardson(2006)的过度投资测度,本文考察公司的股利支付政策是否影响了企业的过度投资。我们发现:首先,对总样本而言,我国公司普遍存在过度投资的现象;其次,现金股利的派发的确能有效制约过度投资行为;第三,经常派现公司较非经常派现公司在现金股利抑制过度投资的效果上有显著增强;最后,由于管理层存在对未来现金流的一定预期,现金股利在低自由现金流的公司中能发挥更好的抑制效果。
关键词:
现金股利 过度投资 自由现金流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刘银国 焦健 张琛
过度投资广泛存在于中国上市公司中,国有企业尤其突出。本文基于委托代理理论,以2006-2013年国有企业为样本,实证检验在不同公司治理模式下,股利政策、自由现金流与过度投资的关系。结果验证了Jensen的自由现金流假说。可以通过发放现金股利来抑制由自由现金流引起的过度投资行为,但增加了该行为的不确定性。公司治理的监督和激励机制均能够有效抑制企业自由现金流的过度投资,两者结合使用则能增强这种抑制效果。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谭伟荣 张超
本文以2007~2013年间我国13 707家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了处于金融危机时期的公司在现金余额不能满足公司投资需求和预期股利支付水平时的行为。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当公司面临现金短缺时,仅有19%的公司减少投资支出,22%的公司选择减少现金股利,其他公司选择采用债务融资,通过权益融资、减少现金持有和出售资产的只占很小比例。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李鑫
处于经理人控制之下的自由现金流有可能被投入到损害公司价值的非盈利项目上,从而导致过度投资。股利代理成本理论认为,较高的股利支付水平可以迫使经理人"吐出"自由现金流,从而降低企业自由现金流代理成本。但本文实证研究表明,中国上市公司过度投资程度与现金股利支付水平无关。其原因在于,上市公司股利政策受到监管层政策驱动因素的影响,造成股利政策扭曲,并被"异化"为大股东"利益输送"的一种手段。
关键词:
过度投资 股利政策 自由现金流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许鹏
现金股利作为上市公司盈利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其高低会引来市场的关注和投资者的行为反应。文章选取2010—2018年147家"白马股"企业和147家"绩差股"上市企业,利用事件分析法、均值T检验和面板数据模型分析了现金股利对上市企业投资者短期和长期的行为反应。结果表明:企业现金股利上升能提高短期"白马股"股价收益率,同时吸引个人投资者参与"绩差股",但未能推动"绩差股"股价上升,长期上现金股利上升能吸引机构投资者增持"白马股"股票,推动股价上涨,但会导致个人投资者抛售高股利"白马股"和"绩差股"。可见,机构投资者注重价值投资,而个人投资者并不偏好股利带来的盈利模式,更加看重股票价差所得。
关键词:
现金股利 投资者行为 白马股 绩差股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亭立 罗暘洋
文章以我国上市公司2007~2013年的数据为样本,考察了自由现金流对过度投资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现金股利对过度投资的抑制作用。研究发现:(1)我国上市公司普遍存在过度投资的问题,且具有行业倾向性,以有色、电力、批发、运输行业最为严重。(2)在公司自由现金流充裕的情况下,自由现金流越多滞后一期的过度投资越严重。(3)发放现金股利可减少企业自由现金流,避免资金的非效率使用,从而缓解企业的过度投资。
关键词:
自由现金流 过度投资 现金股利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贾万军 任昀月
本文选取2004-2013年沪深A股的上市企业,研究了国内上市企业现金股利对自由现金流和过度投资敏感度的治理作用,并且将研究对象按照一定的原则进行分类,对比研究其现金股利的治理作用,深入研究制度出台时间段不同导致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的自由现金流越多时,企业出现过度投资的机率越大。由于半强制分红政策的存在,使得企业权益筹资的股利要远远高于债务筹资,后者的股利会被债务公司承担一部分。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黄志典 李宜训
本文建立"公司治理-现金股利-公司价值"的中介效应模型,检验公司治理水平对公司价值与现金股利的影响,并分析现金股利在公司治理与公司价值关系中所发挥的作用。本文发现,良善的公司治理可以提升公司价值与现金股利,而且现金股利在公司治理与公司价值之间发挥了中介作用;本文也发现,融资限制高的公司,公司治理提升公司价值的效应更为明显,说明了对融资限制高的公司而言,良善的公司治理更能向市场传递正面的信息。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黄志典 李宜训
本文建立"公司治理-现金股利-公司价值"的中介效应模型,检验公司治理水平对公司价值与现金股利的影响,并分析现金股利在公司治理与公司价值关系中所发挥的作用。本文发现,良善的公司治理可以提升公司价值与现金股利,而且现金股利在公司治理与公司价值之间发挥了中介作用;本文也发现,融资限制高的公司,公司治理提升公司价值的效应更为明显,说明了对融资限制高的公司而言,良善的公司治理更能向市场传递正面的信息。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徐寿福 李志军
异质性决定了不同的机构投资者在公司治理方面会有不同的表现。利用中国A股上市公司2004-2010年的样本,本文从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的视角考察了异质机构的公司治理功能,检验了独立机构与非独立机构持股对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的影响,研究发现:独立机构投资者持股有助于促进上市公司分配现金股利,提高上市公司现金股利分配水平;相对而言,非独立机构投资者持股对上市公司现金股利分配并未产生显著影响,并造成了机构投资者整体持股效应也不显著。本文的研究结论表明,只有独立机构投资者才能发挥积极的公司治理功能。
关键词:
机构投资者 异质性 公司治理 现金股利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鑫
自由现金流处于经理人控制之下,经理人有可能将企业资金投入到能够给自己带来私人收益但损害公司价值的非盈利项目,从而导致过度投资。股利代理成本理论认为,较高的股利支付水平可以迫使经理人"吐出"自由现金流,从而降低企业过度投资风险和自由现金流代理成本。但对中国制度背景下现金股利过度投资约束功效的实证研究表明,中国上市公司过度投资程度与现金股利支付水平无关。其原因在于,中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受到监管层政策驱动因素和获得再融资资格意图的严重影响,造成股利政策的扭曲,并且在失衡的股权结构状态下,现金股利已被"异化"为大股东进行"利益输送"的一种手段。
关键词:
过度投资 股利政策 自由现金流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任力 项露菁
本文利用我国股权分置改革完成之后2007—2012年沪深股市A股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在控制公司规模、盈利性、成长性、杠杆水平和生命周期等公司特征变量的情况下,研究股权集中度、股权制衡度、管理层持股比例和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与现金股利分配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样本公司股权集中度与股权制衡度对现金股利分配力度有显著的影响,而管理层持股比例、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与现金股利分配之间的相关性并不显著。相应的政策建议是:规范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强化中小投资者保护,限制大股东的利益侵占行为,推进优先股制度的实施,加强管理层持股激励,培育发展机构投资者等。
关键词:
上市公司 公司治理 现金股利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张晓玫 罗鹏
本文利用1991—2011年的中长期信贷/GDP面板数据,运用IV-2SLS方法考察了商业银行中长期信贷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中长期信贷对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著的U型影响;而这种影响是由地区国有经济与民营经济的共同作用造成;中长期信贷对规模效率影响的门槛值小于中长期信贷对技术进步影响的门槛值。本文的政策启示是为了增强银行信贷对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应该加大中长期信贷在信贷总额中的比重,提高对民营企业信贷资金投放比例,利用中长期信贷资金缓解民营企业的投资约束,引进并吸收国外的先进技术,进而达到自我创新能力的提高。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闫华红
一、引言近年来,国有企业投资过度问题严重,投资效率和效益低下,一个个"投资热"、"投资潮"的背后隐藏的是我国国有企业投资的非效率性与盲目性。而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迅速发展,我国上市公司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