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183)
2023(4583)
2022(3992)
2021(3610)
2020(3174)
2019(7218)
2018(6710)
2017(14569)
2016(7577)
2015(8532)
2014(8211)
2013(8312)
2012(7768)
2011(6809)
2010(6746)
2009(6456)
2008(6661)
2007(5896)
2006(5072)
2005(4577)
作者
(19331)
(16160)
(16058)
(15474)
(10811)
(7767)
(7505)
(6105)
(6102)
(5882)
(5626)
(5415)
(5154)
(5143)
(5019)
(4976)
(4796)
(4757)
(4751)
(4540)
(4096)
(3786)
(3781)
(3714)
(3694)
(3618)
(3553)
(3358)
(3210)
(3183)
学科
(40658)
经济(40611)
(33308)
管理(32473)
(30489)
企业(30489)
方法(26059)
数学(24070)
数学方法(24017)
(17245)
(14007)
财务(14007)
财务管理(13983)
企业财务(13671)
(7107)
(7090)
业经(6960)
中国(6942)
(6142)
贸易(6140)
(5950)
(5863)
金融(5863)
(5601)
公司(5391)
(5300)
技术(4985)
体制(4870)
农业(4755)
(4711)
机构
大学(114921)
学院(112106)
(53976)
经济(53262)
管理(50976)
理学(45388)
理学院(45084)
管理学(44727)
管理学院(44511)
研究(29064)
(28705)
中国(24475)
财经(23678)
(21784)
(21245)
财经大学(18092)
经济学(17622)
商学(16365)
商学院(16268)
经济学院(16232)
(14324)
中心(14009)
经济管理(13242)
北京(13121)
(12929)
金融(12640)
(12187)
科学(12048)
业大(11654)
(11552)
基金
项目(73108)
科学(60601)
基金(58538)
研究(54236)
(48442)
国家(48058)
科学基金(44124)
社会(39169)
社会科(37470)
社会科学(37459)
基金项目(31019)
自然(27863)
自然科(27299)
自然科学(27296)
自然科学基金(26864)
教育(26091)
(25612)
资助(24863)
(21563)
编号(20200)
(18874)
教育部(17710)
人文(17359)
国家社会(16867)
成果(16172)
重点(15512)
(15347)
(15340)
大学(15206)
社科(14683)
期刊
(52675)
经济(52675)
研究(32367)
(25412)
管理(19109)
中国(14950)
(13667)
金融(13667)
财经(13132)
科学(12011)
学报(11959)
(11009)
大学(10674)
学学(10335)
经济研究(9280)
技术(7873)
财会(7605)
(7416)
(7382)
问题(7202)
业经(7140)
会计(6736)
国际(6724)
技术经济(6261)
统计(5999)
商业(5876)
教育(5594)
(5564)
理论(5231)
世界(5082)
共检索到1559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吴战篪  李晓龙  
本文首先基于资金管理理论分析了上市公司证券投资量的影响因素,继而区分了过度证券投资与非过度证券投资,最后从公司治理与投资者情绪的角度探究了我国上市公司过度证券投资的成因。论文以新会计准则实施后,2007年至2010年的非金融类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对我国上市公司过度证券投资量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检验。发现我国上市公司普遍参与证券投资,且存在一定程度的过度证券投资,其成因并非由于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而是由于投资者情绪的高涨。因此仅通过公司治理机制并不能有效遏制上市公司的过度证券投资。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张丹  廖士光  
在证券市场中,投资者情绪可以视为证券市场走势的"风向标"或是衡量市场"冷热"程度的"体温计"。本文利用封闭式基金折价率以及认购权证隐含波动率间接反映中国证券市场的投资者情绪,研究中国证券市场投资者情绪与市场走势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封闭式基金折价率可以间接反映机构投资者情绪,认购权证隐含波动率可以间接反映个人投资者情绪;投资者情绪显著影响市场收益率与收益的波动性,投资者情绪变化是影响市场收益的系统性因素,投资者情绪对未来市场收益与市场收益的波动性均有较强的预测能力。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谢竹云  茅宁  许良虎  
通过对投资者情绪的内涵、投资者情绪对证券市场的影响机理以及测量方式的全面探讨,认为投资者情绪是一个影响风险资产市场收益的系统性因子;而对于投资者情绪的测量,完全可以通过构造包含7个基本成分指标的投资者情绪综合指数来进行。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池丽旭  庄新田  
从行为金融学角度,以2004年1月~2008年6月中国证券市场基金和股票的交易数据为研究样本,采用面板数据模型和动态组合分析方法系统考察中国投资者情绪与股票收益率、股票的市场关注程度、公司规模之间的联系。通过建立基于资金流量的投资者情绪指标,详细探讨投资者情绪对不同股票收益率变化的敏感性,揭示投资者情绪的形成原因、影响因素及其变化趋势。研究结果表明,股票收益率的波动随着投资者情绪的提高而增强;市场关注度越高的股票,投资者赋予的情绪越低;投资者对股票的情绪波动随着公司规模的增加而减弱。实证检验的结果验证了投资者情绪在中国股票市场中的重要作用,因此关于证券市场投资者情绪运行模式的研究对于中国资本市...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丁冬  
文章通过选择2013—2020年1月份披露强制性负向业绩预告的企业数据,分析了负向业绩预告与投资者情绪的关系,并探索证券媒体观点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负向业绩预告会加剧投资者情绪上升,且“坏消息”业绩的影响强于“低于预期”,但这一影响仅存在于非牛市阶段;负向业绩预告和投资者情绪上升并不会引发股票崩盘,说明在部分投资者抛售的同时有投资者仍然看好公司未来股价;在负向业绩预告披露后,持有乐观观点的证券媒体比例越高,能减轻业绩下滑程度对投资者情绪的正影响。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邵新建  何明燕  江萍  薛熠  廖静池  
本文研究了拟上市公司通过专门针对媒体的公关活动影响其证券发行定价的内在机制。结果发现:公司可以通过投入媒体公关费用来增加媒体对于该公司的新闻报道量,这些报道在性质上属于正面的广告宣传,而正面新闻能够显著提高投资者对该公司的关注程度和乐观情绪;乐观情绪越强,则参与证券发行的投资者人数越多,需求量越大,进而导致证券发行价格的上调幅度越大。但是在长期内,当证券交易价格逐渐回归于实际价值时,发行前关注度越高的证券,其长期回报率越低。本文的研究意味着新闻媒体在证券发行中的宣传推介功能与其公司外部治理人的身份存在冲突。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王珏  陈永帅  
本文以我国开放式股票型基金披露的持股组合明细为样本,度量基金投资组合的投资者情绪敏感度,进而研究基金投资者情绪敏感度与基金超额收益的关系。研究发现,基金投资者情绪敏感度与基金的超额收益呈凹函数关系,即基金的超额收益随基金投资者情绪敏感度的增加而增加,但当基金投资者情绪敏感度超过一定数值后,基金的超额收益就呈下降趋势。同时发现,基金投资者情绪敏感度对基金业绩的影响不具有持续性。进一步研究发现,基金投资者情绪敏感度受基金经理的职业忧虑和从业经验影响,基金经理的职业忧虑越低,从业时间越短,其管理的基金投资者情绪敏感度越高。本文为投资者情绪理论在基金投资行为和投资业绩领域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方勇  
证券市场中的投资者依据他们对上市公司未来盈利的预期来对证券进行心理定价。作为投资者对未来市场预期的一种表征,情绪是心理学及行为金融学的一个重要概念,是反映投资者心理和行为特征的一个重要指标。本文运用非对称的GARCH类模型考察了中国证券投资者的情绪指数与未来市场收益率及波动率之间是否存在显著的统计相关关系。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谭政勋  沈阳  
本文构建了一个不同于传统金融中介理论的模型,分析了投资者情绪变化对证券价格的影响,资产证券化和杠杆的变化对证券价格波动的影响,证券价格波动对银行利润、资产配置及银行稳定的影响。研究表明,在金融市场中,投资者情绪变化将导致证券价格波动,并通过财富效应等渠道对投资者造成财富和心理冲击,使得投资者情绪不稳定,而且银行风险资产的比例会顺周期变化;银行杠杆也具有较强的顺周期性,因为银行会在繁荣时期过多地进行资产证券化,衰退时期无法进行资产证券化;投资者情绪波动、证券价格波动及其强化机制危害了银行业的稳定性。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程琬芸  林杰  
以新浪微博为数据来源,利用中文文本分析技术,从5个与证券相关的认证机构用户的微博和评论中提取出大多数投资者对证券市场未来走势涨跌的情绪倾向信息,构建社交媒体的投资者涨跌情绪指数,作为社交媒体的度量指标,运用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和脉冲响应函数方法,对社交媒体与证券市场之间的动态影响以及社交媒体对证券市场的预测能力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社交媒体的投资者涨跌情绪指数与证券市场指数收益、成交量之间均存在正相关关系,证券市场指数的收益、成交量对社交媒体的投资者涨跌情绪指数的影响持续时间超过40个交易日;社交媒体的投资者涨跌情绪指数对证券市场指数收益仅短期影响显著;虽然无法帮助预测证券市场指数收益...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丁志国  苏治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鹿坪  田甜  姚海鑫  
基于VAR模型,运用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对中国2005~2013年期间个人投资者情绪、机构投资者情绪与沪深股指收益之间的动态影响以及投资者情绪对股指收益的预测能力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股市中的机构投资者并非理性交易者,其投资行为仍然受到情绪的显著影响。我国股市的总体情绪仍然被个人投资者所主导,机构投资者的影响力有限,尚没有充分发挥市场稳定器的作用。个人和机构投资者情绪对股指收益有显著影响,并具有一定的预测力。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李永  王亚琳  邓伟伟  
通过选取2013—2015年沪深交易所未到期的半年度公司债数据,构建固定效应模型和门槛回归模型等,验证投资者情绪、投资者异质性对公司债信用利差的影响。研究发现:投资者情绪越高涨,投资者对公司债信用利差的要求越小;投资者异质性越大,公司债信用利差也会越大;不同风险特征的公司债受投资者情绪和异质性的影响程度存在显著差异;情绪低落阶段,信用利差对异质性引起的市场波动更为敏感。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婧  温雅丽  许金玲  
文章以2010—2017年沪深A股非金融企业为样本,在全样本以及区分盈余消息好坏、公司治理水平的情况下,实证分析投资者情绪对盈余反应的影响及公司治理水平在这一过程中所发挥的效用。在构造治理指数的基础上,将样本划分为高治理质量组和低治理质量组,同时细分窗口期检验投资者情绪对盈余反应的作用差异。结果发现:当其他条件不变,投资者情绪会正向影响盈余公告的市场反应;高质量的公司治理有助于抑制投资者情绪对盈余反应系数的提升作用;消极的投资者情绪比积极的投资者情绪更能影响盈余反应。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余秋玲  朱宏泉  
分别从个股层面以及市场层面探讨投资者情绪对中国证券市场股价联动现象的影响。实证揭示:(1)中国证券市场存在显著的股价联动效应。(2)投资者情绪对股价联动现象存在显著的负向影响。(3)个股层面的投资者情绪变量对股价联动的影响大于市场层面的综合情绪变量。(4)投资者情绪对不同行业的股价联动的影响存在差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